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快速突破舒適區的關鍵

上一次你挑戰自己是在什么時候?上一次你直面恐懼、冒險并突破自己是在什么時候?上一次你走出舒適區,做出積極改變,讓自己向前邁進又是在什么時候?

你是否曾問過自己:“我因為決定待在舒適區內而錯過了什么?如果我做了相反的決定,我可以實現什么?”

無論你的答案是什么,如果你曾經成功地面對并克服了某種恐懼,那你一定感受過強烈的自由感、解脫感、自我價值感、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我確信你會有同感!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直有這種美妙的感覺該多好。當你戰勝了某件事情,打破了極限,你會感到自己無所不能,仿佛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擋你獲得成功。現在,有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可以幫你找到真正的自由感,而這種自由感可以讓你熱情地擁抱生活。想象一下,你可以永遠擁有這種感覺,而現在,你就在學習如何獲得這種感覺!

當然,有很多理由曾經阻礙并將繼續阻礙我們走出舒適區,阻礙我們去獲得那些令人振奮的感覺。而這也是本書的主要目標:提供資源,將那些阻礙因素從我們的道路上鏟除。

本書的主要觀點是“敢于與眾不同”: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去看待事物,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用“每天做些富有挑戰的事”的實用方法來培養韌性。后者是一個完美的方法,我的一個生意伙伴兼好朋友安東尼·霍爾曾說:“每天做些令你害怕的事。”其中的理念就是挑戰自我,積極擁抱恐懼,最終你能夠面對并戰勝一直阻礙你進步的最大惡魔,也可能某一天這會給你帶來驚喜。

盡管潛在阻礙你的事物似乎大小不一,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無論阻礙你的因素是什么,都與某種形式的恐懼(或其他衍生出的負面情緒)有關。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有兩種選擇:

1.壓抑自己,終其一生都待在一成不變的舒適圈里。

2.敢于與眾不同,跳脫窠臼,創造改變,走出舒適區,打破界限。

實施第二種選擇主要有三種途徑:

1.管它呢,去做就是了。

2.培養韌性,利用具體的資源來實現。

3.從根源出發,改變思維模式,下決心過精彩的生活。

本書將與你分享實施以上三種途徑所需的一切,幫你戰勝恐懼和局限,無論是大是小,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你所需要的一切都被整合在一起,這樣你就能在任何情境下去爭取想要的。

很多行為心理學家和一些醫療專業人員都會告訴你,沒有可以改變我們的焦慮、不安或恐懼感受的萬能藥。他們相信這些感受僅可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來克服——因此他們倡導“管它呢,去做就是了”或者“每天做些讓你害怕的事”這樣的哲學。總之,他們表達的是,為了克服焦慮感或恐懼感,我們必須迎難而上——這就意味著要學會應對不適感,不可避免地將自己推出舒適區。

以上觀點當然是對的,但它無法應用到所有的場景中,因為如果這么簡單的話,我們不就都能面對并克服內心的恐懼了嗎?

我們要清楚的是,首先要改變思維方式,這樣才能改變我們的感受,因為是思維的部分最初產生了非理性恐懼;而隨后的感受和情緒最終改變了我們的行為,進而改變了行為的結果。

因此,本書還提供了一些非常強有力的話語和技巧,可以幫助你釋放不必要的焦慮;在面對主要的恐懼和做出積極改變之前,你可能需要先解決焦慮。

畢竟,我們不能忽視改變,因為一切有關走出舒適區和打破界限的行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創造激動人心的全新的現實,創造一個嶄新的你,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對于有些人來說,這樣的改變可能和面對最初的恐懼一樣令人害怕。

因此,培養韌性和找到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將幫助你識別恐懼,并采取行動來直面恐懼、消除限制、打破舒適區。你將通過回顧成功戰勝恐懼的經歷來鍛煉直面恐懼的能力,而不是被動地應用這些技巧來克服恐懼。

當你準備好測試恐懼,那些曾經讓你頭疼不已的、壓倒性的恐懼將從根本上不再成為問題。我將這稱作“真正的”問題井噴。

非理性的恐懼會阻礙你的人生旅途,阻礙你激發全部潛力。然而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釋放和克服那些恐懼,畢竟它們極少是真正的或具體的威脅。

我們不懼怕未知。我們懼怕的是我們所了解的未知。

——蒂爾·斯旺

比如說,當談到一些普遍的恐懼時,你是否知道:

· 關于恐懼飛行,高空恐懼癥——你遭遇空難的概率比成為專業運動員或遭遇車禍的概率還要低。

· 關于恐懼雷聲和閃電,閃電恐懼癥——雷聲通常是不危險的,被閃電擊中的概率極低,因為有90%的閃電穿梭在云層之間,而不會到達地面。

· 關于恐懼蜘蛛,蜘蛛恐懼癥——在4萬種蜘蛛中,僅有12種蜘蛛可對成年人造成嚴重危害。

· 關于恐懼牙醫,牙醫恐懼癥——現代牙科技術,比如空氣噴磨技術,已經取代了過去的很多種創傷性牙科治療手段。

· 對于任何可能傷害你的事物的恐懼,你都能在本書中發現新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來確保你避免受到傷害。

· 實際上僅有兩種真正天生的恐懼:墜落恐懼(經常與恐高癥相混淆)和噪聲恐懼。這就意味著其他任何恐懼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并停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因此,恐懼只不過是我們給自己講的故事,可被稱作“看似真實的假證據”。

本書重要的原則之一便是幫助你培養韌性,應對任何令你恐懼的事——無論大小,應對任何在生活中阻礙你的事。這將幫助你認識到根源,找出恐懼。

在你走出舒適區的過程中,它將幫助你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并促使你打破個人界限。

在生活中,滿足于待在溫馨的舒適區是多么容易呀!

我相信你也一定覺得那太容易了!然而,待在舒適區也頗像“倉鼠跑輪”,是一種單調、無聊的循環,最終阻止我們個人的、社交的和專業的成長與發展;我們可以實現曾經認為可能的目標,但是如果我們待在舒適區內,就會逐漸接受那些目標消失,甚至直接放棄目標。

逐漸打破舒適區將幫助你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生活,這像是一場冒險。當你改變看待生活的角度時,你將會發現自己正在經歷一個全新的世界。

從本質上來說,你選擇的是掌控自己的思想,從而掌控自己的人生。這樣一來,你開始決定自己如何體驗世界萬物,如何對待生活。這樣就可以避免讓外部世界來決定你的感受,造成自暴自棄的惡性循環。當我們決定對自己負全部的責任,意識到并接受這個事實,我們才是影響自己人生走向的人時,我們便能創造最大的改變。因此,本書的目的就是與你分享如何積極地推動這樣的改變,使舒適區的概念成為過去時。

經歷這一過程將幫助你培養韌性,從此你就不再害怕探索你曾經害怕面對的新邊界或新事物,比如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對失敗的恐懼或對改變的恐懼。

因此,本書也鼓勵一種沒有界限的思維模式,在未知和變化中尋求刺激,將失敗僅僅看作進步或者下次做得更好的經驗。

通常當生活中發生非常極端的事,人們才會意識到他們的確需要改變了。然而,通過應用本書中所有的概念,你便不必等待著這一切的發生。今天你就可以開始采取小步驟以取得大進步,進而獲取任何你想要的。

你可以通過改變思維模式立即做出改變。如果你開始以不同眼光看待事物,事情就會開始變得不同,你也很快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現在,請看以下3幅圖片,當你看到每一幅圖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害怕?恐懼?緊張?興奮?有趣?挑戰?

這個問題有趣的地方在于,人們即使在看同一幅圖,或者談論同一個概念時,也總能出于各種原因給出不同的回答。

比如兩個人同時乘坐過山車,本質上是在做同樣的事情,但其中一個人可能害怕得發抖,而另一個人則可能激動得大笑。

同樣地,當兩個人在面對兩百人講話時,其中一個人可能享受這個過程,而另一個人則可能緊張到惡心,結結巴巴地完成講話。

顯然,沒有兩次經歷是完全相同的,這就告訴我們:每件事都在于內心怎么想!

這種啟示的精彩部分在于,恐懼通常是我們頭腦中創造出的一種抽象的想法。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總結,恐懼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問題——恐懼僅僅是一種反應。我們表現出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問題。

因此,對你來說非常害怕的事,另一個人可能毫不畏懼……當你用一種正確的思維模式去思考時,你將能擺脫任何恐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竹溪县| 八宿县| 孙吴县| 上栗县| 行唐县| 嘉禾县| 江达县| 睢宁县| 屯留县| 德兴市| 垦利县| 罗江县| 泾阳县| 浦北县| 剑川县| 汉沽区| 鸡东县| 中西区| 靖边县| 伊川县| 阳原县| 保靖县| 兴宁市| 锦州市| 新营市| 老河口市| 广河县| 封开县| 南汇区| 墨竹工卡县| 花莲县| 新安县| 西藏| 民权县| 金湖县| 鄢陵县| 巴林右旗| 台中县| 常山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