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研究設計

一 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農民工”的概念界定

在我國,社會學家張雨林教授在1983年最早提出“農民工”一詞。王春光研究員撰文第一次從四個方面(年代與年齡特性、教育特性、務農經歷、外出動機的變化)區別第一代農村流動人口和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1](王春光,2001)。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們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給出的定義為: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之后,具有農村戶籍,年齡在16歲以上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徐鶯,2010)。不過,從25歲到35歲,不同的學者對于其年齡上限的定義差異較大,這是受到了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群體的復雜性和年齡動態性的影響(王亞飛,2016)。從現有文獻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相比老一代農民工而言,“新”在年輕,“新”在沒有務農經歷,“新”在對城市生活更強的憧憬和向往,“新”在更少的家庭負擔,“新”在更有文化,更有知識的視野,更了解城市。

綜合起來看,本書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定義是: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農村戶籍并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勞動年齡段人口。這一群體人力資本多維度的狀況是本書主要關注的研究領域。2010年全國總工會課題組數據報告顯示,26歲是老一代農民工初次外出務工的平均年齡,而23歲左右則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平均外出年齡,其中,“80后”平均為18歲、“90后”為16歲。[2]由此可見,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年齡更早,對于自己的人生規劃更為朦朧并對未來充滿憧憬,而其自身人力資本的儲備狀況則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發展和城市融入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人力資本”的概念界定

從文獻回顧可知,理論界在人力資本思想萌芽時期就提出了資本由“物質資本”和“精神資本”(人力資本)構成的觀點,舒爾茨則進一步將人力資本概括為經過投資形成在人身上體現出來的知識、技能、經歷、經驗和熟練程度等內容。[3]國內大多研究基本遵循了舒爾茨對人力資本四個維度的界定——教育程度、職業技能、健康狀況、遷移流動,大體圍繞這四個領域分別展開研究。本書將繼續在此概念的基礎之上開展相關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桃源县| 安图县| 荔浦县| 读书| 宣化县| 棋牌| 南乐县| 泾阳县| 彩票| 上杭县| 沙河市| 平遥县| 涿州市| 临安市| 青岛市| 陆川县| 孟州市| 策勒县| 个旧市| 中西区| 黑龙江省| 政和县| 武功县| 绥芬河市| 女性| 兰考县| 昌都县| 周至县| 德钦县| 奉贤区| 东阿县| 富宁县| 敦煌市| 兰州市| 天全县| 林芝县| 秦皇岛市| 武义县| 余江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