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嬰兒墮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環繞,其哭也號啕。然則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終也。其間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為衡。蓋哭泣者,靈性之現象也,有一分靈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際遇之順逆不與焉。
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1),與鞭策(2)相終始,可謂辛苦矣,然不知哭泣,靈性缺也。猿猴之為物,跳擲(3)于深林,厭飽乎梨栗(4),至逸樂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動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靈性也。古詩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斷人腸?!?a href="#ch5" id="ch5-back">(5)其感情為何如矣!
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奁嬘袃深悾阂粸橛辛︻?,一為無力類。癡兒呆女,失果則啼,遺簪(6)亦泣,此為無力類之哭泣。城崩杞婦(7)之哭,竹染湘妃(8)之淚,此有力類之哭泣也。有力類之哭泣又分兩種: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甚勁,其行乃彌遠(9)也。
《離騷》為屈大夫(10)之哭泣,《莊子》為蒙叟(11)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12)之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13)之哭泣;李后主(14)以詞哭,八大山人(15)以畫哭;王實甫(16)寄哭泣于《西廂》,曹雪芹寄哭泣于《紅樓夢》。王之言曰:“別恨離愁,滿肺腑難陶泄(17)。除紙筆代喉舌,我千種想思向誰說?”曹之言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萬艷同杯”者:千芳一哭,萬艷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種教(18)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煉生(19)所以有《老殘游記》之作也。
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20)?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艷,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
(1) 芻秣(chú mò):飼養牛馬的谷物和草料?!墩f文》:“芻,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憋?,也作“?”,《說文》:“?,食馬谷也?!?/p>
(2) 鞭策:鞭和策都是趕馬前進的工具。鞭,鞭子。策,竹制的馬鞭。
(3) 跳擲:上下跳躍。北宋蘇軾《畫魚歌》:“一魚中刃百魚驚,蝦蟹奔忙誤跳擲。”
(4) 厭飽乎梨栗:滿足于梨和栗。厭,繁體作“厭”,吃飽、滿足。
(5) 南北朝酈道元《三峽》:“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6) 簪(zān):簪子。
(7) 杞婦:指杞梁妻。杞梁妻哭夫,即“孟姜女哭長城”故事的原型。
(8) 湘妃:舜帝的二妃,娥皇和女英。西晉張華《博物志》:“舜死,二妃淚下,染竹成斑。”
(9) 彌遠:久遠。
(10) 屈大(dà)夫: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氏,名平,字原,曾任三閭大夫(當時特設的官職,主管宗廟祭祀,兼管屈、景、昭三大貴氏子弟的教育),故稱屈大夫。
(11) 蒙叟:指莊子。莊子姓莊名周,宋國蒙人,故稱其為蒙叟。
(12) 太史公:《史記》作者司馬遷,因其曾任太史令,故后世尊其為“太史公”。
(13) 杜工部:杜甫,因其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稱其為杜工部。
(14) 李后主:李煜,南唐末代君主,為別于其父李璟,后世又稱其為“李后主”。
(15) 八大山人:朱耷(d?。秩锈郑柊舜笊饺?,明末清初畫家。
(16) 王實甫:名德信,字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西廂記》作者。
(17) 陶泄:發泄,排遣。
(18) 種教:種族和宗教。
(19) 鴻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在《天津日日新聞》連載的時候,作者署名為“鴻都百煉生”。
(20) 得乎:能行嗎?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