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鐘掌控對話:掌控溝通主動權的46個提問策略
- 陳胤君
- 1580字
- 2020-11-18 17:40:52
01 好的問題VS不好的問題
你會問問題嗎?
每個人都會提問,但這并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問對問題。提問看似簡單,實則蘊藏著高超的技巧和巧妙的藝術。
擅長提問的人懂得揣摩對方的心理并結合當下的情境,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給出想要的答案,同時又能充分地尊重對方的想法。不擅長提問的人可能問出讓對方感到不愉快、不舒服以及不想回答的問題。
那么,好的問題和不好的問題有什么區別呢?我們來看一個對比圖。

要想問出一個好的問題,我們要在提問前做如下思考:
我為什么要提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會將對話導向什么樣的方向?
這個方向是我想要的嗎?
我要在這個問題里表達清楚什么樣的主題?
這個問題會不會引起對方的不快?
對方是否能真實作答?
這個問題有利于實現我此次提問的目的嗎?
…………
這些都是提問者在提問之前需要思考清楚的。
具體來說,如何提一個好的問題呢?我總結了以下5個要點。
(1)好的問題是真誠的
好的問題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提問。好的問題不會是對方不想回答的問題。如果你目的不純地妄想從對方嘴里套出你想要的答案,那么這個問題就不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它不真誠。
(2)好的問題是平實自然的
讓人似懂非懂的問題并不是好的問題,好的問題是平實自然、容易理解的。你的問題越能夠被對方理解,就越能夠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相反,如果只是為了假裝提的問題高深而故弄玄虛,不僅會讓與你對話的人產生疑惑,還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平實自然的提問是指提問要集中于問題的核心,不用太多的華麗辭藻去堆砌裝飾,要自然生動且容易理解。例如,在電影《傲慢與偏見》里,達西再次向伊麗莎白告白:“我很想知道現在你的心是否如四月一樣?”簡單一句話就清楚地表達了自己想要知道伊麗莎白是否改變了四月時的想法,而重新鐘愛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的心意,同時也讓被提問者深深地為之動容。好的問題要流入對方心田,但不要像暴風驟雨讓人內心動蕩不安,而要像一股春流讓人感到溫暖,有很多的話想要向你訴說。
(3)好的問題是擊中核心的
好的問題不是泛泛而問或隨意發問的,而是能夠擊中問題的核心,瞬間找到問題的要害,并將自己想要傳達的思想包含進去,引導對方思考后回答,進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真實答案。
例如,你很想知道對方為什么愿意放棄高薪而選擇一份看起來很普通的工作。有兩種提問方式供你選擇。

你會選擇哪種提問方式呢?很明顯,方式A更能擊中問題的核心,也讓被提問者感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鼓舞,進而產生更強烈的表達欲望。
(4)好的問題是具體明確的
不少人提問過于簡單或者泛泛提問,讓人覺得無法作答。
例如,你在宣傳產品方面陷入了瓶頸,很想得到對方的幫助。此時,有兩種不同的提問方式供你選擇。

你會選擇哪種提問方式?顯然方式B比方式A提問得更明確。大部分人聽到方式A提問后會一臉茫然。因為沒有提供相關的問題背景,被提問者很難針對提問給出答案。方式B提問則對問題的背景信息做了具體的交代,對方可以從問題中了解產品特點、客戶群體和已經嘗試的宣傳方法,進而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出答案,幫助提問者解決實際問題。
(5)好的問題是引人共鳴的
只為自己考慮,只想探聽到自己想聽的信息的問題,絕對不是好問題。好問題能夠引起對方的共鳴,讓對方覺得你問到他心里去了,從而能更好地投入進去,并從你的問題里找到更多參與的意義。這就要求你在提問時能夠問中對方內心所在意的點。
如果你看見對方情緒低落,你會選擇下圖中的哪種提問方式呢?
很明顯方式A更好。因為方式A提問從關懷對方情緒的角度出發,更容易贏得對方的好感,引起共鳴,獲得對方的配合。方式B提問帶著指責意味,尤其是“又”字會顯示提問者不耐煩的情緒,容易引起對方的抵抗。
總之,好的問題和不好的問題往往是一線之隔,其中的關鍵在于提問者的提問素養和技巧。這里的素養和技巧更強調從心出發,抱著真誠、友好的心態去和對方溝通,讓對方愿意參與交流,做出真實的回答。只有如此,你才能獲得想要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