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鐘掌控對話:掌控溝通主動權的46個提問策略
- 陳胤君
- 2102字
- 2020-11-18 17:40:52
02 提問的終極目的:讓對話進行下去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總是在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被他人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個提問,彼此才在一問一答間展開了交流和對話。
要想讓對話進行下去,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人們在提問中常常會犯以下幾個錯誤,使對話難以繼續。
提問帶有太強的目的性,對方從你的提問中感受到了被壓迫。
提問不注意分寸,對方從你的提問中感受到了尷尬和不快。
提問過于隨意、缺乏內涵,對方從你的提問中感受到了無趣。
提問沒有著力點,對方從你的提問中感受到了空泛。
…………
如果你的提問讓對方難以投入其中,那么你就無法得到對方積極的回應,甚至會讓對話冷場。因此,在溝通中,你要把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放在首位,想清楚如何提問才能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
知名訪談節目《非常靜距離》的主持人李靜采訪了明星夫婦吳京和謝楠,以下是截取的部分采訪內容。
李靜問吳京:“你當時對她(謝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吳京:“當時跟現在差不多的場景,她坐在這個位置,姿勢也差不多,但是那時她很瘦。我當時坐的位置離她特別近。”
此時,謝楠回憶起更多的細節,談到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吳京參加她主持的一檔節目。原本是她訪問吳京,吳京卻反問她“你有男朋友嗎?”
李靜詢問謝楠:“你激動嗎?當時。”
謝楠:“很尷尬,其實。”
李靜:“這有什么尷尬的呢?”
謝楠:“因為我在做節目時,沒有特別把自己當成一個女生或者是一個女人的角色。當時他問我‘你結婚了嗎’‘你有男朋友嗎’,我很老實地回答了沒有,然后他說‘真的假的’。”
李靜:“就是說別人問你這個問題時,其實你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的。”
對話到了這里,似乎有中止的意味,氣氛也變得有點兒尷尬起來。主持人李靜為了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轉而向吳京提出了一個問題。
李靜:“你那天是怎么回事啊?”
吳京:“‘中了邪’唄(笑)。下意識的吧,其實我也沒有想太多,因為那段時間我都在中國香港,有點兒累,也有些孤獨寂寞。所以我就想安穩下來有個家,我甚至當時還去相過親。”
李靜:“像你這樣的人怎么還會去相親呢?別人追你都追不到。”
對話進行到這里,吳京說出了一個重點信息——“相親”。于是李靜又將對話從“相親”這個點延伸開來。通過一句“別人追你都追不到”有效地稱贊嘉賓,進而更容易贏得嘉賓的積極配合。
吳京:“其實我的圈子挺小的。(回到話題,看著謝楠)你看人也很漂亮、也很健談,給我的感覺就是比較保守,或者說是傳統,所以當時就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此時,李靜從吳京的回答里覺察到吳京對謝楠的第一印象較好,很想了解后續故事。于是李靜接著提問:“那你們馬上就好了嗎?”
吳京:“她那時拍電影,主持各種活動,事業正處于上升期,心思肯定也會撲在事業上,而我想找一個踏踏實實過日子的。”
從案例來看,李靜就是本著“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的目的去提問的,在提問的過程中既能掌控對話,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又能在提問中帶著關懷,以防讓對方感到對話帶有太強的目的性,引起抗拒。因此,對話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進行,同時對話內容也很翔實、具體、有畫面感等,能增加交談的樂趣。
不只是在訪談節目中,其實你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在任何對話場景中,提問的目的都是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我們經常會在對話中通過一個個提問,串起話題、拓展內容、延長交流時間、增進感情等。

銷售員李青向一位客戶推薦洗碗機:“您好,這是我們最新上市的洗碗機,您要看看嗎?”
客戶:“我可能不太需要。”
李青:“您能跟我講講您不太需要的原因嗎?”
客戶:“我是一名家庭主婦,洗碗對我來說并不是很費力氣。”
客戶給出的理由很有說服力,此時李青也意識到如果一味地從洗碗機的功能和便利方面去說服客戶,只會讓對話加速停止。
于是,李青從家庭的角度提問:“一看您就是干凈利索的人。您每天大概花多長時間在家務上呢?”
客戶:“我每天花在家務上的時間其實挺多的,你也知道家務活是做不完的。”
李青加緊提問:“確實,家務占用時間多了,無形間就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了。您看孩子放學回來、老公下班回來,吃完飯您就要去洗碗,就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做做作業,陪老公聊聊天。您是不是覺得有點兒可惜呢?”
正如李青所猜測的那樣,客戶此時陷入了思考。后來,客戶主動了解洗碗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其實李青最初是從銷售角度向客戶提問的,當了解到客戶對洗碗機并沒有需求時,李青立即意識到如果繼續從銷售角度展開提問,只會讓客戶快速走開,對話更無以為繼。因此,為了讓對話進行下去,李青采取了迂回策略向客戶發問,從“使用洗碗機會增加您和丈夫孩子相處的時間”的角度提問,更容易引起客戶的共鳴,讓對話進行下去。
總之,無論你是出于什么溝通目的向對方提問,如向客戶推銷你的產品、向心愛的人告白、激發下屬的工作積極性等,都要將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放在首位。否則,你提出的問題再巧妙,提問的態度再友好,也有可能得不到對方的回應,你的提問目的自然就無法達成。
本章總結
1. 好的問題是真誠的、平實自然的、擊中核心的、具體明確的、引起共鳴的。
2. 抱著真誠、友好的心態和對方溝通,更易引起對方的共鳴。
3. 在溝通中,要把掌控對話,讓對話進行下去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