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董會:深受企業家歡迎的學習道場
- 鄭敬普
- 1210字
- 2020-12-22 15:27:55
為什么要向私董會小組“摻沙子”
我主張私董會小組要“摻沙子”,不搞“一般大”。“一般大”理論上可行,實際上卻有很多問題,比如不多元化,尤其在年齡、性別、規模、行業、地域等方面,非常不利于成員們一起研討問題。而且,私董會還應該堅持有教無類,不要有門戶之見。
在談及向私董會小組“摻沙子”這個話題前,讓我們先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判斷一個私董會是否高端呢?
我的觀點是,私董會是不是高端,不取決于名稱,重點在于它的內容是否高端。以我這幾年的實踐經驗來看,私董會的高端主要是指:
第一,一群人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每個人都想為他人做些貢獻,而且是真心做貢獻。
第二,一群人不是功利地尋一個結果,而是非常重視對過程的研討、自身的體悟,因而十分投入。
第三,始終把平等心態牢記心中,一定要讓權威在內心世界消失。即使有人語言激烈,顯得權威,那也不是想顯擺什么,而是完全出于真心、關懷流露。
第四,捍衛獨立觀點,但不教條、固執,無論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是一樣的態度。
第五,私董會成員之間是“諍友”不是“鐵桿”。“諍友”有底線,親密有度,敢于直言;“鐵桿”容易無原則,或許能同生死,但難以共同進步。
所以,高端不是所謂的硬條件,比如規模、名聲。大多數蜚聲海內外的企業家,他們是出了名才有思想和商業能力,還是因為有思想、有商業能力才出了名呢?當我們組建私董會小組時,選擇創業者或者有些規模的企業領導者時,企業規模大一些的領導者就一定思想先進、商業能力了得嗎?恐怕誰也不能輕易下這樣的結論。同理,那些目前看起來規模不大甚至很小,但是有潛力的企業創業者,誰能斷言他不是未來某個行業的企業領軍者呢?
既然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存在不確定性,為何大多數人還是會在意“門當戶對”?或許這與我們固有的思維方式有關。這幾年,我在幾所大學的工商管理總裁班中導入私董會教學,也帶過一些私董小組,這些私董會里的成員所在企業的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有很多思想深刻的成員未必來自大企業。而且,做企業時間長的、年齡稍微大一點的成員們,因為經驗多一些,更不容易跳出自己的思維圈子,喜歡在自己的世界里打轉轉。這種人可能太習慣于一種思維方式,雖然自己感覺不出來,但別人一聽便知。與他們相反的是,年輕一點(這里的年輕不單指年齡,有的人年齡也不小了,但創業較晚,也算是“年輕人”)的創業者,因為創業年頭不長,所以思維比較活躍、開放,所提的觀點反而不落俗套、形式新穎、角度獨特,對私董會的沖擊會很大,很有價值。
所以,我主張私董會小組要“摻沙子”,不搞“一般大”,和前文所講的是一樣的道理。“一般大”理論上可行,實際上卻有很多問題,比如不多元化,尤其在年齡、性別、規模、行業、地域等方面,都非常不利于成員們一起研討問題。而且,私董會還應該堅持有教無類,不要有門戶之見。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組建私董會小組時,需要加入者自我認知到位,如果自己從內心就不愿意接受私董會“洗禮”,就什么也學不到。
2018年2月5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