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約認知行為療法十堂課:管理焦慮、抑郁、憤怒、恐慌和擔憂
- (美)賽思·吉利汗
- 1434字
- 2020-11-09 15:56:41
認知行為療法的原則
在開始認知行為治療的旅程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原則,這將有助引導你在整個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實踐。
強調合作與積極參與。認知行為療法要求個體與治療師共同決定治療目標和實施方案,個體的積極參與將使治療效果最大化。治療師,或者一本類似本書的操作指南,可以在治療過程中引導個體運用關于理論與技術的專業知識,但治療方案則需要通過共同協商,根據每個個體的具體需求因人而異地制定。
以目標為導向并聚焦于具體問題。在認知行為治療中,將問題概念化是至關重要的步驟,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問題看起來易于處理。接下來就是確定清晰的目標,個體將在治療過程中集中精力地努力達成這些目標。
關注此時此刻。與某些療法主要關注童年期事件不同,認知行為療法聚焦于此時此刻的想法和行為如何造成當下的心理沖突,以及改變那些思維與行為模式是否會有幫助。盡管有時認知行為療法也會觀照個體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習得經驗,但無疑更加注重對當下那些更加可控的因素進行工作的療愈力量。
旨在引導你成為自己的治療師。運用認知行為療法,你將學會一些基本技能以應對曾帶給你困擾的問題。通過練習,你甚至可以在遇到新的挑戰時,獨自將這些技術應用于這些困難情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治療結束后,你依然可以運用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身體與心理挑戰。
強調復發預防。學習如何維持治療效果是認知行為療法中不可或缺的方面。通過理解造成焦慮、抑郁或其他心理問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對復發征兆保持警覺。例如,一位抑郁癥康復的女士可以覺察到她對使其保持感覺良好的活動存在著退縮傾向。這些因素解釋了為什么在治療抑郁癥和焦慮癥方面,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的復發率低于藥物治療。這就好比一個學習樂器的人需要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保持演奏水平一樣,個體也需要持續練習從認知行為療法中學到的新的習慣,這是預防復發的關鍵。
有時間限制。認知行為療法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緩解癥狀的目標。比如,針對抑郁癥的典型治療方案大約需要16次會談,一次2小時或4小時的會面就可以有效治療諸如恐犬癥之類的恐懼癥。時間更短的治療方案可能會產生一種緊迫性,從而使治療更具動力。
采用結構化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的步驟按照一個可預測的順序進行,每一次會談都建立在前一次會談的基礎之上。并且每次會談都遵循一個一貫的程序,從回顧兩次會談之間的練習開始,包括日常練習素材,最后,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如何應用這些生活中的素材,這種結構化的治療模式提高了認知行為療法的效率。
幫助處理負性自動思維。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是認識到想法常常將我們引入歧途。我們有負性自動思維的傾向,也就是說,思維的發生是無意識的。而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你學會識別并應對這些負性自動思維。比如,一個沒有得到升職機會的人很可能會產生這樣的負面自動思維,“我永遠不會有這樣的運氣”。在認知行為治療過程中,我們首先學會覺察自動思維,然后檢驗這些想法的正確性。通過練習,我們可以發展出更加有益于身心的思維方式。
采用多種治療技術。認知行為療法采用大量不同的技術,但效果同樣顯著,這些技術包括放松訓練、認知重構、行為激活、暴露技術和冥想技術,等等。作為認知行為治療師,為每個具體的個體找到對他/她幫助最大的技術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章節里,你會了解這些治療工具,并且找到使你獲益最多的方法。
在本書中,我將按照“思維”(認知)、“行動”(行為)和“存在”(正念)的框架對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術進行闡述,這些概念的使用將貫穿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