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食物與疾病的雙面性

肥胖是一種病

肥胖

如果肥胖只是美學上的概念,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多人關注了。但肥胖是健康問題,它與糖尿病、脂肪分布異常、心臟病、高血壓、某些癌癥(比如婦女乳腺癌、結腸癌、膽囊癌和男性結腸癌、前列腺癌)、中風、退行性關節炎、呼吸系統疾病、睡眠紊亂和膽囊疾病存在一定關系。肥胖給人們帶來的負擔表現在死亡、生病、精神痛苦、歧視和經濟代價上。最明顯的就是肥胖會影響生活質量,縮短壽命。越是肥胖,早亡的可能(與總人口中平均死亡年齡相比)就越大。

肥胖之戰

無數方案和產品宣稱能幫你減肥,減肥似乎應該很容易,因為吃得太多、動得太少是導致超重的主要原因。但是減肥其實很難,維持減肥成果更難。超重和肥胖是攝入的熱量和消耗的熱量長期失衡的結果,基因和環境問題也是原因之一。“超重”和“肥胖”是經常被互換使用的兩個詞語,但它們的意思是不同的。“超重”是指超過了與一個人的身高相比的正常體重,這個術語并不能表明是什么導致的體重過重。比如,根據身高體重對照表,運動員往往超重,因為他們的肌肉特別發達。當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超重的是脂肪。“肥胖”這個詞是指超過了個體的正常體重。對于一個健康的女性來說,可接受的范圍是脂肪占其體重的25%~35%,男性則是10%~23%。

身體利用食物的方式

個人所消耗的熱量取決于3個因素:基本的新陳代謝、食用食品所需的熱量和身體活動所需的熱量。基本的新陳代謝是指當人休息時維持各項身體功能所需的能量,長期坐著的成年人這一項可達到每日熱量需要的60%~75%。基本新陳代謝率由人體中不含脂肪的組織決定。肌肉就是這樣一種不含脂肪的組織。阻力訓練可以促進肌肉生長從而加快新陳代謝。阻力訓練也能幫助預防由年齡的增長而引起的肌肉減少。一般男人比女人肌肉多,所以需要消耗更多熱量。

食用食品所需的熱量是指消化、代謝和存儲營養所需要的熱量。食品的化學變化占每日熱量需求的大約10%。

運動所消耗的熱量,因量和度的不同而大有不同。對于大多數習慣久坐的人來說,每天的活動(比如行走、交談和坐著)會消耗15%~20%的熱量。

你是否應該減肥

你如何確定你是超重還是肥胖?科學家利用非常復雜的測量方法來檢測身體的組成。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沒有那個必要。你可以適時測一下體重是否符合健康標準,可參照中國正常男子、女子身高與體重表。

體型

身體肥胖所暗示的健康風險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腹部的脂肪,與一系列新陳代謝疾病有關。身體存儲脂肪的容量幾乎是無限的。腹部堆積的脂肪會導致許多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脂肪還與冠心病、中風和某些癌癥有關。減肥能降低這類風險并有助于減少下背、臀和膝蓋所承受的壓力。

測量腰圍有助于幫你確定你的身體是否在囤積脂肪。腹部的脂肪會增加你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中風和某些癌癥的風險。在臀部和大腿部分的脂肪似乎不會或者很少增加患病風險。而上半身肥胖則會增加患冠心病、中風和某些癌癥的危險。

減肥的目的

任何人都有健康風險,即使是最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患上心臟病、糖尿病或者癌癥。如果你的體重超出正常標準,脂肪主要集中在上半身,或者你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個人或家族病史,減肥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你的健康狀況。

中國正常男子身高與體重表(千克)(女子平均減少2.5千克)

記住,關注體重和腰圍僅僅是開始而已,其他因素也相當重要。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做一次體檢。徹底的身體檢查能弄清你的體重是否對你的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那樣你就可以針對你的個人情況做一些適當計劃了。

開始減肥

肥胖不僅僅是一個健康問題,也是一個生活方式的問題。你的習慣可以幫助你減肥,也可能阻礙你的減肥事業甚至使你變得更胖。你所食用的食物和進行的運動將決定你是減肥、增肥還是維持不變。因此,專家建議,任何減肥計劃應該包括3個部分,即營養、鍛煉或者運動和行為方式的改變。

其他需要考慮的特殊情況

減肥并保持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健康的飲食習慣與定期鍛煉相結合。輕微超重和患有與肥胖相關疾病的肥胖人士可以考慮藥物減肥,但藥物減肥可能有潛在的風險。食用這些減肥藥不能代替營養補充和運動及改變生活方式等減肥方式。醫療監控也是必要的。只有患有肥胖相關疾病的嚴重肥胖的人群和極端肥胖人群,才應當考慮手術減肥。

減肥時期的營養

流食和特別的食物組合等號稱能“燃燒”脂肪的東西,并非長期控制體重的健康選擇。學著如何享受低熱量的均衡膳食是減肥并保持健康的最佳戰略。你應該把“飲食習慣”這個詞改為“健康營養計劃”。

大多數人通過每天攝入4190~6285千焦來減肥。在許多情況下,低于5866千焦的飲食是很難滿足建議營養攝入量的。因此,熱量過低的營養計劃對你的健康來說是有危險的。

你可以通過減少熱量的攝入或進行更多的鍛煉來減肥。14665千焦的消耗相當于消耗450克脂肪。你可以每天從你的食物攝入中削減2095千焦,或每天減少1048千焦并通過鍛煉消耗1048千焦(比如每天散步30分鐘)。

令人高興的是,即使是體重下降數值相對較少,也能降低患因肥胖導致的疾病的風險。即使是10%的體重減輕也能改善你的血糖和血壓。當這個目標達到時,如果需要的話就可以制訂新的減肥目標。不要幻想“完美”的體重,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獲得和維持健康體重上。

能夠控制體重的健康飲食應該保證平衡和多樣性。注意消耗食品中的能量含量是非常有用的。每克脂肪的熱量為38千焦,每克蛋白質的熱量為17千焦,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為17千焦,每克酒精的熱量為29千焦。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你所消耗的食物量取決于你感覺有多飽。因此,食用少量高能量食物(如肥肉)常常不會覺得飽,而當你覺得飽時就已經攝入了過多的熱量了。為了減肥,你應當減少食用脂肪類食品而選擇低熱量、高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和谷類。你也可以食用一些低脂肪的食品。但是,注意,低脂肪的不一定就是低熱量的。

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包括避免暴飲暴食或者饑餓現象的出現。每日三餐能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營養,間歇的小點心能保證你的食量得到控制。

運動

改善飲食習慣、減少熱量攝入和增加消耗熱量的運動是減肥和保持體重的最佳方法。除了保持減肥成果之外,運動還能促進脂肪的分解、增加肌肉組織并使心血管更為健康。經常鍛煉能通過消耗大量熱量幫助你減肥,而且還能夠使你更容易地保持減肥成果。

散步是運動計劃的良好開端。每天3千米的散步大約能讓你每周消耗4190~5028千焦。此外,不要將鍛煉排除在日常活動之外,做家務、爬樓梯、修整花園等所有重要的鍛煉形式都可以減肥。如果你和一個朋友一起鍛煉的話,可能更容易堅持鍛煉。

你還可以進行阻力訓練,這樣可以促進肌肉生長、加快你的基本新陳代謝速度、增加骨密度(可以幫助你預防骨質疏松)和改善平衡和協調能力(降低你受傷的風險),還能使你的心情好很多。

超重且不活躍的人或者患有疾病的人群,在開始一項鍛煉計劃前,應當先咨詢醫生。你可以做一個鍛煉強度測試,以檢測心臟對鍛煉的反應并確定一個安全的鍛煉起點水平。

改變行為方式

改變行為方式能幫助你搞清一些不良飲食習慣(不加控制地吃零食和深夜進食等)的原因并提出對策。最終往往都發現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問題導致的。食品日志和鍛煉日記可以幫助你提升對所食用食品的種類、數量和鍛煉的形式、數量的認識。這些記錄可以幫你搞清額外的進食是如何開始的,并想辦法避免或者改變這種行為。

不容小覷的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它是心臟病、心臟衰竭、中風、腎衰竭和過早死亡的主要誘因。它也會損害循環系統的一些組成部分,包括:心臟、大腦、眼睛和腎臟中的血管。高血壓有時被稱為“沉默殺手”,它可以讓你毫無察覺地潛伏很多年。血壓越高或者越長時間沒有被發現,其帶來的危害就越大。

現在,在發現、治療和控制高血壓方面已經有了長足進展。最近,發現自己患有高血壓并開始治療的人數有了明顯的增加。與此同時,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有了顯著的下降,這與在發現、治療和控制高血壓方面的進步有著密切聯系。然而,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卻未能有效地控制血壓,高血壓仍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

大約有5%的高血壓是由一些已患疾病如腎功能障礙或某些導致血管狹窄的情況所引發的。這類高血壓被稱為繼發性高血壓。但是,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致病原因并不是很清楚。這類高血壓被稱為原發性高血壓。

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

有許多風險因素可能會導致患上高血壓。主要包括:

*家族病史:家族高血壓病史是導致患上高血壓的一個原因。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壓。

*性別:盡管男女差不多都受到此病的威脅,但服用避孕藥和吸煙的婦女更容易患上高血壓。

不管你是否有上述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以下幾點都可能導致你患病,但你可以掌控。

*肥胖:控制你的體重。

*缺乏鍛煉:動起來。

*飲酒:加以控制或戒除。

*過量的攝入鹽:減少鹽的攝入。

測量血壓

血壓是心臟將血液輸送到全身時,血液對血管壁所施加的壓力。這一壓力的強度取決于心臟輸送血液時的壓力大小及其輸送量的多少。另外一個因素是血液在血管中遇到的阻力的大小——血管越厚或者越是堵塞,阻力也就相對越大。血管的彈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心臟跳動時,血管彈性越小,它擴張的程度就越小,血管也就越窄,阻力也就越大。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血壓為16.0/10.7千帕或更低是比較健康的。

高血壓對機體的影響

反復測量值為17.3/11.3千帕意味著存在潛在的問題,有血壓繼續升高的危險并且需要做定期的血壓檢查。如果心臟收縮壓超過18.7千帕或更高,心臟舒張壓超過12.2千帕或更高,都意味著你已經患上了高血壓并且需要接受治療。所以,患者應把血壓控制在17.3/11.3千帕。降低血壓能進一步降低患中風、心臟疾病和腎臟受損以及其他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血壓的分類

高血壓的出現意味著血管內部的壓力已經超標,許多健康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

心臟

高血壓對心臟的影響表現在它迫使心臟以更大的強度工作才能將血液輸送到較遠的組織和器官中去。另一種理解血壓的方式就是把它設想為心肌所必須“推”回去的重量。就像其他肌肉一樣,心肌因為強度過大而變得肥大。最終,心臟的跳動功能因不堪重負而受到損傷。這樣就會導致心肌變薄和心力衰竭。高血壓會加速血管內壁脂肪類物質的沉淀,也就是常說的血管粥樣硬化。隨著血管內壁的不斷收縮,心臟病的發生幾率開始大大增加。高血壓也會導致動脈瘤的出現,結果可能是致命的。高血壓會損害許多重要的器官并導致一些有生命危險的健康問題。

大腦

高血壓會導致大腦中的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從而引發中風。

腎臟

腎臟能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保持血液中的礦物質和血液總量。當它的這些功能受到削弱或者破壞時,它們幫助穩定血壓的作用也就隨之而去了。這些會導致破壞性后果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血壓持續升高,并使腎臟不能夠再發揮從血液中過濾廢物的功能。

眼睛

高血壓經常會導致眼部疾病。視網膜檢查可以發現血管狹窄、微血管出血和從受影響的血管滲透出的蛋白質沉淀。盡管高血壓影響視力的情況很少見,但在有些情況下依然會出現,比如視網膜血管嚴重收縮或者在血壓升高時的視網膜膨脹。治療高血壓是修復這類視力減損的唯一方式。

治療高血壓

幸運的是,對于許多人來說,高血壓是可以避免的。即使是那些已經有高血壓或者正有可能要患上高血壓的人群也可以降低血壓,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并通過改變如下生活方式使問題得到解決。

減肥

如果你超重,減肥是最有效的非藥物降壓方式。只要減去4.5千克的體重就能減輕眾多超重人士所面對的壓力。對于一些人來說,減肥就可以不用再進行藥物治療了。

與經常鍛煉、體重正常的人相比,久坐而不運動的人群患高血壓的可能性要高20%~50%。定期的有氧運動,比如每天進行30~50分鐘的散步或騎自行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壓方法。

限制飲酒

過量飲酒是導致高血壓和中風的一大原因。它也會影響降壓藥物的藥效。男性應將每日飲酒限制在2杯以內,女性不應超過1杯。

不要吸煙

每吸一根香煙,血壓會暫時性地升高30分鐘,吸煙也是心臟病的一大誘因。每個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的人,應該戒煙或者根本就不要開始吸煙。

限制或避免高鈉食品

有些人群攝入過多的鈉會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將鈉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2400毫克以內,而且許多專家也建議每個人都應該保持這個水平。

此外,還必須遵循營養均衡計劃。低脂肪、包含豐富水果和蔬菜的飲食能自然顯著地降低血壓。這種飲食能促進減肥,而且含有豐富的對于降低血壓有幫助的礦物質,比如鈣、鉀和鎂。當改變生活習慣不足以降低血壓時,就需要降壓藥物的幫助了。降血壓藥物降低血壓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些幫助腎臟排出鈉和水,有些則使心臟跳動減緩、力度降低,還有一些則使血管放松,減少血液流動的阻力。你的身體情況將決定哪種藥物或者藥品組合最適合你。但無論怎樣,高血壓患者應該減少對于降血壓藥物的依賴。

糖尿病很嚴重

糖尿病是新陳代謝(身體用以消化食物獲得能量并生長的方式)功能失調性疾病。單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身體所吸收或者通過肝臟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形式——葡萄糖。對于需要這類糖的細胞而言,胰島素(一種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必須“放行”,從而使葡萄糖進入這些細胞。

胰腺是一個大約一只手大小的長而薄的器官,位于胃的后面。通常,胰腺分泌適量的胰島素從而控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糖尿病事實上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而是一組有著共同問題——胰島素問題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不能分泌身體所需的足夠的胰島素,或者身體的其他細胞不能對胰島素做出正確反應,結果使胰腺不能分泌足夠而且合格的胰島素,還有就是這兩種情況的綜合。胰島素對于葡萄糖正常代謝非常重要。如果胰島素的量不夠,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會累積,結果就會導致高血糖。

持續的高血糖會導致所有糖尿病癥狀出現,使人患上糖尿病。這些癥狀包括:尿頻、極端口渴、視線模糊、疲勞、無原因的體重減輕、手腳麻木、刺痛或者沒有知覺以及饑餓。患上糖尿病的人,過量的葡萄糖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而且次數也會增加。結果就使患者脫水、口干舌燥。疲勞是由于細胞得不到葡萄糖供應,而導致能量水平下降。為了彌補能量的不足,身體就會消耗存儲的脂肪,體重的減輕和饑餓就是這樣出現的。如果聽之任之,持續的高血糖也會演變為慢性的糖尿病并發癥。

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

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也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過去也稱為青少年型糖尿病。每10個糖尿病患者中有1個是Ⅰ型糖尿病。這些人的胰腺分泌很少或者是不分泌胰島素,為了控制血糖,必須注射胰島素。大多數30歲之前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的人都是這種類型。男女罹患Ⅰ型糖尿病的概率相差無幾。很多情況下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向胰腺中合成胰島素的β細胞發起免疫攻擊和破壞。這種糖尿病常常在兒童時期潛伏,有可能在任何時候發作,常常是多年沒有察覺,在一場大病之后發現患上了糖尿病,有些人(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會在發現酮酸中毒時發現患上了糖尿病。酮酸中毒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并發癥,血液中的酸性因胰島素嚴重不足而大大提高。

Ⅱ型糖尿病

超過30歲的糖尿病人群中85%~90%是 Ⅱ型糖尿病。以前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成人型糖尿病。大多數 Ⅱ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者肥胖。

這些人并不是自身完全不能分泌胰島素,而是分泌量不夠身體所需或者胰島素不能正常工作以控制血糖水平。這在學術上被稱為“胰島素阻抗”,并會導致高血糖。體重過重是目前患 Ⅱ型糖尿病的最大風險。多數 Ⅱ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影響到胰島素發揮作用。有些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只需減肥就能控制血糖水平而無需藥物的幫助,減去10%的體重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奇怪的是,傳統上看來并不超重的人,也有患糖尿病的風險,腹部過量堆積的脂肪也會增加患病風險。其他一些風險因素包括年齡、人種、遺傳和缺乏鍛煉。

因為高血糖發展緩慢,而且不會馬上出現糖尿病的一般癥狀,所以 Ⅱ型糖尿病也會有很多年的潛伏期。不幸的是,盡管沒有癥狀,它還是會對包括心臟和腎臟在內的一些主要器官造成損害。由于 Ⅱ型糖尿病常常在40歲之后發病,在55歲以后明顯,所以中年人適時檢查是否有發展跡象就顯得非常重要。

如何診斷糖尿病

及早診斷糖尿病非常重要,這樣可以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多的損害。作為第一步,建議45歲左右的人群,應該去醫院做一個空腹血液葡萄糖檢驗。空腹一晚后提取血液樣本,就可以測量葡萄糖含量了。血液中含有3.8~6.1毫摩爾/升葡萄糖是屬于正常水平。

專家建議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如果存在糖尿病的風險因素或任何糖尿病癥狀,則應該更頻繁或者在較年輕時進行檢查。空腹血液葡萄糖值超過7.0毫摩爾/升或者餐后2小時血液葡萄糖值超過11.1毫摩爾/升并伴有糖尿病癥狀就會被診斷為患上了糖尿病。這一診斷結果應該另選一天再做一次確認性檢查。

糖尿病的并發癥

研究已經證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能延緩或避免因糖尿病導致的眼部、腎臟和神經系統疾病。即便是過去未能控制血糖,任何糖尿病的控制治療都可以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或延緩它們的發展。對于常常與糖尿病聯系在一起的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眼部疾病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每一個糖尿病病人都會有眼部問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是因為高血糖(常常伴隨著高血壓)會損害視網膜(眼睛內部的光敏感區)上的微血管。糖尿病也會導致白內障,破壞黃斑并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

此外,為了使你的葡萄糖水平在可控范圍之內,定期進行眼科檢查非常重要,醫生能對眼睛進行散瞳,并進行徹底詳細的檢查。不散瞳檢查是不足以發現問題的。

腎衰竭

在沒有有效控制葡萄糖水平的情況下,患有糖尿病的人發生腎衰竭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0倍。長期高血糖會破壞腎臟中負責從血液里過濾雜質的微型血管。嚴重情況下,就可能發生腎衰竭,從而需要進行透析或腎移植。因此,患糖尿病的人應定期檢查腎臟。

神經性病變

糖尿病患者中30%~40%會發生神經損傷。神經損傷可能會導致麻木、刺痛、疼痛和溫度知覺喪失和極端觸覺敏感。專家認為這些問題是長期高血糖對向腦細胞供血的血管影響的結果。足部是最易于受損的部位。

心血管疾病

長期的高血糖與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有密切關系。它也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和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的降低有關。除非得到控制,否則糖尿病病人患中風的風險比常人高5倍,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常人的2~4倍。同時,吸煙也會加速這些心血管并發癥的發作。

感染

高血糖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感染的風險。口腔、牙齦、肺部、皮膚、膀胱和生殖器部位是常見的易感染區域。腿部和腳部的神經受損會使糖尿病患者意識不到這些地方的感染或受傷,并導致截肢的風險增加。多多關注腳部可以有效避免這類并發癥或者將其危害降至最低。

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盡管糖尿病的研究非常發達,但目前沒有已經證明的辦法能夠預防Ⅰ型糖尿病。但是,以下生活方式的改變能降低甚至能避免 Ⅱ型糖尿病。

保持健康體重

大多數患 Ⅱ型糖尿病的人超重。旨在獲得和維持健康體重的積極努力對防治糖尿病是非常有幫助的,特別是與鍛煉相結合。

平衡的膳食

含少量飽和脂肪酸和糖、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飲食也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鍛煉

積極鍛煉的人群患 Ⅱ型糖尿病的比例非常小。

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只有遵循一些基本飲食原則,才可以享受到完整的生活。

控制血糖最重要的方式是將血糖值控制在正常值范圍或醫生為你設定的范圍之內。血糖的控制可以大大減輕眼睛、腎臟和神經的損傷,也能降低患心臟病、中風和導致截肢的危險,同時還能改善血脂水平。

你可以通過綜合治療糖尿病的各種方式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內,包括:注意營養、控制體重、鍛煉和藥物治療。對有些人群而言,綜合減肥、保證營養和定期鍛煉就可以控制血糖,其他人則需要藥物治療。

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取決于幾個因素:吃飯時被消耗的熱量、活躍程度、控制血糖類藥物的劑量,另外,患病壓力也會改變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每天對糖尿病進行密切監測,能防止或減少血糖過高和血糖過低等緊急情況。這些緊急情況可能會導致精神混亂、喪失知覺。糖尿病患者應佩戴醫療警戒標識,并將糖尿病的一些跡象和緊急癥狀、恰當的應對步驟告訴家人、朋友、鄰居和同事。

注意營養

過去對于糖尿病病人的飲食限制方法現在已經不再適用,吃多少和吃什么對于控制血糖是同樣重要的。為了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病人不應暴食,也不能有一頓沒一頓,相反他們應該三餐定時地食用小份。就食譜而言,應多吃蔬菜、全谷和豆類,這些食品富含復合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對控制血糖水平很有幫助。另外,盡管水果含有糖,但也不應被省略,可適當吃一些。

由于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比常人要高,因此,很有必要把脂肪攝入量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30%以內,并限制含膽固醇的食品。應該盡量限制攝入脂肪和糖。研究已經證實,在固定時間內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的數量而非碳水化合物的種類是最重要的控制血糖的因素。所以如果血糖含量目前沒有超標的話,糖可以成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就大多數人而言,每天固定時間的三餐、避免過量的糖攝入就足以控制血糖。

控制體重

因為許多糖尿病患者超重,控制體重就成了控制這種疾病并將嚴重并發癥危險降到最低的重點所在。越是超重,細胞對胰島素的阻抗就越嚴重,減肥就能緩解這種“阻抗”。通常減去大約10%的體重就能改善血糖,并會持續產生積極影響。

鍛煉

通過鍛煉,有些 Ⅱ型糖尿病患者能夠降低甚至消除他們對于胰島素的依賴,也無需再服用控制血糖類藥物。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在開始一項鍛煉計劃之前,都應先咨詢醫生。研究顯示,有糖尿病潛在高風險因素的人群通過鍛煉能降低50%患 Ⅱ型糖尿病的概率。鍛煉能幫助減肥、使細胞對于胰島素更為敏感、加速血液流通、促進血液循環(即便是最微型的血管)。精瘦的體型也有助于更有效地消耗熱量。此外,鍛煉也能降低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鍛煉對血糖的影響能持續24小時以上。所以如果胰島素也是治療計劃的一部分的話,應經常聯系醫生進行血糖檢查以調整胰島素的使用。

藥物治療

除了注意營養、控制體重和鍛煉外,藥物治療也是獲得理想血糖水平的方法。Ⅰ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胰島素不能口服,因為它會在消化道內分解。胰島素的使用種類和數量取決于個人情況。胰島素的使用也可以借助于胰島素泵。

有些 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僅僅通過健康的營養和鍛煉控制血糖,如果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血糖值的話,就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物了。有好幾種口服降血糖藥物可供選擇。有些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有些則通過減少肝臟合成糖、增加從細胞中分離出糖來幫助體內的胰島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如果口服降血糖藥品不足以達到一個滿意的血糖水平,也可以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

健康殺手冠心病

知道自己的血脂水平(不同形式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非常重要。但是,這些數字意味著什么?這些不同種類的膽固醇如何導致冠狀動脈(心臟和血管)疾病是讓人非常困惑的問題。

研究顯示,某些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異常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個主要原因。令人欣慰的是,公眾對于心臟病及其風險的認知有了很大的變化。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在不斷下降。

冠狀血管的堵塞(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比起其他心臟病,更易導致殘疾、死亡。

提防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是心臟自己的循環系統。它們向心臟提供血液、氧氣和營養。心臟需要這一系統提供它不斷跳動所需要的能量。冠心病有許多種類,但每種的后果都是一樣的,就是心肌從冠狀血管那里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供應,結果心臟也就無法得到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血液和氧氣。這種情況可能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持久性的。

大多數冠心病是由動脈粥樣硬化(也叫動脈硬化)導致的。

健康的動脈血管是柔韌、強健、有彈性的。血管的內層非常光滑,能使血液自由流動。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血管內部含有膽固醇的廢物不斷累積的一個無聲無息、無痛的過程。這些沉積以小塊的形式出現,稱為“斑塊”。隨著斑塊的增大,血管會變得狹窄,血液的流量也就減少了。如果這種流量減少發生在冠狀動脈(心臟)內的話,就會導致胸部疼痛,稱為心絞痛。

隨著斑塊的增大,動脈內部的血液流通就變得艱難起來。斑塊的撕裂或者破裂都會導致血塊凝結。這樣的血塊會使血管堵塞并堵塞其他動脈。如果是輸往心臟部分的血液流通停止,就會導致心臟病的發生,如果是通往大腦的部分發生了這一問題,結果就會是中風。

進一步觀察血脂

許多因素會導致血管的堵塞,膽固醇是其中的罪魁禍首。膽固醇是蠟色的類似于脂肪的物質。盡管談到膽固醇時,總是將其和負面的東西聯系在一起,但是,它卻是細胞膜的必要組成部分,也起著分隔神經的作用,而且是合成某些激素所必需的物質,肝臟用膽固醇合成膽汁酸以幫助消化。

膽固醇的來源有兩大部分:一部分來自我們所吃的食物(大約20%),另一部分來自人體自身的合成(大約80%)。飲食中的膽固醇只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比如肉類和奶制品或者由動物類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比如,所有的肉類、魚、家禽、蛋類和奶制品。此外,攝入的脂肪的量和種類也會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于動物性食品)和泛飽和脂肪(如經過加工的更純的油)都會增加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數量。

小知識

膽固醇相關術語

*膽固醇:身體的所有細胞中含有的一種光滑的蠟色物質。用以合成細胞膜、某些激素和其他一些組織。飲食中的膽固醇只見于動物性食品中。

*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液中大約20%~30%的膽固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攜帶的。高密度脂蛋白將動脈中的膽固醇帶回至肝臟,并排出體外。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認為是“好”膽固醇。

*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運輸者。當血液循環中有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時,它會慢慢地在向大腦和心臟供血的動脈內建起“城墻”。這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認為是“壞”膽固醇的原因。

*脂蛋白:油脂和脫輔基蛋白的組合。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合成于我們所吃的食物,或者身體通過其他一些物質如碳水化合物等來合成。飲食中攝入的熱量和暫時不需要的熱量被機體立即轉化為甘油三酯并轉移至脂肪細胞存儲起來。激素協調脂肪組織釋放甘油三酯,以滿足人體三餐之間的能量需求。

*VLDL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在空腹狀態下,除了甘油三酯之外,血液中總膽固醇含量中的15%~20%是極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脂肪,不溶于血液。然而,當它們與蛋白質相結合時,它們就變成了脂蛋白,可以溶于血液,并通過血液輸送至全身。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運輸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或者總膽固醇含量)與冠心病的發病概率有著直接關系。如果血液中有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微粒,或者肝臟(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未能及時把它們從身體中清除出去,它們會在血管內囤積。而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就是對抗這種影響。

大約3/4的膽固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輸送的。它們把膽固醇從動脈中輸送到肝臟,并通過那里排出體外。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被認為是“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能夠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低密度脂蛋白會增大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所以,應該盡量保持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源于我們所吃的食物。身體在將額外的熱量、酒精和糖轉化為脂肪時也會合成甘油三酯。大多數甘油三酯以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傳輸。有些膽固醇也會在極低密度脂蛋白中出現。

血液中有一定量的甘油三酯是正常的。激素會協調脂肪組織釋放甘油三酯以滿足人體在三餐之間的能量需求。但是,含量一旦過高,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導致的,比如未加治療的糖尿病。

驗血

要知道膽固醇和其他血脂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驗血是唯一的辦法。專家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5年應該至少進行一次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檢測。但是,醫生也可能建議你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

檢測甘油三酯含量必須經過一夜的空腹,因為進食會對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在采血之前必須空腹至少12小時。在檢測前24小時內不要飲酒。如果你有心臟病的致病風險,應咨詢醫生你的最佳檢測頻率。

雖然一定水平的膽固醇含量被認為是屬于“過高”,但是,并沒有確切的數字區分風險水平和安全水平。事實上,這些成年人適用的范圍僅是專家們所達成的共識。他們已經指明血脂含量到什么水平會導致冠心病,從而需要治療或者改變生活方式。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達到高風險水平時被稱為“高血膽固醇”和“高血甘油三酯”,但是,就像所有的風險因素一樣,處于高風險區域不一定就會患上冠心病,而處于低風險區域也不一定能保證不患上這類疾病。

驗血結果只是作為一種參考。如果數值在理想值范圍之外,醫生可以指導你該做些什么。注意,在參考其他血脂值時,每組數據都是很有價值的。對于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確定也是很有幫助的。

了解高血脂的病因和控制高血脂的方法

為什么有些人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過高?這些可能是由于基因、生活方式的選擇或者兩者的綜合而造成的。遺傳因素也可能使人難以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或者使肝臟合成過多的極低密度脂蛋白微粒和過少的高密度脂蛋白微粒。生活習慣的因素,包括高脂肪飲食、肥胖、吸煙和鍛煉不足也會導致或者加劇過高的膽固醇水平,增加個人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要更清楚地了解心血管健康狀況,除了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外,其他風險因素也應該考慮。如果一個人的血脂水平不是很理想又有很多其他風險因素的話,他患動脈粥樣硬化的概率也會隨之而提高。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可以分為可改變和不可改變兩大類:

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1.吸煙吸煙會破壞血管壁,加劇脂肪廢物的堆積。吸煙也會使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15%。戒煙會使高密度脂蛋白恢復到較高水平。

小知識

導致冠心病的風險因素(除低密度脂蛋白以外)

*年齡:男性45歲及以上,女性55歲及以上或者因沒有雌激素補充而導致的女性過早絕經

*早期冠心病家族病史

*吸煙

*高血壓

*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低于40毫克/分升)

*糖尿病

2.高血壓高血壓也會破壞動脈血管壁,從而加快動脈粥樣硬化。有些降壓藥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同時減少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另一些藥則不會有這種問題。如果血壓得到很好的控制的話,就會減緩或者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作。

3.久坐習慣于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氧運動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一大方法。有氧運動要求手腳不斷運動,增加呼吸的頻率。即使是每天30~45分鐘的散步也會幫助你保護循環系統。

4.肥胖肥胖是心血管健康的一大威脅。身體中過量的脂肪含量會增加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時會減少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同樣,肥胖也會使血壓增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最終導致患上心臟病的概率大增。大約減去10%的體重就可以改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

5.糖尿病糖尿病也使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對血糖含量的控制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甘油三酯水平。

6.雌激素減少雌激素減少和絕經會導致患心臟病的風險增高。相反地,某些雌激素缺乏的女性補充雌激素能降低這種風險。

不能改變的風險因素

1.年齡盡管目前還不清楚原因,但年齡的增長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能是年齡增長本身導致的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由于年齡增長而囤積的脂肪量的上升而引起的。

2.性別心血管疾病并非只是男性才患的疾病,它也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國每年有50萬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男女發病比例幾乎是一樣的。在絕經前,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要小于男性。絕經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同時使具有保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絕經后的女性患冠心病的比例同男性相比就相差無幾了,雌激素治療可以使風險降至絕經前水平。

如何看懂血脂檢測結果

3.家族病史非正常血脂水平和早期心臟病家族史也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

降低風險

有許多方式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注意營養、鍛煉并學會緩解壓力能改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通過飲食改變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保持理想體重

高脂肪的飲食勢必含有不必要的高熱量,導致不健康的體重,故需要降低總脂肪攝入量,并把脂肪(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提供的熱量控制在每天總熱量的30%以內。有些人群需要更嚴格地控制脂肪攝入量。由于所有含脂肪食物都包括這些不同的脂肪,所以控制總脂肪量非常重要。

減少飽和脂肪酸食品的攝入

飽和脂肪酸食品是使血液膽固醇含量增高的首要敵人,也會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固體或者蠟狀。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紅肉、奶制品、椰子油和棕櫚油等。

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

剩余的脂肪限額應由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填補。在建議的量之下,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但是高密度脂蛋白也會因此而減少。在冰箱和室溫下,多不飽和脂肪酸都是液體的。植物油,包括玉米油、葵花子油、豆油和棉子油都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也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但是不會影響高密度脂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是液體,但在冰箱中會變為固體。橄欖油、芥子油和堅果油都含有單不飽和脂肪酸。

限制反式脂肪

這種脂肪也被稱為部分氫化植物油脂。這種脂肪和飽和脂肪酸一樣,對身體有害,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增高。主要來源是硬化植物油脂,比如植物黃油、酥油和這些脂肪制成的產品,如谷類食品和餅干。

減少飲食中的膽固醇

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應限定在每天300毫克以內。飲食中的膽固醇只見于動物性食品之中。限制飲食中膽固醇含量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限制肉類和奶制品。動物內臟和蛋類也富含膽固醇。

食用以素食為基礎的飲食

含有豐富谷物、蔬菜和水果的飲食含有較少的脂肪,是良好的可溶性纖維和抗氧化劑的來源,而這些物質對于保護血管非常有幫助。

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食品

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是一種能控制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的B族維生素。高半胱氨酸是人體內常見的一種氨基酸(蛋白質的組成成分),人體需要高半胱氨酸來合成蛋白質以供身體的生長和維持機體的需要。問題是過多的高半胱氨酸會導致動脈血管內層組織變厚、出現損傷。膽固醇會在受損的血管中沉積,最終導致血管堵塞和血塊凝結。足夠的葉酸攝入量能將高半胱氨酸控制在正常水平并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葉酸和心臟疾病

加強體育鍛煉

在開始一項鍛煉計劃前,先咨詢醫生。然后選擇一項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騎車和游泳。逐步增加鍛煉的強度和頻率。每天鍛煉30分鐘。

藥物治療

如果生活方式的改變不能讓血脂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話,就可能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了。在進行藥物治療前,醫生會仔細檢查你的身體并評估各個不同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目前健康狀況,如早期心臟病或者不正常血脂水平的家族病史,以及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等。

缺鈣的標志骨質疏松

患骨質疏松的人的骨骼會變得特別弱而脆,即使是輕微的壓力,比如彎腰拿本書、推吸塵器甚至咳嗽都會導致骨折。

骨骼強度主要取決于骨骼密度,也部分取決于鈣、磷和其他礦物質的含量。在骨質疏松中,由于鈣和其他礦物質慢慢流失和骨骼密度受到的破壞,骨骼強度會減弱。

骨骼是不斷變化中的活體組織,新骨骼不斷長出,老骨骼不斷銷蝕,這一過程被稱為“骨骼重塑”。破骨細胞分解老的骨細胞,留出微型小孔,另一種造骨細胞則以柔軟的蜂窩狀蛋白質纖維填滿小孔,并隨著礦物質的沉積而變硬。

一個完整的骨骼重塑周期需要2~3個月。當你年輕時,身體造骨的速度快于骨骼銷蝕速度,骨骼組織也會增加,其高峰期是在你35歲左右的時候。

對骨骼強度有著一定影響的蜂窩狀物質的硬度主要取決于鈣的充足與否。雌激素也對骨骼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它能減緩老骨骼的銷蝕、促進新骨骼的生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的重塑仍在進行之中,但是慢慢地,銷蝕的部分超過了新增數量。絕經后,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每年骨骼銷蝕約1%~3%,大約到60歲左右,骨骼流失減緩,但不會停止。男性也會患骨質疏松。到老年的時候,女性的骨質流失大約為35%~50%,男性是20%~35%。

骨密度的年齡變化

骨密度因性別和人種而不同,在人體35歲左右到達生長高峰,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一般而言,峰值越高,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的風險也就越小。

骨質疏松的風險因素

盡管統計數據令人沮喪,但骨質疏松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認識到這一疾病的誘因和風險因素之后,骨質疏松還是可以被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此外,人們對于營養、激素作用的深刻認識和不斷出現的新藥物和治療方法為預防這種疾病帶來了新的希望。

患骨質疏松的風險取決于人在25~35歲這一骨骼生長高峰期內骨骼組織增長了多少,以及此后的流失水平。骨骼組織在高峰期生長得越多,個人“存儲”的骨骼組織就越多,因此在正常的年齡或絕經期間,患骨質疏松的風險就越小。

骨骼組織的流失和骨架的小規模銷蝕會導致骨骼脆弱、骨折、背部疼痛以及變矮。由骨質疏松引起的最常見的骨折包括脊椎、盆骨、前臂和手腕處的骨折。其他部位的骨骼也比較容易折斷。

小知識

男性骨質疏松

盡管骨質疏松主要是一種女性疾病,但還是有一部分男性患有這一疾病,其中1/3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患這一疾病的癥狀包括體型變化或者突然背部疼痛。但是,男性患骨質疏松的最常見的癥狀還是身高的變化或者骨折。

過量吸煙飲酒是男性患骨質疏松的最大風險因素。除此之外,男性的致病因素和女性相差無幾,包括:使用了加速骨骼銷蝕的藥物、缺乏鍛煉、吸煙、過量飲酒以及鈣的攝入量或者吸收量不足等。睪丸激素水平較低也是加劇風險的因素。檢查時醫生會決定是否需要做一個骨密度測試。

小知識

評估是否患骨質疏松需要考慮的因素

*性別:性別是最大的風險因素。女性因骨質疏松癥而導致骨折的風險是男性的2倍。在剛剛成年的那段時期內,女性生長的骨骼要比男性少。一般女性所攝入的鈣也要少于男性。長期缺鈣是一大風險。此外,研究證實,青春期女孩的鈣攝入量不足,而那正是需要大量鈣以供骨骼生長發育的時期。

*家族病史:母親或姐妹患有骨質疏松可能會增加你的患病風險。*年齡:年齡越大,患骨質疏松的風險也就相應變大。

*生活方式的選擇:吸煙會加劇骨質流失,可能是通過減少身體所合成的雌激素和腸道內鈣的吸收所導致的。此外,女性煙民同不吸煙的女性相比,會更早絕經,而這又是最大的風險。過量的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也會導致骨質流失。長期久坐也是風險之一。負重鍛煉是強化骨骼的好方法。長期的缺鈣不僅僅意味著飲食中攝入的鈣沒有進入骨骼,由于血液循環也需要鈣,當缺鈣時,人體會從骨骼中“搶奪”鈣,以保證血液中有足夠的鈣。

*雌激素缺乏:女性缺乏雌激素時間越長,患骨質疏松的風險就越高。比如,過早絕經、過晚月經初潮都會增大風險。外科手術摘除卵巢而導致的絕經也會使患上骨質疏松的可能增大。女性通常都會在絕經后經歷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的狀況,這會大大加劇骨骼的銷蝕。男性睪丸激素的水平是緩慢下降的,所以他們不會經歷骨骼的快速銷蝕。最近有證據顯示,雌激素也有可能在男性骨骼新陳代謝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飲食紊亂,如厭食癥或者過量鍛煉造成的體重過輕也有可能導致雌激素缺乏。

骨折會嚴重影響生活方式和行動。如果老年婦女盆骨骨折的話,她恢復到之前身體活動水平的概率只有25%。盆骨骨折很容易就會結束一個人的獨立生活,甚至會因為手術引發并發癥或者癱瘓而提前死亡。一旦你骨折一次之后,再次骨折的風險就大得多了。

骨質疏松的檢測

醫生可以通過簡單無痛的骨密度測試來檢驗早期的骨質疏松。這一檢測是通過使用X射線和超聲波技術來檢查有可能發生骨折的部位的。檢測也能預測可能存在的骨折風險。

對于女性而言,應接受骨骼礦物質密度的檢測。尤其是絕經前后的女性都應該接受骨密度檢測以評估患此病的風險。包括出現以下情況的婦女:

*X射線檢查發現有骨質疏松現象。

*開始或正在接受長期的糖皮質激素治療(比如使用強的松)。

*處于絕經前后并有甲狀腺旁腺疾病。

*正在接受骨質疏松治療(可以其作為監督療效的方法)。

防治骨質疏松的方法

盡管骨質疏松不能被完全避免,但研究者們認為,以下這些步驟能延緩它的發生,改善治療結果,從而相應提高生活質量。

使骨骼組織生長最大化

骨骼生長最大化會降低骨折的可能性。骨密度的提高取決于遺傳的骨骼再生能力、消耗的鈣的數量和鍛煉水平。

雌激素補充療法

雌激素補充療法是女性在絕經前后最重要的降低患骨質疏松風險的單一方法。前提是患者了解這一療法的風險和好處而且要由醫生密切監測。雌激素能抑制其受體骨骼的銷蝕。雌激素補充療法可以降低或避免骨質流失,將脊椎和盆骨骨折的風險降低50%。對于已經患骨質疏松的女性(而且她不存在需要禁止使用雌激素的情況)而言,接受雌激素療法可以提高脊椎骨密度的10%和盆骨骨密度的5%。

小知識

骨骼疏松的原因

*無法運動:無法運動使得能幫助骨骼生長的負重鍛煉成為空想。長期臥床和癱瘓者可能會面臨這一問題。

*使用藥物:有些藥物會導致骨質疏松。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比如強的松、可的松、氫化波尼松和地塞米松對骨骼健康會造成很大威脅。使用這類藥物的人(比如哮喘和牛皮癬患者)應對他們的骨骼密度進行監控,因為他們可能需要采取措施來減緩骨骼疏松速度。甲狀腺亢奮引起的甲狀腺激素過量也會導致骨骼疏松。當你面臨患骨質疏松危險時,醫生會在給你開具藥方時考慮這些問題。

接受雌激素補充療法也存在一些風險。單就雌激素而言,在沒有黃體酮的情況下,患子宮癌的風險會上升。而且長期使用雌激素也有可能導致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小幅上升。然而,雌激素療法會降低某些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也可能減少患其他疾病,比如癡呆癥的概率。

患有乳腺癌或者子宮癌、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壓或者有形成血液凝結趨勢的女性應避免使用雌激素。如果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含量過高,患者應咨詢醫生,是否有其他形式的雌激素。新型雌激素(類雌激素)在避免或減緩骨骼流失速度的同時,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但這種藥物的效果沒有雌激素好,而且也沒有雌激素療法的全部好處。除了雌激素和類雌激素療法,還有其他一些療法可供選擇,新的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也在研發之中。

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對于年輕時候促進骨骼生長和老年時減緩骨質流失極端重要。鈣對人體而言是一種極端重要的物質,除了是組成骨骼的必要成分之外,它還是肌肉(包括心臟)和神經發揮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在人受傷的情況下,鈣還能促進血液凝結。如果人們在飲食中得不到足量的鈣,人體就會從骨骼中攫取鈣,以維持血液中的鈣含量。建議的鈣攝入量因年齡和身體狀況的不同而不同。對于9~13歲的人群來說,建議鈣的攝入量是1300毫克。19~50歲人群鈣的建議攝入量為800毫克。在妊娠和哺乳期中的婦女的鈣的建議攝入量是1500毫克左右。如果你的飲食中的鈣攝入量不足,就應當考慮補鈣了。含鈣最豐富的食品是牛奶、干酪和酸奶。其他一些包括:綠蕪菁甘藍、帶骨的罐裝魚、添加強化鈣的橙汁和豆腐。當然,如果你想通過飲食獲得額外的鈣,你同時也應該監控體重,全脂牛奶、某些干酪和冰激凌富含鈣和脂肪。

就飲食選擇和習慣而言,單是食品本身就可以提供建議的鈣攝入量。

醫生可以評估你飲食中的鈣的攝入量,可以用24小時的尿樣收集來檢測人體的鈣含量,判斷你從飲食中攝入的鈣是否足夠。

維生素D能幫助身體吸收并將鈣轉移至骨骼中。人們可以通過攝入維生素D強化牛奶、動物肝臟、魚、蛋黃和接受日曬獲取維生素D。在中午時曬10~15分鐘的太陽,每周2~3次,就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老年人和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會因補鈣而獲益良多。含有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復合維生素片就能提供足夠的鈣。

限制咖啡因攝入

過量的咖啡因會導致鈣從尿液中排泄出去。如果每天只喝2~3杯咖啡,飲食中又含有豐富的鈣的話,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吸煙

吸煙會阻礙身體生成健康的骨骼。

負重鍛煉

負重鍛煉是指骨骼在承受體重情況下的鍛煉活動。它能夠減緩骨質流失、加強骨骼和背部的強度、改善體形并促進協調能力以防止跌倒。骨骼反復沖撞鍛煉的效果更佳,比如腿骨就會對腳反復蹬地有所反應,從而延緩骨質流失。記住,什么年紀開始鍛煉都不算遲。

維生素D的建議攝入量

鈣的飲食來源

小知識

閱讀食品標簽

不同形式的補鈣產品含有不同量的鈣元素。建議量針對的是鈣元素,所以查看一下標簽中的鈣元素含量。如果沒有列出鈣元素的含量,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計算:

*碳酸鈣(含40%的鈣):將總的碳酸鈣量乘以0.4;

*檸檬酸鈣(含21%的鈣):將檸檬酸鈣總量乘以0.21;

*乳酸鈣(含13%的鈣):將乳酸鈣總量乘以0.13;

*葡萄糖酸鈣(含9%的鈣):將葡萄糖酸鈣總量乘以0.09。

補鈣產品有這一標志表明其質量、純度和分解都滿足了要求,會被很好地吸收。

與三餐一起使用補鈣產品

盡管一些食品會阻礙鈣的吸收,但是在飲食中補鈣會方便很多。許多老年人的胃酸分泌量不足。使用一些刺激胃酸分泌的藥物會全面提高吸收水平。

*添加維生素:確定你的飲食中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D能改善鈣的吸收。如果你有疑問,可以使用綜合維生素片,其中含有建議標準的400國際單位鈣。

*將副作用降到最小程度:有些補鈣產品會導致腸道氣體增多和便秘。為了將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你可以多喝一些水,在飲食中加入補鈣產品并減少用量,可以試用各種補鈣產品以選擇副作用最小的產品。

能避免骨質疏松的骨骼生長鍛煉包括散步、慢跑、跑步、走樓梯、滑雪和沖撞運動。強健的肌肉會發出更強的力量,骨骼也會隨之有所反應而變得更強,所以舉重(力量訓練)是另一種避免骨質疏松的絕佳方式。毫無疑問,任何骨質疏松患者都能通過咨詢醫生從而設計出安全的鍛煉計劃。

外傷是人在任何階段都要注意避免的,對于骨質疏松患者來說尤為重要。你應穿結實、低跟、底部不滑的鞋子;查看一下家中是否有潛在的可能導致跌倒的障礙,比如:很低的桌子、地毯不平和照明不足等。翻倒或者跌倒引起的骨折可能會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生活防癌癥

許多人談“癌”色變,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事實上并非如此。許多人曾經患癌癥,卻一直健康地活著并被認為已經治愈了(“治愈”是指病后5年或更長時間沒有再出現患病跡象)。他們的預期壽命和沒有患癌癥的同齡人、同性別人群沒有差別。而且,他們也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

盡管統計數據是令人興奮的,但癌癥還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癌癥共有100多個種類。有些只是影響一個器官,有些則是全面性的。但是,每種癌癥都是由非正常細胞的失控生長和轉移引起的。

目前所知的是許多癌癥發展緩慢。癌癥在發作前可能潛伏5~40年。比如,吸煙引發肺癌至少要經過25年。這樣長的一個發展期就能解釋為什么那么多人對吸煙危害的警告置若罔聞。

過去30年的研究表明,營養在許多癌癥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恰當地選擇食物能降低甚至避免患癌癥的風險。據調查,在癌癥死亡者中,有1/3可以歸咎于飲食因素。令人高興的是,除了鍛煉和不吸煙之外,人們還能控制一項對癌癥的發展很重要的因素即食品的選擇。任何飲食因素都可能和癌癥風險相關。

癌癥生物學和癌癥的誘因

生物醫藥的革命正促使我們了解癌癥的起因,研究新的、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并激發更大的預防癌癥的希望。這一革命的基礎是對致癌基本過程的科學調查。

小知識

營養補充片是否有助于防癌

如今,還沒有證據顯示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補充片比全部從飲食中獲得營養更為有效。事實上,關于β-胡蘿卜素補充片的研究表明,它會和食用初衷相沖突甚至帶來有害的結果。吸煙者食用β-胡蘿卜素患肺癌的風險會更高。其他一些研究則沒有發現β-胡蘿卜素補充片有什么好處或者壞處。

已知的類胡蘿卜素有500多種。其中只有一些經過了分析:α-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γ-胡蘿卜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目前不知道哪些會帶來好處或者風險。

專家建議應攝入豐富的水果、谷物和蔬菜而不是食用營養補充片。植物含有上百種防癌物質。目前還不知道其中哪一種特定物質能抗癌。此外,專家也不清楚這些物質是單獨起作用還是結合起來發揮作用的。另外,依靠營養補充片而不是豐富的飲食補充營養的話,就不可能獲得一些食物中目前未知的化合物。

人體是包含幾十億個細胞的活體,并且是一個不斷生長的系統。這些細胞實現了人體的所有活動,包括新陳代謝、輸送、排泄、繁殖和移動等。身體隨著新細胞的不斷出現和變為各種組織而生長。新細胞通過細胞分裂繁殖。不同種類的細胞通過細胞區別過程獲得各種獨特的功能。細胞分裂的結果就是人體的正常生長。細胞區分使人體的生長發育得以有序進行。

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缺乏生長控制機制。它們會無限制地分裂、取代周邊的正常細胞、影響它們的正常功能和生長并與它們爭奪營養。這些失去控制的細胞會生成腫瘤組織,入侵并破壞周邊的正常組織。它們也可以通過一種稱為“轉移擴散”的方式,通過血管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并非所有飛快地失去控制生長的細胞都是癌細胞。細胞也可能會聚集生成良性腫瘤,它們就不會入侵或破壞周邊組織。

盡管科學對于細胞的生長、分裂、交流和區別過程的詳細情況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認識,但人類已經了解了在許多遺傳或非遺傳的癌癥中正常細胞是如何轉變為癌細胞的知識。

導致癌癥的因素有外部的(化學物質、輻射、病毒和飲食)也有內部的(激素、免疫和新陳代謝情況和遺傳基因突變)。有些是人可以避免的,另一些人則無力變更。科學家已經列出了許多可以控制的會導致癌癥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的復雜綜合或重疊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

當正常細胞的遺傳編程被破壞之后,它惡性的一面就被釋放了出來。每個正常細胞基因內都含有潛在的惡性部分,被稱為“原癌基因”。正常基因的產物通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調節細胞分裂和細胞區分。然而,這些作用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接觸致癌物而被削弱。出現這種情況時,它們就會變為致癌基因,導致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

營養會影響癌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癌癥的發展及其與營養的關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因此,分析和證明癌癥與飲食之間的關系是困難的。此外,研究結果也是令人疑惑的,因為有時會出現矛盾的結果。

降低癌癥風險的飲食指南

就像非健康飲食和非健康生活方式會大大增加患癌癥風險一樣,有證據表明恰當的食物是降低癌癥患病風險甚至是避免患癌癥的有力工具。為降低患癌癥的風險,專家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飲食:

大量選擇植物性食品

選擇植物性食品對于健康飲食而言非常重要。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大量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會降低患腸胃和呼吸道及肺部癌癥的風險。這也是植物性食品占據平衡膳食寶塔底部的原因。

植物性食物含有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幾百種其他防癌物質。當然,還需要更多研究以搞清楚植物性食品中哪些特定成分或者物質能夠抗癌。已有的研究對象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植物性化學元素(包括類胡蘿卜素、類黃酮、萜烯、固醇、吲哚和苯酚)。由于這些物質的正面功效是含有它們的所有食品帶來的,所以專家建議多多食用這類食品。

蔬菜和水果中發現的抗氧化劑能預防癌癥。這些營養物質能幫助身體防止氧化(在正常細胞發生作用的情況下對身體組織所造成的傷害,會導致衰老和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各種抗氧化劑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類胡蘿卜素)均能為人體提供防癌屏障。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研究抗氧化劑的保護作用。

谷物能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葉酸、鈣和硒,這些物質也能預防癌癥。全谷比加工過的谷物食品更好,它們含有更多的纖維和維生素及礦物質。豆類也是很好的抗癌物質來源。盡管還需要對這些食品中的成分的特定作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天應當食用適量的水果和蔬菜(特別是深綠色和深黃色的水果和蔬菜、卷心菜類和豆類及其制品)以及谷物。

限制高脂肪食品(特別是動物性的)的攝入

限制高脂肪食品特別是動物性高脂肪食品的攝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顯示,食用高脂肪食品的人易患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盡管這一聯系存在,但是不清楚其是否是由于飲食中的總脂肪量或某種特定的脂肪(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或多不飽和脂肪酸)或其他未知因素導致的。

和相同質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的熱量是它們的2倍。很難把那些影響和其含有的熱量分隔開來。高脂肪飲食的人群往往比一般人群體重更重、攝入蔬菜和水果的量更少,因而會提高患癌癥的風險。

紅肉的食用,是癌癥(特別是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風險上升的另一個原因。科學家們還未能確定紅肉和癌癥之間的聯系是由總脂肪量、飽和脂肪酸或其他化合物引起的。肉類含有與癌癥有關的一些化合物,如烹飪時產生的物質。這種物質可能與結腸癌有關系。

限制酒精飲料的消費數量

過量飲酒的人,患癌癥的風險要高于普通人,特別是喉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

毫無疑問,限制飲酒能降低患癌癥的風險。每日飲酒超過2杯,患癌癥的風險就開始增加。吸煙和飲酒的綜合效應比兩者的單一影響要大得多,特別是對口腔、咽喉、食管和喉嚨等部位。

研究顯示,飲酒與乳腺癌患病風險的增加也有聯系。激素科學研究認為,酒可能含有致癌物質,原因是它能改變人體的激素水平。

過量飲酒對飲食也有負面影響。酒精中的熱量沒有多少營養價值。所以,通則是:男性應將每日飲酒限制在2杯內,女性限制在1杯內。

小知識

肉類的烹飪方式和癌癥

高溫烹煮肉類會產生未加工肉類中所不含的物質。與癌癥有關系的雜環胺就是肉類在高溫烹煮時所產生的。有4個因素會影響雜環胺的形成:

*食物種類:雜環胺見于經過烹飪的肉類。其他蛋白質(牛奶、蛋、豆腐、動物內臟如肝臟)來源在自然狀態下和烹飪后都含有很少的或者沒有雜環胺。

*溫度:適宜的烹飪溫度是減少雜環胺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在200℃或者低于這個溫度的烤箱中燉肉、煮肉或者以100℃或低于這個溫度煮肉,相比油炸、燒烤產生的雜環胺,要少1/3。

*烹飪方法:油炸、燒烤會產生大量的雜環胺,這些烹飪方法的溫度比建議的要高許多。在微波爐中加工肉類2分鐘會減少雜環胺。在油炸、燒烤前用微波爐加工一下肉類會減少90%的雜環胺。加工前,在調味汁中浸泡也會減少雜環胺的產生。

*時間:完全煮熟的肉類(中間沒有粉紅色)所含的雜環胺,比煮至中等程度的肉類要多。

不同的脂肪種類(如Ω-3脂肪酸和植物油)會對你患癌癥的風險產生不同的影響。飽和脂肪酸被認為與癌癥和冠心病息息相關。

如何加工食物也很重要。有些烹飪方法,如烘焙、燉、煮比油炸和燒烤健康得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长垣县| 阿拉尔市| 乐至县| 璧山县| 独山县| 昭通市| 祁连县| 福贡县| 株洲县| 海丰县| 合山市| 彭州市| 丹棱县| 潜江市| 边坝县| 游戏| 哈巴河县| 通江县| 普兰店市| 图木舒克市| 康乐县| 平阴县| 新疆| 绥滨县| 岢岚县| 元朗区| 泉州市| 镇巴县| 南丰县| 定结县| 罗田县| 都匀市| 宁河县| 武平县| 连南| 尤溪县| 澳门| 台山市| 婺源县|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