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 小椰子
- 2575字
- 2020-09-21 11:16:58
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就付出什么樣的努力
01
數年前,武漢某高中一名學霸的寒假作息時間表在網上瘋傳。在這份作息時間表上,學霸的學習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從早上6:40起床到晚上入睡,除了吃飯以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學習。即使是春節去親戚家拜年,他也不忘見縫插針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而這張作息時間表的標題是“不是成功來得不夠快,而是對自己不夠狠”。這份作息時間表不但贏得了很多家長的青睞,而且被新華社的官方網站轉載。許多人驚嘆:“學霸的寒假真不一般,果真是一分辛苦一分才。”
據說,這名高中生家境貧寒,父母都是普通勞動者,根本無暇顧及他的學習和生活。他的早餐一般就是一碗稀飯和一個饅頭,午餐都是不超過4元的飯菜。因為家離學校較遠,他就住在學校免費提供的宿舍里,每天坐在樓梯的燈下學習到深夜。他深知,人生沒有寒、暑假,沒靠山的孩子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讓將來的生活不再那么費力。
曾經做過一項關于985院校學霸的作息表的調查。清華大學某學霸,每天早上6點起床,上課之余還不忘聽英文廣播、復習微積分和鍛煉身體,生活被安排得充實又高效。浙江大學某學霸,也是每天早上6點起床,他每個時間段的學習都被精確到幾點幾分,可謂分秒必爭。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名學霸不但成績好,還多才多藝,嘗試過駕駛輕型飛機,學過潛水,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對這些人來說,他們非常享受這種嚴格的作息安排,享受在高度自律下高效學習、生活的感覺。了解了他們全力以赴的求學態度,我才意識到,所有成功光環的背后,都有嚴苛到極致的自律。
02
偶然觀看過一部紀錄片,片中一個農村女孩的遭際給了我很深的觸動。
很多年前,在一個山旮旯里,女孩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50元。每天早上,女孩用冷水泡饃當簡單的早飯,匆忙吃幾口就得趕緊去上學,崎嶇而漫長的山路容不得她浪費一分一秒;放學后,她還要喂豬、做飯、干農活,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能開始做作業。
她心中曾有一個夢想:以后要去北京讀大學,畢業后去打工,每個月要掙上1000元——在她看來,1000元已經是一筆很豐厚的收入了。她說,她想給家里買白面,因為家里的面粉總是不夠吃;還要給家里打一口井……然而,在當年偏遠農村落后思想的影響下,年紀輕輕的她只能輟學。用她父親的話講,女孩子遲早都是要嫁人的,書讀多了沒什么用。
年少的女孩只能外出打工。可是學歷不高、沒有任何技能的她,找工作處處碰壁,根本沒有人肯用她。看不到任何出路的她只能匆匆嫁給了同村村民。村子里跟她一樣大的幾個女孩,人生大致也是如此,她們幾乎都早早地嫁了人、懷了孕、生了娃兒,永久地被禁錮在那個貧窮的小山村里。
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有多少孩子做夢都想要擁有汲取知識的機會。對他們來說,知識就是前方的燈塔和前進的階梯,也才是真正的未來。
03
全國某知名重點中學的開放日,一位父親舉著輸液瓶,帶著正在發高燒的年幼的女兒前去參觀。面對采訪的記者,父親說:“我們做父母的沒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盼望她以后能考進這所學校。”
視頻上傳到網上后,對這位父親的舉動,許多網友表示不能理解:“帶著發高燒的女兒去參觀學校,怎么這么病態呢?”“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未免太自私了吧!”……
網友們的態度可以理解,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考入這種全國知名的重點中學,確實是很多學生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用很多人認可的話說,考進這所中學,就相當于“一只腳邁進了名校的大門”,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關鍵通道。
那么,在這所中學就讀的學生們,究竟有多努力?
清晨5:50,天還沒亮,學生們已經集合完畢,一邊大聲朗讀,一邊等待晨跑;6:05,晨跑完的學生們開始在教室里晨讀,每個人都是站著讀,以防自己打瞌睡;7:05,匆匆吃完早餐的學生們開始上早自習,為下一節課做準備;12點整,學生們跑步沖向食堂,生怕自己因晚人一步而浪費時間;下午2:05,下午的課開始了,所有同學都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晚上9:50,晚自習結束,學生們跑著回宿舍,抓緊時間洗漱,為的是趕在熄燈前能多學習一會兒。
為了節約時間,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用小跑代替走路;女孩子們都是清一色的短發,因為根本沒有時間打理頭發;為了能多學習一會兒,他們晨跑時都不忘背古詩、英文單詞,連在食堂排隊打飯的短短幾分鐘都要爭分奪秒地學習……
“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在這幫拼命讀書的孩子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個中學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生人數,多年來一直保持全國第一。可見,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成功,都要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才能獲得。
04
某著名歌手在其母校清華大學演講時,曾說起這樣一件事:有一年冬天,一個普通的星期六,天很冷。宿舍里兩個學習較好的男生7點多就起床了,他們洗漱的聲音吵醒了宿舍里一個學習稍微差一點兒的同學。被吵醒的人看了看匆匆忙忙的兩個人,問了一句:“周六還去上自習?至于這么刻苦嗎?”那兩個男生沒理會,收拾好就出門了。過了一會兒,這個被吵醒的男生也收拾好東西,去上自習了。
還有一次,宿舍里的兩個男生爭執了起來。他們爭執的內容不是生活瑣事,而是有關尼采和叔本華的哲學問題。他們各執一詞,為那個哲學問題爭執不下,甚至之后的好幾天誰也不理誰。這場爭執中的其中一個男生,后來獲得了清華大學德語競賽最佳獎,同時還自學了法語、日語,并能熟練地掌握英語。
刻苦讀書,把自己“逼”進好學校,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在一個優秀的圈子里,你也會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努力。慵懶的人,抱團取暖;優秀的人,互相促進。
05
上海交通大學有一名年近五十的宿管阿姨——原夢園,她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連續3年旁聽該校的課程。700多個日日夜夜,她堅持背單詞、自學網絡課程,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都在學習。很多人都勸她:“何苦呢?你的年齡已經不適合再學習了。”但她不想妥協,她拼命讀、拼命記,不斷練習。
最后,原夢園考研成功,被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而她兒子也在同一年成為復旦大學研究生。面對媒體,她只是微笑著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只管努力,想要的未來就在前面等著你。”
努力,永遠不嫌晚!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挑戰自己的潛力,這樣你才能不再庸庸碌碌地原地打轉。很多人一生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可他們卻忘了,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就必須付出什么樣的努力。只有腳踏實地、永遠不放棄提升自己的人,才配得上豐富、充實的人生。
建議你為自己的人生,放手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