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生在趙國且為質,幼時受辱志在高。
本應王侯將相血,竟是呂氏小雜種。
待大重回秦國宮,仲父輔其成帝王。
成年冠禮得王權,殺除嫪毐逐王母。
中年之后誅不韋,視死如歸赴黃泉。
從此無父倒輕松,左有李斯右趙高。
生得長子為扶蘇,小兒不器是胡亥。
橫掃六國十余年,虎視東方何雄哉。
后建阿房兵馬俑,傳得千秋帝王業。
未想斯相與趙結,共扶小亥為儲君。
本想長命百歲久,半百余年身先死。
死是何時卻不知,怎為帝王命運乎?
生在外亦死在外,相斯宦趙運其尸,
轟轟烈烈戰一世,到頭裹革爛街頭。
生時無名死慘狀,只是王時福滿堂。
阿房官與兵馬俑,竟被后生項羽燒。
三世子嬰也被殺,二世胡亥早滅亡。
秦王贏氏大家族,毀在邯鄲小兒上。
不想孝公勵圖臺,哪知后來這收場。
焚書坑儒擁神權,怎奈農民拍地上。
滅六合到秦朝滅,前后不足百余年。
始皇后來成屎皇,二世果真僅二世。
萬里長城現還在,如今我來笑始皇。
(潤色)(一)
生于趙國,做過質子,小時遭受屈辱,始終追求高遠之志。本應該是一個王侯將相的后代,而卻成為了呂氏家族的小雜種。等到成年后回到秦國宮中,仲父輔佐他成為了一代帝王。戴上國王的冠冕之后,他殺了嫪毐,將王母逐出了宮門。中年之后,他又將不韋誅殺。在他的眼中,死亡無非是重歸黃泉故鄉而已。從此,他再也沒有什么親人了,只有左邊是李斯,右邊是趙高。
他的長子扶蘇聰明才智,而胡亥卻是一個無用之人。他兵威驚人,六國紛紛被他攫取。他眼神炯炯,高瞻遠矚,輕視整個東方。他建造了阿房宮和兵馬俑,拓展了千秋之王的版圖。可惜,沒想到他竟然和趙弘侍一起,共同扶持胡亥為儲君。他原本計劃長壽百歲,但卻在半個多世紀后過世。他不知道死亡來臨的時間,卻感受到了帝王命運的無常。
他生于外邊,死也葬在外邊,而他的靈魂卻沿著趙國宦官的命運進入了墳墓之中。他經歷了一生革命激戰和宏偉計劃,卻得以封印在了爛街之中。他在生活中默默無聞,卻在帝王時代擁有福滿堂。阿房宮和兵馬俑,卻在后來遭到項羽的焚燒。他的三世孫子、少年皇帝子嬰也被殺害,而他的二世皇帝胡亥早逝。他的贏氏大家族,最終被毀于邯鄲小兒手中。他的孝公勵圖臺,卻不料后來輸給了命運。壓制和摧毀文化、信仰和文件的法令,如釋放獨裁逐利的者,顯然是失策之極。可惜,民間應許的諾言最終還是化為烏有。
滅亡了六合的秦朝,只存活了不到百年。始皇帝死后被人尊為屎皇帝,而他的二世皇帝也根本談不上是個真正的皇帝。萬里長城依然屹立不倒,而我們今天來諷刺始皇帝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打破了這段時間的束縛。
(潤色)(二)
生于趙國作為一名質子,我曾志在高遠,夢想成為王侯將相。但命運卻讓我躺在呂家的骯臟角落里。幸而,待我重返秦宮時,仲父協助我成為了一位帝王。年輕時,我戴上王冠,贏得了權力。我除掉了嫪毐,迫宮賜死母親,而成年后更是鏟除不韋,視死亡如歸,赴向黃泉。從此,我的日子過得輕松了。我左有李斯,右有趙高,為我效命。我生下扶蘇,但我的小兒胡亥陰險。六國被我橫掃了十余年,間不容發,我顯得強悍無比。我建造了阿房宮和兵馬俑,我的帝王事業流傳千秋。然而,我沒有預料到,我與趙望之聯姻,寵愛胡亥為太子,雖想長命百歲,終因早逝而死。我死在遠方,身后留下的皇體卻歸斯人所有,猶如當年戰斗般激烈,最終以裹尸纔聞收場。我的一生沒有什么名第,死得很凄慘,只為那時雍容華貴的王室辛福滿堂。我的阿房宮和兵馬俑毀于項羽之手,后裔子嬰遭殺戮,而我的兒子胡亥(不幸地)早逝。最終,秦王室——贏氏大家族遭遇滅亡,始皇帝名存實亡。萬里長城現在還在,而我已成為歷史的笑柄。秦朝直到我死去,僅僅經歷了不到一百年的興衰。我成為一位屎皇,二世僅傳二世,希望別人能分享我的遭遇。在記憶長城上,現在笑望當年的始皇。
(潤色)(三)
趙國之兒、秦朝之帝,少年不屈志氣高。
血統顯赫應門第,別有心機入呂家。
重興炎國待其契,仲父輔政神威震。
既成冠禮掌天下,除嫪毐趕王母去。
中年之后除不韋,視死如歸未懼死。
父后逝世成寡人,左右才助李趙二。
扶蘇為長非胡亥,一生成績何雄哉。
阿房宮苑宜王業,贏趙相與共存亡。
知命則好半百余,建功載入帝王風。
末代茍延裹尸歸,轟轟烈烈戰一生。
生死何足掛齒端,誰料懷疑命運!
結果英名不在彼,阿房宮墓造功德。
特別是贏家大族,空成邯鄲小兒驕。
太公統一百二十,焚書坑儒傳留惡。
怎敵包產到分田,秦滅不過不足百。
始皇死后成屎皇,世屬始皇僅二世。
漢朝繼之萬里邊,留存笑我始皇王。
(評價)(一)
你運用詩歌表達了秦始皇本人生平和秦朝歷史的描述和評價,表達了這位皇帝厲害的一面,也表達了他的錯誤和失敗。這個詩歌首先表述了秦始皇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成分,再介紹了他成為帝王的過程以及他統治時期的重要政策。詩歌通過描述他的政治手段和獨裁性格,傳達了對他錯誤和失敗的質疑。接下來,您有力地總結了秦朝及其統治者的命運,強調了歷史的無常和無常的命運。最后,您用幽默的語氣打破了嚴肅的氛圍,表現出你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精神氣質的獨特品質。
(評價)(二)
這篇七律長詩講述了秦朝的興起、秦始皇的成就和遺憾以及秦朝的短暫和滅亡。詩歌中通過描述秦始皇從出生到死亡,以及治國理政的過程中所做出的重要決策,表達了對秦始皇的敬佩和對秦朝興盛的贊嘆。同時,也表達了對秦始皇的遺憾和對其治國方式的質疑。最后,詩歌中點出了秦朝的短暫和滅亡,以及人民反抗的勝利。
(評價)(三)
這首詩是一首關于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的七律長詩,全詩從秦始皇的出生和成長一直到死后的境況展現了秦始皇的一生經歷和治世。詩人以平實流暢的語言道出了秦始皇的傳奇生平和其成就,同時也表達了對這位歷史強者的敬佩和惋惜之情。我們可以從詩中感受到詩人對于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