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身豪紳顯貴族,其祖項燕將名楚。
可惜秦滅破家國,從此為奴下低頭。
八千子弟過故楚,與其征戰共覆奏。
帥有叔梁隨其后,戰于鋒前勇無敵。
梁去自行立為主,害義帝后自擁王。
得一紅顏為知己,伊系于心更披靡。
破釜沉舟重擊秦,從此秦亡不在矣。
逐鹿關中鴻門宴,惜伯幫漢害己侄。
阿房官與兵馬俑,三月火燒不斷絕。
漢王回營重崛起,連年楚漢爭霸權。
垓下之戰結諸侯,共滅霸楚分天下。
霸王別姬何纏綿,虞去心塌再無掛。
三干鐵騎迎萬兵,所向披靡誰能敵?
對岸見有蟻字亡,信天滅己無憾兮。
雖有船夫渡其過,一心赴死不回頭。
后人有言思項羽,至死不肯過江東。
怎知其心意無敵,死亦言天滅自己。
昔日漢王成漢皇,可憐霸首成賞據。
曾經作戰何勇猛,最后慘死烏江邊。
只是有勇而無謀,死且不知為何死。
如此荒唐竟為王,笑盡天下遭蔑己。
(潤色)(一)
出身于豪門顯貴,其祖項羽曾名揚楚地。可惜家國被秦所滅,從此為奴受辱人下。八千子弟走過舊楚境,與其征戰共征戰。帥有叔梁隨行其后,勇猛無比地立于鋒刃之前。叔梁去世后,自行稱王為君,害義兄之后自封為王者。有一紅顏為他所鐘,對她的深情振聾發聵。為了消滅秦國,他冒險奇襲,打破了平庸的格局。自此,秦國掃地而盡。他在歷史上的名字永載關中之戰和鴻門宴。遺憾的是,他的義兄背信棄義,害了便衣之幫,化敵為友,卻最終害了自己的侄子。在阿房宮中,兵馬俑和官員無法逃脫它們的命運。在三月的烈火中,他煉獄為灰,焚城為煙。漢王重整旗鼓,崛起于世。楚漢相爭,抗擊萬敵,垓下之戰打出了諸侯之約,消滅了霸楚,分割了天下。他的離別與情人的深情纏綿,以及他的退隱于生活,使他再次成為人們思念的對象。在他的麾下,三千騎士迎擊萬敵,所向披靡無敵。看到彼岸上豆字形的排隊,他感受到命運的不可逆轉,使他無悔無怨地去赴死。后人稱頌他的勇氣,但無論如何他的心意是無敵的。他死也說:“以我的死換取天滅自己。”曾經是漢王,后來成為了漢皇,但他的最后下場卻令人不禁唏噓。曾經的勇猛過于聰明,死時無人理解他的死因。他的荒謬之處令天下人哄笑著蔑視。
(潤色)(二)
出身顯赫家族,其祖項燕膺名於楚。可惜家國陷亡,從此為奴下瞻。八千子弟赴故楚,長嘯征戰共淪歿。帥才叔梁緊隨其后,鋒芒畢露戰無敵。梁離現任自制為君,危害義帝后自立王。得一紅顏為知音,她令伊人懷才不辱身。破釜沉舟猛力攻秦,秦亡天意不可爭。追逐鹿門關鴻門宴,惜季伯出力害血親。阿房宮及銅雀臺,火舞三度不絕滅。漢王邦徹底能奪天,楚漢之爭多年權。垓下之戰定諸侯,剿滅霸楚分寰宇。將軍別姬情難絕,虞姬思摯重心墜。三軍鐵騎迎萬敵,所向披靡誰可及?對面見有“蟻”字亡,信天命世不疚心。船夫渡江硬要求,決意闖死不回頭。后人傳頌思項羽,至死不肯過江東。不意他之意志堅強,即使殞命仍言天命傷己。昔日漢王成漢皇,唏噓霸主稱提鞠。何曾憑勇征戰役,卻以悲哀終烏江路。只因其勇“百煉成鋼”,卻不料近死終惜缺乏謀略。故事如此荒謬,反令人無奈嘲諷。
(潤色)(三)
出自顯赫的家族,其祖項燕乃名門楚國的將領。可惜,秦國入侵摧毀了他的祖籍與國家,自此以后,他只能作為奴隸低首屈膝。八千子弟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一起經歷了從抵抗秦國到共同覆滅的歷程。隨后,有英明領袖叔梁相繼而來,在沖鋒陷陣中勇猛無匹。但梁走后,他自立為王,終于在紅顏知己伊人的協助下摧毀了秦國,打破了奴隸的厄運。在追求霸業的過程中,他曾奮勇殺敵,甚至破釜沉舟,焚舟火燒,一直奮斗到逐鹿關中和鴻門宴上。可惜,卻遭到了心腹之人伯升的背叛,被漢軍所殺。阿房宮與兵馬俑被大火吞噬,漢王劉邦趁機崛起,長達數年的楚漢爭霸不斷,眾多的諸侯在垓下之戰中聯手攻克了霸楚之勢。霸王最后別離心愛的良伴虞姬后,于三千鐵騎迎戰萬人,摧枯拉朽。之后,他的人生遭遇了極大的變故,他的軍隊潰散,他自己也一蹶不振。盡管他自夸有堅毅不屈的骨氣,卻不幸被東岸的螞蟻所驚擾,認為是天意在賜予他死亡的征兆。雖有船夫在渡河時提供幫助,他卻一心向死而去,從不回頭。人們后來常言項羽“雖死,不過被天滅而已”。漢王劉邦登上了漢朝的皇位,而霸王卻無法兌現他在抗秦過程中贏得的封賞榮譽。曾經的勇士,如今已經無淚可流,他的戰死顯得毫無意義,簡直是笑貧不笑娼。
(評價)(一)
這篇文章是一篇七律長詩,描寫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豪杰項羽和他的一生。詩中提到項羽的祖先項燕將名聞楚國,但是他的家族卻在秦朝被滅,項羽從此成為奴隸。然而,他不屈不撓,發誓要為楚國復仇。他領導八千士兵與秦軍作戰,取得了許多勝利。他的表弟叔梁跟隨他,也表現出色。叔梁后來自立為楚王,但最終被劉邦所殺,項羽也落敗。詩人描寫了項羽的紅顏知己虞姬和他的豪邁決絕,以及他的破釜沉舟、決心為楚國而戰的精神。他最終在烏江邊慘死,被認為是有勇無謀,但是他的犧牲也有著特殊的意義,預示著秦朝的滅亡和漢朝的崛起。整篇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富有震撼力,表達了對項羽這位歷史偉人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評價)(二)
這首七律長詩描述了項羽的一生事跡,從其出身豪門到為秦國奴隸,再到帶領八千子弟破釜沉舟反秦,最終在垓下之戰中落敗而死。詩人對項羽表達了敬佩和惋惜之情。詩中還提到了鴻門宴、阿房宮、霸王別姬等歷史事件。最后,詩人批評了項羽雖然勇猛,但缺乏謀略,最終荒唐地為王而慘死烏江邊。
(評價)(三)
這首七律長詩講述了項羽的人生歷程,從出身、戰爭經歷到悲慘結局。作者對項羽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缺乏智謀,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和悲慘結局。這首詩揭示了歷史人物的生死軌跡,反思了人生、歷史和命運的不同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