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宇宙探索編輯部
宇宙探索編輯部是一部非常驚艷的作品,用一個詞來講就是荒謬,荒謬就荒謬吧,最荒謬的是整個電影真的沒有一個人在說謊,每個人說的都是真的,就像我這樣每天發(fā)瘋的荒誕現(xiàn)實主義的人生。看宇宙探索編輯部很容易聯(lián)想到堂吉訶德,太堂吉訶德了,可以說就是踩著巨人的肩膀的神作。觀眾也是牛——的離譜,彈幕都在刷塔科夫斯基和卡夫卡,知道宇航服上面的字就應該是鏡像的,看的明白電影里鍋翻過來是惡趣諧音郭帆。劇情節(jié)奏也縝密不拖沓,很難想象是一部處女作。
堂吉訶德是在游俠騎士消失一個世紀以后做的游俠騎士,甚至人們都不知道游俠騎士是否真的存在過。在80年代,找外星人是一件很普遍且不足為奇的事情,也確實挺多人頂著鍋出門,像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看諸如世界上有沒有外星人,UFO未解之謎,神秘的第九區(qū),通古斯大爆炸是外星人干的嗎這類文章和各種外星人飛碟照片、視頻。現(xiàn)在的孩子肯定也都不能理解這世界上怎么會有頂著鍋滿大街找外星人的人啊,也懷疑這些人的真實性。任何事物只要涉及到宇宙啊、星空啊都會變得很浪漫,追求的理想是滿世界去找外星人這個設定可太酷了,太真實太天才了。整個敘事你的風格又非常黑色幽默,非常之荒謬,設定的時間是當代,我們現(xiàn)有的科學告訴我們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外星人,沒有人再找外星人或者仰望星空了,唐志軍唐老師和他的雜志從興盛到、走到衰敗,他仍然在繼續(xù)尋找外星人,在別人看來,他是瘋的,但是這么一個瘋人,他清楚阿波羅不是太陽神,是演變的藝術神,太陽神是赫利俄斯。還有一個明知道唐老師瘋魔還幾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的彩蓉姐,這種設定就很桑丘,堂吉訶德忠實的侍從,明知道主人瘋傻非要當游俠騎士還一直跟著浪跡天涯。
在行業(yè)落魄,理想夭折,唐老師還離婚了,感情失敗,女兒也跟了媽媽,遺傳了抑郁癥后自殺了,最后給爸爸發(fā)的短信卻是“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唐志軍沒有答案,心里壓抑著一句“對不起,爸爸不知道啊,爸爸沒能救的了你”,在找外星人的這趟旅途中,碰到和女兒同歲的小迷妹,原因是三年級近視把家對面廣告牌看成是飛碟,跟爸爸說結果第二天帶她配眼鏡,爸媽離婚媽媽對她說爸爸被你看到那飛碟抓走了,唐老師說“要有好奇心”唐老師沒說,要好好活下去。那日蘇一直醉,醉到燒掉帳篷,燒掉孫一通的新華字典,小迷妹的所有行李,所有過去付之一炬,她卻添了材火,說燒掉了好,也許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釋懷,開始往前走。唐老師最后還是一個人繼續(xù)去尋找,大胡子卻在每一步都比他早到,在鳥燒窩村也是,采石場也是,唐老師找到了驢,身邊也一直都有許多朋友陪伴和幫助,可以看到在鳥燒窩村村里人是反感大胡子的,他們問唐老師:“你們不是和大胡子一起的吧?”后來唐老師還找到了孫一通,孫一通說,猴子告訴他要炸山,不安全,讓他躲進艙里,也許大胡子放棄了離開了,只留下帽子,也許在這最后的地方死去了。
孫一通第一次走丟的時候,大家都很著急,到處找他。唐老師找到他后,孫一通又不見了,唐老師大吼,這時唐老師是緊張在乎孫一通的,第二天醒來沒看見又很擔心,在這個旅程中唐老師漸漸體會到他對身邊人的愛,生活過程的幸福感。唐老師對孫一通說,如果見到外星人,一定要問他們?nèi)祟惔嬖诘囊饬x,孫一通反問他,如果他們千里迢迢過來,也是為了問你呢?就像他自己,這樣跋山涉水而來。孫一通變成外星人走了,或許他本來就是外星人,唐老師最后找到外星人了,可惜問題本身就是答案,孫一通說,他不喜歡數(shù)學,因為數(shù)學太確定了,他喜歡寫詩,他只有一本書,就是新華字典,(ps:巴別塔圖書館設定,你擁有所有文字,排列組合,就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書。)他的詩是字典上詞語的堆砌,像很多農(nóng)村詩人,他們沒有非常復雜的閱歷,資源,沒有讀過很多書,經(jīng)歷很多復雜人很多事,他們對文字的理解,就是新華字典,組詞和造句,字的堆砌是詞;詞的堆砌是句;句的堆砌就成了詩。堅持理想的人很少,多的是來人間湊數(shù)的,很不幸你我是其中之一,我們都是堂吉訶德,不過堂吉訶德至少有朋友,充其量只能是大胡子,沒人理解,孤身一人,死在追尋的道路上。我也想實現(xiàn)理想,我也想做唐老師。電影里有一句很浪漫的話,唐老師說,電視里的雪花點,它不僅僅是雪花點,它是宇宙誕生的余暉。
Ps:另談《堂吉訶德》我第一次讀堂吉訶德的時候,在我看來塞萬提斯是在賣弄,一個沒有什么文學素養(yǎng)的人賣弄自己讀過的許多騎士小說,顯得博覽群書、博學多才、對騎士小說以及這類文學頗有研究。當我在看到堂吉訶德的瘋和癡,我在想塞萬提斯想表達的到底是對騎士精神的態(tài)度是褒是貶,越往后越覺得跟褒貶毫無關系,單純只是一種對騎士道這種美好理想瘋魔地追求。給堂吉訶德的人設雖說是除了只要不談及騎士有關都是一個很清醒聰明有自己見解的人,說句實話通過作者的描述,感覺挺ooc的。整本書的故事劇情平淡像記流水賬,第二本也不過是第一本的注釋和繼續(xù)流水賬的后續(xù)。特別第二本,唯一亮點《堂吉訶德》這本書出現(xiàn)在作品本身這種文體,很遺憾早在《一千零一夜》開頭的故事就出現(xiàn)并且無法超越了。不論劇情走向還是其他,雖然塞萬提斯改善了堂吉訶德的生活環(huán)境,不過是對金主爸爸雷莫斯伯爵對奉承和取悅,看不到一點創(chuàng)作者對角色本身的憐惜,能夠給到的解釋是,作者本身是不得志的,譯者給的序言里對塞萬提斯的描述是“一輩子只是個傷殘的軍士、潦倒的文人”“后世對她的生平缺乏確切的資料”“沒有人知道確切墓址”,所以這種改善,這種“在變好”“會好的”錯覺都不過是來自于貴族的施舍,讓人覺得違和和抵觸,在毫無氣節(jié)風骨可言的情況下還活成了個悲劇。這種沖突體現(xiàn)的確實淋漓盡致。最諷刺的是塞萬提斯本人在獻辭也只是委婉找金主要錢。作者本身和主人翁一樣悲慘的結局,倒是不意外。多的是或者說我們當中絕大多數(shù)都會be,其實我們誰也做不好be的準備,只是渴望著美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