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櫻花贊(1)

冰心。

櫻花是日本的驕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櫻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談到櫻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間到達的,日本朋友們會很惋惜地說:“你錯過了櫻花季節了!”你若是冬天到達的,他們會挽留你說:“多呆些日子,等看過櫻花再走吧!”總而言之,櫻花和“瑞雪靈峰”的富士山一樣,成了日本的象征。

我看櫻花,往少里說,也有幾十次了。在東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園看,千鳥淵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霧中看,月下看……日本到處都有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一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櫻花一共有三百多種,最多的是山櫻,吉野櫻,和八重櫻。山櫻和吉野櫻不像桃花那樣地白中透紅,也不像梨花那樣地白中透綠,它是蓮灰色的。八重櫻就豐滿紅潤一些,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還有淺黃色的郁金櫻,花枝低垂的枝垂櫻,“春分”時節最早開花的彼岸櫻,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櫻……掩映重疊、爭妍斗艷。清代詩人黃遵憲的《櫻花歌》中有:

墨江潑綠水微波。

萬花掩映江之沱。

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櫻花歌。

……

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俠聚作萃淵藪。

……

十日之游舉國狂。

歲歲歡虞朝復暮。

這首歌寫盡了日本人春天看櫻花的舉國若狂的盛況。“十日之游”是短促的,連陰之后,春陽暴暖,櫻花就漫山遍地的開了起來,一陣風雨,就又迅速地凋謝了,漫天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寫出許多“人生短促”的凄涼感喟的詩歌,據說櫻花的特點也在“早開早落”上面。

也許因為我是個中國人,對于櫻花的聯想,不是那么灰黯。雖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東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櫻花的時候,墓地里盡是些陰郁的低頭掃墓的人,間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當我穿過圓彎似地蓮灰色的繁花覆蓋的雨道的時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陣低沉的感覺。

今年春天我到日本,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我到處都看了櫻花,在東京,大阪,京都,箱根,鐮倉……但是四月十三日我在金澤蘿香山上所看到的櫻花,卻是我所看過的最璀璨,最莊嚴的華光四射的櫻花!

四月十二日,下著大雨,我們到離金澤市不遠的內灘漁村去訪問。路上偶然聽說明天是金澤市出租汽車公司工人罷工的日子。金澤市有十二家出租汽車公司,有汽車二百五十輛,雇用著幾百名的司機和工人。他們為了生活的壓迫,要求增加工資,已經進行過五次罷工了,還沒有達到目的,明天的罷工將是第六次。

那個下午,我們在大雨的海灘上,和內灘農民的家里,聽到了許多工農群眾為反對美軍侵占農田作打靶場奮起斗爭終于勝利的種種可泣可歌的事跡。晚上又參加了一個情況熱烈的群眾歡迎大會,大家都興奮得睡不好覺,第二天早起,匆匆地整裝出發,我根本把今天汽車司機罷工的事情,忘在九霄云外了。

早晨八點四十分,我們從旅館出來,十一輛汽車整整齊齊地擺在門口。我們分別上了車,徐徐地沿著山路,曲折而下。天氣晴朗,和煦的東風吹著,燦爛的陽光晃著我們的眼睛……

這時我才忽然想起,今天不是汽車司機們罷工的日子么?他們罷工的時間不是從早晨八時開始么?為著送我們上車,不是耽誤了他們的罷工時刻么?我連忙向前面和司機同坐的日本朋友詢問究竟。日本朋友回過頭來微微地笑說:“為著要送中國作家代表團上車站,他們昨夜開個緊急會議,決定把罷工時間改為從早晨九點開始了!”我正激動著要說一兩句道謝的話的時候,那位端詳穩靜、目光注視著前面的司機,稍稍地側著頭,謙和地說:“促進日中人民的友誼,也是斗爭的一部分呵!”

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像點著的焰火一樣,從心靈深處噴出了感激的漫天燦爛的火花……

清晨的山路上,沒有別的車輛,只有我們這十一輛汽車,沙沙地飛馳。這時我忽然看到,山路的兩旁,簇擁著雨后盛開的幾百樹幾千樹的櫻花!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陽下徘紅萬頃,溢彩流光。當曲折的山路被這無邊的花云遮蓋了的時候,我們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輕舟之中,凌駕著怡蕩的東風,兩舷濺起嘩嘩的花浪,迅捷地向著初升的太陽前進!

下了山,到了市中心,街上仍沒有看到其它的行駛的車輛,只看到街旁許多的汽車行里,大門敞開著,門內排列著大小的汽車,門口插著大面的紅旗,汽車工人們整齊地站在門邊,微笑著目送我們這一行車輛走過。

到了車站,我們下了車,以滿腔沸騰的熱情緊緊地握著司機們的手,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幫助,并祝他們斗爭的勝利。

熱烈的惜別場面過去了,火車開了好久,窗前拂過的是連綿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但是我的眼前仍舊輝映著這一片我所從未見過的奇麗的櫻花!

我回過頭來,問著同行的日本朋友:“櫻花不消說是美麗的,但是從日本人看來,到底櫻花美在哪里?”他搔了搔頭,笑著說:“世界上沒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對某一種花的喜愛,卻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觸。日本文人從美而易落的櫻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暫,武士們就聯想到捐軀的壯烈。至于一般人民,他們喜歡櫻花,就是因為它在凄厲的冬天之后,首先給人民帶來了興奮喜樂的春天的消息。在日本,櫻花就是多!山上、水邊、街旁、院里,到處都是。積雪還沒有消融,冬服還沒有去身,幽暗的房間里還是春寒料峭,只要遠遠地一絲東風吹來,天上露出了陽光,這櫻花就漫山遍地開起!不管是山櫻也好,吉野櫻也好,八重櫻也好……向它旁邊的日本三島上的人民,報告了春天的振奮蓬勃的消息。”

這番話,給我講明了兩個道理。一個是:櫻花開遍了蓬萊三島,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遠給日本人民以春天的興奮與鼓舞;一個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動,做成了對于某些花卉的特別喜愛。金澤的櫻花,并不比別處的更加美麗。汽車司機的一句深切動人的、表達日本勞動人民對于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的話,使得我眼中的金澤的漫山遍地的櫻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誼的花的云海。讓友誼的輕舟,激箭似地,向著燦爛的朝陽前進!

深夜回憶,暖意盈懷,欣然提筆作《櫻花贊》。

一九六一年。

[鑒賞]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閩侯縣人。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運動時,在協和女子大學預科學習,并開始文學創作。1926年先后在燕京、清華大學任教。主要作品有散文《寄小讀者》、《冰心散文集》、《歸來以后》、《櫻花贊》、《小桔燈》、《拾穗小才帥》等;小說集《南歸》、《往事》、《冰心小說集》等。

這篇散文作者以飽蘸詩意的筆,描繪了日本櫻花之美,并以花喻人、托物抒情,由衷地贊頌中日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她是一篇筆調清麗、感情真摯、寓意深遠的優美散文。

文章開門見山地點題,寫到:“櫻花是日本人民的驕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櫻花;到了以后,首先要談到櫻花”。如此用兩個“首先”加以突出櫻花的地位。倘若沒碰上櫻花季節,日本朋友不是“惋惜”就是“挽留”,這更說明櫻花季節的珍貴。然后以“總而言之”加以概括:“櫻花和瑞雪靈峰的富士山一樣,成了日本的象征。”這樣把櫻花的贊美之情推到了一個高峰,使文章一開始對讀者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下文對作者主題思想的表達自然水到渠成。

縱觀全文,“寓情于景”,作者把自己對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完全傾注在對櫻花的“漫話”之中。作者對櫻花的外形美,略而不談,卻饒有興味地去寫櫻花被人們珍重及櫻花季節的盛況,別開生面地描繪出櫻花美的圖景,從而表達作者對日本人民的贊美之情。作者還借用“景因情異”之筆,描繪出清新優美的意境:那漫山遍野的櫻桃,“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誼的花的云海”,在這里作者就是通過意境的描繪,來表達濃郁的感情。語言樸素、格調清新、令人回味無窮。

另外作者在描述和贊美櫻花的時候,將迤通瀟灑的筆鋒一轉,穿插記敘了似乎題外的一件事: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了內灘漁村坐車返回車站時,正遇上當地汽車司機舉行罷工。為了不耽誤中國作家代表團的返程時間,日本工人臨時決定把原定的罷工時間從早晨八點推遲到九點開始。正當作者激動地想要說一兩句道謝的話時,一位汽車司機謙和地說:“促進日中人民的友誼也是斗爭的一部分呵!”此時,作者感到“心猛然地跳了一下,象點著的焰火一樣,從心靈深處噴出了感激的漫天燦爛的火花……”。作者的妙筆生花,在這里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形象化了,給讀者以深刻的感染,我們從這段描述中,不難看出中日人民深厚的情誼在通篇散文中的份量。在作者細膩的文筆之下,櫻花已成為中日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征。這篇作品不僅僅贊賞了櫻花之美,同時也歌頌了中日友誼。

談生命。

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樂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峋山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過了,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地吟唱著,輕輕地渡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卷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的力量。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呵!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地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莊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后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然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世界、國家和個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鑒賞]

冰心(1900—1999),女,現、當代著名作家,世紀同齡人。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在新詩、小說、散文及翻譯諸多方面均卓有建樹,尤以散文創作見長。著有散文集《寄小讀者》、《冰心散文選》及《歸來以后》、《我們把春天吵醒了》、《小橘燈》、《櫻花贊》、《拾穗小札》和《晚晴集》、《記事珠》、《我的故鄉》、《冰心近作選》等。有《冰心文集》、《冰心散文全編》等多種版本行世;《冰心散文選》是其較好的散文選本。

《談生命》是世紀老人冰心在生命暮年所寫的一篇帶有比喻、象征,有著哲理寓意的“生命體驗”散文。它不僅哲思深邃、宏闊,形象鮮明、生動,而且文字精練、老到,像一篇美輪美奐的“散文詩”。

全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細讀全文,似可斷為三部分:“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是一段;“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是又一段;“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則是最后(第三)一段。前兩部分寓“意”于“像”,平靜對待苦、樂,是以相同的意思、不同的比喻,做了“復沓”的強化表達,寫得生動、具象,神采飛揚;最后一部分直抒胸臆,升華哲理,說出了作者歷經百年滄桑、備嘗酸甜苦辣后的生命“體驗”,十分警醒、動人。

生命中有快樂,也有苦痛:“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因此,我們應該“感謝生命”!她自己一生的“體驗”使她極自然地欣賞這樣的警句:“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在這里,她幾乎是在企盼、贊美“苦痛”(云翳)了!而這,正是這位百歲老人在她生命的“黃昏”時刻留給我們的寶貴“箴言”!

這種“主旨”或“立意”,我們在以前的眾多文章中是不曾見的!

為了“生命”中這“夠多的云翳”,我們應感謝冰心!

養花。

老舍。

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我可還沒成為養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兒們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花雖多,但無奇花異草。珍貴的花草不易養活,看著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難過的事。我不愿時時落淚。北京的氣候,對養花來說,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會鬧霜凍。在這種氣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養活,我還沒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延庆县| 乌兰县| 孟州市| 丰县| 闵行区| 桃江县| 汾阳市| 广宗县| 珠海市| 罗源县| 桐梓县| 马公市| 广河县| 瓦房店市| 交口县| 织金县| 天柱县| 慈利县| 台东县| 叙永县| 南安市| 湘潭县| 烟台市| 阿荣旗| 江城| 诏安县| 中山市| 汉寿县| 界首市| 惠东县| 安远县| 德州市| 柯坪县| 汾西县| 辽中县| 昌吉市| 许昌市| 宁河县| 同仁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