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德伯家的苔絲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托瑪斯·哈代

長篇小說,1891
[英國]托瑪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

五月末的一個傍晚,在通往馬勒村的路上,牧師崇干告訴小販德北一個沒用的消息,他考證出德北原是當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子孫。德北生性懶惰,又好喝酒,有6個孩子,家境十分貧寒。因得知自己出身名門,這天晚上他又喝得酩酊大醉。德北17歲的女兒苔絲勇敢地承擔了替父親趕集賣蜂窩的擔子。誰知在趕集路上,她趕的馬車與郵車相撞,老馬被撞死,全家的生活來源沒了著落。為了幫助家庭擺脫生活困境,苔絲聽從了母親的安排,去純瑞脊一個有錢的德伯老太太那里認親。

純瑞脊的德伯氏是一個冒牌的本家。去世的德伯先生本是英國北方的一個商人。他發財后,一心想在英國南方安家立業,做個鄉紳。因此,他從博物館里挑了“德伯”這個古老姓氏,冒充世族鄉紳。這些情形,苔絲和她的父母一點也不知道。

德伯太太是個性格怪僻的瞎眼老太婆。她的兒子亞雷有20多歲,是個花花公子。他一看見美麗的苔絲,便打下了占有她的主意。他要苔絲去他家養雞場養雞。苔絲在純瑞脊養雞,完全受亞雷的驅使。她充滿疑懼,處處拒絕他的殷勤,卻無法回避他。

9月里一個星期六的晚上,苔絲和她的同伴趕完集后回村。一群喝醉酒的女人肆意辱罵苔絲,苔絲又羞又惱,一心想趕快離開這群人,遠遠路過的亞雷騎馬上前,要苔絲上馬離開,她不加思索地跨上了亞雷的馬。

他倆騎著馬跑了一陣,亞雷早把馬引向了遠離純瑞脊的岔道。半夜1點鐘,待苔絲發現時,他們已來到英國很古老的一片樹林圍場。苔絲十分恐懼,她想獨自走回去,但這是辦不到的,因為四周都被霧氣包圍,什么東西也看不見。苔絲坐在一堆樹葉上,亞雷去辨路。等他摸黑回來時,他絆著了一樣東西。這模糊的灰白色正是穿著白紗衣服躺在樹葉上的苔絲。亞雷伏身下去,他的臉觸到她的臉。她正睡得很沉,睫毛上的眼淚還沒干呢。昏暗和寂靜籠罩著四周。一個月后,苔絲提著一個沉重的籃子,毅然離開了純瑞脊,順著山路往家走。苔絲回家來的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了。隨著德伯氏兒子放蕩名聲的傳布,苔絲遭到了村里人的譏笑和背后議論。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門。現在,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前面是一條漫長而崎嶇的路,得獨自跋涉,沒人同情,更沒人幫助。想到這兒,她十分抑郁,恨不得面前出現一座墳墓,自己一頭鉆進里面去。在她的私生嬰兒死去后,她常常問自己,女人的貞潔真是一次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嗎?一切有機體都有恢復原狀的能力,為什么單單處女的貞潔就不能呢?她決定離開這個知道她的過去,使她感到窒息的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開始她的新生活。

5月里一個鳥語花香的早晨,苔絲第二次離開家,到塔布籬牛奶廠當了一名擠奶女工。在這里,她認識了一個年輕人安璣·克萊。克萊是一個牧師的兒子,他不愿繼承父業做牧師而想務農當農場主。他在牛奶廠學習擠奶技術,發現不愛言語的苔絲有許多與別的鄉下姑娘不同的地方,于是就去注意她,接近她。他們不斷地相會,而且每天總是在那朦朧的晨光、那紫羅蘭或粉紅色的黎明時刻。因為擠奶必須很早起床,而起得最早的差不多總是他們兩個。他們來到室外,空曠的草原上一片幽渺迷茫,曉光和霧氣混合不分,使他們深深地生出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好像他們就是亞當和夏娃。

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他們逐漸產生了戀情,而且漸漸地像火一樣熾熱。克萊對苔絲的愛情改變了他對生活的設想,他要放棄家里為他安排的門當戶對的婚姻,娶苔絲這個內心充滿詩意的大自然的女兒為妻。苔絲雖然心里十分愛克萊,可是過去失身的恥辱壓得她透不過氣來,內心十分痛苦。她幾番想把過去的事告訴克萊,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苔絲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她覺得不把自己的過去告訴克萊,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欺騙。因此,在臨近結婚的前幾天,她鼓起勇氣用寫信的方式向克萊說明往事。她把信塞進克萊門里,聽憑他的定奪。誰知這封信塞進了地毯下,克萊沒有看見。結婚那天,苔絲從地毯下發現了信,失望地毀掉了它,決定在當天晚上告訴丈夫。

12月31日除夕夜晚,新婚的苔絲和克萊來到租借的新房,那是苔絲祖宗的一座邸宅。在苔絲還沒告訴克萊自己過去的事情前,克萊先說出了他的一段往事。他曾在倫敦和一個素不相識的女人過48小時的放蕩生活。克萊剛說他有罪惡要向苔絲坦白時,苔絲立刻就原諒了他。她聽了克萊的講述后,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輕松和喜悅,覺得自己犯下的罪過并不比丈夫的大。但萬萬沒有想到,在苔絲說出了自己的遭遇時,克萊卻不原諒她。他翻臉無情,譏諷苔絲是沒落貴族的后裔,鄉下女人,不懂什么叫體面。任憑苔絲怎樣哀求,他都無動于衷。克萊本有先進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是近25年以來這個時代里出現的典型人物,雖然他極力想以獨立的見解判斷事物,但是一旦事出非常時,他還是成了習俗的奴隸。他遺棄了苔絲,獨自一人去巴西了。

苔絲為了保全克萊的名譽,回娘家后不愿對父母說出丈夫出走的事,對外也隱瞞自己是克萊太太的身份。她把克萊留給她的生活費都補貼了家里,自己生活無著,四處流浪打短工。

冬天,苔絲獨自一人走在通往高原農場的路上。她穿著一件女工服,半個臉用一張手帕包裹著,眉毛已被拔掉。過路人見了她的長相,都禁不住嚇一跳。苔絲滿眼含淚地對自己說:“從此以后,我要永遠往丑里打扮,因為克萊不在我跟前,沒有人保護我,我只愛他一個人,我愿意別的男人都看不起我。”她到棱窟槐干活,受盡白眼和欺凌,被東家派到地里去干男人的粗重活。她在風馳電掣般的打麥機前不停地捆麥捆,累得喘不過氣來,但她忍耐著,等待克萊的消息,希望有一天能重歸于好。

一年后的12月30日,苔絲聽到一個教徒在講道,那教徒竟是欺凌她的亞雷·德伯。4年前亞雷還是滿口的穢言穢語,如今滿口仁義道德,這種偽善面目使苔絲感到惡心。亞雷見了苔絲后,把他的講道、教義統統拋開,又跑到農場對苔絲糾纏不休。苔絲憤怒地用皮手套打他的耳光。但亞雷并不甘休,他兇狠地威脅道:“你記住了,我的夫人,你從前沒有逃出我的手心,這回還是逃不出我的手心。你只要做太太,就得做我的太太!”

苔絲受不了沉重的體力活和亞雷無休止的糾纏與威脅這雙重的壓迫,給克萊寫了封情辭懇切的長信,哀求他來救她脫離苦海。與此同時,和苔絲一起做工的女友也給克萊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趕快回來保護自己的妻子。

克萊在巴西吃了不少苦頭,害了一場熱病,務農的理想破滅了。他開始認識到自己對苔絲的行為不公正,太殘忍。苔絲的處貞雖然過去被玷污了,但她的品德卻是高尚的。克萊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于是他從巴西返回英國尋找自己的妻子,當他在一所海濱公寓找到苔絲時已經太晚了。

原來苔絲在父親去世后,為了解脫母親和5個弟妹無處安身、無經濟來源的困境,又被亞雷重新占有。克萊的歸來使苔絲萬分痛苦,她覺得自己的一生都被亞雷毀了。在絕望中,她用餐刀殺死了亞雷,追上離去的克萊。兩人避開大路,躲避追捕,在荒野的一所空房子里度過了他們婚后最幸福的幾天。后來他們來到石柱林立的異教神壇。疲乏的苔絲躺在祭壇上,對克萊說,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后娶妹妹麗莎·露為妻,這樣,無論是在人間和地下,她都永遠和他在一起。黎明時刻,警察包圍了懸石壇,苔絲被捕了。

7月的清晨,到處布滿了溫暖的光明。克萊和麗莎·露站在城外的山頂上,城里傳來了8聲鐘響,他倆聽了這聲音全都一驚,癱瘓了似地靜靜等候。城里監獄樓閣高桿上慢慢升起了執行死刑的黑旗。

作品介紹

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絲》的作者托瑪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他青年時代當過建筑師,之后成為職業作家,大半生住在鄉下。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詩8集,共918首;此外,還有許多以“威塞克斯故事”為總名的中短篇小說,以及長篇史詩劇《列王》。

《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的代表作,它描寫了一個被侮辱的鄉村姑娘的悲慘遭遇。在英國文學史上,司各特、狄更斯、喬治·愛略特等都寫過以誘奸為題材的小說,但在這些故事中的不幸姑娘都是弱者,她們是小說中處于中心地位的女主角的陪襯人物,在比她們強大得多的姐妹面前黯然失色。哈代的《苔絲》,較之他的前輩作家在更高的層次上創造性地塑造了一個被侮辱的、具有反抗性的女性形象,她不再是小說中的陪襯者,而是完完全全支配整個小說的女主人公。苔絲只是一個想憑自己的雙手勞動謀生、追求個人起碼幸福權利的純樸姑娘,可是,社會的強權勢力連這樣的弱女子也沒能放過,不給她機會,最終造成了她的悲劇。小說強烈的反宗教、反封建道德、反資產階級法律的傾向,在當時盡管遭到了英國上流社會的反對,但卻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這部小說被多次搬上銀幕,給哈代帶來了世界榮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洛德·西蒙評價它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一顆明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國乃至世界文學的地位。英國作家埃利亞斯·卡內蒂認為:“《德伯家的苔絲》的寫成,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临洮县| 旌德县| 长垣县| 凤冈县| 仪陇县| 阳朔县| 黎平县| 岐山县| 乌鲁木齐县| 饶阳县| 邓州市| 咸丰县| 井研县| 乐陵市| 应城市| 寿光市| 桃江县| 永嘉县| 辽宁省| 调兵山市| 榆树市| 婺源县| 区。| 广南县| 舒兰市| 新宁县| 班玛县| 嘉鱼县| 英吉沙县| 武鸣县| 辽宁省| 新田县| 富民县| 环江| 肥乡县| 黔西县| 花垣县| 安岳县| 长顺县|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