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有拖延癥:99個戰勝拖延癥的小技巧
- 陳海濤
- 762字
- 2020-09-09 10:51:26
15.遠離舒適區
我們所處的區域大體可以分為舒適區、工作(學習)區、恐慌區。從帶給人的感受上講,舒適區最讓人舒服、愉悅。在舒適區內,我們會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中,而一旦離開舒適區,我們就會無所適從,非常難受。
舒適區有兩種:
第一,物理上的舒適區,即讓自己感覺舒服、愉悅的現實空間。如何界定物理上的舒適區呢?方法很簡單,可以以自己的手為圓心,以自己的手臂和身體活動的范圍為半徑畫圓,我們會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所有東西幾乎都在這個圓內,如手機、水杯、零食、遙控器、紙巾等,這個圓就是物理上的舒適區,一旦它被建立,我們就會停滯在這個區域內,變得異常懶惰,甚至連起身多走一步都不情愿。
第二,心理上的舒適區,即我們日常所表現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我們會在這種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下感到滿足、舒適。心理上的舒適區雖然沒有物理上的邊界,但有一堵心理上的圍墻。圍墻內便是舒適區,我們一旦被困在圍墻內,就會越來越懶得去嘗試新事物,出現拖延。
舒適區是拖延的溫床,我們越處于舒適區,就越不敢面對新變化,不想做新嘗試,我們的行動力就會越來越弱。因此,遠離舒適區,是戰勝拖延癥的第一步。
第一,要遠離物理上的舒適區。
舉個例子,在家工作和學習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為家就是一個不利于工作和學習的舒適區,在家我們往往看見床就想躺上去,看見沙發就想坐上去,看見遙控器就想打開電視,看見冰箱就想去拿零食吃。因此,我們要遠離這種舒適的環境,前往辦公室、圖書館,起碼也要到書房去工作和學習。
第二,要遠離心理上的舒適區。
如果我們想讓生活充滿新鮮感,想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勇于走出心理上的舒適區,大膽地突破圍墻和障礙,不斷挑戰新的可能性。
我們一旦遠離了舒適區,就在很大程度上遠離了拖延。
1.列出幾種物理上的舒適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出幾種心理上的舒適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打算如何遠離舒適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