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傳承:躬身瀝血延續小曲薪火

榆林小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受到高度重視,收集和展演工作漸次展開,在榆林城內聚起了很好的氣場。但在“文革”期間榆林小曲被全面禁錮,歷史問題導致榆林小曲學員年齡斷代,這令王青遺憾不已。為此,王青投入大量精力組織學員學習榆林小曲,延續小曲薪火。

蘇:我們知道榆林小曲有著不出城的傳統,解放前城外人甚至不知道有榆林小曲的存在。這種局面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開始改變,請您談談榆林小曲的集成和展演工作具體是如何展開的?

王:榆林小曲在新中國成立后迎來了傳承的春天。1956年以后,榆林小曲參加了多項陜西省和全國的民間音樂會演,我父親、白葆金、胡英杰等老藝人和當時的青年小曲學員吳春蘭等多次參加演出,受到了專家的好評。20世紀80年代開始,榆林小曲的收集整理工作開展起來。1981年,榆林地區群眾藝術館和榆林縣文化館為胡英杰老先生錄制了他會唱的所有榆林小曲唱詞,有50多首。多個榆林小曲集出版,收錄、集成了榆林小曲的曲譜、唱詞。到2015年,我參與了榆陽區出版的《榆陽文庫·榆林小曲卷》的編纂工作,里面收集了27首器樂曲牌、28首基本的唱腔、77首傳統選段、7首新編的唱段、器樂曲,對榆林小曲藝人也做了全面的介紹,這是目前較為全面的一個資料。

蘇:現在榆林小曲的曲目保留情況怎么樣?

王:清朝嘉慶年間,就有人編過《榆林清唱小曲》,失傳了。榆林老一輩小曲藝人葉子豐有手抄的榆林小曲詞本,現在由他的侄子,也是榆林小曲藝人葉萬秀保存。榆林小曲大部分都在老一輩藝人的口里、心里,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一輩一輩留下來的,這是它難能可貴的地方。胡英杰先生一人就能唱50多首小曲。

曲牌也有失傳的,比如曲牌《大開首》《小開首》《將軍令》都沒有人會了。還有些如《柳青娘》《小拜門》《喚姣娘》原來是有詞的,現在沒人會詞了,只能作為曲牌名保留下來。應該說絕大多數榆林小曲的曲目、唱詞還是都保留下來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喬建中教授說榆林小曲是目前唯一的一個明清俗曲的“活化石”,榆林小曲一直都是活著的。

蘇:根據您掌握的資料,民國以來榆林小曲的師承情況如何?

王:歷史上榆林小曲主要就是靠口傳心授,一輩一輩傳下來的。老一輩的藝人像我二爺爺王級三、胡福堂、張云庭、林懋森、冉繼先、我父親王子英、文子義、白葆金、胡英杰、李醒華這些老先生,都把他們一輩子會唱的小曲、會耍的樂器傳給了兒子、徒弟,一點兒也不保留。新中國成立以后,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了準備省上、全國的會演,榆林縣工人俱樂部舉辦了榆林小曲學習班,張云庭當教員,培養了40多名女學員,吳春蘭、喬玉秀都是他教出來的。

20世紀60年代開始,榆林小曲成了毒草、“封資修”,老藝人們要向組織交代、檢討,我父親、胡英杰等都受到了迫害。胡英杰老先生因為唱榆林小曲被批斗過多次,被逼下跪,“文革”以后才重新出來唱榆林小曲。所以六七十年代榆林小曲的傳承沒有辦法公開進行。但是人們對小曲的喜愛沒有消退,白天不敢唱就半夜唱,在家里、偏僻的地方偷偷唱,我父親、林懋森、葉子豐、胡英杰、李醒華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把小曲教給自己的兒子、徒弟們,千叮嚀萬囑咐:“你悄悄地,不敢給人家說我給你教過小曲子。”沒有這些人,榆林小曲保存不下來。現在的耍家、唱家里頭,像我、林玉碧、葉萬秀等都是跟這些老藝人學出來的。

1985年榆林縣政協成立了榆林小曲研究小組和演唱隊,新招收了10名女學員,不久又成立了榆林秦箏小組。榆林政協在田豐年巷招收學員,教了五六年,胡英杰擔任教員,教出了新一輩學員。

蘇:您覺得目前榆林小曲傳承人的規模、年齡分布情況是比較良性的嗎?

這是我最擔憂的問題。榆林小曲有30年沒人學,現在的小曲愛好者中最小的是45歲,最大的80多歲,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很多都是退休離崗的老年人,以前有點兒音樂的知識、愛好,離退休以后加入榆林小曲的演唱中來。尤其是耍樂器的,都是最近10來年我一個一個物色的,他們有一定的音樂基礎,會一兩件樂器,通過培訓、磨合,慢慢培養出來樂器班子,這才能維持小曲的傳唱,他們也都參加了北京、西安、南京的演出。現在這個班子能維持,但再過二三十年呢?要是再沒有延續,就是個問題了。唱家里面,最小的45歲了,20到40歲沒人學,這就斷代了。我們這一代人,父輩里面會小曲的多,家里兄弟姐妹多,總會有一兩個喜歡,所以都有傳人。現在不同了,娃娃少了,只要不喜歡就失傳了。

我們在榆林的中小學開展了榆林小曲進校園的活動,現在一共有200多名學生在學,但是中小學開展的只有唱小曲,樂器的學習還沒有進入校園。我自己招了幾個徒弟學樂器,他們只愿意學古箏和揚琴,對演唱榆林小曲又不太感興趣。中小學里的學員,都屬于剛剛接觸榆林小曲,他們當中能有多少人將來喜歡榆林小曲,愿意投入學習、傳承,這還都很難說。

從籍貫來說,以前唱小曲的只有榆林本城人,現在我們也有了榆林市其他縣的學員,一般嗓子條件好,都會唱陜北民歌。從陜北民歌粗獷高亢的唱法到榆林小曲細膩婉轉的唱法,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發音上還是有差距,總是帶些口音。我們的要求是,唱榆林小曲必須用榆林城的方言,這是榆林小曲的特色,變了就不是榆林小曲了。

蘇:2005年在您的努力下,榆林小曲研究會成立,您當時發起組建榆林小曲研究會的初衷也是為了培養學員、傳承小曲嗎?

王:對,主要就是為了傳承榆林小曲,讓這門藝術發揚光大。榆林小曲研究會的主要活動,一是以研究會的名義參加演出,擴大榆林小曲的影響。二是組織榆林小曲愛好者日常的活動。在老街一個院子里,每周二、四、六、日唱,最多時有200多聽眾。我們現在仍然保持著每周兩場的日常活動,在排練中演唱,在演唱中提高。固定的活動時間讓榆林小曲愛好者們形成了參加活動、觀看活動的習慣。三是培養學員,培養了十幾名學員。榆林小曲傳習所成立后,也培訓了十幾名學員。學習榆林小曲的人多了,榆林小曲才有發展的可能,現在榆林小曲研究會已經成了榆林小曲的藝人之家、活動之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枣阳市| 花莲县| 大埔县| 台中市| 吴桥县| 定陶县| 雷波县| 锡林浩特市| 英超| 祁门县| 井冈山市| 巢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汝阳县| 康平县| 巴塘县| 南丰县| 高要市| 新密市| 哈尔滨市| 右玉县| 商洛市| 淮南市| 白银市| 西畴县| 榆树市| 宜城市| 乌兰县| 中牟县| 雷波县| 当雄县| 柘荣县| 乐山市| 泰来县| 大余县| 金堂县| 于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木林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