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研究
- 賀智利等
- 1553字
- 2020-10-23 14:45:21
四、傳播:奔走搭臺只為小曲弦歌不斷
王青一直都是榆林小曲最有力的骨干和組織者,擔任榆林小曲研究會會長和榆林小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以來,他深感責任與壓力,為榆林小曲四處奔走,為榆林小曲爭取登臺機會和演出場所,只為榆林小曲有更好的傳承空間。
蘇:我們都知道您一直熱心于榆林小曲的保護、傳承工作,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您都是最有力的組織者、參與者,甚至拉上了自己的老伴兒參與。您為榆林小曲四處奔走,僅僅是因為喜歡嗎?
王:喜歡是動力,我一輩子都喜歡榆林小曲。年輕的時候我就愛和師傅們一起耍樂器,我老伴兒那會兒不太理解,說:“你年輕輕的后生,和老漢們一起耍?”當時我的孩子也小,我有空就跑去和老藝人們耍小曲子,她不理解。后來我父親去世以后,我是有情結的。我家里祖上都愛好小曲,我的爺爺、父親都是榆林小曲的名家,我不能讓它在我這里失傳,所以在愛好的基礎上有了責任了。后來我不僅自己耍小曲子,成了組織者。為了讓榆林小曲傳下來,能想的辦法我都想了,辦傳習班排練,找演出機會,表演,爭取活動場地,過程艱辛,但是換來了榆林小曲發展條件的改善,值得。這樣下來,我覺得我離不開榆林小曲了。如果我做的事能讓榆林小曲繼續傳下去,我就高興、欣慰了。
蘇:在成立了榆林小曲研究會,成為榆林小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后,您做了哪些工作?
王:我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正式加入榆林小曲的隊伍里,當時我算年輕人,我自己也愿意為榆林小曲跑前跑后。后來成了組織者,那就不是光參加活動了,有責任擔當,事情多了。我就利用我是榆陽區政協委員的身份不斷呼吁政府重視榆林小曲的保護、傳承工作,為榆林小曲爭取支持。我的想法也簡單,光是搶救榆林小曲的資料是不行的,我不能讓榆林小曲在我這一輩斷了,要把藝人們組織起來、耍起來。要拉起樂隊,師傅們老了,就從50來歲的、愛好樂器的學員里物色人手,慢慢建起現在的一班子樂隊。樂器不夠,我就想辦法湊、備辦。在日常活動的時候,我得指導整個樂隊,既然我從年輕時就和小曲名家們一起表演,我就得把現在的這個班子調整到最好的狀態,不能丟了榆林小曲的根本。年輕的藝人演唱不得要領,我也盡我所能指導,老師傅當年唱的時候我就在樂隊里,我得把老一輩藝人的真學教給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沒有演出的場所,有很長一段時間樂器都放在我家里,演出前前后后,要把樂器拉出去、拉進來,我一個人不行,老伴兒幫忙……盡我一切所能吧。現在比起來應該說我們的條件改善了,但是我還希望能為榆林小曲爭取更大的支持,傳承是個巨大的工程。
蘇:在您的努力下,榆林小曲目前的展演情況大有改觀,您能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目前的情況嗎?
王:2005年榆林小曲研究會成立,2006年榆林小曲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十多年各方面對榆林小曲的傳承重視比較高了,演出的機會明顯多了起來。政府也有意打造榆林小曲這張文化名片,向更多的人介紹榆林除了有陜北民歌、說書,還有江南絲竹的東西,這代表了我們榆林豐富的文化。每年過年期間,我們都會在老街六樓上為大家表演榆林小曲,恢復傳統民俗,營造起榆林城特有的過節氣氛。榆林市、榆陽區的晚會、音樂會都有我們的亮相,群眾反映非常好,我們節目編排得很有特色。我們每周三、五固定的展演更是讓榆林人重新拾起聽小曲的習慣,讓榆林小曲重新回歸榆林百姓的日常生活。
這十多年來,我們和外界的交流也大大提高了。2005年,榆林小曲受邀到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演出,中國音樂學院還專門主辦了“榆林小曲研討會”,專家們對榆林小曲非常認可。2011年,榆林小曲演唱團參加第二屆陜西文化民間文藝山花獎評選,獲得了金獎。2014年和2015年我們分別到南京、西安與其他非遺項目的表演團隊一起參加展演,反響非常好。這些展演的機會得到了專家學者們的認可,讓全國人民越來越了解榆林小曲,這對榆林小曲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