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想,好像大街上漂亮的人多起來了。
年輕的女性不用說,年紀大的女性似乎也變得漂亮了。不僅在電視上常常見到,看看走路的行人,也覺得她們都蠻漂亮,衣裝整潔且打扮得體。
若在二三十年前,只有女演員或銀座的一流小姐比一般的女性漂亮,那可是漂亮得出眾。漂亮得令人嘆為觀止:真像仙女一樣!而現在卻不是這樣。
注意一下辦公室里的女職員或走路的女性,有人堪比女演員且毫不遜色,女演員夾雜在女性人群當中也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
換言之,與日新月異的社會相隨,好像女性在漂亮方面沒有了專業和業余的差異。
這是業余變得接近專業了呢,還是專業變得接近業余了呢?或許是兩方面都有吧。
大家都變得富裕而閑暇了,開始購買高檔化妝品化妝并花錢塑身。以前只限于特定的女性群體才化妝,而現在女性普遍都化妝了。可以說是化妝的大眾化吧。
然而,以前常見到的那些不漂亮的人(這種說法很微妙,如果寫得太明確,就會出問題),現在很少遇見了,這些人去哪兒了呢?
總之,雖然現在出類拔萃的美女不算很多,但是平均起來說,女人都變得相當漂亮了。
我這么想,大概是因為自己上了年紀吧。
如果是上了年紀的緣故,那看到外國的女性也應該覺得都很漂亮吧。不!對于歐洲或美國的女性們來說,感覺不出她們的容顏有什么改變,似乎仍是以前的狀態。而唯有日本的女性,變得越來越漂亮,評價當然就相對提高了。
僅憑經濟方面的充裕或化妝技術的進步,很難說清這種急速的進步根由。畢竟化妝僅是表面修飾,再化妝也是有限度的。
前幾天,我見到了一位美容外科的資深醫師,聽到了一些趣聞。
先是說起矯正鼻梁的事。以前,十個日本女人當中有十個人崇尚把鼻梁弄高的隆鼻技術。把自己的鼻梁弄得盡量高一點兒,似乎是日本女性共有的愿望。
而歐美的女性卻都希望做削低鼻梁的手術,認為鼻梁太高不像女性,讓人覺得不可愛。
現在,這種傾向發生了變化,在日本做鼻梁矯正手術的兩成患者(應該稱為客人),好像都要求把鼻梁弄低。因為鼻梁低并不是病,鼻梁高并不美觀。
具有歐美血統或歐美型、為鼻梁太高而煩惱的日本女性,在逐年增加。這應該說是進步呢,還是應該說是倒退呢?一下子變得難以判定。但就我個人的喜好而言,還是日本型的低一點兒的鼻梁更受歡迎。
自己年輕的時候,曾欲跟長著希臘雕塑型鼻梁的英國女性接吻,后因對方鼻梁太高且眼窩深陷,令人產生一種將被拽入谷底似的恐怖就作罷了。
這一點兒先不管。從美容外科的規模上看,目前歐美國家是以由大變小為主流,日本是由小變大為主流。
從整容的普及化程度上來說,日本近十幾年越來越趨同于歐美人了。
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說只是為了趕時髦,那僅此而已。人的骨骼大致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不會輕易改變。假如是因為和歐美人混血而有了改變,那可以理解,但父母雙親都是純粹的日本血統,隨著四肢修長而臉龐小的孩子多起來,鼻梁也跟著高了起來。
二戰后三四十年間,日本人的身體發生了這樣快速的變化,最重要的根由就是營養好了。從小就增加優質蛋白攝入量,骨骼發育良好。當然,西歐生活方式的滲入也是不容忽視的。
是不是就這一點呢?非也。
現在住在城里的人和住在鄉下的人,營養都變好了,但身材苗條、近似歐美人體形的年輕人還是城里居多,也許是他們想擁有這種體形的強烈愿望,進一步促進了身體外觀的變化。
這樣說,聽起來似乎不科學,而人懷揣夢想積極前行的確十分重要。
這不僅會影響到情緒,而且也會影響到身體。
如果心中希望自己什么樣,身體多少也會隨之變化。
要是總想著變成高鼻梁,事實上鼻子就會高出一點兒來。
久而久之,日本人的鼻子也接近歐美型,于是就有人想要削鼻梁了。
所以說不光是營養問題,自身愿望的驅動也是不容忽視的。
憑目前這種氣勢,日本女性的鼻梁會接二連三地高起來。在未來的二十一世紀里,也許隆鼻術會銷聲匿跡,而削鼻術則會成為主流。
就整體狀況而言,這是值得高興的事兒,但愿我們美麗的日本女性鼻梁不要太高。
請允許我隨便說一句,我希望想要隆鼻梁者和想要削鼻梁者的比例維持在七比三或六比四左右。
不管怎么說,高鼻梁的人會老得快。
這不是威脅,而是實情。
說到人老嘛,聯想到近年人臉去皺紋的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以前是在人的耳朵后面開刀,將松弛的面部皮膚拉緊,使皺紋消失。聽說近來改為將脂肪注入皮下,使皮膚繃緊,讓皺紋消失。
采用這種新方法,用細針頭將脂肪注入面部,頭部和面部都不會受傷,而且脂肪可以從自身肚子上提取。美容又瘦身,確實是一箭雙雕。
身體發胖而介意面部皺紋的人可以嘗試一下。
追求漂亮是所有人的特權,用不著害羞。
追求漂亮可以由自己一個人做決定,其他人不應干預這事兒。
好像最近美國人對狗也要進行整容,把耳朵弄長,把尾巴整形。不說了,再往下說,就是多管閑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