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越有智慧的人,就越會懂得該如何取舍
- 未來不慌張:擺脫固化思維,獲得先人一步的競爭力
- 忘機
- 2354字
- 2020-07-31 18:58:19
1
前幾天,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學同學凡凡發的一組圖片,原本在學校時屬于“微胖界”的她,通過堅持健身,終于成功邁入了“女神”的行列。
她發在朋友圈的照片里,秀出了自己的纖腰、翹臀,還有令很多人羨慕不已的馬甲線。
另一個大學同學慧慧在凡凡那條帶照片的朋友圈信息下面留言說:看到你這樣我實在太羨慕了,我要向你學習,為變成女神而堅持減肥。
接下來的三天,慧慧每天早上七點左右都會在朋友圈發一條跑步打卡的信息,但是到第四天早上,慧慧的朋友圈的打卡信息突然沒有了,接下來的幾天里,又恢復成她以往那些和工作有關的勵志詞匯,或是一些她個人今日心情之類的信息,以及和她職業密切相關的話題文章轉載。
看到這里,我再次點開朋友圈,在凡凡當初那條秀馬甲線的圖片里面回復慧慧:我就知道,你這個大忙人,堅持鍛煉的時間肯定不會超過一星期。
她幾乎是秒回道:“真不幸,這都被你看穿了。”
如果按照很多社交網站和勵志書的標準,慧慧大概已經可以被定義為沒有意志力的“懶人”案例了。可是,若從另一面來看,身為銀行經理的她,除了身材略胖一點兒,收入已達到了年薪百萬的水平,外匯相關的專業知識在行內的競賽里次次都是優勝,服務客戶的能力非常突出。她曾在英國讀完碩士,美國讀完博士,異國求學數十年的孤獨歲月里,她若是沒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一定堅持不下來。
2
細想一下,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一個人的意志力,對于她所有的行為習慣,不應該是主導與被主導的關系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曾經有個讀者在邏輯思維的公眾號下留言問羅振宇:既然你能堅持每天六點鐘起床發語音,為什么你不能堅持鍛煉減肥呢?
可能在大部分涉世未深或是不善于思考生活的人的意識里,一個人如果沒有堅持干某件事,就是沒有意志力的表現吧。
但其實這種思維,就和“只要……就……”句式一樣,把人統一到某一種規范和標準里,把日常生活的一切,用一句很籠統的“意志力不強”來歸結。這種簡單粗暴的認定和價值判斷,缺乏理性支撐,沒有經過深度的綜合分析。
事實上,真實生活中,我們的意志力常常會有選擇性地“重點關照”我們某些方面的行為——一個能堅持打三年籃球的人,可能連三天書都看不下去;一個能學數十年鋼琴的人,有可能跑步跑不到一周就想放棄;一個靠意志力堅持每天清晨五點鐘就起來學英語的人,強行讓他學習別的學科,對他而言可能就會是種巨大的折磨。
這些人,都有著自己擅長的領域。若在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里,也有一個以意志力為基準的評判標準線,他們肯定不會被劃分在缺乏意志力的那類群體里。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媒體有一陣子對張震的宣傳:張震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演員,為了演《吳清源》學圍棋,練成了圍棋三段;《一代宗師》殺青,他拿到了八極拳的冠軍;《刺客聶隱娘》拍完時,他學會了近身劍術。
他附加在演員光環外的這些圍棋、拳術、劍術成績,對于普通人而言的確已經非常不容易,但絕對比不了這個行業里的職業選手。
大家贊美他,歸根結底是因為他為了演員的專業性而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他學會了很多角色以外的東西,是為了把角色塑造好。如果去掉演員這個先決條件,即使他學了圍棋、八極拳和劍術,很多觀眾應該也不會關心他在圍棋、八極拳和劍術上的成就。
3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世界里,其實需要的并不是全才,而是一個在自己本職工作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人。
同學凡凡能堅持鍛煉,是因為她在上市公司做產品推廣。她每一天都需要面對大量客戶,一個月要主持好幾場產品發布會,對她而言,管理好身材,維護自己形象完美,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她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她下功夫健身,是因為健身本身服務于她的核心需求。要想在這個需要良好形象的工作崗位上保持持續的競爭力,她就必須在健身房里揮汗如雨。
慧慧則不然,她的百萬年薪源自她對金融知識的透徹了解。源自她解答客戶問題時的專業程度,曼妙的身姿于她的工作而言,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即使一時不減肥,也不會影響她工作上的核心環節,她當然就不會有凡凡那樣在身材上的緊迫感和內驅力。
她們現在呈現出的結果,是她們在各自思維中選擇了生活重點之后的結果。其實她們已經放棄了做全才,而是選擇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她們在工作中才會呈現出各自該有的精彩。
專注于演員事業的張震,受到了觀眾的贊賞,用他的專業程度和那些只有顏值沒有才華的一眾小鮮肉做對比,孰優孰劣一眼可知;堅持每天發60秒語音的羅振宇,是中國自媒體第一人,他擁有最大的知識付費APP,但堅持減肥的羅振宇,最終只能是一個普通的瘦子而已。
4
很多有固化思維的人,他們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情緒大于理性,不懂得取舍。今天聽到別人宣傳讀書好,就一股腦按書單買上一大堆書;明天聽別人說健身好,就急哄哄地跑去辦了一張健身卡……
他們很容易被宣傳語所傳達出來的情緒感染,沒有深入分析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自己目前所需要的。
其實,懂得取舍的人才能活得更輕松。從學生轉變為社會人,需要我們能找到符合自身職業規劃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成為一個全方位多角度都在咬牙死撐的全才。
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學會集中精力先專注做好一件事。也就是說,我們的意志力,應該服務于我們現階段的第一需求。換言之,成熟的人,應該明白自己為什么在核心競爭力以外缺乏“意志力”的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懂得集中注意力做好自己最需要做好的事情。只有這樣日積夜累地疊加,我們才能修煉成某個領域的專家,才能在這個領域,最終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就如《自控力》那本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每個人只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發光發熱,努力將自己擅長的東西做好,才會為你贏來更多的精彩。無數個專才分工合作,這個宏大有序的世界才能有條不紊地運轉。
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需要明確這一點:能呈現我們自身分辨率的品質,永遠會是我們最擅長的那一部分。懂得如何取舍,才是我們智慧閃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