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人體的免疫力,健康的底層邏輯

想要不得病、老得慢,免疫力說了算!免疫力是人體強大的自愈力,是身體識別和排除“異己”、保持身體健康的能力,它讓我們遠離各種疾病與衰老。但是現在,免疫力低下的問題日益突出:很多上班族經常生病,感冒成了家常便飯;每次生病,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健康;很多人正值壯年卻因癌早逝……認識免疫力、提升免疫力迫在眉睫!

免疫系統: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免疫力是保障我們身體健康的根本,人體抵御病菌的侵害全要依靠免疫系統來實現。也就是說,正是免疫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免疫力。那么,你對免疫系統有多少了解呢?

人體的免疫系統結構復雜,由很多成員組成,主要成員是免疫器官及其產生的免疫細胞。免疫系統最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還包括扁桃體、盲腸、淋巴結和脾。以前,人們認為胸腺、扁桃體和盲腸是人體內可有可無的東西,手術時隨意將它們切除。后來才發現,它們是人體內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身體里的近衛軍,不僅不能舍棄它們,還要加倍呵護它們才對。這些免疫器官的主要任務是制造和培訓各種免疫細胞。而免疫細胞,正是執行免疫系統各項防御功能的基本力量。

這些免疫器官和它們各自產生的免疫細胞的功能各有不同,具體可以分為體液免疫系統、細胞免疫系統、吞噬系統以及補體系統。各系統各有特點和分工,又密切協作,互相促進,形成遍布全身各處的防御系統,它們用各自的方式發揮免疫功能。

◆體液免疫系統

體液免疫系統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由B淋巴細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來完成的。免疫球蛋白是血液中具有抗體活性的蛋白質,是免疫系統中的導彈部隊,可以準確識別各種病毒、細菌,高效精準地打擊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身體中共有IgG、IgA、IgM、IgD及IgE 5類,其中以IgG最為重要,約占免疫球蛋白總量的75%,具有識別大多數細菌及病毒顆粒并與之結合,進一步激活補體系統進行殺滅的作用,從而達到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消滅感染的功能。

◆細胞免疫系統

細胞免疫系統主要由不同類型的T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構成。T細胞受到某種病毒或細菌刺激以后,就會增殖、分化、轉化成為效應T細胞,也叫致敏T細胞。當這種病毒或細菌再次進入人體時,效應T細胞就會直接上陣殺死入侵者,或者通過釋放淋巴因子消滅敵人,或者喚醒記憶B細胞,使之迅速激活、增殖并產生大量抗體,從而調動體液免疫系統進入戰斗。

◆吞噬系統

吞噬系統是由吞噬細胞形成的。吞噬細胞分為大吞噬細胞和小吞噬細胞,它們層層把關,一起把入侵人體的病毒、細菌等吞噬掉。

在病原體剛剛穿透皮膚或黏膜到達機體組織里的時候,早已從毛細血管中跑出來并在組織里來回巡視的吞噬細胞會及時發現、把它們吞噬消滅掉,這是第一關,大多數病原體都過不了這一關。但假如它們沒被殺死,在淋巴結里面的吞噬細胞就會不斷動員出來,負責把它們消滅掉,這是第二關。假如有些能量特別強或者數量特別多的病原體連這一關也過了,那么它們就會侵入血液及其他臟器。不過,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處還有吞噬細胞,這是第三關,它們會繼續對病原體窮追猛打。吞噬細胞往往是打響免疫系統戰斗第一槍的部隊,同時在吞噬細菌或病毒的過程中,會分析敵人的外觀特征,并且把這些重要的特征信息迅速告訴后面的細胞免疫系統,使得免疫系統能夠知道這次入侵的是哪種敵人,以動員更有針對性的部隊,組織更高效的防御戰役。

◆補體系統

補體是一種不耐熱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質,在血液或體液內參與免疫效應,人體內的補體分子數量極少,但也是免疫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前人們認為它僅對機體免疫功能起著補充、加強的作用,所以將其稱為補體分子。現代免疫學認為補體的主要作用是“免疫溶菌”,如果說體液免疫系統是導彈的制導系統,補體就是導彈的炸藥和破壞放大器,是最終發揮殺傷作用的彈藥。如果我們在新鮮免疫血清里加入相應的細菌,那么補體便可以把細菌溶解掉。

這四大系統通過多方面的綜合作用形成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抵御病原體的過程中,它們責任分明,既可以獨立作戰又需要緊密配合,從而使人體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保障人體健康。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一致對外,奮勇殺敵,獲取戰爭經驗,以提升戰斗力,晝夜不停地保護我們體內的和平。但有些時候,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發生故障,于是我們的身體就出現了各種疾病。

免疫力三大功能守護我們的健康

為什么流感來襲的時候,有人會感冒而有人不會?為什么感冒好了我們會說“有抗體了,最近不會再感冒了”?這都要從免疫力談起。免疫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決定著身體健康與否,那么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免疫力。

簡單來說,免疫力是身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能力,它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抗侵入人體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或癌細胞,保持機體健康的能力。

免疫力來自免疫系統,所以它的強弱可以反映人體免疫功能的強弱。由于免疫系統是我們自身的全科醫生,它負責全身的安全和清潔,抵抗入侵人體的病原體,負責全面檢查身體各部位的健康狀況,調度營養供給和廢物排出,維持機體器官的正常運行,及時清除體內的毒素,確保體內純凈。所以,我們的免疫力有三大功能:防御功能、免疫監視功能和自身穩定功能。

◆防御功能

由于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而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產生、分化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免疫活性物質如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則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所以,免疫力就是上述免疫系統所有組成部分共同發揮作用的綜合體現。

由于免疫力的防御功能是由免疫細胞及其產生的物質完成的,所以,關于免疫系統是如何發揮防御功能的,具體可參考上一節我們所講的細胞免疫系統的相關內容,在此我們不再贅述。

很多時候,對于免疫細胞所做的防御工作,我們都是渾然不知的,這是因為免疫細胞這支軍隊處于絕對優勢。但是當你出現體溫升高、全身酸痛、鼻涕眼淚一大把、痛苦不堪的狀況時,就表明體內的免疫軍隊遇到了較為強大的敵人,正在調動全身各種力量和防御機制(例如發燒就是身體通過寒戰使得體溫升高到不適合細菌、病毒生長的溫度,抑制其繁殖),如果免疫部隊戰敗,病毒、細菌等敵人就會乘虛而入,發生嚴重的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我們平時看到感染部位化膿的膿液就是免疫細胞與病毒、細菌戰斗過程中兩敗俱傷留下的尸體。

◆免疫監視功能

一旦某種病毒進入我們的身體一次,B細胞就會終生記住它,等它下次再來的時候,馬上就會產生抗體,把它殺死。這也是為什么得過水痘的人不會再得,更是打疫苗能夠預防部分疾病的重要原理。

可是,為什么我們會經常感冒呢?這是因為感冒病毒有無數類型,每次感冒時的病毒都是不一樣的。還有一些病毒,比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它在傳染的過程中,基因不斷變異,等幾年后人們再接觸到的時候,它已經變得面目全非,我們的身體已經不認識它了,所以我們又會得第二次、第三次流行性感冒。

◆自身穩定功能

除了防御外來病毒、細菌之外,免疫細胞還要保護自身細胞的穩定。我們人體每天有萬億個細胞分裂和增殖,在分裂和增殖過程中總會有少量的細胞發生叛變(癌細胞),免疫系統負責清除這些癌變細胞。正常細胞繁殖幾代后就會衰老死亡,而癌變細胞則會無休止地復制繁殖,并擴散到全身各處。如果機體沒有能力及時辨認出癌變細胞,就會造成災難的來臨——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免疫系統還擔負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功能,可以清除身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不健全細胞或老化的細胞。在有些情況下,免疫系統的自身識別系統可能發生混亂,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身體里面的國防部隊分不清敵人和自己人,槍口掉轉向自己人開槍。免疫系統不受控制地攻擊身體各個系統,導致一類自身免疫病,典型的代表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病毒或者細菌,很多情況下,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如剛才講的吞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B細胞)通力合作,在不知不覺中就把它們殺死了,我們并沒有生病的癥狀。假如沒有這個免疫系統,估計我們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生病,生命也就難以維持了。

就拿我們常見的感冒來說,感冒都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非常有效的能夠殺死感冒病毒的藥物。至于醫生給你開的一堆感冒藥,并不是用來殺死感冒病毒的,大部分都是用來緩解癥狀的,可以讓你免受發燒、頭痛、咳嗽等癥狀的困擾。還有一些藥是抗生素,它們也不是用來殺死感冒病毒的,而是幫你對抗其他乘虛而入的致病細菌。

既然藥物不能對付感冒病毒,那么感冒怎樣才能好呢?這就要全靠免疫系統了,當它產生的抗體足夠把感冒病毒殺死時,我們就恢復健康了。至于多長時間能好,就得根據個人的免疫力和入侵病毒的強大程度而定了。

現在,我們已經對免疫力的功能有所了解了,它用自己的方式感覺、體驗和記憶著這個世界,用讓我們嘆為觀止的記憶力和執行力保護我們不受這個世界和自身的傷害。所以,想要健康,怎能不重視免疫力?

標準不同,免疫力的分類也不同

免疫力的分類標準并不是單一的。

◆根據獲得方式的不同,免疫力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力和獲得性免疫力

先天性免疫力又稱為非特異性免疫力、固有免疫力,顧名思義,它是用非特異性的方式抵御外來感染,并不是針對某種細菌或病毒的。跟后天免疫系統不一樣,先天免疫系統不會提供持久的保護,主要是發揮迅速地抗感染作用。

獲得性免疫力是人生下來以后在生活中自然獲得的,或者用人工輔助的方法被動得到的,比如我們小時候注射了水痘疫苗,以后就不會再得水痘,這種免疫力就是獲得性免疫力。

◆根據針對對象的不同,免疫力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力和特異性免疫力

我們先來看什么是特異性免疫力。顧名思義,這種免疫力是具有針對性的,是一種針對特定病原的免疫力。由于它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所以也叫后天免疫力。怎樣才能獲得這種免疫力呢?它是因人而異的,也是因病而異的。假如我們患了某種傳染病或者隱性感染,那么我們就能獲得針對這種病的免疫力。這也是為什么通過接種疫苗我們可以獲得特異性免疫力。接種疫苗的原理,就是把人工制成的消減或消除毒力的病毒株接種給人體,讓我們的身體產生針對這種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力,以后再遇到這種病毒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感染了。剛才我們提到的注射水痘疫苗獲得的免疫力,就是特異性免疫力。

而非特異性免疫力,主要是指機體的皮膚、黏膜對病原體的阻擋作用,皮膚、黏膜所分泌的殺菌物質的殺菌作用,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吞噬作用,以及補體、溶菌酶、備解素、干擾素等物質對病原體的作用。這類免疫力,是我們需要更加密切關注的,因為對于先天性免疫力我們無能為力,特異性免疫力交給科學家和疫苗就可以了,而非特異性免疫力就要靠我們自己了,假如你愿意,它是可以增強的。

五大因素決定免疫力的高低

現在,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到免疫力。

第一是遺傳。人體的免疫力首先跟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系,遺傳基因從先天上決定了每個個體的免疫系統狀況。

第二是年齡。免疫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免疫系統的反應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慢,出錯概率也不斷增多,這是無可奈何的自然規律。

第三是飲食。大家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免疫系統總是在與人體內外部的致病因子做持久戰,以阻止其對機體的危害。已被證實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細菌、病毒、吸煙、酗酒、污染物質、紫外線、精神壓力、不良飲食以及人體自身產生的變異細胞等。免疫系統在與它們斗爭的過程中,每時每刻都在生產數以百萬計的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吞噬細胞。看來,這場曠日持久、永不停歇的斗爭是非常耗費力量的。那么,免疫系統從哪里獲得它生產抗體的基本生物活性物質?它那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動力是從哪里得來的呢?關于這一點科學家們已經證實了,它主要從食物中得來。

食物中有多種營養素能刺激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力,比如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B?、維生素B?(煙酸)、維生素B?(泛酸)、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β-胡蘿卜素、鐵、鋅、銅、硒等。如果缺乏這些成分,身體的免疫機能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飲食對于免疫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一定要重視。

第四是精神心理壓力。眾所周知,壓力對健康有重大影響,是因為它對免疫力、內分泌系統等都有重大影響。由于壓力會使我們精神緊張、焦慮、憂郁,所以會減少自然殺傷細胞的數量與淋巴細胞的活躍度。因此,我們需要用減壓和管理壓力的方法來加強免疫力。

第五是睡眠。免疫系統是按照正常的晝夜規律運作的,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其吞噬能力會減弱,細胞分裂會減少,自然殺傷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數量及活動會受到抑制。所以,我們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拒絕熬夜,使免疫系統得以休養生息。

對免疫力有影響的這五大因素,遺傳與年齡因素方面,我們無能為力,能做的提升不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均衡飲食、定時減壓及提高睡眠質量,來提升免疫力。這三種方法,做起來容易,但堅持很難,而一旦我們堅持下來,將對提升免疫力產生無可替代、無法估量的作用。

要想老得慢,擁有健康平衡的免疫力是關鍵

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人體的衰老程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保持健康并不是為了預防疾病,而是為了預防太快衰老。不是嗎?你現在沒有病,并不等于身體衰老的過程減慢了。真正的健康是減慢衰老的腳步,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要靠你自己。想想看,假如你到60歲的時候,身體各器官還保持在20歲的年輕狀態,你是不是就可以擁有20歲年輕人的健康狀態了?理論上,這不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要我們能夠讓自己的免疫功能始終保持在20多歲的水平。

免疫力與衰老密切相關,人體免疫力的強弱是身體健康與衰老的關鍵所在,免疫功能減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機體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能將入侵體內的細菌、病毒和體內已衰老死亡的細胞、已突變的細胞以及引起超敏反應的物質,統統地加以吞噬和消滅,從而使體內環境穩定,保持機體健康。然而我們的免疫功能與年齡通常成反比關系,也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力也會隨之不斷減弱下降,這就是為什么老年人會多病,且多患重病絕癥。假如我們的免疫力減弱的速度慢一點,我們衰老的速度當然也就會慢一點。

身體早衰的信號提醒我們關注免疫力

讓免疫力減弱的速度減慢,實際上操作起來并不太容易。不僅不容易,現實的情況還常常恰恰相反,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已經存在早衰現象。

原則上,我們機體的免疫力在25歲左右達到高峰,所以完全不應受到老化問題的困擾。然而,長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勞心勞力,加上缺乏及時的恢復和足夠的營養補充,導致我們機體細胞的超前老化,而且這種老化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甚至會導致“過勞死”。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年輕就肆無忌憚地消耗身體。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身體早衰的信號吧。

1 “將軍肚”早現。20多歲的人就大腹便便,意味著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很容易找上門來。

2 脫發。斑禿、早禿,以及每次洗發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精神壓力太大、精神緊張所致。

3 頻頻去衛生間。如果你的年齡在20~30歲,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開始衰退。

4 性能力下降。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的狀況,或男子陽痿、女子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5 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熟人的名字。

6 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 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8 精神難以集中,不明原因地走神。

9 睡眠時間越來越短,醒來還是覺得累。

10 看什么都不順眼,愛發火。

11 處于敏感緊張的狀態,懼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事。

12 因為自己的生活常規被擾亂而不高興,總想恢復原狀。

13 對已做完的事,反復思考和檢查,而自己又為這種強迫癥苦惱。

14 身上有某種不適或疼痛,找醫生檢查,各方面身體指標又都正常,查不出問題,自己不能放心,總想著這件事。

15 莫名其妙地煩惱,做其他事也常常不能分散對煩惱的注意力。

16 情緒低落,常常心情不好,對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和興趣。

17 易于疲乏,或沒有明顯原因地感到精力不足,體力不支。

18 怕與人交往,厭惡人多,在他人面前感到緊張和不自在。

19 心情不好時可能會暈倒,控制不住情緒和行為,甚至突然說不出話、看不見東西、憋氣、肌肉抽搐等。

20 覺得別人都不好,別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對。事過之后能有所覺察,明白自己似乎太多事,鉆了牛角尖。

現在我們可以對照以上這些情形進行自我檢查:具有1~2項者,說明免疫力處于“黃燈警告期”;有3~5項者,說明已經進入“紅燈危險期”了。

這20個選項,每一個都是身體早衰的信號,一旦出現,就應該警惕。

要知道,機體免疫功能會隨著年齡悄然、緩慢、持續減弱,假如我們20多歲的時候免疫力已經比較低下了,那么等到30歲以后,各種疾病就會相繼找上門來。所以,假如我們不想過早衰老,或者想要保持年輕態,就努力讓自己擁有更加健康平衡的免疫力吧。

五大身體信號,提醒免疫力已經出問題了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會辨別身體發出的信號,當然這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身體不會真的發出什么聲響,而只是會有一些微妙變化或者表現。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認真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對病痛和異常情況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另一方面要找出表象背后隱藏的原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疾病或者病變的早期及時發現,并且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案。

對于可見的疾病是這樣,對于不可見的免疫力也同樣如此。假如免疫力開始降低,我們的身體便會向你傳遞一些警報。比如,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在一年里感冒不超過3次,免疫力是屬于正常的;如果感冒的次數超過4次,就屬于免疫力下降了。同時,下列情況的出現都與免疫力低下有關,比如反復感冒、肺炎、肝炎、支氣管炎、霍亂、皮膚病、非典型肺炎、癌癥、艾滋病,等等。我相信沒有任何人愿意等到自己出現這些疾病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免疫力低下,所以,我們需要格外關注免疫力低下的早期信號。

感冒不斷。如果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飯,天氣稍微變冷、變涼,來不及加衣服你就打噴嚏,然后的日子便與感冒相伴了,而且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才好,這就說明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

經常感到疲勞。若工作經常提不起勁,稍做一點事就感到累,去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什么器質性病變,休息一段時間后精力得以恢復,可這樣的狀態持續不了幾天,疲勞感又會出現,那就關注一下自己的免疫力吧。

傷口容易感染。身體哪個部位不小心被劃傷的時候,幾天之內傷口處會紅腫,甚至流膿,正常人幾天就可以恢復,而你卻要拖很久;或者你的某個部位,比如臀部長了一個又疼又癢的小癤子,過幾天頭上又長了,也說明抵抗力下降。

腸胃嬌氣。如果你的腸胃像個沒有長大的嬰兒,經常是在外面餐館吃了一個普通的菜,其他人安然無恙,而你卻上吐下瀉,說明你的腸胃的自身保護功能存在問題。

容易受傳染病的攻擊。如果你的同事不論誰有得感冒的,不幾天就會傳染上你,如此形成“規律”的話,證明你的抵抗力存在問題了。

總而言之,如果出現經常性地感到疲勞、感冒不斷、傷口容易感染、傷口愈合速度慢、腸胃嬌氣、易受傳染病攻擊等一個或幾個癥狀,那么你就要好好關注免疫功能了。這些信號都還是比較輕的表現,這時候我們應該去醫院檢查白細胞數值。若有經驗的話,你會發現,在感覺不舒服時,白細胞的數值也較低,這是很有參考價值的。當然,這時候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癌癥找上門

我們的健康到底取決于什么?在醫學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確定無疑了:心理、飲食、睡眠和運動。這四大基石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功能及其協調運轉程度;而這些器官的功能及運轉狀況,又直接影響著全身的內分泌系統;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是否處于最佳狀態,則進一步影響了人體免疫力的高低。因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健康與免疫力由四大基石共同決定。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體自身免疫力的好壞,直接反映了健康狀態,它也是我們健康與否的根本要素。

根據免疫學理論,人體許多疾病都與體內免疫功能有關,也就是說,很多疾病是人體免疫力低下的必然結果,免疫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它就像我們身體組建的一支保護健康的軍隊,在與外界襲來的病毒、細菌作戰時,承擔了重要的防御任務。正常情況下,或許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當人體受到細菌或病毒攻擊時,它就會奮起反抗。比如,當我們患上感冒或出現小傷口時,不用打針、吃藥也能痊愈,這與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有關;人體內時刻都在產生癌細胞,但并非人人都會得癌癥,為什么呢?這多虧了強大的免疫系統。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正常人的體內,每天都會產生100~200個突變細胞,也就是癌細胞。而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每天每個人的體內則會產生3000~5000個癌細胞。乍一聽起來,這實在讓人驚恐不已,但這并不代表人人都會得癌癥。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支威力強大、反應靈敏、分工精細而又協同作戰的精銳防衛部隊——免疫系統,它在不停地工作,不斷殺死這些“非正常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為保衛你的健康而與敵人搏殺著。只要你體內的免疫系統沒有出現異常,你就不必擔憂癌細胞會泛濫成災。

因為,假如免疫系統功能正常,它就能夠及時地偵察發現、準確地判斷識別,并且迅速調動兵力、果斷指揮以全殲敵人。因此,盡管每天都有100~200個或3000~5000個癌細胞產生,但它們都可以被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及時消滅干凈,無法生存,我們自然也就不會得癌癥了。

但是,假如免疫力出了問題,免疫系統的偵察識別能力變差,反應遲緩,兵力彈藥不足,或者指揮失靈等,有可能讓本來應該全部被剿殺的敵人出現漏網之魚。這時候,功能異常的免疫系統會誤把這些幸存者當作自己人,并且給它們提供舒適的生存環境。久而久之,它們的隊伍就會逐步壯大,到那時可能就不止一二百個或三五千個了,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兩萬個或三五十萬個。

100萬個癌細胞的體積,也大概只有一根針的針頭那樣大小而已。這時候,我們可能仍然不會有異樣的感覺,但已是重病在身了。如果身體狀況得不到改善,免疫系統繼續惡化的話,體內癌細胞將會不斷地裂變增加,500萬、1000萬、1億、5億……直到有一天我們在自己身體上可以摸到硬塊,如果這個硬塊大約有1立方厘米大,那它至少擁有10億個癌細胞了。這時候,如果身體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小到一個微不足道的傷口和感冒,大到讓人談之色變的癌癥,免疫系統功能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想要保持身體健康,我們就必須提高身體免疫力,確保免疫系統正常發揮功能。只有在機體免疫系統的協同作戰下,人類才能抵抗病原的侵襲,并且在有疾病入侵時產生強有力的“自愈力”驅除病原,使機體恢復健康。我們想要與癌癥絕緣,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最佳的預防方案。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深感免疫力是身體健康的根本?

免疫缺陷:人體沒了抵御外部感染的屏障

假如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正常,只是暫時受到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等因素影響而變得低下,可能會表現為經常感冒、容易疲憊等。但是,假如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失常或者不完善,后果就要嚴重多了,因為這時候會出現各種免疫缺陷疾病。

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免疫缺陷。簡單來說,它就是指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能力低下,臨床表現為反復感染或嚴重感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非常少見,臨床上我們見到的主要是繼發性免疫缺陷,這類患者非常容易遭受各種感染。那么什么是繼發性免疫缺陷呢?它是指發生在其他疾病(如慢性感染)基礎上,由放射線照射、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營養障礙引起免疫系統暫時或持久損害,最終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狀況。哪些因素可能誘發繼發性免疫缺陷呢?

首先是感染。許多病毒、細菌、真菌及原蟲感染常常可以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比如麻疹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嚴重的結核桿菌或麻風桿菌感染,都可以引起患者T細胞功能下降。這其中,尤其以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艾滋病最為嚴重。HIV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這種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感染艾滋病的人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癌癥,病人幾乎都死于繼發感染和癌癥。所以,艾滋病的可怕之處在于讓人失去免疫功能,從而死于各種感染和疾病。

其次是癌癥。癌癥,特別是淋巴癌,常常可以進行性地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在廣泛轉移的癌癥患者中,常常出現明顯的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狀況。比如,晚期癌癥患者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明顯減弱,感染成為這類患者的最大威脅,他們可能因為感染而失去生命。

再次是蛋白質喪失、消耗過量或合成不足。患慢性腎小球炎、腎病綜合征、消化道疾病或身體大面積燒傷、燙傷時,蛋白質包括免疫球蛋白大量喪失;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時蛋白質消耗增加;消化道吸收不良和營養不足時,蛋白質合成不足。這可使免疫球蛋白減少,體液免疫功能減弱。

最后,從原因上來看,還有一部分免疫缺陷是醫源性的。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為了治療相應疾病不得不長期使用的免疫抑制劑、細胞毒性藥物和某些抗生素。比如,大劑量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會使免疫功能被全面抑制;抗腫瘤藥物會同時抑制B細胞和T細胞的分化成熟,從而使免疫功能被抑制;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會抑制抗體生成和T細胞、B細胞對有絲分裂原的增殖反應。

另一部分,是由于放射線損傷。雖然放射線治療是應對癌癥及抑制同種組織器官移植排斥的有效手段,但大多數淋巴細胞對γ射線十分敏感。嚴重的放射線損傷會造成永久性的免疫缺陷。

總而言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的免疫缺陷,其后果都是致命的。因為它們都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容易發生嚴重感染或癌癥。因此,盡管免疫缺陷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概率不大,但免疫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們無論如何也要避免免疫力失常和出現免疫缺陷。

過敏反應:過猶不及,免疫力失衡的典型反應

免疫力低下時我們會容易生病,出現免疫缺陷則結果可能是致命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免疫力越高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機體抵抗外界侵擾的能力過低會出現很多風險,過高同樣會帶來問題,比如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一位網友說自己前一陣子買了一套以前沒用過的化妝品,剛用的時候還覺得挺好的。可是用了大概一周,狀況出現了。她的臉開始變得紅腫,出現大片紅斑,上下眼瞼也變得水腫。去皮膚科治療時,醫生說是化妝品過敏,給她開了一些外用藥。女孩子都愛美嘛,她聽說過敏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為了早點痊愈,就買來很多聲稱能“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皮膚仍沒有好轉的跡象,怎么辦呢?她非常苦惱地問我。

那個可能是過敏原的化妝品當然必須停用,除此之外,我讓她趕緊把保健品也停了。因為過敏本來就是人體的自身免疫反應過強所致,刻意提升免疫力反而不利于對抗過敏。

當然,為了對抗過敏,我們也不能矯枉過正,使免疫力過于低下。想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保持免疫力平衡。

那么,我們究竟為什么會過敏呢?這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你不能說它是疾病,盡管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我們所說的過敏,顧名思義就是過于敏感,它又被叫作超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是由免疫機制誘導產生的。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對身體外部的物質反應太過敏感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是一道防線,用以消滅入侵的有害物質。但是,當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過敏原時,過分“激動”的免疫力就會讓我們“過敏”。

那些明明是正常物質的過敏原,比如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當它們第一次進入機體時,與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結合,產生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過敏因子,但是并不會立即讓我們產生過敏。此狀況有的會維持2~3天,有的會維持數月。當機體第二次接受這種過敏原時,肥大細胞才會變形,產生過敏因子,并使我們過敏。

這種過敏現象,就表現為有些人的免疫系統把這些對多數人無害的物質標識為“有害”物質,并下發動員令,號召防御部隊抗體進行抵抗,于是各種作用強烈的化學因子被釋放到組織和血液中。雖然這些物質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損傷組織,但嚴重的過敏反應也很危險,例如哮喘可能導致窒息或者過敏性休克而死亡。這時候,幾乎所有物質都可能成為過敏原,比如塵埃、花粉、藥物或食物,它們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從而引發變應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變應性結膜炎、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等情況。

一般情況下,過敏反應多發生在青壯年身上,這是因為他們的機體正處于鼎盛時期,免疫系統功能旺盛。當人逐漸衰老,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反而會下降。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過敏是免疫力低下所致,盲目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但是,過敏反應并不代表我們的免疫力很強、很好。我們可以看到,過敏反應的實質是免疫反應,也就是一種防御反應,它實際上是一種病理性免疫增強,是相對的過強,是免疫失衡所致。

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可以毫無顧慮地吃東西、養寵物、游玩、化妝等,而不必擔憂有任何不適,而有的人在生活中總有些禁忌,比如不能吃海鮮、不能接近動物等,以防止過敏?為什么有些人的過敏反應只發生在某個年齡段,而有的人卻不得不與過敏相伴終身?這就要涉及一時過敏和過敏體質的問題。

導致過敏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外在因素是由于過敏原以及精神壓力、疲勞等導致的免疫力失衡;內在因素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是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過敏體質與遺傳有很大的關系,但即使遺傳了過敏性基因,也可能不發病,只有當后天的一些誘發因素使你的免疫力失衡,這部分基因出現異常時才會發病。因此,過敏反應是可以預防、可以改善的,關鍵是不要讓我們的免疫力失衡。

自身免疫性疾病:戰友失控,免疫系統自亂陣腳

假如說過敏反應是免疫力失衡與過敏體質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完全是由于免疫系統功能過于強烈。過度反應的免疫系統會將自身組織當成外來的病原體攻擊,從而使我們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溶血性貧血等。

免疫系統一直充當我們健康的保護者,能阻擋和殺死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然而,當免疫系統出現錯誤,不能夠正確地辨清敵我時,便會掉轉槍頭攻擊自身健康的細胞和器官,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這種疾病之所以特別棘手,是因為醫生面對這種疾病常常會“畏首畏尾”,因為面對敵人只要殲滅就好,可面對失常的戰友,既怕傷著它,又想要阻止它搗亂,這就比較麻煩了。

既然不能直接殺死細菌或病毒,對癥下藥行不行呢?可問題是,到底是什么導致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現在我們還說不清。陽光、空氣、食物中都有可能暗藏著觸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險因素,讓人防不勝防。例如,裝修材料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就可能誘發紅斑狼瘡,當患者為喬遷新居而欣喜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患上這種折磨人的疾病。所以,找不到病因,我們當然也就沒有辦法有效預防。

更可怕的是,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都有可能受到免疫系統的錯誤攻擊,所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80多種,我們的大腦、眼睛、脊椎、甲狀腺、關節、皮膚、心臟等,都有可能受到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比如,脫發、腸胃不好、月經量大等,都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現。

就拿俗稱“鬼剃頭”的斑禿來說吧,這種病會讓患者的頭上、臉上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塊狀的毛發脫落。這其實是免疫系統攻擊了毛囊,破壞了毛發生長的基礎。斑禿雖然一般不會損害健康,但是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貌,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更為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等就更不用說了。

剛才我們已經提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相當棘手,異常復雜:既要通過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抑制不正常激活的免疫系統,阻止其攻擊重要內臟,挽救生命;又要避免過度抑制正常的免疫系統功能,防止發生各種致命性感染。再加上我們對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都不清楚,所以治療和預防復發就變得更加困難了。我們應盡量讓自身免疫功能正常,避免應用外源性食物和藥物盲目“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假如自己屬于高發人群,就更要嚴格關注自身的免疫系統工作狀況。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見,它其實非常常見。總體來說,育齡女性、20~40歲的青壯年人群、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有其他免疫疾病的人群等,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危人群,這些人更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免疫力,不是看它的高低,而是看它是否平衡。

自我測試:了解你的免疫力水平

現代人似乎總是有太多事情要做,整天忙東忙西,甚至連體檢都顧不上去做,更別提關注免疫力了。通過前面幾章的閱讀,相信大家應該已經了解到免疫力究竟有多重要,那么你是否好奇自己的免疫力到底處于什么水平、需不需要提高?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簡單的小測試了解一下你的免疫力水平吧。

1 你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嗎?

2 你從不為瑣碎小事而心緒不佳,哪怕只有一點點時間也能用于休息嗎?

3 你的食譜里包含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你在一年四季都會注意補充維生素嗎?

4 你是個善于交際、有許多朋友的人嗎?

5 你對戀愛狀況很滿意,感覺家庭生活很幸福嗎?

6 你喜歡呼吸新鮮空氣,經常散步嗎?

7 你有適量飲酒的習慣嗎?

8 你很注意自己的體形嗎?

9 你每天喝足夠多的水嗎?

10 一到冬天,你就會手腳長凍瘡嗎?

11 你一年至少感冒4次嗎?

12 你身體有點問題就得吃藥嗎?

13 你吸煙嗎?

14 你居住在生活、工作壓力大、環境差的城市里嗎?

15 你經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嗎?

16 你在一個大集體里工作嗎?

17 你的工作很緊張,家務活也很繁重嗎?

18 你夏天很怕熱、冬天很怕冷,必須在有空調的房間待著嗎?

如果(1)~(9)題的回答是“是”,每題得1分;如果(10)~(18)的回答是“否”,每題也得1分。

1~6分:可以說,你的免疫力很差,因此,你經常得病。你需要免疫學專家的幫助,否則無法增強抵抗力。

7~12分:你的免疫系統有些問題,應盡快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每天早晨洗一個水溫反差大的澡,這些小措施對提升免疫力十分有益。

13~18分:你的免疫力很強,疾病會繞著你走,你即使有點不舒服,也很容易恢復。

假如得分在8分以下,那么基本上可以說你的身體已經處于亞健康狀態,你的免疫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功能可能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即便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但如果去醫院檢查,你會發現一些指標可能已經出現異常,因為這時候你的身體抵抗力明顯下降,各種原來機體免疫系統能夠清除、而現在清除不了的細菌、病毒很容易趁機作亂。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免疫力并不處于同一水平,它在我們25歲時達到頂峰,然后,隨著身體各器官及組織功能的衰退,它在我們30歲以后開始逐年下降。所以,中年人是最危險的群體。

因為一方面,我們的免疫功能開始走下坡路,本來應該好好休整,給免疫系統更多呵護;但另一方面,中年時期,尤其是40歲以后,又是人生中經濟壓力、精神壓力最大的階段,很多人仍然不得不像年輕人一樣透支健康。工作強度大、作息不規律、營養跟不上,最容易導致免疫系統出問題,免疫球蛋白數目減少,甚至引發癌癥。所以,假如你的免疫力測試得分不高,又處在中年階段,就一定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东辽县| 郯城县| 商水县| 宕昌县| 旬阳县| 天柱县| 保康县| 广昌县| 肥东县| 吴堡县| 许昌县| 阿坝| 玛沁县| 新密市| 禹州市| 遵化市| 永州市| 调兵山市| 安国市| 靖州| 萍乡市| 社会| 东莞市| 阿拉善盟| 磴口县| 古蔺县| 德州市| 仪陇县| 宁蒗| 镇宁| 新疆| 鹤庆县| 大兴区| 青冈县| 樟树市| 凤阳县| 溧水县| 巴彦县| 肥西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