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本《非暴力溝通》

人是社交動物,說話是一門藝術。不善于溝通的人常常會招致矛盾沖突,而善于溝通的人往往能化干戈為玉帛。本文推薦的這本書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解決沖突的最佳實踐手冊”,它有助于幫你進一步提升社交能力,不僅讓你會說話,更能讓你在不發生矛盾的情況下更好地利用溝通的魅力去解決問題,提升待人接物的水平,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給他人取過綽號,瘦點兒的叫人家“竹竿”,胖點兒的叫“水桶”。我們自認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玩笑,對方如果接受,那他等同默認,對方如果生氣,那他就是連個玩笑都開不起。盡管我們不想承認,但這的確屬于語言暴力的一種,相對于那些面紅耳赤的正面沖突,語言以及情緒上的冷暴力正越來越多地侵襲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些有意無意的語言暴力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它的危害更不易被發覺,更容易在一個人的心理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

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本書《非暴力溝通》可以幫助大家消除隔閡,化解沖突,是一種以愛為出發點的新的溝通方式。本書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他有著五十多年的實踐經驗。

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在這一刻觀察到了什么?不要去管喜歡或者不喜歡,要避免從感性上表述,而是從客觀事實出發,純粹地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對觀察結果的表達要準確清楚,不要拖泥帶水,夾雜著一些可有可無的話,避免判斷或評價,客觀一些。接著,表達感受,例如郁悶、恐懼、喜悅、憤怒等。然后,說出是因為自己哪方面的需要而導致那樣的感受。

舉個例子,比方說你的舍友將他的垃圾亂扔到了你的桌子底下。你可以這樣跟他說:“看到桌子底下的垃圾,我不太舒服,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整潔的人。”接著,你繼續說:“你要不把垃圾收拾一下?”這就是非暴力溝通最簡單的運用。

如果你沒聽懂,沒關系,接下來我們先從四個要素說起: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觀察就是觀察身邊的事情,此刻我們觀察到了什么?不管是否喜歡,只是把事情說出來,不加以判斷或評價。這里要嚴格區分觀察和評論,像“你真是太討厭了”這是評論,而“我今天和你問好你沒有回應我”這句話才是觀察。要注意避免混淆觀察和評論,觀察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是不夾雜情感的,而評論不僅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其中還帶有評論者這一發表評論的主體對客觀事實的情感表達,這是主觀的,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是有一定差別的,正如俗話所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對某一件事的看法不一定能讓對方接受,甚至有時還會引發對方的反感和憤怒,倘若運氣好,你的評論剛好能讓對方接受,問題不大,反之,矛盾會激化。因此,采用觀察就是為了避免不必要問題的發生,減小溝通中的觀念差異,促進非暴力溝通。

第二個是表達感受,比如喜悅、開心、氣憤等。除了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我們還常常會把感受和想法混淆。舉個例子:“我覺得小提琴拉起來像彈棉花”這句話表達的是感受還是想法呢?一看到“覺得”兩個字,我們很容易將其歸類到感受上,實際上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想法:我認為我的小提琴拉得不夠好。

想要學會非暴力溝通,就要學會區分什么是感受,什么是想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有利于促進人際關系進一步升華,更有利于改善工作。一旦你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彼此的距離就能更為貼近,良好的交流往往需要心靈的碰撞。

第三個是表達你的需要。當我們聽到我們不想聽的話時,我們的反應一般有四種;第一種是認為自己犯了錯;第二種是指責對方;第三種是理解自身的需求與感受;第四種是用心領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感受源于我們自己。我們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對別人言行的理解,導致了感受的產生。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你需要和期待一些東西,所以你用你的感受將它們表達了出來。比方說你想要拉著一個朋友去看電影,但是他并不想跟你去,于是你對他說:“你不陪我去,我自己去看電影有啥意思?”你表達的是他不陪你去你很無聊的感受,但是實際上你真正想表達的是“我主要是希望你陪我去看電影。”

所以通過理解我們內心的意愿和想法,我們能更容易地去接受我們自身所帶來的感受,這樣就有利于避免矛盾沖突,在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的同時也為自己考慮。

如果我們直接去批評別人,別人很大概率會回擊,“你憑什么來要求我”。相反,如果我們把我們的需要直接提出來,對方就比較有可能做出正面、積極的回應。

第四個是表達具體的請求。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提出請求時要盡量使用具體的形容,減少模棱兩可、抽象的言語描述。我們想要做出讓對方滿意的回應,肯定要先清楚對方的意思,道理是一樣的,反過來說,我們越是希望對方給我們理想的回應,我們就越是應該盡可能地把我們的意思表達得清晰明白。當然了,適當請求他人對我們意思的反饋是有必要的。問問他們的想法,以便于進一步開展交流。一旦人們認為你的不理睬是對他們的責罰,他們很可能就會誤會,把我們的請求當作一種命令,就好像自己不得不接受、不得不去做一樣。如果我們清楚地表達我們并沒有強人所難的意思,而是公平、對等的交流溝通,人們一般會相信,我們提出的是請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溝通重視人們內心的需求,希望了解每一個人內心的想法,并不是簡單地去改變自己來迎合他人。它是聯系的,是社交的,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建立聯系,而且這種聯系不是簡單的,而是在傾聽和誠實的基礎上。

非暴力溝通還有另一大方面,就是傾聽他人。傾聽是我們日常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體會他人的觀察、感受和需要,然后做出行動來滿足他人的請求。同時我們不僅需要傾聽別人也要傾聽自己,當我們掌握了以上四個要素,我們就可以比較準確地了解自己的意圖。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分每秒都在腦子里和自己對話,所以我們也需要和自己進行非暴力溝通,當我們生氣、憤怒、痛苦時,我們可以問自己“我什么樣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一旦意識到自身尚未被滿足的需要,我們就能更好地調整心態。而開始體會到別的情感,無論它們是失望、悲傷或者其他,其目的都是推動我們去滿足需求和追逐夢想。

當明確了非暴力溝通的兩大方面,我們可以運用它來進行有效的溝通。例如充分表達憤怒,那么非暴力溝通表達憤怒為以下幾步,最開始,先停,冷靜,調整呼吸,像一個木頭人一樣,先不要去指責或者懲罰。靜靜地感受自己,回想一下從剛剛到現在發生了什么,然后想想是什么樣的想法惹我們生氣的,最后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求。

這里再介紹一個非暴力溝通很好的運用——如何用非暴力溝通法表達感激?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熱情善良,喜歡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施以援手,遇見他們是我們一生中的幸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激?怎樣表達出情真意切而又不至于讓人覺得虛偽?

非暴力溝通告訴了我們怎么合理地表達感激,它有以下三個部分:

1.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2.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在表達感激態度時,不必拘泥于這三個部分的順序,有時說聲“謝謝”或是禮貌微笑就可以了。當然了,如果我們要確定對方是真的聽懂了我們要表達些什么,這時關于上面三點的具體語言描述就有必要。

為什么要這樣表達?

首先要明確目的,在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表達感激時,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感激他人的幫助,而不是想得到什么回報。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況下,在贊揚他人時,我們很少去表達我們內心的活動,而是把自己放在了上帝視角上去判決一件事。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感激的情緒得到了充分表達,對方也更容易感受到這種感激并不是虛偽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最后,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它讓我們對于語言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對于那些不假思索直接脫口而出的言語加以修飾后再將它送達到他人耳朵里,這樣能有效地避免言語對他人的傷害。當我們不去指責、評價、嘲諷,收到的回復就不會再是惡語相向,當我們發起的交流活動是基于他人感受進行時,可以幫助對方找到自己心里的需求,當我們明了自己的感受、需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培養對自己的愛,促進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推薦文章作者及音頻錄制:林澤琴 吳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柱| 敦化市| 南昌县| 鹤峰县| 龙里县| 浦江县| 当阳市| 禹州市| 千阳县| 开鲁县| 北安市| 乌兰浩特市| 高安市| 新兴县| 日土县| 麻江县| 东方市| 义马市| 社旗县| 繁昌县| 嘉荫县| 铁力市| 兴化市| 望江县| 紫金县| 洱源县| 钦州市| 安义县| 彩票| 肥城市| 苏尼特左旗| 西青区| 友谊县| 渭南市| 申扎县| 肥城市| 大安市| 论坛| 林州市| 阿勒泰市|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