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病,我只是特立獨行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前言
異常,顧名思義就是不正常,也叫失常。異常心理學,就是非正常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異常心理學自然是研究偏離大多數人具有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的學問,其中包括人格異常。這部《我沒病,我只是特立獨行》便以各類人格障礙為切入點,講述十種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包括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等。
人格障礙雖是一種心理障礙,但因其癥狀隱蔽,很多人以正常人的姿態生活著,除非專業的心理診斷,并不容易發現其人格病態。人格障礙看似是一種“無害”的病癥,因為它不同于抑郁癥、躁郁癥、強迫癥等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格障礙者的痛,只有人格障礙者本人或他們身邊的人才知道。
本書以異常心理學中的人格障礙為中心,搜羅了一些“不正常人類”,以貼近生活的鮮活故事講述人格障礙者的不同側面,如偏執型人格障礙者的敏感多疑;自戀型人格障礙者的自大狂妄;表演型人格障礙者的語不驚人死不休;邊緣型人格障礙者對被拋棄的恐懼幻想……
人格障礙影響的主要是人際關系,尤其在自我暴露程度最高的親密關系中,因此,本書采用的案例多集中在戀人關系、夫妻關系,從“受害者”或“旁觀者”的角度反映人格障礙者的病癥。此外,每一小節配有“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旨在從心理理論、癥狀表現、研究現狀、治療方法等方面介紹某一人格障礙或人格障礙的某一癥狀。
人格障礙是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其表現具有長時間的穩定性,難以改變。人格障礙者讓本人或他人遭受痛苦,目前的心理治療或精神科治療只能以改善病人行為方式、改善生活狀態為目的。因此,本書的讀者可以見到形形色色的人格障礙者,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但是不要過于期待從中獲得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妙方”——與患有人格障礙的朋友、親人或愛人相處,最好的方法便是觀察他、了解他,幫助他人,提升自己。
最后,祝讀者們能從本書中學到知識,增長見識,擁有更美好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