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組織內部治理研究:基于權力場域的視角
- 胡仁東
- 667字
- 2020-07-29 10:55:56
第二章 大學組織與市場:場域的拓展
大學與市場,看似兩個相隔較遠的領域,在今天知識經濟的背景下,這兩個領域已經變得不可分離了。大學是遠離市場還是走入市場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無論爭論結果如何,在“需求”的刺激下,我們都看到了大學組織內在與外在的需要:一方面,大學的知識生產不能閉門造車,其研究對象來源于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現實問題,這是知識體系拓展的內在需要;另一方面,大學組織活動是一種高成本活動,而且成本在不斷上升,盡管有政府或捐助者的支持,但這都無法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而恰恰是越來越強大的外部需要為大學組織場域的拓展提供了條件。在這個拓展過程中,大學組織內部權力場域與外部權力場域之間形成了沖突和博弈的態勢。
為更好應對和適應外部環境的要求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學不僅必須有自己的活動場域,而且不得不對自己的場域進行不斷調整、擴展,因為大學的傳統活動場域與傳統的大學活動場域,都始終處于一種動態變化中;大學正是依靠自身場域,特別是充分發揮獨特的、與其他場域不同的社會關系和資源而逐漸獲得“自治”或發展的。(1)場域的拓展為大學既創造了發展的空間與機會,但也為其庸俗化提供了土壤。
20世紀80年代后,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程度不一的“市場化”:政府放松管制,將市場邏輯引入高等教育,讓競爭與價格機制引導高等教育機構回應市場的需求,以增強彈性、提升效率;然而就高等教育而言,純粹的市場是不存在的,真正運作的是一種類似于市場或準市場的機制;大學正歸位于社會第三部門,扮演著更為自由流動的知識資本角色,其自身的邏輯是大學的發展始終不可忽視的內在力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