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調節好情緒,擁有安全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的心思簡單純粹,他們的心理需求也是比較淺的,那就是獲得安全感。因而曾經有人說,對于襁褓中的嬰兒,父母哪怕給予再多的疼愛與呵護,也都是不為過的。這是因為嬰兒正在獲得安全感的關鍵時期,父母的一次擁抱,或者是溫柔的撫觸,都會讓他們感到安全,帶給他們感情和精神上的安慰。
偏偏有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總是一味地強求孩子要獨立,在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不足以支撐起獨立的生活時,就要求孩子必須獨立,不得不說這是對孩子的摧殘,也會讓孩子的內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變得不安。父母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固然沒錯,不溺愛孩子也是正確的教育決策,但是動輒對孩子發脾氣,指責和訓斥孩子,則會給孩子帶來恐懼。這樣的恐懼,對于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導致孩子的人生因此而陷入困境中。幫助孩子疏導情緒,讓孩子擁有安全感,這才是明智的父母該做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是小小的宇宙,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小小的心思。對于孩子的表現,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無條件接納。孩子是命運賜予父母的天使,每個家庭都因為天使的到來而充滿歡聲笑語,作為父母,我們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成長,也因為孩子的到來有了更多的煩惱。這是因為養育孩子絕非給孩子吃喝拉撒那么簡單,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照顧,還要在精神和情感上都滿足孩子的需求。養育孩子的很多細節,一旦做不到位,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的情緒始終處于緊張的狀態之中,無疑是不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的。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依賴父母生存,因而父母就是他們最信任的人,也給他們撐起了一個家。孩子對于父母的依戀與生俱來,尤其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更是變得越來越深厚。如果說呱呱墜地的嬰兒更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那么隨著漸漸成長,孩子除了對父母有物質需求之外,對父母還有更深刻的情感需求以及安全感的需要。很多父母都覺得只要滿足孩子吃喝拉撒的需要,就算對孩子盡到義務了,其實,生理上的需要還遠遠不夠,孩子對于父母的情感需要、安全感需要,都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
很多父母對孩子特別嚴厲,動輒批評和否定孩子,無疑,孩子根本無法從這樣的父母那里獲得安全感,甚至無法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一味地強求孩子,苛責孩子,而是要真正發自內心地接納孩子,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否則,當這些負面情緒不斷積累,孩子既缺乏安全感,也會導致情緒紊亂。
自從搬家之后,媽媽就讓兩歲半的鬧鬧自己睡一個房間了。剛開始,鬧鬧不愿意配合,每天一到晚上總是哭鬧不休,非要和媽媽一起睡。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嚴厲批評鬧鬧:“鬧鬧,你已經是男子漢了,要自己睡覺,不能讓爸爸媽媽陪了!”就這樣,每到晚上家里就雞飛狗跳,爸爸媽媽批評鬧鬧,鬧鬧不停地哭鬧,簡直讓人崩潰。
后來,在媽媽的強制要求下,鬧鬧無奈地接受了自己睡在一個房間的事實。但是等到入園的年紀,初入幼兒園的鬧鬧鬧得特別厲害,其他小朋友哭幾天就妥協了,唯獨鬧鬧哭了整整兩個月,還有繼續哭鬧下去的趨勢。后來,鬧鬧還出現抽動癥狀,爸爸媽媽只好帶著鬧鬧去看醫生。心理醫生在詳細了解鬧鬧的情況,并且對鬧鬧進行測評之后,確定鬧鬧是因為一直以來都缺乏安全感,導致心理壓力太大,才會這樣的。得知爸爸媽媽在鬧鬧兩歲半時,就強制要求鬧鬧獨自睡一個房間,心理醫生生氣地說:“這不是瞎胡鬧嗎,孩子還這么小,如果從一出生就自己睡還好,但情況并非如此,而是被你們強行分房間,這對于孩子的安全感是很不利的。”
孩子的心思很簡單,就是想與父母親近,從父母那里獲得安全感。遺憾的是,很多父母生搬硬套教育理念,不分青紅皂白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反而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也讓孩子的內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再小的孩子,情緒也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產生的。所以父母或許可以偶爾忽略孩子餓了、渴了,卻不能忽略孩子的情緒和情感狀態。尤其是在孩子表現出想要獲得安全感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無條件滿足孩子對于安全感的需求,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很大好處的。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值得引起父母的重視。那就是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壓力大,生存艱難,所以經常會把工作中的怒氣發泄到孩子身上。不得不說,這是以強凌弱的行為,是因為父母潛意識里覺得孩子還小,也不會爭辯,更沒有復雜的情緒感受,所以才會對孩子如此肆無忌憚。沒有人愿意被無緣無故地指責,更沒有人愿意被誣陷和受委屈。明智的父母即使面對再小的孩子,也不會遷怒于孩子,更不會訓斥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盡管深沉,也要理智,更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平等的對待。此外,為了幫助孩子形成安全感,父母還要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溫暖的家庭環境。在整日爭吵的家庭中,孩子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世界即將崩塌了。明智的父母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即使有一些矛盾,也會避開孩子,在背地里進行討論。總而言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非常用心,細心呵護,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在人生之中收獲更多的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