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式溝通:直達人心的人際溝通技巧
- 鄧淼
- 1949字
- 2020-07-24 18:49:39
6.反映VS隱藏
溝通是一個雙向過程,即在溝通中要求雙方要毫無保留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一旦有一方刻意隱藏自己的觀點,就會導致溝通無效。但是,在傳統的人際溝通中,因為人們側重自我表達,只會當自己的觀點與對方觀點有沖突的時候,才會反駁對方。此外,很少會認真傾聽對方的觀點,給對方提供啟發性的意見。也就是說,在表達的過程中,很多人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會選擇性地表達自己,即隱藏部分的自己。
然而,教練式溝通認為,溝通是為了通過雙方之間的對話,反映出相關問題,并積極啟發對方思考,解決問題,達成溝通目的。所以,在該過程中,溝通的雙方不能刻意隱藏自己,而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并且要真實表達。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對方的信任,讓溝通順利進行。相反,一旦對方認為你在隱藏,對方也會選擇性地表達。而這時候,雙方獲取到的信息都不真實,無疑會導致溝通失敗。
所以,在教練式溝通中,除了強調傾聽、提問外還強調反映。這是溝通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環節,能夠直接影響此次溝通的成敗。那么,在溝通中如何做到有效反映呢?
(1)傾聽過程中積極反應
在傳統的人際溝通中,人們很少會傾聽別人的觀點。即便傾聽,也只是為了應付對方的形式主義。通常情況下,在溝通結束后,人們更在乎的是,對方是不是認同自己的觀點,自己是不是表述清楚了。很少在乎對方表達的什么,更不會就對方所表達的內容積極反饋。而這種沒有反饋的溝通,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我們無法通過溝通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進而無法達成溝通目的。所以,教練式溝通強調,在溝通過程中,為了提升溝通效率,促進溝通順利進行,一定要認真傾聽和反饋。
積極傾聽是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點頭,或者在對方表達的時候,身體稍微向前傾。通過這些肢體動作,對方就能夠感知到我們在認真傾聽。這時候,他們自然會更愿意全面表達自己。
(2)在提問結束后積極反應
雖然通過提問獲得的答案未必是可行的,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認真傾聽對方的答案,并積極反饋。如果在傾聽對方答案的時候沒有積極反饋,不僅會讓員工倍感失望,不愿繼續回答問題,也會讓管理者接下來無法就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追問,啟發對方繼續思考。所以在一個問題結束后,最好的方式就是認真傾聽員工的答案,并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向員工反映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員工更有信心繼續進行溝通。
在溝通的過程中,遇到對方提出問題,或者對方在征求你的意見時,同樣要勇敢、積極面對而不是回避。并且在回答對方問題的時候,我們也要適時要求對方給自己反饋。其實,對于一個懂得溝通技巧的人來說,他們在乎的并不是溝通表面上的效果,而是關心對方想了解什么。所以,一旦對方能夠向我們積極反饋,我們就能夠更深入了解對方,讓溝通更順利進行。
(3)在溝通過程中積極反應
在傳統的人際溝通模式中,人們表達完自己的觀點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溝通結束。也就是說,整個溝通過程中,他們的焦點全在自己身上。但是,人們忽略了一點,溝通的目的其實就是通過對方的反饋,發現自身的問題。如果我們只是把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我們身上的缺點會被放大的優點完全隱藏,讓我們無法全面認知自己,進而無法實現有效溝通。所以,在教練式溝通強調,在溝通的過程中必須積極地反饋信息。
該名管理者在跟員工溝通的過程中,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本不在乎員工的想法。所以,管理者表達結束后,此次溝通也隨之告終,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為了避免溝通中出現這種情況,教練式溝通強調,必須在溝通結束后,給出對方積極的反應,讓對方知道自己存在哪些問題,接下來需要如何做。
例如,上述案例中的管理者可以說:“你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有點欠缺。所以,我的建議是,希望你能樂觀面對工作和生活,如果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難題,要及時跟我反饋,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給你幫助。”一旦員工得到管理者積極的信息反饋,員工就能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接下來只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能提升自己的績效。
在人際溝通中,刻意隱藏自己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無知。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對于團隊來說,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最為關鍵的就是要認清自己。而認清自己最好的方式,無疑是希望通過對方的反饋,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之處,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提升自己。所以說,在溝通中,我們要學會采取教練式溝通技巧,積極給對方反饋,讓雙方都能通過溝通全面認知自己,改進自己,這才是溝通最大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