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技術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山東如意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并將其視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原動力。經過近幾年不斷的技術管理創新,形成了綠色創新理念、梯度式“雙三級”技術研究開發創新模式以及與梯度研發配套的三級技術創新和轉化平臺,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1.樹立了綠色技術創新理念

公司領導對綠色低碳環保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視,將綠色低碳理念落實到技術創新中,實施基于“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三優的綠色技術創新。首先建立了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 9000 T)和環境管理體系(ISO 14001),并被推薦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CSC 9000 T全國首批十家試點企業之一,公司制定了社會責任政策和環境管理方針,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到研發、生產及產品交付的全過程。在原料采購、設備采購及設備改造中均以綠色低碳環保為行為準則,提出具體目標與要求,大力推進生產中的清潔生產技術,開發生態毛織物品,試制了環保型染整助劑及污水處理等。其產品經瑞士紡織公司檢測符合歐洲標準,取得了OTS 100生態紡織品認證證書。

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是指遵循生態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節約資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減輕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生態負效應最小的“無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術、工藝和產品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污染控制和預防技術、源頭削減技術、廢物最少化技術、循環再生技術、生態工藝、綠色產品、凈化技術等。可見綠色技術是一種與生態環境系統相協調的新型的現代技術系統。

綠色技術創新也稱為生態技術創新,屬于技術創新的一種。一般把以保護環境為目標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統稱為綠色技術創新。對綠色技術創新的界定,主要有兩種方式:從綠色技術創新特征入手,概括主要特征得出定義;從生產過程考慮,對綠色技術創新過程作系統描述,包括綠色產品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工藝、綠色設備、綠色回收處理、綠色包裝等技術的創新。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綠色技術創新是指在創新過程的每一階段整合環境原則,以實現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總和最小化為目的的技術創新,是綠色技術從思想形成到推向市場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可被概括成“為環境而設計,一面向環境的制造,一面向環境的營銷”這一綠色經營鏈。

2.實行梯度式“雙三級”技術研究開發創新模式

山東如意著眼于現在和未來,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地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既保證當前應用的技術處于國際國內領先位置,又儲備了對未來紡織可能產生重要影響的科技項目,形成了技術研究開發梯度式企業內部三級研究梯隊與外部三級研究梯隊的“雙三級”管理創新模式。

(1)應用性技術的研究開發。

應用性技術的研究開發主要依靠企業內部三級人員(即集團中心技術人員、本企業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和國內外高校一級的研究人員。主要著眼于近期進行的技術研究開發,其特色是技術的持續性、產品的先進性和參與的全員性。這類技術開發時間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可快速為企業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企業贏得快速發展的資金支持與人才支持。這方面的研究重點是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通過發揮較強的產品開發能力,實現產品多元化、差異化的開發,憑借新型纖維以及紡紗、織造和后整理核心技術的應用,開發引領消費時尚的新型產品,力爭在高中檔產品領域始終具備競爭力。

(2)前瞻性研發。

前瞻性研發主要依靠集團技術中心、公司技術中心和分廠技術中心以及國際國內知名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內外兩極的研究人員。企業著眼于未來3~5年紡織業的發展變化對技術的需求,研究開發超前性、高效性、清潔性及短流程性的新型紡織技術以及新型纖維的極致加工技術,對紡織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可促進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如與迪肯大學進行的超聲波洗毛技術的研究,主要解決洗毛過程中的耗水耗能十分突出的問題,通過超聲波技術的應用,達到既減少水的使用量及防污染的目的,又使洗毛質量提升。前瞻性研發主要以產學研合作模式為主,保證企業在中長期內具備良好的技術保障。

(3)儲備性技術。

儲備性技術主要依靠院士、國際國內知名專家及企業三級研究人員。企業著眼于未來10~20年,研究對我國紡織業或國家戰略有重大影響的新型紡織技術。如:著眼于人口增長迅速帶來的糧食與目前可紡纖維爭搶耕地的問題以及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問題,研究利用新型木本纖維及山地棉纖維補充傳統纖維等;再如,通過轉基因技術開展超細羊毛國產化研究,解決紡織原料受國外制約、關鍵養殖技術受制于人等問題,引導毛紡行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帶動我國羊養殖業的多元化發展。

3.建立與梯度研發配套的技術創新和轉化平臺

上述三個方面的技術研究有計劃、有組織地持續性開展,并有相應的技術創新平臺支持。山東如意技術創新平臺分為三個層次,分別對應以上三個方面的研究內容。第一層次是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如意技術研究院及山東泰山學者崗位,各個平臺均由世界頂尖的紡織人才支撐,聘請國際國內的知名院士、學者及博士后進站開展工作,同時與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合作開展產學研研究。第二層次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級技術中心及分廠級技術中心工作站,主要研發模式是開展產學研合作。第三層次是集團內國家級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下設技術部、開發部及各分廠的工藝質量部和全體員工。該平臺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組織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請國際國內的知名專家來進行研究工作,實行對內集中管理與對外松散管理的管理模式。并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設有突出貢獻獎、技術發明獎等獎勵制度,如紗線接頭方法以發明員工名字命名申報專利。公司創造條件為研究人員解決后顧之憂,在住房、生活、孩子入托及上學等方面創造了良好環境。該平臺的運行收效良好。

4.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山東如意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和轉化平臺的建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各類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工作,每年銷售收入的4.2%以上用于技術創新投入,使公司的技術創新工作始終走在行業的前列。如意將目標客戶定位在中高端,研發目標為“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低成本費用” 的高端產品,并制定與之配套的精品營銷策略。在銷售過程中,堅持只接符合公司品牌定位的高品質、高價位的合同;不符合的訂單堅決不接,從而保證了產品的檔次和品牌的高度,跨越了低水平競爭的泥潭。同時,企業與澳大利亞、意大利科研機構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使如意的科技開發實力站到了國際平臺上。山東如意最頂尖的系列高檔紡織品在國際處于領先地位,是科技、時尚與靈感完美融合于紡織的偉大藝術品,打破了高檔紡織品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如意紡”以獨特的技術為標志的高端技術的壟斷性和時尚設計優勢讓如意有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形成了以“如意紡”前紡技術、紡紗技術、超高支紗織造技術、后整理技術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力。以往,羊毛、羊絨高檔產品一直產自意大利頂級高端企業,如今,“如意紡”技術和企業獨有的核心技術,已經具備了全面超越意大利頂級高端企業的能力,并已經成為可與日本、歐美等地高檔精紡面料生產基地相抗衡的國內知名企業。2009年山東如意產學研合作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織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為我國紡紗歷史上獲得的最高獎項。該技術是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紗技術,是對傳統紡紗技術及理論的突破,其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增強了中國紡織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他們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從與產品或服務的關系的角度來看,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是隱含在公司核心產品或服務里面的知識和技能,或者知識和技能的集合體。

核心競爭力首先應該有助于公司進入不同的市場,它應成為公司擴大經營的能力基礎。其次,核心競爭力對創造公司最終產品和服務的顧客價值貢獻巨大,它的貢獻在于實現顧客最為關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僅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處。最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難以被競爭對手所復制和模仿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东兴市| 龙州县| 宁蒗| 大新县| 汪清县| 尖扎县| 宾阳县| 高碑店市| 陆河县| 环江| 洪湖市| 平山县| 当雄县| 临安市| 丽江市| 临泉县| 昌吉市| 朝阳县| 穆棱市| 庐江县| 吉水县| 自治县| 伽师县| 台南市| 铁力市| 浑源县| 无极县| 昌吉市| 瓮安县| 呈贡县| 安吉县| 石嘴山市| 介休市| 鲁甸县| 平阴县| 沧州市| 临澧县| 东城区| 西峡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