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質量管理創新,爭創世界一流產品

山東如意質量管理主要通過四方面進行創新,分別是:整合質量管理模式、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構建二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培養體系、搭建基于大質量理念的信息化平臺。

1.整合質量管理模式

山東如意積極融合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在企業迅速擴張的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手段,整合國際化的企業管理理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快速向國際型企業靠攏,目前企業組織體系形成了戰略決策層、執行層、生產運營層,分別負責企業的戰略決策、組織構建、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過程管理、經營與成果測量等,各個層次能夠快速按照企業戰略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和調整,形成了一套上下貫通的決策穩、執行快的符合企業發展的質量管理模式。

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 質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質量管理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和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質量管理發展到全面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工作的又一個大的進步,統計質量管理著重于應用統計方法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發揮預防性管理作用,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然而,產品質量的形成過程不僅與生產過程有關,還與其他許多過程、許多環節和因素相關聯,這不是單純依靠統計質量管理所能解決的。全面質量管理相對更加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對質量管理整體性、綜合性的客觀要求,從過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進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統性的管理。

2.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

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庫化管理、規范化手冊以及標準管理。

(1)庫化管理。庫化管理是山東如意在規范的質量管理模式下,技術、質量和生產等部門相互協調、緊密配合,從原料選擇、產品規格到加工工藝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攻關,將各項成果進行總結及優化,形成比較完善的數據資料庫,建立特色庫化管理體系。比如,建立了環保活性染料顏色庫,以及不同羊毛染色過程的工藝庫,使染色過程全部通過計算機自動匹配,保證了不同批次的生產過程一致,產品質量明顯提升。

(2)規范化手冊。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中另一個重點是針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規范,形成規范化手冊,以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最好結合。比如設備保養規范手冊、紗線接頭方法規范手冊、巡回路線規范手冊等,用規范化的程序實現產品質量的穩定與提升。

(3)標準管理。標準管理就是針對產品質量的結果進行的標準化管理,它保障了產品質量滿足世界最苛刻的標準。公司按照國家試驗室的標準,從人員結構到儀器配置進行完善。試驗室人員都經過專業化SGS測試培訓,并制定嚴格的標準操作程序,在產品標準建設方面,建立了國標、歐標、美標、日標等標準檢測體系,試驗水平及客戶認可程度達到ITS、SGS等國際測試機構水平。“如意”呢絨生產過程為滿足高端客戶的不同需求,采用了世界最嚴格的標準,如:國際羊毛局IWS標準、JIS(日本標準)、AATCC、ASTM(美國標準)、國際ISO標準、Oeko-Tex 100紡織品綠色環保認證標準等多項國際標準,打破了紡織的各種國際貿易壁壘。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是對技術活動中需要統一協調的事物制定的技術準則。它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針對具有普遍性和重復出現的技術問題,提出的最佳解決方案。

管理標準是企業為了保證與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總的質量目標而規定的各方面經營管理活動、管理業務的具體標準。若按發生作用的范圍分,標準又可分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企業標準。以生產過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標準、零部件標準、工藝和工藝裝備標準。標準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運用到生產、開發設計、管理等方面,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作為一個企業能不能在市場競爭當中取勝,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3.構建二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培養體系

由于紡織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素質千差萬別,為了提高人力資源整體素質,公司構建了二位一體的人力資源培養體系。一是建立“如意黃埔軍校”,強化人員質量素養,主要做法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造勢”,即形成一種質量氛圍。通過各個層次的質量競賽、隨機抽考、質量評比等形式,讓全員參與到一次次質量活動中,營造質量第一的氛圍。另一方面是持續性地開展技術攻關。這是一項對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群眾性質量活動,通過技術攻關不斷鍛煉與培養各層次人才。目前,如意集團關鍵部門質量管理人員幾乎都承擔或參與過技術攻關課題,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通過大小課題的攻關,使公司的產品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攻關課題成功申請國家專利。二是借用“外腦”給力,提高核心技術人員的研究水平。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聘請國外專家聯合攻關。如公司聘請意大利著名設計師VANNI、英國紡織專家BAHMAN等國際設計師和技術專家進行合作開發;聘請中國工程院姚穆院士、東華大學俞教授等紡織科學領域的權威專家進行合作研究,根據公司及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院士及其團隊與本地研發人員開展聯合研究,研究相關理論、方法,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品牌等,使多元復合的紡織技術不斷地更新融合,又提高了企業技術人員的研究能力。

4.搭建基于大質量管理理念的信息化平臺

大質量并非單純的產品質量,它涉及公司任何事物的任何過程,關系到整個企業過程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技術的迅速興起為大質量管理進程的發展提供了新模式,信息化與企業質量管理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兩者的融合正迅速地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技術及管理水平。山東如意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大質量管理理念下加快信息化的步伐,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紡織業,利用三年的時間,建成了企業ERP系統。該系統可以管控到每個分公司、每個生產現場和各個細節的信息化平臺,涉及紡織加工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生產加工、銷售管理、產品設計、質量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財務管理、設備管理、在線監測等全過程的網絡化,實現了企業管理的透明化、實時化,生產效率提升25%,年節約成本近3000萬元,公司走上了現代化、國際化紡織之路。

大質量概念

大質量概念是針對過去對產品質量的理解過于狹窄而提出的,它由產品的內在質量、外在質量和服務質量三個層次構成。

產品的內在質量指產品的主要功能或性能質量,稱為第一質量。如電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其內在質量就表現在制冷效果。產品的外在質量主要是指產品外觀方面的質量(包括花色、式樣、包裝等方面),稱為第二質量。如電冰箱的外觀有顏色、規格、樣式等方面。其外觀質量就表現在顏色是否鮮明、規格是否恰當、樣式是否新穎等方面。產品的服務質量主要是指為產品提供的銷售服務的質量,稱為第三質量。如電冰箱的銷售服務有“三包”、送貨、維修等方面,服務質量就表現在“三包”是否兌現,送貨是否及時、維修是否周到等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大渡口区| 开原市| 麻江县| 汪清县| 旌德县| 渝北区| 长武县| 枣阳市| 凤台县| 安岳县| 盖州市| 娱乐| 富平县| 平顶山市| 庄河市| 西青区| 普兰县| 建德市| 马尔康县| 威海市| 南华县| 元谋县| 延安市| 岗巴县| 颍上县| 长沙县| 固阳县| 五常市| 桦川县| 行唐县| 东方市| 阆中市| 望谟县| 垫江县| 广州市| 隆昌县| 云梦县| 响水县| 荣成市|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