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成功驅動:客觀存在的問題圈效應(2)

假設你要作出一個決定,第一種可能性是你能夠很快地避免負面的感覺,另一種決定則意味著你或者會遭受痛苦,或者可以得到快樂,但這都將取決于未來,現在還無法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你通常會選擇可以使自己盡快遠離不愉快、消極負面的感覺,回避痛苦、壓力或者恐懼的決定。那么,假如你必須作出決定,而兩種選擇的結果都將造成負面感覺的話,又會怎樣呢?如果你必須在兩種負面感覺中作出決定的話,那么你大都會選擇那個看起來痛苦稍小一點的決定。對痛苦大小的評估并非是按照合乎邏輯的思考得出來的,而大多取決于感覺。

積極與消極的本質區別

生活的根本不在于誰先抓了好牌,而在于誰先能把手中的壞牌打好。

態度消極的人,對于任何問題或阻礙都是束手無策。積極的人不僅設法克服阻礙,而且將它們變成墊腳石——積極的態度能招來成功的機會,而消極的心態卻把機會趕走。

伍渥斯本來只是一家五金行的店員。每年盤點存貨時,都發現店里囤積了許多早已過時、甚至無法再用的貨品,金額高達數千美元。

“我們舉辦一次大拍賣,”伍渥斯向店主建議,“把舊的貨品都賣掉?!钡曛骶芙^他的想法,但是伍渥斯并不死心,他極力說服店主,最后店主只同意他試賣一些非常舊的存貨。他們在店里擺了一個長桌子,放在上面的每一種東西,標價都是十分錢。東西很快就賣光了,店主讓伍渥斯進行第二次拍賣,仍然搶購一空。

然后伍渥斯向店主提議,倆人合伙開一家五金行,所有的東西都只賣五分錢或十分錢。由店主出資,伍渥斯負責經營管理?!安恍?!”店主吼道,“這項計劃絕對行不通,因為你找不到那么多只賣五分錢或十分錢的東西?!?

伍渥斯自己開店,賺了不少錢。他開始用自己的名字,經營大型的連鎖店。幾年以來,談到這件事情,伍渥斯的舊東家悔不當初地說:“我算一算,當時我對伍渥斯所說的那些話,每一個字大約使我損失100萬美元?!?

一項成功調研機構的大型測評表明,成功的人都很主動去做事,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做事情都很被動。積極主動的人計劃好一個假期,就真的會去度假,而被動的人也計劃好一個假期,卻拖延到明年再打算。積極的人認為應該寫一封信給一個人來恭賀他的成就,他真的寫好并立刻交寄;被動的人卻找了一個好理由來拖延,結果一直沒有寫。

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會在大事上表現出來。積極的人想要自己創業,結果他說做就做;消極的人也想創業,但他總在最后關頭發現“為什么不該去做”的“好”理由。積極的人已經40歲了,他很想換一個新工作,結果他真的去做;消極的人也想這樣,但他一直猶豫不決,以致于什么事也沒有做成。

他們的差異也會在各種行為上表現出來。前者想做就做,因而獲得自信、獨立自主以及更多的收入;后者不會想做就做,因而永遠度日如年。

如何建立積極的態度?當你思考或進行每一項計劃或目的時,都要相信自己“做得到”,拒絕接受“做不到”的說法。

客觀存在的問題圈效應

成功依賴于被解決問題的數量。

沒有風險、障礙與問題的人生毫無價值。生活是由成功地解決問題以及克服困難所組成的。

醫生的成功來自解決病人的問題。病人的問題越大,他能幫助病人解決的問題越多,他就越成功。律師的成功來自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當事人的問題很大,而他卻解決了,那么就意味著他取得了很大成功。教育的成功來自解決學生的問題。他解決的問題越大,就越是一位好老師,一位成功的老師。成功培訓員的成功來自幫助培訓班學員解決問題。學員的問題越大,他幫助解決的問題越多,那他就越成功。

由此可見,成功總是和解決問題相依附的。成功依賴于被解決問題的數量。而你所做的一切無不與解決問題有關。如果一家企業解決了顧客的問題,那么它就是最成功的企業。如果顧客有很大的問題,而這家企業可以提供解決方法,那么這家企業就是成功的。無論你目前處于何種發展階段,你都會有問題要解決:

如果你沒有資金,那你就有問題——假如你有資金,你也會有問題。

如果你沒有合適的員工,那你有問題——如果你有許多員工,你還會有更大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伴侶,你或許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伴侶,你也許還會有更多的問題……

你看,無論你處于何種位置,都有問題需要你去解決。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意味著你在成功之路上又上升了一個臺階。通往成功的路沒有電梯,你必須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上去,每個臺階都是由每個階段——即被解決的問題組成的!

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會幫助你解決自己的問題。

每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經得到過別人許多幫助。

幫助別人成功,是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如果一個人頂尖的成就讓你感到光榮,你能夠說“是我讓他有今天”,這將是你最值得驕傲的經驗。幫助別人不僅利人,同時也提升自身生命的價值,不論對方是否接受你的幫助,或是否心存感激。想想看,如果每一個人都幫助他人,終其一生幫助對方,世界將變得多么和諧與美好!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幫助別人也可以使你的事業獲利。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獲利性最大的習慣是:出人意料地提供有用的服務。

以下這些真實的故事,將幫助你思考幫助別人的方法。

美國東部某一個城市里,有一家經營非常成功的商店,他們所用的方法非常簡單。店里的職員經常巡視商店附近的停車表,看到“已逾時”的燈號就代為投幣,并且附上一張紙條,說明該家商店非常樂意為駕駛人服務,以免他們因為逾時停車而被開罰單。許多駕駛人專程到店里道謝——然后買了一些東西。

波士頓有一家大型的男飾店,他們所賣出的每一套西裝口袋里,都塞著一張印刷精美的卡片。他們告訴消費者,如果那一套西裝令他感到滿意,可以在6個月后,拿著那張卡片回到店里換一條領帶。當然,消費者很高興再回到店里——經常會再買一套西裝。

另外一個例子是講布爾特·史托克,他原本在俄亥俄州立監獄服刑,后來被釋放,免除20年的有期徒刑。史托克在獄中成立一所函授學校,教授各項課程,對象是監獄中的受刑人,學生超過1000人。這些課程不但完全免費,也不要求政府補助,他甚至說服國際函授學校捐助教材。這項計劃得到很大的回響,史托克重獲自由,作為他努力付出的報酬。

用你的腦筋,評估你的能力和心力。誰需要你的幫助?如何幫助他們?不需要花錢,只要技巧和服務的熱誠。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會幫助你解決自己的問題。

付出定律:宇宙中最偉大的成功定律

成功是你愿意拿什么來換取什么的問題,而不是你單方面的獲得。

宇宙中有一種偉大的定律,叫付出定律。它告訴我們,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獲得,獲得不夠,表明付出不夠,想要得到的更多,你必須付出更多。

不了解付出定律的人非常多,他們雖總是想得到什么,可他們總是得不到,因為他們從來不想先付出什么。

當你一直不斷地在付出,并不計較回報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收獲是自然而然得來的。

只要你能先付出,并不斷付出,讓別人得到他想要的,別人就一定會還給你你想要的,你能讓上天欠你債,總有一天上天也會還你債的。

付出與收獲永遠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收獲越多。但有時你會發現,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也就是說你付出得多,但收獲得少。此時,你千萬不要停止付出。因為最后可能有一天,你會付出得少,但收獲得多。時間會證明你的付出是沒有白費的,不幸的是99%的人都在這個時候停止付出了。

你必須知道別人要的是什么,并且幫助別人得到他要的。如果你是推銷員,先對顧客付出,他就會讓你收獲。你的工作不是在賺錢,而是在大量地為每一個顧客付出。如果你是領導者,不斷地為你的部屬付出,幫助部屬得到他所想要的,最后你還是會得到你所想要的。如果你是父母,就對兒女先付出;如果你是老師,就對學生先付出。不論你以什么樣的方式付出,你的工作就是為了付出而付出,而不是為了獲得而付出。

成功是你愿意拿什么來換取什么的問題,而不是你單方面的獲得。為什么花園里能開滿花?因為花粉在不斷地傳播?;ǚ蹫槭裁茨懿粩鄠鞑ィ恳驗槊鄯湓诓苫郏鄯鋫鞑チ嘶ǚ?,花因為付出花粉給蜜蜂,才有辦法獲得生命的延續。大自然的法則,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只要你不斷地付出,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成功。

你付出的總是要比你獲得的還要多。例如,顧客向你買1000元的產品,你回報給他1萬元的服務,你就有機會賣得更多。你如果再次付出,如此循環下去,你便進入了良性循環。

記住,不是因為獲得了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獲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蒙山县| 临武县| 石阡县| 汉源县| 清流县| 金坛市| 汝阳县| 宜君县| 平湖市| 贵港市| 阿合奇县| 肇州县| 福建省| 牡丹江市| 炎陵县| 巴林右旗| 红河县| 韶山市| 建湖县| 石河子市| 崇左市| 南丹县| 建平县| 仪陇县| 宜川县| 石阡县| 绍兴市| 六盘水市| 肇庆市| 太和县| 阿拉善左旗| 湖南省| 卢湾区| 苍南县| 宝兴县| 岳普湖县| 德惠市| 肇东市| 鹤庆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