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弗洛伊德篇 欲望決定命運(1)

篇首語 揭開人性的面紗

“人是什么?”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存在至今的命題。

弗洛伊德以其“無意識”理論,對這個命題作了自己的解說。在他看來,無意識是一種不能為意識所知的特殊的心理活動,是一個具有巨大能量的心理系統,它具有非理性、無邏輯的特征。在人的心理和人格形成過程中,無意識起決定作用,無意識才是人的心理的本質和真實。

打一個比方,如果說意識是一座冰山的露出海面的部分,那么它只是這座冰山的一小部分,并且是在不斷變動的。前意識則是介于海面和淺層水域的部分,它隨著海水的漲落時而露出海面,時而隱沒入海水中。無意識則是這座冰山的深層和根基部分,它是這座冰山的主體,它深藏于無底的海水中,表面上看不見摸不著,但實際上卻主宰著整座冰山。性本能是無意識中最強烈、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它卻遭到了很大程度的壓抑。在弗洛伊德看來,所有的神經癥似乎都與性欲的壓抑有關系。

由此,弗洛伊德認為,人是沒有什么自由的,因為人的本能、人的性本能,處處受到壓抑、限制,當然也就談不上自由,這是其一;其二,按照他的觀點,人幾乎完全受潛意識的控制,人的理性和意識無法決定自己,自然也談不上自由。人并不能完全支配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本質上是非理性的。既然在人心靈之中有一個廣闊的、非理性的、無意識的領域不能被人所控制,那么人就不會有自由。

從他的觀點看,人性本來也是惡的,只是在后來才學會了利他和善。他指出:“歷史的事實及我們的經驗……都證明人性本善的信仰只是一種錯覺。”無論是早期的人類還是個體的童年,一開始都是自私的,后來才學會了愛人。善來自于社會,而惡來自于人的內在本性。創造力與性本能、性能力有關。人在生殖力最旺盛的時候創造力最強,幾乎所有文化成就都是在這一時期取得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殖力的衰退,人的創造力也隨之降低。

美也是如此。人們最美的時候也就是其生殖力最旺盛的時候,相反,伴隨著生殖力、生命力的衰退,人就逐漸變得不美了。植物也是如此,植物最美的東西是它的花朵,而花朵實際上是它的生殖器官。可見,美與生殖有關。因此可以說,性對于生物來說是首要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對于生命來說——因此也是對于自然來說,延續種族是第一位的。

無意識,是一個黑暗中的王國。心理學家們一致把人的意識看作是一個“黑箱”,可以說無意識就是這“黑箱”中最黑暗的深層。弗洛伊德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執著的探索精神,第一個把睿智的眼光投向那幽深的世界,把無意識搬上科學的殿堂,并且給性本能對人的巨大作用作了論證。為此,他受過譏笑、嘲諷,甚至遭到辱罵,經歷了一切巨星初升時都難免遭逢的寂寞和落魄。當然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其泛性觀點,片面擴大了本能、欲望等的作用,忽視了社會經濟因素對人的影響,都存在著明顯的局限。但是,無意識和性本能都是存在的,它是科學之謎,也理應被科學地研究。

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是探討、闡述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質的,它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弗洛伊德生活和成長的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是資本主義的堡壘之一。19世紀末,正是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時期,它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銳復雜,出現了許多病態的社會現象。在當時的維也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陳腐的偽善道德和華而不實的風氣占統治地位,“性”領域受到封建的倫理道德、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清規戒律的三重壓迫,人的精神狀態也出現種種反常現象,這引起人們對精神內部機制、結構研究的高度重視。

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突破性成就,也暴露出過去對人的本質的研究的不夠深入,使得人們不能進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生活的內部領域,探求和說明人的精神活動的深層奧妙。這一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當時的文化都持批判的態度,弗洛伊德自覺加入了文化危機理論家的行列。實際上無意識學說,是企圖解決當時社會病態現象的產物。

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對20世紀人類文化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對“人”的觀念影響巨大,20世紀有關探討“人”的名家名著,幾乎都無一例外是“踩”在弗洛伊德的肩上的,弗洛伊德無意識學說對20世紀對“人”自身探討的推動作用,波林作了形象而中肯的說明:“誰想在今后三個世紀內寫出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

都是性欲惹的禍

性欲乃一切人類成就之源泉,以及性欲觀念的擴展——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學所遭阻抗里最強烈的動機。若非我們早已深知情感的因素能使人們混淆和遺忘,我們必將對此驚異不止。

自從哲學家叔本華闡明人類活動之如何受制于性沖動,迄今也有許多歲月了。至于說到性欲觀念的擴展,任何自以為高明,不屑地鄙視精神分析學的人都應回想一下,精神分析學所擴充了的性欲的含義,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圖所說的“愛欲”,是多么地相近。

——《性學三論》

一、性本能是天生的

性本能是人類的兩大自然本能之一,它對于社會具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好的一面。作為種族繁衍的原動力,它是社會得以生存和綿延的前提之一;而作為生物性的原始沖動,它又包含著對人倫秩序和社會結構的一種破壞力量。

因此,人類自從走出原始時代以來,都在運用形形色色的觀念形態調集社會的力量對人的性作了很大的限制。性本能于是成了一團神秘的迷霧,一塊蒙昧的禁地,人們時時刻刻想得到它,但卻又諱莫如深,從來沒有以科學的態度去分析和對待它。

19世紀中葉,歐洲進入科學主義時代,達爾文石破天驚地在他的生物進化論中指出,自然選擇對人類的起源起了主導作用,其中性選擇具有特殊的意義。繼達爾文之后,對“性”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并做出重大貢獻的有兩位杰出人物,其中一位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艾力士,另一位便是弗洛伊德。而無論是學術造詣或者是對人類認識史發展的影響,弗洛伊德都明顯地超過了艾力士。

但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奧匈帝國相對落后,社會理性滯后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弗洛伊德是長期在不絕于耳的抗議聲中堅持他的研究的,并不像艾力士那樣,雖也曾遭受冤獄卻較早地榮膺了“當代最文明的英國人”的桂冠。還有,也不像艾力士那樣,自從投身科學研究就把性本能確定為主攻目標,弗洛伊德是經由長達10年之久的精神分析實踐而逐漸接近這個目標的,或者說,他是在研究其他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地把注意力聚集到性本能上來的。

1. 從神經癥開始說起

在和醫生布羅伊爾聯手研究癔病的診治方法并著述《癔病研究》(一譯《歇斯底里研究》)時,弗洛伊德就已經發現了性是癔病的病因之一。而此后他跟布羅伊爾之所以斷交,就在于他們對待性欲態度的不同。接著,他在獨立研究癔病診治方法中摸索出一條有效途徑,也就是在創立精神分析法的同時,他越來越明顯地覺察到性本能在癔病病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他不顧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執意地對癔病患者的性生活進行廣泛調查,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終于得出了一個普遍性的結論:“神經癥的癥候是性的滿足的代替物。”

后來,弗洛伊德在《自傳》里回憶這段經歷時說:

在我給《癔病研究》提供的一些病例中,性的因素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不過正如其他情感刺激沒有引起注意一樣,性的因素也沒有得到重視。隨著經驗的日益積累,我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會引起神經癥病象,引起這一病象的,通常只是性的情感刺激,即眼下經歷的性沖突,或者早年性經驗的結果。

我在自己驚人發現的激勵下,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我走出了癔病的圈子,著手探討所稱的神經衰弱癥患者的性生活,這一實驗委實砸了我的牌子,但它卻給我以信心,可以看到所有這些病人在性功能方面都存在著種種惡習。由于一方面這類惡習相當普遍,另一方面神經衰弱也是一種極為平常的疾病,所以它們常常同時出現,由此,我把神經癥統統看成是性功能失調的結果。

弗洛伊德在將精神分析用于癔病診治的實踐中,逐漸深入到了無意識領域,從而發現了“心理歷程是性本能的一種表示”。這種發現在緊接著對夢的解析中,以及稍晚一些的時候對日常過失行為的研究中,又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延伸。

在《夢的解析》里,弗洛伊德一方面斷言“夢是愿望的滿足”,另一方面則指出:

我們愈是尋求夢的解答,就愈會發現成人大多數的夢都是和性的資料以及表達情欲愿望有關。我現在要說這個事實一點都不令人驚奇,而且和我解釋夢的原則完全符合。因為從孩童時期開始,沒有一個本能有像性本能和其他各種成分遭受那樣大的潛抑,因此也沒有其他的本能會留下那么多以及那么強烈的潛意識愿望,能夠在睡眠狀態中產生出夢。我已經在別的地方指出一些看來是無邪的夢可能涵藏著情欲的愿望。我能用許多的例子來證實這點。

而許多表面看似淡泊無奇、不為人注意的夢,在分析后卻是與性有關,并且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不僅如此,他又在探索夢的工作歷程的時候,大為吃驚于一種新的發現:“夢中大多數的象征都是性的象征。和性有關的事物很少,而其用以象征的數目多得不可勝數,二者相比很不相稱,所以每一事物都各有許多意義相同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里,弗洛伊德在闡明了過失行為的心理機制之后指出:

表現在這些失誤中的思想和沖動的根源是什么?我們敢說,在很多情況下你都會很容易地發現,這些干擾的思想來源于心理生活中壓抑的沖動。在這些沖動中,我們似乎沒有發現性沖動的作用,在分析的例子中,很少發現這方面的動機實屬偶然。原因可能是這樣的,這些例子絕大多數源于我們自己的心理生活,這些材料首先是經過選擇的,選擇的過程刪除了與性有關的材料。同時,這也可能是自己內心的反對干擾了這些思想的出現。

我們只要關注一下弗洛伊德性學理論的形成過程,就可以看出,他對過失行為所做的研究應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正是這種研究,使弗洛伊德完成了對無意識理論的適應范圍的拓展,使之成為一般的常人都能接受的觀念,性本能已被弗洛伊德確證為無意識領域中最強烈、最活躍的因素。性本能的滿足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2. 性欲:人類一切成就之源

弗洛伊德認為性的沖動對人類有著重要的而且是不可代替的作用,性欲甚至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精神分析的創見之一,認為性的沖動,廣義的和狹義的,都是神經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這是前人所沒有意識到的。更有甚者,我們認為這些性的沖動,對人類心靈最高文化的、藝術的和社會的成就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在我看來,精神分析法所以引起大家的敵視,這個結論是主要的原因。我們相信人類在生存競爭的壓力之下,曾經竭力放棄原始沖動的滿足,將文化創造起來,而文化之所以不斷地改造,也由于歷代加入社會的各個人,繼續地為公共利益而犧牲其本能的享樂。而其所利用的本能沖動,尤以性的本能最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華了,就是說,它舍棄性的目標,而轉向他種較高尚的社會的目標。

但是由此而造成的組織是不大穩固的,因為性的沖動不易控制;而參與文化事業的各個人都不免有受到性力反抗的危險。性力如果一旦放肆,回復到它原始的目標,社會文化就將遭受到最大的危機。所以社會不愿意承認性本能的勢力,或討論各人性生活的需要;為了訓練克制,關于性的問題,就完全避而不談了。因此,精神分析的理論是要受到非難的,是要被視為丑惡的,不道德的,或是危險的。

弗洛伊德明確提出了精神分析學的一條理論綱領:“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并且身體力行地對性本能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弗洛伊德始終把性本能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闡述。

弗洛伊德的性學理論進一步發展了達爾文的學說,從心理學的角度證實了生物進化論的觀點。這種性學理論的中心命題是性本能的壓抑,反復論證性本能受壓抑不僅是精神神經癥的癥結所在,而且還是促使人格形成、藝術創造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理論體系的整體框架就由此構成。這種理論賦予性本能最廣泛的意義,認為人類一切行為的動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無不與之有所涉及,所以,在它隨著精神分析學說而廣泛流傳的過程中,世人又眾口一詞地稱它為“泛性論”。

但是,弗洛伊德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泛性主義者,相反,他認為自己的性本能理論,更接近于叔本華、柏拉圖的理論。他指出:

喜歡尋找刺耳口號的人們,常提到精神分析學的“泛性主義”,無聊地攻訐它以“性”來解釋一切。……

自從哲學家叔本華闡明人類活動之如何受制于性沖動,迄今也有許多歲月了。至于說到性欲觀念的擴展,任何自以為高明,不屑地鄙視精神分析學的人都應回想一下,精神分析學所擴充了的性欲的含義,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圖所說的“愛欲”,是多么地相近。

二、人人都有“性變態”傾向

我們要理解弗洛伊德所說的性,就必須了解他的“里比多”這一概念。“里比多”是指人體內源于性本能的一種驅動自身去尋求滿足的力量或者能量,它是弗洛伊德性學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弗洛伊德又常常稱它為“性力”。“里比多”貫穿于他的整個理論體系,其內涵也隨著他思想的發展而不斷地更新。

1. 性興奮源于身體的所有器官

弗洛伊德關于里比多的概念是在《性學三論》中首先提出的,他在該書中曾經明確地寫道:

生物學通常用“性本能”表達存在于人類及動物身上的性需要,并將它比喻為營養需求本能,相當于饑餓感。然而,日常用語中卻找不到在性方面與“饑餓”相對應的詞,故科學采用“里比多”與此對應。

然后,他在探討一系列性學問題的篇章里使用了這一概念,并從性欲入手對這一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龙海市| 嘉祥县| 周口市| 曲水县| 兰考县| 肃北| 广丰县| 东乌| 确山县| 红河县| 昌图县| 万载县| 南城县| 浮梁县| 五华县| 禹州市| 文登市| 保康县| 西华县| 青岛市| 舞钢市| 安远县| 翁牛特旗| 昆明市| 太白县| 堆龙德庆县| 东乡| 钦州市| 安丘市| 盖州市| 图们市| 门头沟区| 轮台县| 郁南县| 铁力市| 万源市| 孝义市| 四会市| 邯郸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