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終身學習的人生目標如何計劃(1)
- 學習強人與頭腦強人(北大清華學得到叢書)
- 凡禹
- 3496字
- 2014-01-14 09:57:25
生命并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你并不是在發現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創造你自己。所以,別急于發現你是誰,而該急于決定你想做誰。
——威廉·沃德
▲將精力聚焦目標
在利用時間的諸規律中,有一條聚焦原則。它告訴人們要依據自己的最佳才能,選準成長目標,將我們現有的和潛在的需求、利益、愿望或是任務概括成明白的意圖并且精準地表述出來,以及將我們的行動對準這些目標使其實現。然后集中精力,目標始終如一。這樣,精神世界的智慧光芒會在聚焦效應之下形成突破性的能量。
一則寓言故事講道:
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后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塊石頭卻受到別人的唾罵。這塊石頭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選曾經在三年前,我們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產生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別痛苦。另一塊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曾經在三年前,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他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產生了今天的不同。
兩者的差別:一個是關注想要的,一個是關注懼怕的。過去的幾年里,也許同是兒時的伙伴、同在一所學校念書、同在一個部隊服役、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后,發現兒時的伙伴、同學、戰友、同事都變了,有的人變成了“佛像”石頭,而有的人變成了另外一塊石頭。
我們期望自己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不管我們希望擁有財富、事業、快樂,還是期望別的什么東西,都要明確它的方向在哪里?
我們為什么要得到它?
我們將以何種態度和行動去得到它?
“人生教育之父”卡內基說:“我們不要看遠方模糊的事情,要著手身邊清晰的事物。”假設今天有人給我們一次機會,讓選擇五個我們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讓我們夢想成真,第一個想要的是什么?假如只要求選擇一個,我們會做何選擇呢?假如生命危在旦夕,我們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么事情沒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假如給我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發現了我們最想要的,就把它馬上明確下來,明確就是力量。它會根植在我們的思想意識里,深深烙印在腦海中,讓潛意識幫助我們達成所想要的一切。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能想到,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得到。
武俠小說家溫瑞安說過,“真正高手會把精、氣、神集中于一擊。”而在生活中,真正的高手也會把集中精力作為一種明智的生活策略,所以,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明確我們究竟想要什么,把時間聚焦在自己的目標和想要的東西上,目標是有效時間管理的關鍵,目標對我們應該如何支配自己的時間具有推動和引導的作用。列出實現這些目標所需要做的事情,確定為每件事應該安排多少時間,然后根據事項的重要性來排序,做出自己的日程計劃,對那些無助于我們實現目標和對我們實現目標影響不大的事項就可以安排到一天當中較靠后的時間段。
設定目標意味著展望未來,集中并投入我們所有的精力以達既定目的。目標即是努力結果的寫照。不在于我們做什么,而在于為了何種目標而做什么。有了目標才有挑戰,才可喚起行動。若沒有目標,每一個活動和工作結果既可以說是正確的,也可以說是錯誤的。缺乏一個評估的標準,就無從檢驗工作成績。因此,目標就是檢驗工作成績的尺度。如果沒有目標,再好的工作方法也一錢不值,因為我們事先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我們要明確,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標為導向,才會把事情做好,把握現在,專注在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想要做一個工作高手,有兩個關鍵:
第一就是工作表現,要有能力去完成工作,而非只強調其努力與否而已;
第二是重視結果,凡事一定要以結果為導向,做出成果來。時間管理好,能讓人更滿足、更快樂、賺取更多的財富、自我價值亦更高。
1.一個人需要在三方面設定人生目標:
(1)個人和家庭:這是他生活的誘因;
(2)職業生涯和財務目標:這是他的方法;
(3)個人發展和專業發展:這是他的成果。
2.制定人生目標時還應注意以下三種情況:
(1)人生大目標并不一定要詳細精確但必須明確。
一個獵人,當他面對樹上的一群鳥時,如果說他能打下幾只鳥的話,那么他肯定不是向這群鳥射擊,幾只鳥的收獲一定是獵人瞄準特定目標的結果。
所以,必須有個較明確的方向或大致程度,例如,立志做個卓越的科學家、立志做個大企業家或是立志做個改變世界的政治家等等。
(2)目標必須是長期的。
沒有長期的目標,一個人也許就會被短期的種種挫折所擊倒。設定了長期的目標后,起初不要試圖去克服所有的阻礙。就像早上離家不可能等路口所有的交通燈都是綠色時才出門,他是一個一個地通過紅綠燈,他不但能走到自己目力所及的地方,而且當到達那里時,他經常能見到更遠的地方。
(3)目標一定要遠大。
一旦一個人確定只走1公里路的目標,在走到還不到1公里時,便有可能感覺到累而松懈自己,因為反正快到目標了。然而,如果他的目標是要走10公里路,便會做好思想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準備,并調動各方面的潛在力量,一鼓作氣走完七八公里后,才可能會稍微松懈一下自己。
3.一般人不愿為自己設定目標,通常有三個原因:
(1)恐懼:怕萬一達不到目標而更令人沮喪;
(2)無此意愿:認為沒有必要設定目標,每天過得好好的就可以了;
(3)誤將行動當成就:每天忙來忙去,好像很有成就感,其實行動不等于成就,有結果才算有成就。
▲目標的分類
我們經常以時間的長短或目標為對象,將目標區分為幾種類別。
1.以時間的長短分類
以時間的長短來區分,目標可分為以下三類:
(1)短期目標:這是指時間長度為三個月到半年的目標。例如,減輕體重、參加專業訓練課程。
(2)中期目標:這是指時間長度為半年到3年~5年的目標。例如,讀個學位、自己開設某個公司。
(3)人生目標:這是指時間長度為5年以上的長期目標。
以上三類目標中,最重要的是人生目標,因為它將引導我們一生的方向。其次是短期目標,因為我們對于三個月到半年的近期未來,比較容易作出接近事實的預測,也比較能掌握,進而促使我們會更加努力地去達成。
2.以目標的對象分類
另一種更常用的目標分類方式,是以目標的對象來區分,其中最基本的有三類:健康目標、家庭目標和工作目標。
例如,C君,一位擅長寫作的中年教授,目前的健康目標是“未來三個月內減去六公斤”,而家庭目標是“每天至少陪兩歲半的女兒一小時”,工作目標則是“再花三個月的時間,寫完一本教材參考書”。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
以下是以對象來區分各類目標的可能領域,可作為我們設定目標時的參考。
(1)健康目標:每天按時運動、培養一種新的運動、減輕體重、徹底治愈慢性病。
(2)家庭目標:配偶、子女、父母、親戚。
(3)工作目標:升遷、業績、考試資格(如高考、自考、成教考試、考研)、專業執照(如證券分析師、會計師)。
(4)財務目標:收入、儲蓄、不動產投資、股票、住房、汽車。
(5)人際關系目標:同事、客戶、朋友、同學、結交新朋友、化敵為友。
(6)學習成長目標:閱讀、學習電腦軟件(如視窗2000、Excel)、學習時間管理、聽演講、上圖書館、參加專業訓練課程。
(7)娛樂目標:培養一種新的娛樂、度假、國外旅游方式。
(8)公益目標:參加賑災救護、獻血。
對任何人來說,在以上的目標中,都應以健康和家庭兩項目標為先。健康和家庭是最基礎的兩項目標,只有這兩項目標順利達成,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他目標。
▲設定個人的人生目標
在設定“工作目標”時,每個人必須先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通常是指終身的事業目標。這并非意味健康和家庭等目標不重要。健康的身體與幸福的家庭是人生的基石,人生目標必須建立在這兩大基礎之上。
1.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盡相同,別人的人生目標對自己不一定適用,即使偉大人物的目標也不見得對自己合適。并不是這些目標本身不值得追求,而是每個人對金錢、事業、社會地位、成就感的看法都不一樣,別人的目標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所要的。
許多人不清楚自己真正的目標、專長及興趣所在,往往會被周圍人的觀點、目標所迷惑,變得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見,結果定出來的目標不適合自己,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徒添沮喪。
人生的路是自己創造的,需要一步一步踏實地朝自己固有的方向前進,而不是流連于別人心中虛幻美麗的圣地或者頂峰。
所以,目標必須是針對自己設定的目標,只有這樣的目標才值得追求,才最有可能達到,達到后才有成就感。
2.配合自己的專長和興趣
在制定人生目標時,要問自己:“我最大的專長和興趣是什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長,并配合自己的興趣,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