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效記憶方法(7)
- 學習強人與頭腦強人(北大清華學得到叢書)
- 凡禹
- 3358字
- 2014-01-14 09:57:26
四是因果聯想記憶法。利用事物間的因果關系,由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記憶數學公式、物理定律、化學反應、語法規則等均可運用因果聯想記憶法來增強識記效果。
對于這幾種聯想的記憶法,上文中都已經舉過很多例子,下面將挑其中幾種更加具體地給讀者闡述。
(1)接近聯想法。
接近聯想法是指根據有些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方法。如看到帶魚,馬上會想到大海;提到哈爾濱,必然想到氣候寒冷、冰燈、冬泳等現象;一提到井岡山,會想到朱德和毛澤東曾在那里會師等,這些都是因為在空間上有接近之處。又如,一提起諸葛亮,馬上就會想起“借東風”和“三顧茅廬”;一提起鴉片戰爭,馬上就會想起1840年和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等,因為這些事件在時間上接近。
學習中,如果運用這種方法,把遇到的事實、事物和學到的知識,與接近事物聯系在一起,形成空間或時間上有相關之處的系統,就可產生聯想,幫助記憶,而且提起一種東西就可能聯想到一大串內容。
(2)類似聯想法。
類似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在現象或本質方面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類似聯想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它對學習和記憶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導出,就是利用兩個全等三角形的相似特點推出來的。把一平行四邊形的兩個對角頂點聯起來,就構成兩個全等三角形合起來構成的平行四邊形,正是一個三角形的二倍,二二抵消,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是“底乘高”。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
類似聯想在各科教學和學習中使用非常廣泛,它要求在合乎邏輯、忠于現實的前提下進行。不合邏輯、違背現實的兩種事物,不能強行聯系起來。類似聯想用得好,不但對高效記憶有作用,而且有利于創造性才能的發揮。
(3)對比聯想法。
對比聯想是根據事物之間往往具有對立性的特點而建立起來的一種聯想。如由熱想到冷,由甜想到苦,由愛想到恨,由落后想到進步等。由于想到的事物具有對立性,因而將其歸納到一起。用對比聯想增強記憶,效果就特別顯著。
小學語文教學中,常對比聯想增強記憶,效果就特別顯著。如把同義詞與反義詞聯系到一起教;中學分析小說時,常將這一人物與另一人物的形象對比起來教,能增強感染力;數理化教學中,也可將彼此對立的定理、公式、規律等歸納起來,運用對比聯想幫助記憶。對比聯想在學習和教學中的運用非常廣泛,是提高記憶效率的極好方法。
(4)因果聯想法。
利用事物的因果關系,從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拿到大學入學通知書,想起電影里常見的手拿畢業文憑,頭戴“方帽子”的情景,這只“方帽子”下面是一張笑瞇瞇的熟悉的臉——自己的臉。這就是聯想。心理學家羅伯特·依·布倫南說:“如果沒有基本法則的知識,就得處理一串串冗長的信息,我們的記憶必定負擔繁重。最完美的記憶方法是把現象按因果關系聯系起來,因為哲學的任務是研究這種關系,所以我們可以主要通過培養哲理頭腦來彌補記憶力的不足。”
(5)奇特聯想法。
另外還有一種有趣的奇特聯想法。奇特聯想是世界上公認的“記憶秘訣”,也是一種記憶的“訣竅”。奇特聯想法是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想法,把有關事物、詞語或知識串連到一起,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的物象的增強記憶的方法。
奇特聯想可以把任何幾個字或詞語概念串起來,用自己的特殊辦法加以記憶。
運用奇特聯想時有三個要點必須掌握:
一是將靜態事物動態化,把本來是靜止的東西,想法讓它動起來。如“氣球、墨水、草原”三個不相干的名詞,我們要連起它們達到記憶,可想象成墨水掛到氣球上向草原飛去。
二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或讓甲事物變成乙事物的一個組成部分,把它們聯系或組裝起來。如“鉛筆、草帽、大豆、拖拉機”,可以想象成鉛筆代替了人,戴著草帽坐在拉大豆的拖拉機上。
三是對被記事物進行夸大或縮小,增多或減少。如要記住“手表、窩瓜、滑梯”這三件事,怎樣聯想呢?可想象為手表像窩瓜那樣大,從滑梯上滾下來。運用這種辦法對事物進行隨意組合,就可進行聯想創造,收到最佳記憶效果。奇特聯想法乍看起來是可笑的,但使用到需記多項事物的場合,它就會發揮特殊效能。訓練習慣后,要記一連串的詞語和事物,就會方便多了。
人的思想是無限的,沒有領域的。筆者在這里只是介紹了幾種最常見的聯想記憶法,在聯想的廣袤天地里,有更加奇妙的聯想記憶法在等我們去發現,肯定會找到最適合我們的那種,也是最好的那種。
聯想記憶法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同時,聯想記憶法又是其他很多記憶法的基礎,因此,對于提高記憶力,運用各種記憶方法,聯想是關鍵之一。如何提高想像力呢?
4.違背常理的有效聯想
相傳3000多年前,古埃及文獻《阿德·海萊謬》中就有過這樣的記載:“我們每天所見到的瑣碎的、司空見慣的小事,一般情況下是記不住的。而聽到或見到的那些稀奇的、意外的、低級趣味的、丑惡的或驚人的觸犯法律的等異乎尋常的事情,卻能長期記憶。因此,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見到的事情,平時也不去注意它,然而,在少年時期所發生過的一些事卻記憶猶新。那些用相同的目光所看的事物,那些平常的、司空見慣的事很容易從記憶中漏掉,而一反常態、違背常理的事情,卻能永遠銘記不忘,這是否違背常理呢?”
當我們把“汽車”、“可樂”作為聯想對象的時候,正常的想象就是裝滿可樂的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這種平常的想象留下的印象就不深。那么,如果我們設想:超級大卡車拉著可樂在飛馳,或者可樂上安裝著輪胎,自己在飛跑。這樣的想象,雖是不合乎邏輯,但離奇的想象卻會給人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當然,合乎邏輯的事,其本身也有容易記憶的一面。即使是棋界的高手,具有超人的記憶力,如果對手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與他下棋時亂走一氣,也許會使他無法記憶了,總而言之,正常的、自然發生的事情印象就弱。
此外,描繪稀奇的、不合乎邏輯的形象,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只有做出一番努力才能深深地印在腦子里。
5.形象聯想的小測驗
要想使這些違背常理的聯想能大量地浮現于腦海,大腦必須機動靈活。年輕人能自由表達思想,小孩子奔放的想像力能描繪出離奇古怪的形象。可是,一進入社會,長期從事某種工作以后,在某些方面,判斷力就干擾想像力,致使它不能描繪出平時想象的內容。
正如前文所述,身心改造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就是說,如果精神處于輕松狀態,不但大腦靈活,想像力和創造力也能活躍起來。精神輕松時進行記憶對創造性開發訓練是極為有效的。
在此,我們做一下聯想練習。下面列舉了10對詞組,可以從上面的詞聯想下面的詞,最好進行形象聯想。5分鐘后,看著上邊回憶下邊。如果某一個詞沒能回憶出來,考慮一下是否聯想的內容不恰當。請看以下這十個詞組:
(1)煙嘴——貝殼
(2)房屋——酒
(3)墨魚——絕壁
(4)書架——被褥
(5)斑馬——信
(6)煙灰缸——飛機
(7)飛碟——鈔票
(8)廟——阿爾卑斯山
(9)門——小刀
(10)船——席子
6.使用卡片進行聯想
如果要進行基本的聯想練習,使用卡片是極為有效的方法。
首先,預備50張~100張卡片,在正面寫上各種字,如果能從百科全書中抽出一些詞寫上更好。然后,把卡片翻過來,像玩撲克牌那樣把卡片弄亂,再從這些卡片中任意抽出兩張一組。初次做這樣的訓練,先抽出十組就可以。然后,翻過來一組,在兩張卡片中間進行形象聯想,想好之后再扣回去。待十組全部聯想完畢,看著一組中的一張卡片上的字回憶聯想另一張扣著的卡片的字。這樣,把說對的放置一邊,沒說對的再重復一次聯想,這樣,說對的數量就會逐漸增加,一會兒工夫就能把十組全部聯想記憶下來。
開始進行聯想時,最好選擇一些常用物品、動物名稱等容易構成具體形象的字。等具備了自信心之后,再向那些抽象的難以聯想出具體形象的事物進行挑戰。
例如:“記憶”、“人生的意義”、“石油危機”、“免稅”、“藝術”、“動蕩的年代”等這些抽象詞,對這些詞進行聯想記憶時,肯定會感到很難。
當然,如不經常變換這些卡片內容,只記住那么一少部分詞是沒有意義的。為此,進行這種訓練時,如能從自己的專業手冊中或小辭典中抽選出一些詞,就能獲得一箭雙雕的效果。
這種練習不僅自己能單獨進行,如果能得到別人的幫助進行訓練,則效果會更顯著。
讓朋友或別人說兩個詞語,自己同時把它記在手冊上。隨后,馬上進行聯想。聯想完畢,再讓朋友說兩個。這樣反復進行聯想練習,如能聯想到二十組,即可測驗一次。測驗時讓別人說已編成組的任意一個,自己說另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