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做人要講低調,心寬似海有容乃大

美國人際關系學家阿爾伯特`愛德華`威根在他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在過去一年內失去工作的4 000名職工中,只有400人即總數的10%是因不能勝任工作而被開除的。其余的90%則是因為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而被解雇。”

在現實社會中,不能很好地為人處世,甚至連自己的飯碗都保不住。為人處世已經成為人的一項生存技能。

古人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如何能夠避免無意義的為難與糾纏?保持低調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敬人一尺,人敬一丈

有的人天生性格倔犟,能折不能彎。跟你過幾招他干,照顧你幾拳他敢,要他服軟不行。他們的口號就是:文打官司武打架,軟的硬的全不怕。

其實,這種人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怕,他也有一樣怕的東西,怕什么呢?怕敬。你看《水滸傳》里的霹靂火秦明,殺他的腦袋他也不服軟,可是宋江往地上一跪,口稱將軍,自稱罪囚,嚇得他立馬滾在地上叫哥哥,當了朝廷的“叛徒”。

俗話說得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是很普遍的心理。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但是,那些聰明的人,不會先要求別人的尊重,而是首先“敬人一尺”,然后自然會得到“人敬一丈”的回報。

大衛?史華茲初創羅蘭奴真服裝公司時,因為沒多少錢,聘不起服裝設計師,只能生產一些很普通的衣服。一天,史華茲去一家零售商店推銷成衣。店老板不屑一顧地說:“你的衣服是三流設計師設計的,也許你的公司里根本就沒有設計師。”

史華茲見他一語說中要害,頓時來了興趣,便坐下來,同他攀談起來。原來,此人名叫杜敏夫,是位服裝設計師,曾在三家服裝公司打工。由于老板沒眼光,對他的設計總是不滿意,他干不多久就只好走人。后來,他一氣之下,索性不搞設計,做起了服裝生意。

史華茲相信杜敏夫是一個好設計師,便邀請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誰知杜敏夫竟大叫起來:“寧可餓死,也不做服裝設計師。”史華茲只得暫時作罷。

后來,史華茲一次又一次地拜訪杜敏夫,終于使他接受了邀請。盡管杜敏夫脾氣古怪,很不易相處,但史華茲卻以包容之心,真心實意地接受他。后來,杜敏夫設計出了許多極具創意的時裝,幫助公司一舉打開了市場。

現在,羅蘭奴真已成為美國最大的服裝公司。

聞名全球的時代華納公司創始人羅斯,年輕時曾在一家殯儀館任總裁,后來才投資娛樂業,并收購了多家電影、唱片及藝術公司。作為一個外行,要經營一份專業性極強的事業,難度可想而知。但他能夠運用內行代他經營,所以他的事業做得很成功。

羅斯求賢若渴,千方百計地將各種人才網羅到華納旗下。即使暫時用不上,他也要請進來,這個部門不行,就調到另一部門,而且絕不輕易解雇人。

有一次,羅斯收購了大西洋唱片公司,并希望該公司總裁厄地根繼續擔任原職。厄地根聽說羅斯出身于殯儀業,頓生輕視之心,打算掛冠而去。羅斯求賢心切,他特地邀請厄地根的一位好朋友,一起去拜訪厄地根。厄地根以為羅斯是個大老粗,用法語對朋友說:“我不可能與這些人共事!”羅斯也學過法語,立即用流利的法語回敬道:“我將保證你擁有現在的一切權力。”

羅斯的誠意終于使厄地根改變主意,決定留在華納效力。

還有一次,羅斯收購了美國電視傳播公司。他親自拜訪該公司原總裁史丹,勸他留任。羅斯打聽到,史丹有一個關于有線電視的全新計劃,卻因資金不足無法實現,至今引為憾事。于是,他對史丹說:“請你以你的想象力來告訴我,在未來五年內,要建立所有的有線電視系統并實現你的夢想,大致需要多少資金?”

史丹一聞此言,立即決定加盟華納。日后,史丹在實現夢想的同時,也為華納的有線電視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實,大部分人都怕別人敬,不怕別人貶低。正像有些人說的:怕表揚,不怕批評。為什么會有這種心理呢?這是因為,要把事情做得漂亮是很難的,馬馬虎虎對付卻很容易。你把他看低,他正好揀容易的做,馬馬虎虎對付你一下。你把他看高,他拗不過你的好意,只好勉為其難地往好里做。

所以,在生活中,為了讓對方的表現合乎你的期望,最好是敬著點,千萬不要隨便貶低別人。否則,他的表現可能像你所說的一樣糟糕。

做人智慧

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當你尊敬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尊敬你。無形之中,你就已經占據了一個主動的位置。

克己忍讓,彰顯自己的心胸

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即將出版的時候,他接到來自好朋友華萊士的一封信,請達爾文為自己寫的一篇論文做個審定。達爾文在看了朋友的稿子之后覺得異常為難,因為這個文稿的研究結論與自己的《物種起源》一書實在是太接近了。兩人有著多年的交情,而這兩部稿子無論是誰先發表都會對另一個人造成傷害。一邊是多年的友誼,一邊是傾注了20多年心血的稿子,達爾文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人勸達爾文,趕緊把自己的書出了。但是達爾文卻不愿爭奪名利,便打算把自己的書稿毀了。后來華萊士知道了這件事,深受感動,堅決阻止了達爾文毀書的行動,最終這部有名的稿子才得以問世。

此事一經傳出,大家紛紛為達爾文和華萊士的大度所贊嘆,達爾文以及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名聲大噪。

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便是無休止的爭斗。老子的哲學“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智慧并不能為人輕易領悟,爭強好勝之心也就成了人際矛盾產生的根源。如果人人都像達爾文和華萊士一樣有顆大度包容之心,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和諧;若人們都能學會以不爭之心來看待事物,對人處處忍讓,他的人際關系一定少有挫折。

寬容待人,這是一種境界。寬容并非一種消極的不作為,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一種力求與人為善的待人處事態度。工作本極平常,敬業不衰,全力以赴,竭盡心智……

江南有一個大家族,老爺子年輕時是個風流種子,養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兒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這么大一個家當總得交給一個兒子來管吧。可是,管家的鑰匙只有一把,兒子卻有一大群。于是,兒子們斗得你死我活,不亦樂乎。這時,只有一個兒子默默地站在一邊,只幫老爺子干事,從不參與爭斗。爭來斗去,老爺子終于想明白了,這把鑰匙交給這群爭吵的兒子中的任何一個,他都管不好。最后,老爺子將鑰匙交給了不爭的那個兒子。

同樣道理,我們在日常交際中,對人對事也要善于制怒控慍。

歌德有一天到公園散步,迎面走來了曾經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批評的評論家,這位評論家在歌德面前高聲喊道:“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克己忍讓,幽默地答道:“而我正相反!”歌德一邊說,一邊滿臉笑容地讓到一旁。

歌德的忍讓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也顯示了自己的心胸和氣量。

容與忍往往是統一的,這不是懦弱,也不是個人做事原則的背叛,而是以退為進,在容忍中尋找事情解決的最佳方案。

常言道:“佛面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佛能如此豁達,我們為何不群起效法呢?

佛能,人也應該能!

做人智慧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最高的復仇是寬容。”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一種樂觀地面對人生的勇氣。它能驅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淚,傳播心靈的快樂和微笑。正如有人所說:“智慧的藝術就是懂得該寬容什么的藝術。”

施惠于人,無須張揚

某先生給我們講過他祖父的故事,在理解人情世故的微妙方面,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當年,祖父很窮。在一個大雪天,他去向村里的首富借錢。恰好那天首富興致很高,便爽快地答應借祖父兩塊大洋,末了還大方地說:拿去開銷吧,不用還了!祖父接過錢,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等著急用的家里趕。首富沖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還了!

第二天大清早,首富打開院門,發現自家院內的積雪已被人掃過,連屋瓦也被掃得干干凈凈。他讓人在村里打聽后,得知這事是祖父干的。這使首富明白了:給別人一份施舍,只能將別人變成乞丐。于是他前去讓祖父寫了一份借契,祖父因而流出了感激的淚水。

祖父用掃雪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首富向他討債極大地成全了他的尊嚴。在首富眼里,世上無乞丐;在祖父心中,自己何曾是乞丐?

把“施恩”變成了“施舍”,一字之差,高低立見,效果大大不同。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懷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這種態度是很危險的,常常會引發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正是因為這種驕傲的態度,把這筆賬抵消了。

古代有位大俠郭靖。有一次,洛陽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面子。后來他找到郭靖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

郭靖接受了這個請求,親自上門拜訪委托人的對手,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靖此時不負人托,完成這一化解恩怨的任務,可以走人了。可郭靖還有高人一著的棋,有更技巧的處理方法。

一切講清楚后,他對那人說:“這個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面子,我了結了這件事。我在感謝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面子。”他進一步說:“這件事這么辦,請你再幫我一次,從表面上要做到讓人以為我出面也解決不了問題。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說客還會上門,你把面子給他們,算為他們完成此一美舉吧,拜托了。”

人都愛面子的,你給他面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要“給回面子”,即使他感到為難或感到不是很愿意。這便是操作人情賬戶的全部精義所在。人們總是盡其全力來保持顏面,為了面子問題,可以做出常理之外的事。有句歌詞非常流行:“若是某些記憶使你痛苦,何不輕易地去遺忘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談何容易!在知道人們是如何地注重面子之后,還必須盡量避免在公眾的場合內使你的對手難堪,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損他人顏面的事。只要你有心,只要你處處留意給人面子,你將會獲得天大的面子。

所以,幫忙時應該注意下列事項:

第一,不要使對方覺得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

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說在當時對方或許無法強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體會出你對他的關心,能夠做到這一步是最理想的。

第三,幫忙時要高高興興,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

如果你在幫忙的時候,覺得很勉強,意識里存在著“這是為對方而做”的觀念,此時假如對方對你的幫助毫無反應,你一定大為生氣,認為“我這樣辛苦地幫你忙,你還不知感激,太不識好歹了!”如此的態度甚至想法都不要有所表現。

如果對方也是一個能為別人考慮的人,你為他幫忙的種種好處,絕不會像打出去的子彈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來回報你。對于這種知恩圖報的人,應該經常給他些幫助。

總之,人際往來,幫忙是互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樣赤裸裸地,一口一個“有事嗎”,“你幫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幫你”。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要講究自自然然,不故意“打埋伏”,以免被別人想:“和他做朋友,如果沒用處,肯定會被一腳踢開!”

做人智慧

做好事要低調。有的人做好事是為了回報,這樣的話做好事的動機就不純,他自然要大肆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或者目的是讓對方欠自己人情。對這樣的人,人們自然不想“知恩圖報”。

以恕己之心恕人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積累多年的精華。在人際關系方面,這句話可以這么理解:因為人際交往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所以,要以誠摯、寬容的胸襟盡量原諒別人的過錯,由此,你可能會得到終生的信任和感激;反之,將別人的過錯記恨在心,只會陷入關系緊張、破裂的惡性循環,最后還可能需要付出更大代價。

1863年7月1日,美國南北戰爭中的葛底斯堡戰役拉開序幕,到了7月4日晚上,南方的李將軍大敗。林肯高興極了,他意識到只要大敗李將軍的軍隊,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于是,他滿懷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給前線的米地將軍,要他立刻出擊。但是,米地將軍違背了林肯的命令,他用盡了各種借口,拒絕攻打李將軍。最后,李將軍和軍隊越過波多絡河,順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極端失望之余,他坐下來給米地寫了一封信,信中表達了他內心的極端不滿。其中有一段話是這么寫的:

“親愛的將軍,我不相信你對李將軍逃走一事不會深感不安。他就在我們伸手可及之處,而且,只要他被俘虜,加上我們最近獲得的勝利,戰爭即可結束。現在,戰爭勢必延續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順利抓住李將軍,如今他逃到波多絡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證成功呢?期盼你會成功是不明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會做得更好。良機一去不復返,我實在深感遺憾。”

信寫完了,但林肯沒有急于寄出去,他望著窗外思緒萬千:“慢著,也許我不該這么性急。坐在安靜的白宮里發號施令很容易,如果我身在葛底斯堡,像米地一樣看到很多人流血,聽到許多傷病哀嚎,也許就不會急著要攻打敵人了。如果我的個性像米地一樣畏縮,大概也會做同樣的決定吧!無論如何,現在木已成舟,把這封信寄出,除了讓我一時覺得痛快以外,沒有別的用處。米地會為自己辯解,會反過來攻擊我,這只會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損及他的前途,或逼他離開軍隊而已。”

于是,林肯把信擱到一邊,慘痛的經驗告訴他: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的效果都等于零。相反,努力去理解對方的用意,結局會好一些。

林肯的做法值得借鑒,當看到別人“犯錯”時,我們就要這樣做:

首先,告訴自己,“未必如此”。別人的做法也許未必是錯誤的,或者,也許自己還沒有理解別人的真實用意。每個人對別人的判斷都會受到自己主觀因素的影響,不一定完全公正,武斷地得出結論很容易引起誤會沖突。所以,在作出決定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所有事實。

其次,如果你確定對方犯了錯,就告訴自己,“人難免會犯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自己應當設法寬恕對方的過錯,這樣才能將談話或工作推進下去,也可以讓你贏得更多的朋友。

再次,如果你為此煩惱甚至動怒,那就問問自己,值得為了別人的過失而付出讓自己不快樂的代價嗎?

做人智慧

人們總是期望朋友做事的結果能夠符合自己的期望,但是對于朋友做事的過程卻少有關心。如果你能多考慮朋友做事時的困難,你就不會對他過于苛求了。

有容,德乃大

氣度,包括一個人的雅量、容量與氣量。修養氣度的方法,在于戒除忌妒、怨恨之心,對人能容忍、寬恕。如此,自己便能心胸開闊、不計得失。自古英雄豪杰、圣賢志士更是如此。陶覺說:“自古以來的英雄豪杰,很多只是因為氣度太小而導致許多不必要的失敗。”

在中國,有所謂“逆鱗”之說,據說在龍的喉部以下有逆鱗,如果不小心觸摸到,必定會被激怒的龍所殺。不論高貴如領導者,低賤如乞丐者,都有“逆鱗”存在。關鍵在于領導如何對待別人觸犯“逆鱗”的行為,它反映了一個人氣量的大小。

裴遐是晉代地方長官,他與東平將軍周馥是十分要好的朋發。有一次,裴遐到周馥家中做客,周馥立即吩咐下人沏茶。落座不久,裴遐和人下起圍棋來。周馥的家人前來敬酒,裴遐正玩在興頭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棋盤上,所以,他將遞過來的酒擱在一旁,沒有及時喝下去。這可氣壞了周馥,他有意地用力推了裴遐一下,裴遐一個沒注意,硬生生地從椅子上跌下來倒在地上。隨后,裴遐若無其事地爬起來,仍舊回到座位上繼續下棋,舉止不變,神態安詳,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王衍后來問裴遐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為什么沒有反應,裴遐回答說:“因為當時我很糊涂。”

晉人謝萬曾經和同僚蔡系爭搶一個座位,蔡系把謝萬從位子上推了下去,弄得他帽子和頭巾都掉了。謝萬站起來拍拍衣服,邊回到座位上邊說:“你差點弄傷我的臉。”蔡系說:“我本來就沒有考慮你的臉。”兩個人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當時人們都稱贊他們的氣量大。

“大人不計小人過。”領導者要時時向人們顯示自己的大度,盡可能原諒別人的過失,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籠絡技巧。可是有的領導在這些方面就做得有些過火,顯得刻薄寡恩,沒有容人之量。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扯起反秦大旗后,陳勝被義軍推舉為張楚王,設都在陳縣。陳勝未起義之前,在家鄉耕田種地,給地主當雇工,結交了不少窮苦朋友。那時,大家在一起不分彼此,有說有笑。自陳勝稱王后,這些窮朋友陸續到陳縣來找他。見到闊別多年的老友,陳勝十分高興,熱情地招待他們,并讓他們坐自己的輦車一同回宮。走進宮殿,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總算長了見識,他們東摸摸墻壁,西動動帷幕,都異口同聲地說:“陳勝,你做了大王,真了不起,好氣派!”接著,大家都隨便起來,談的話題都是陳勝種田當雇工的舊事。這時,有人附在陳勝耳邊說:“這班窮鬼愚昧無知,狗膽包天,竟然侮辱大王。”陳勝本就不高興,現在聽了讒言,更加生氣,一怒之下將這些過去在一起吃喝談笑的朋友處以極刑。這之后,由于陳勝缺少容人之量,許多老友紛紛退去,注定他最后無法成功。

《尚書》中說:“有容,德乃大。”做人只有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恕人之所不能恕,忘人之所不能忘,才能理人之所不能理,為人之所不能為,成人之所不能成,達人之所不能達。

容得下幾個小人,耐得住幾樁逆事,過后感到心胸開闊,神清氣爽,有如咀嚼橄欖,雖然當時覺得酸澀,在回味時則滿口清涼。范仲淹曾經在宋代擔任過副宰相,心地仁厚。他曾說:“我一生所學唯‘忠恕’二字,但受用無窮,以至于在朝廷之中輔佐君主,招待幕僚、朋友、親戚、家人等從不曾有一刻離開過這兩個字。”范仲淹曾經告誡他的子弟們說:“人哪怕十分愚笨,指責別人時都會變得十分聰明;哪怕十分聰明,寬容自己時都會變得十分糊涂。你們只要常常用責備別人的思想來責備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意來寬恕別人,不怕不可以成為圣賢。”以容養量,以忍養氣,以恕養性,以忘養心,這樣做很少有不能達到寬容境界的。

做人智慧

寬厚,不一定表現在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和冒犯上,而更多地表現為待人的一種質樸、正直、善良、理解、諒解的態度。人有過失,特別是有傷于自己,而自己能容忍,給以原諒,這是一種“德”。

率先認錯,改變對方立場

費丁南?華倫是一位商業藝術家,他使用率先認錯這個技巧,贏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藝術品主顧的好印象。

“精確,一絲不茍,是繪制商業廣告和出版物的最重要的品質。”華倫先生事后說,“有些藝術編輯要求他們所交下來的任務立刻完成,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我知道,某一位藝術組長總喜歡從雞蛋里挑骨頭。我離開他的辦公室時,總覺得倒足胃口,不是因為他的批評,而是因為他攻擊我的方法。最近我交了一篇加急的稿件給他,他打電話給我,要我立刻到他辦公室去。他說是出了問題,當我到辦公室之后,正如我所料——麻煩來了。他滿懷敵意,高興有了挑剔我的機會。他惡意地責備我一大堆——這正好是我運用所學自我批評的機會。因此我說:‘先生,你的話不錯,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我為你畫稿這么多年,實在該知道怎么畫才對。我覺得慚愧。’

“他立刻開始為我辯護起來。‘是的,你的話并沒有錯,不過畢竟這不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只是——’

“我打斷了他。‘任何錯誤,’我說,‘代價可能都很大,叫人不舒服。’

“他開始插嘴,但我不讓他插嘴。我很滿意。我在批評自己——我喜歡這樣做。

“‘我應該更小心一點才對,’我繼續說,‘你給我的工作很多,照理應該使你滿意,因此我打算重新再來。’

“‘不!不!’他反對起來,‘我不想那樣麻煩你。’他贊揚我的作品,告訴我只需要稍微修改就行了,又說一點小錯誤不會花他公司多少錢;畢竟,這只是小錯——不值得擔心。

“我急切地批評自己,使他怒氣全消。結果他邀我同進午餐,分手之前他給了我一張支票,又交給我另一件工作。”

一個人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也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而且有助于解決這項錯誤所導致的問題。

艾柏?赫巴是會鬧得滿城風雨的最具獨特風格的作家之一,他那尖酸的筆觸經常惹起別人強烈的不滿。但是赫巴那少見的為人處世技巧,常常使他將敵人變為朋友。

例如,當一些憤怒的讀者寫信給他,表示對他的某些文章不以為然,結尾又痛罵他一頓時,赫巴就如此回復:

回想起來,我也不盡然同意自己,我昨天所寫的東西,今天就不見得全部滿意。我很高興知道你對這件事的看法。下回你在附近時,歡迎駕臨,我們可以交換意見。遙祝誠意。

赫巴謹上

面對一個這樣對待你的人,你還能怎么說呢?

其實華倫和赫巴未必有多大的錯誤,假如有的話,也是非常小的。但他們那種精神卻是可貴的。雖然承認自己有錯讓你有些難堪,心中總有些勉強,但這樣做可以把事情辦得更加順利,成功的希望更大,帶來的結果可能沖淡你認錯的沮喪情緒。況且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你先承認自己也許錯了,別人才可能和你一樣寬容大度地認為他有錯。這就像拳頭出擊一樣,伸著的拳頭要再打人,必須要先收回來方有可能。

做人智慧

承認錯誤不是沒有原則地放棄自我的立場,其實它是種以退為進的溝通手段。當你想結束無謂的爭論時,不妨大方地承認錯誤,讓自己的心里更踏實,并且往往能夠贏得對方的好感。

拋開“面子”,贏得尊敬

對于很多人來說最為痛心的事,莫過于失去“面子”。所以,生活中,人們要千方百計地保住自己的“面子”。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大可不必過于計較面子,讓我們看看一位小提琴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面子的。

有位世界級的小提琴家在為人指導演奏時,從來都不說話。

每當學生拉完一首曲子之后,他會親自再將這首曲子演奏一遍,讓學生們從聆聽中學習自己的拉琴技巧。

他總是說:“琴聲是最好的教育。”

這位小提琴家在收新學生時,會要求學生當場表演一首曲子,算是給自己的見面禮,而他也可借機獲知學生的琴藝如何,再給予分級。

這天,他收了一位新學生,琴音一起,每個人都聽得目瞪口呆,因為這位學生表演得非常好,出神入化的琴聲有如天籟。

學生演奏完畢,老師照例拿著琴上前,但是,這一次他卻把琴放在肩上,久久不動。

最后,小提琴家把琴從肩上拿了下來,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滿臉笑容地走下臺。

這個舉動令所有人都感到詫異,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小提琴家說:“你們知道嗎?這個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沒有資格指導他。最起碼在這首曲子上,我的表演將會是一種誤導。”

這時大家都明白了他寬闊的胸襟,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送給學生,更送給這位小提琴家。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沒有掌握“承認”的技術,而是喪失了“承認”的心情。為什么會失去“承認”的心情,是因為我們都是熱愛“面子”的族群。“面子”的重要維護力量是“理”,無論如何,你要顯得自己是占理的,而不是理虧的。占理了,就有面子;理虧了,就沒面子。一承認自己沒有達到某種高度,顯得理虧,面子上就會十分難堪;把假話說圓了,把虧心事處理得像沒事一樣,面子就得以保全。故而,做了錯事,一定要像做了正確的事一樣,理屈而辭不窮;心里有鬼,反而要唱歌壯膽,越是理虧的事,越要做出得理不饒人的架勢,以便于消滅“承認”的危險。

當我們不能正確面對面子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已經失去了自己想要維護的面子。

有容乃大,當小提琴家能接受學生更優于他的事實之時,在他身上也正體現出令人贊嘆的大師風采。

做人智慧

人最難放下的便是面子。拋開面子不是讓人主動示弱,而是彰顯人的包容之心。放下了面子,別人就會為你的大度而喝彩。

心胸豁達,有容乃大

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必多一分事業。雖說器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后天學習、培養。我們閱讀歷史,多少名人圣賢,有時不贊其功業,而贊其器量。所以器量對人生的功名事業至關重要!有器量的人在為人處世上的表現就是豁達大度。

豁達的人,常常是樂觀的人。而所謂樂觀,按照某位哲人的說法,就是樂觀的人與悲觀的人相比,僅僅是因為后者選擇了悲觀。

豁達的人在遇到困境時,除了會本能地承認事實、擺脫自我糾纏之外,他還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思維習慣。這種趨利避害,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保持情緒與心境的明亮與穩定。這也恰似哲人所言:“所謂幸福的人,是只記得自己一生中滿足之處的人;而所謂不幸的人,是只記得與此相反的內容的人。”每個人的滿足與不滿足,并沒有太多的區別差異,幸福與不幸福相差的程度,卻會相當巨大。

豁達也有程度的區別,有些人對容忍范圍之內的事,會很豁達,但一旦超出某種限度,他就會突然改變,表現出完全相異的兩種反應方式。最豁達的人,則具有一種游戲精神,將容忍限度擴大。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從未有畏懼之心的老將軍,解甲歸田后,以收藏古董為樂。一天,他在把玩最心愛的一件古瓶時,不小心差點脫手,嚇出一身冷汗,他突然若有所悟:“為什么當年我出生入死,從無畏懼,現在怎么會嚇出一身冷汗?”片刻后,他悟通了——因為我迷戀它,才會有患得患失之心,破了這種迷戀,就沒有東西能傷害我了,遂將古瓶擲碎于地。

豁達者的游戲精神,即是如此。既然他把一切視為一種游戲,盡管他同樣會滿懷熱情,盡心盡力地去投入,但他真正欣賞的,只是做這件事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游戲的樂趣在于過程之中。那么,他也就解除了得失之心的困擾。

美國總統林肯在組織內閣時,所選任的閣員各有不同的個性:有勇于任事、屢建功勛的軍人史坦頓,有嚴厲的西華德,有冷靜善思的蔡斯,有堅定不移的卡梅隆,但林肯卻能使各個性格絕對不同的閣員互相合作。正因為林肯有寬宏的度量,能舍己從人,樂于與人為善。尤其是史坦頓,那種倔強的態度,如在常人,幾乎不能容忍,唯林肯有過人的心胸,使得他駕馭閣員指揮自如,使每個閣員都能為國效忠。

成功的上司總是豁達大度,決不會因下屬的禮貌不周或偶有冒犯而濫用權威。所以作為上司,應該有寬恕下屬的大度,這樣才更能贏得下屬的擁戴。

有一次,柏林空軍軍官俱樂部舉行盛宴招待有名的空戰英雄烏戴特將軍,一名年輕士兵被派替將軍斟酒。由于過于緊張,士兵竟將酒淋到將軍那光禿禿的頭上去了。周圍的人頓時都怔住了,那闖禍的士兵則僵直地立正,準備接受將軍的責罰。但是,將軍沒有拍案大怒,他用餐巾抹了抹頭,幽默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療法有效嗎?”這樣,全場人的緊張氣氛在一片笑聲中被一掃而光。

據說一位店主的年輕幫工總是遲到,并且每次都以手表出了毛病作為理由。于是那位店主對他說:“恐怕你得換一塊手表了,否則我將換一位幫工。”這話軟中帶硬,既保住了對方的面子,又嚴厲地指出了對方的過失,這樣比較易于讓對方接受。

每個人身邊可能會有各種各樣性格的人,這些人的處世方式、待人方式都不相同,這就需要你有寬宏大量的心胸。

做人智慧

雨果曾說:“比海洋更廣闊的是人的心胸。”但并非每個人的心胸都能像大海一樣廣闊。相反,人們最欠缺的就是一份豁達大度。如果人的心胸能夠包容萬物,還有什么能夠牽絆他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房产| 博客| 雷波县| 万全县| 神池县| 竹山县| 宣威市| 庄浪县| 磐石市| 鹤峰县| 惠来县| 吴忠市| 南华县| 洛扎县| 梁河县| 石首市| 崇礼县| 乃东县| 会同县| 肥西县| 车致| 灵丘县| 青铜峡市| 汤阴县| 新巴尔虎左旗| 鹤山市| 涞源县| 安图县| 贵阳市| 咸丰县| 额敏县| 阜南县| 苍溪县| 都兰县| 阿拉善右旗| 合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皋兰县| 平乐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