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微生物組

我們曾經認為微生物是致病因子。現在,我們知道人體中的微生物能夠維持身體健康,甚至影響我們的行為。有些腸道細菌通過釋放催產素、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影響我們的心情。還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可以幫助我們抵御疾病。有的細菌控制腹部脂肪的增長,有的通過腸腦相互作用減輕壓力和焦慮。我們腸道的微生物影響著我們的血管生成、干細胞和免疫系統,甚至還會影響我們的激素水平、性健康和社會行為。

人類和細菌的關系

千百萬年來,人類同微生物協同進化。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類都沒有意識到微生物的存在。在微生物學的早期階段,人們關注的是那些引發諸如傷寒、瘟疫、痢疾和麻風病等的“壞”細菌,這些細菌給人類帶來痛苦,造成數百萬人喪生。

1907年,俄羅斯一位著名的動物學家伊利亞·梅契尼科夫注意到,有些保加利亞人年齡超過了100歲。他還發現,這些百歲老人都喝富含保加利亞桿菌的發酵型酸奶。于是,他認為攝入健康的細菌是長壽的秘訣。歷史證明他是正確的。

微生物科學

我們的小腸可以消化單糖,但是無法消化復合碳水化合物(纖維、淀粉)、脂質和蛋白質。倘若沒有腸道微生物,我們攝入的很多食物就都無法被吸收。結腸中的細菌將難以消化的食物分解成代謝產物,如短鏈脂肪酸(SCFAs)、營養物質、維生素和激素。短鏈脂肪酸的三種主要類型分別是丙酸、丁酸和乙酸。每種都在機體中發揮特定的作用。

丙酸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減少炎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堆積,促進消化系統健康,增強免疫細胞活力。

丁酸為結腸細胞提供能量,促進血管生成,愈合傷口,還能誘導干細胞分化形成各種器官。

乙酸促進瘦素的形成,從而抑制饑餓感。

但是有些腸道細菌產生有毒化合物。例如,脫硫弧菌產生硫化氫,造成腸漏。腸漏使得食物顆粒進入身體,引發炎癥,從而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甚至引發結腸炎。

微生物多樣性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腸道微生物消化分解我們攝入的食物,形成代謝產物;人體內的微生物組正是通過這些代謝產物影響我們的健康。因此,人體內細菌的種類越多樣化,其產生的有益代謝產物就越多。

位置,位置,位置

微生物組遍及全身表面,包括擴牙齒、牙齦、舌頭、扁桃體、鼻、肺、耳、陰道和腸道。腸道是一根30英尺(約9.14米)長的管道,始于嘴,終于肛門。中間是胃、小腸和結腸。腸道表面有一層黏液,保護腸壁,防止大的食物顆粒和有毒物質進入體內,從而避免它們觸發免疫反應。

我們曾一度認為,嬰兒腸道微生物是在其出生時從母親的產道中得來的。現在我們了解到,嬰兒生活了九個月的羊水和胎盤中就含有細菌,它們伴隨著胎兒的發育不斷繁殖。

母乳喂養會進一步帶給嬰兒微生物。母乳中富含有益于嬰兒腸道健康的細菌。根據科學家估測,嬰兒腸道中30%的細菌來自于母乳;10%來自于吮吸奶頭時攝取的皮膚上的細菌;剩余的細菌則來自于外部環境。這就是奶粉喂養寶寶體內微生物組和母乳喂養寶寶不同的原因。

當嬰兒開始吃固體食物時,固體食物中的細菌和益生菌會進一步促進嬰兒腸道菌群的形成。到三歲時,幼兒體內的微生物群落便可抵抗疾病了。

有些人得了艱難梭菌結腸炎,這是因為他們攝入的廣譜抗生素殺死了腸道內的許多微生物,使得有害微生物侵占了整個腸道。艱難梭菌結腸炎會引發嚴重的腹瀉、發熱、痙攣和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腸穿孔和腸道出血。

飲食如何影響微生物組

腸道里的細菌也會從你吃的食物中分得一杯羹。影響微生物組的食物稱為益生菌或益生元。

?益生元是滋養腸道益生菌的膳食纖維。攝入益生元可以增強微生物組的活力,因為腸道細菌攝入膳食纖維,從而產生有益的代謝產物。

?益生菌食物,諸如酸奶、德國酸菜、韓國泡菜和奶酪,其中包含活的有益細菌,可以被吸收至體內的微生物群中。

吃什么食物決定腸道中哪種細菌占據主導地位。艾克曼菌是一種存在于粘液層的有益細菌。這些細菌以粘液為食,從而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粘液。體內黏液越多,我們抵御外部病菌的保護層就越厚。因此,攝入蔓越莓和石榴有助于艾克曼菌的繁殖,鞏固腸壁。

微生物組失衡

菌群失調是指腸道細菌失衡,有害細菌的數量超過有益菌的數量。這會導致很多疾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菌群失調的誘因包括過量攝入抗生素,濫用酒精,不健康飲食,及大量接觸有毒化學物質。

治療失調

糞便微生物移植

糞便微生物移植(FMT)療法是從健康供體的糞便中提取有益菌,替換掉腸道中的有害菌。醫生使用此療法治療艱難梭菌結腸炎患者。目前的臨床試驗正在觀察FMT療法能否預防或治療復發性尿路感染、慢性便秘、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甚至肥胖。

益生菌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人類都在和微生物所引發的疾病做斗爭。21世紀,我們或許可以利用細菌來治療疾病。將有益菌引入腸道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攝入益生菌補充劑。攝入后,羅伊氏乳桿菌會加快皮膚傷口的血管生成。使用小白鼠進行的動物實驗表明,羅伊氏乳桿菌可以:

? 減少腹部脂肪和肥胖,哪怕對吃了薯片等垃圾食品的人也有作用。

? 促進毛發生長,使毛發健康有光澤。

? 改善膚色。

? 增強免疫力。

? 防止結腸和乳腺中的腫瘤進一步發展。

? 增加雄性小鼠的交配頻率,提高睪酮水平,刺激睪丸變大。

? 刺激大腦釋放促進社交的催產素。

飲食

飲食很可能是對人體微生物組影響最大的“工具”。酸奶和發酵食品等天然食物富含有益菌,我們的飲食每時每刻都會影響腸內微生物種群數量的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北海市| 远安县| 绍兴县| 昌宁县| 龙州县| 彰化市| 行唐县| 正阳县| 阿克陶县| 通山县| 达州市| 通海县| 巴林左旗| 当阳市| 河南省| 丰顺县| 涟源市| 千阳县| 沙坪坝区| 邻水| 抚顺县| 六盘水市| 阿图什市| 车险| 盘锦市| 高淳县| 葫芦岛市| 大宁县| 马关县| 惠州市| 北票市| 大英县| 灵璧县| 姜堰市| 加查县| 石首市| 潞城市| 芦山县| 靖远县|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