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何謂“魏晉玄學”?

“玄學”又稱“形而上學”,我國最早出現“形而上”一詞是《周易·系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西方哲學史上,原來亞里士多德把我們稱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叫做“第一哲學”。黑格爾在他的《哲學史講演錄》中說:“亞里士多德毫不含糊地把純粹哲學或形而上學與其他的科學區別開來,認為它是一種‘研究存在之為存在以及存在的自在自為的性質的科學’。”據D.D.Runes的《哲學字典》說,形而上學是關于存在自身的科學(the science of being as such),這里“科學”一詞是就古典的意義上說的,也就是關于“終極原因”的知識,即關于“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知識。這個“第一原理”(終極原因)被視為沒有比它更高的、更完全的普遍性,它對人類的智慧說只能是靠其自身本性的能力得到的。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第二章《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中文版,對這里的“形而上學”有一條譯注說:“用純思辨的方法來闡述經驗以外的各種問題,如關于存在的始原,關于世界的實質,關于上帝,關于靈魂,關于意志自由等等。”這條譯注對馬克思這里所用的“形而上學”這一概念的含義的解釋是正確的,馬克思在這里所說的“形而上學”就是指把經濟關系作為一種超驗的、抽象的永恒觀念來對待。所以在哲學史上,形而上學(玄學)并不都是說的和辯證法相對立的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看問題的方法。當然,前面所說的那種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往往也是把世界的實質看成是靜態的、永恒不變的存在。我們把魏晉時期的哲學稱為“魏晉玄學”大體也是在上面所說的那個意義上講的。

“玄學”這個名稱,見于梁沈約的《宋書》,該書《雷次宗傳》曾說:

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師,開館于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并以儒學,監總諸生。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凡四學并見。

然而或者在西晉時代已經使用了“玄學”這個名稱,據《晉書》卷五四《陸云傳》說:

(陸)云……至一家便寄宿,見一少年美風姿,共談《老子》,辭致深遠,向曉辭去。行十許里,至故人家,云:此數十里中無人居。云意始悟,卻尋昨宿處,乃王弼冢。云本無玄學,自此談老殊進。

近人章炳麟在《五朝學》中較明確地說明了“玄學”的性質,他說:

夫馳說者,不務綜終始,茍以玄學為詬;……五朝有玄學,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故驕淫息于上,躁競弭乎下?!宄圆桓?,由任世貴,又以言貌舉人,不在玄學。

而在魏晉時一般常把“玄學”稱為“玄遠”之學,《世說新語·德行》注引《魏氏春秋》說:“上曰:天下之至慎者其惟阮嗣宗乎?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嘗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又同書《規箴》說:“王夷甫(衍)雅尚玄遠?!标懗巍杜c王儉書》說:“晉太興四年,太常荀嵩請置《周易》鄭玄注博士,行于前代。于時政由王、庾,皆雋神清識,能言玄遠?!毕襁@樣用“玄遠”一詞說明當時學風的史料在魏晉南北朝時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不過,我們還要把何劭《荀粲傳》中的一段話引用下來,因為它談及這個名稱的含義問題。

粲諸兄并以儒術論議,而粲獨好言道,常以為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俁難曰:“《易》云‘圣人立象以盡意,系辭焉以盡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保ǜ担┴派?span id="k3o6c2c" class="content-word-underline">名理,而粲尚玄遠,宗致雖同,倉卒時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懷為二家釋。

按《世說新語·文學》中說:“傅嘏善言虛勝,荀粲談尚玄遠。”又同書《言語》中說:“裴仆射()善言名理,混混有雅致”,而孫盛《老聃非大賢論》說:“昔裴逸民()作《崇有》、《貴無》二論,時談者或以為不達虛勝之道?!笨梢娝^“玄遠”、“虛勝”、“名理”三者的含義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所謂“名理”,開始蓋為討論“名分之理”,人君臣民各有其職守,如何使之名實相符而天下治,此為政治理論的問題;后來漸進而討論鑒識人物的標準問題,于是“名理之學”趨向“辯名析理”,向著抽象原則的方面發展,如當時有鐘會、傅嘏、李豐、王廣等所謂“四本才性”問題的討論?!疤搫佟眲t謂為“虛無貴勝之道”(語見章炳麟《黃巾道士緣起》),蓋所論不關具體事實,而以談某些抽象原則為高明,但似仍未離政治人倫的抽象原理而進入宇宙本體的形而上學領域。“善言虛勝”者必“善名理”,所以《世說新語·文學》說傅嘏“善言虛勝”,而《荀粲傳》說他“善名理”,這就很自然了。然“善名理”者則不一定都能“達虛勝之道”,如上引材料說裴則是(這兩條材料對裴的評論是否正確,當為另一問題,但可以了解當時認為“名理”和“虛勝”確有不同的含義)。“玄學”(玄遠之學)則更前進一步,把討論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問題作為中心課題,要為政治人倫找一形而上學的根據,而進入本體論問題的討論?!靶h”在當時或有二義:說阮籍“言及玄遠”,則指遠離“事務”(世事),仍屬政治人倫方面;而說荀粲“尚玄遠”,則指遠離“事物”,則屬于超言絕象的形而上學問題。雖然這二者往往聯在一起,但意義則不相同。

魏晉玄學既然是要為天地萬物(包括政治人倫)的存在找一形而上學的根據,它所討論的問題就必有其特殊的內容,這就是所謂“本末有無”問題?!氨尽睘椤绑w”(本體),“末”為“用”(功用),“有”即是有名有形的具體的存在物,指天地萬物、政治人倫(名教),“無”則為無名無形的超時空的本體,名為“道”或“自然”。魏晉玄學所討論的問題就是指作為無名無形的超時空的本體和有名有形具體的天地萬物的關系問題。魏晉玄學既然是討論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這樣的本體論問題,而這種問題在老莊哲學中已經多少接觸到了,所以在當時又常常把“玄遠之學”直接稱為“老莊”或“玄宗”、“玄虛”之學等等。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勉學》中說:“何晏、王弼祖述玄宗”,接著在列舉山濤、夏侯玄、荀粲、王衍、嵇康、郭象、阮籍、謝鯤之后又說:“彼諸人者,并其領袖;玄宗所歸?!┘傲菏?,茲風復闡,《老》、《莊》、《周易》,總謂三玄?!边@里的“玄宗”就是指“老莊之學”,所以干寶《晉紀·總論》說:“學者以老莊為宗”。而所謂“玄虛”也是指“老莊之學”,如《晉書·嵇含傳》引含《吊莊周圖文》:“借玄虛以助溺,引道德以自獎;戶詠恬曠之辭,家畫老莊之象”,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為學窮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庇纱丝梢姡簳x玄學和老莊哲學的淵源關系之深。

如果我們給“魏晉玄學”作一個比較簡明的說明,可以這樣表述:魏晉玄學是指魏晉時期以老莊思想為骨架企圖調和儒道,會通“自然”與“名教”的一種特定的哲學思潮,它所討論的中心為“本末有無”問題,即用思辨的方法來討論有關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的問題,也就是說表現為遠離“世務”和“事物”形而上學本體論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樟树市| 辽宁省| 兴安盟| 瑞金市| 安西县| 阜新| 扎鲁特旗| 邯郸县| 喀喇沁旗| 肇东市| 灵宝市| 连州市| 琼海市| 延津县| 洛南县| 葵青区| 沁水县| 宁明县| 浦江县| 永安市| 团风县| 湖南省| 揭东县| 虎林市| 公安县| 嘉祥县| 当涂县| 藁城市| 柯坪县| 锡林浩特市| 锦州市| 诸城市| 临清市| 光山县| 安宁市| 孟连| 贵定县| 石柱| 澄江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