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即可以自行決定在訴訟中是否行使或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一)處分原則的內容

1.享有處分權的主體是當事人。當事人是與案件有法律上直接利害關系的人,訴訟的過程及結果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程序利益和實體利益,只有當事人才是處分權的享有者。2.當事人處分權行使的范圍包括對程序利益的處分和實體利益的處分。在程序方面,當事人對訴訟的進行和終結有決定權。在實體方面,當事人自主決定審理的對象和范圍。

(二)處分原則的適用

1.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方式表現為積極處分和消極處分。原告提起訴訟、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撤訴,被告承認原告的請求、提起反訴等都是行使處分權的積極形態。一審判決后,當事人不提起上訴、執行時效期內不申請強制執行,是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消極處分。2.處分權的行使貫徹于民事訴訟的全過程。在訴訟的各個階段,當事人都有權處分其權利。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爭議或其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訴訟開始后,當事人有權以撤訴的方式結束訴訟;在訴訟中,原告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增加訴訟請求或放棄訴訟請求,被告可以反駁原告的訴訟請求、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也可以提出反訴;一審的判決作出后,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啟動二審程序,并確定上訴審理的范圍;二審程序開始后,當事人可以以撤訴的方式終結訴訟;當事人在訴訟中還可以通過和解的方式和申請法院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法院作出的裁判生效后,在義務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時,是否通過執行程序來加以實現,原則上也由當事人決定。

(三)法院審判權與當事人處分權的關系

法院審判權與當事人處分權的關系問題在不同的民事訴訟模式下有不同的表現。民事訴訟模式是反映或表現某一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之間基本關系特征的結構方式。民事訴訟模式的類型分為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在當事人主義民事訴訟模式下,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和進行依賴于當事人,法院或法官不能主動依職權啟動和推進民事訴訟程序;法院或法官裁判所依據的證據資料要依賴于當事人,作為法院判斷對象的主張只能來源于當事人,法院或法官不能在當事人指明的證據范圍以外,主動收集證據。相反,在職權主義民事訴訟模式下,程序的進行由法院依職權推進。對于訴訟對象的確定、訴訟主張等,法官不受當事人的約束,可以在當事人主張之外認定案件事實。法院在訴訟資料、證據收集方面擁有主動權。

我國民事訴訟究竟是當事人主義還是職權主義,或者究竟應當是當事人主義還是職權主義,一直是學界爭議很大的問題。筆者的觀點是:首先,當代社會,每個國家為了訴訟制度的適用完善,都是在取各種制度、理論體系所長,不可能采用絕對的當事人主義或者職權主義;其次,民事訴訟模式并非一成不變,有可能隨著社會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我國處于時代變革時期,過分強調當事人的處分權和過分強調法官的監督權都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我國訴訟模式應當兼取兩種訴訟模式的優點。在這樣的前提下法院審判權與當事人處分權的關系保持一個平衡:首先,為了使處分原則能夠在民事訴訟中得到正確的貫徹和實施,人民法院首先應當明確處分原則在訴訟中的重要意義,并為當事人行使處分權提供保障。其次,法院審判權對當事人處分權具有一定的監督作用。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處分原則,不是當事人絕對的自由處分。當事人行使處分權不得違背法律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法在確立處分原則的同時,還確立了國家干預制度,具體表現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實施處分權的行為進行監督,依法進行審查。例如,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應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應經人民法院審查認可方才有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仁寿县| 澄城县| 翁源县| 宿州市| 黔西县| 曲靖市| 利津县| 赤城县| 灵石县| 炎陵县| 睢宁县| 贵定县| 五莲县| 高要市| 左云县| 集安市| 丰都县| 永胜县| 宁河县| 新余市| 柳江县| 江陵县| 射洪县| 普定县| 玛纳斯县| 黎城县| 隆昌县| 旌德县| 涿州市| 兴城市| 卓尼县| 高安市| 蒙阴县| 长治市| 铜梁县| 尉犁县| 永登县| 公安县| 广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