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第四版修訂說明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98.8%的贊成率表決通過《關(guān)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決定》共26條,內(nèi)容主要涉及:監(jiān)察與刑事訴訟的銜接機制、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程序化、刑事缺席審判制度的新規(guī)定。相對于1996年和2012年兩次《刑事訴訟法》的“大修”,這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是緊緊圍繞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對深化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反腐敗追逃追贓,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而作出的修改,意義重大。
本次是第四次對教材的修訂,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guān)對《刑事訴訟法》作了重大的修改;另一方面也是“刑事訴訟法學”課程教學的需要。刑事訴訟法是專門機關(guān)辦理刑事案件的操作規(guī)程,也是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享有權(quán)利和履行義務(wù)的法律依據(jù),它是一部操作性與實踐性很強的部門法。“刑事訴訟法學”作為一門專門講授刑事訴訟立法與實踐的課程,講授內(nèi)容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完整性,決定了它的教學質(zhì)效與水平。為此,我們?nèi)A東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刑事訴訟法教研室的全體同仁,在前三版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2018年《決定》的主要修改內(nèi)容,以及近些年來刑事訴訟法學界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增寫或刪改了相應的章節(jié),并對教材引用的《刑事訴訟法》法條序號作了相應的調(diào)整。我們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并未及時地對各自所作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2012年11月22日發(fā)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20日發(fā)布的《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作出修改,所以本次教材修訂時,除2018年刑事訴訟法《決定》已刪除的條款所作的適用解釋外,保留了原先的司法解釋內(nèi)容,以方便讀者和學生學習時參考與運用。
考慮到本教材編寫的延續(xù)性與現(xiàn)實性,在仍由葉青教授任主編,王俊民教授、張棟教授任副主編的同時,增加了王戩教授一同擔任副主編,一起負責全書的通稿、定稿工作。陳邦達副教授擔任本教材第四版的學術(shù)秘書。作者撰稿或修訂分工如下:
葉青(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一章、第六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王曉華(華東政法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負責第六章的修訂;
鄧曉霞(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二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周登諒(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第三章;
張棟(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四章、第五章、第二十二章;
周雪祥(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第七章、第八章;
王俊民(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九章、第二十四章;陳邦達(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負責修訂;
許建麗(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第十章、第十一章;
劉紅(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第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一至四節(jié);
王戩(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孫劍明(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楊可中(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程衍(華東政法大學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負責修訂;
陳海鋒(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二十五章;
封安波(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第二十八章;
王濤(華東政法大學講師、法學博士):第十五章第五節(jié)。
本教材的修訂得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屠瑋涓編輯、北京大學出版社王業(yè)龍主任的大力幫助,在此我們深表謝意。本教材的第四版修訂出版還得到了上海市教委地方高水平大學一流法學學科建設(shè)項目“刑事訴訟法學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shè)計劃”資助。由于編著者學術(shù)水平有限,加上時間較緊,教材內(nèi)容難免有所偏頗,懇請諸位讀者批評指正。
葉青
2019年9月15日于華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