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心理學理論與歷史(1)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包含生物、醫學、化學、社會學等,它是各種規律的一種綜合體。心理學的基礎與原理是心理學的入門課。它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分類:一類是以心理活動的問題為核心,涉及心理與客觀現實的關系,心理與腦、心理與社會、心理與實踐的關系,以及心理活動的未分選性等,這些通常稱為心理學的哲學問題;另一類是以心理的結構問題為核心,涉及心理活動的層次組織,心理現象的分類、聯系等。

PsychologyGeneralandApplied

《基礎與應用心理學》

雨果·孟斯特伯格(HugoMunsterberg)

作者簡介

一本書讀完心理學名著 一本書讀完心理學名著一本書讀完心理學名著

雨果·孟斯特伯格(1863—1916),工業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尊稱為“工業心理學之父”,也是美國心理學界中因政治事件引起爭議的人物之一。

雨果·孟斯特伯格1863年6月1日出生于德國的但澤,父為猶太木材商人,母為藝術家,兄弟4人,童年生活快樂,但不幸的是20歲以前父母雙亡而家境驟變。

1882年畢業于但澤大學預科學校,繼而先后求學于瑞士日內瓦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和海德堡大學。1883年,他出席了W.馮特的一次講座,深受馮特的影響而決定投身心理學并進入萊比錫大學心理學實驗室,此間他也繼續學習醫學,并于1884年通過預考。1885年7月,在萊比錫大學馮特教授的指導下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后繼續在海德堡大學習醫,1887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此后,自1887年起任弗賴堡大學講師,先教授社會心理學,后為醫學,最后教授哲學。由于學校沒有心理學實驗室,他自行出資在自己的住所里設置了一座心理學實驗室,從事時間知覺、注意、學習記憶等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各國的許多學生。后來他移居美國,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James)的邀請來到哈佛大學。

1892年,孟斯特伯格受聘于哈佛大學,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并擔任主任。在那里,他應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了大量的問題,包括知覺和注意等方面的問題。孟斯特伯格對用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實際的工業中的問題十分感興趣,于是他的心理學實驗室就成了工業心理學活動的基地,成為后來的工業心理學運動的奠基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孟斯特伯格因效忠自己的祖國而作為支持戰爭的非正義方的德國,因此受到了他人的排斥,導致精神抑郁,于1916年去世。當時人們評價他的去世造成了工業心理學上的空白。

名著導讀

本書是孟斯特伯格寫的一部心理學教材,這部教材的體系和目標與以往的教材有顯著的區別:以往的普通心理學教材只講授個體心理學和心理過程,該書打破了這個限制,引入了社會心理學,并專門安排了“目的心理學”,對心理和行為的意義進行解釋。孟斯特伯格所處的時代,正是新興的實驗心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孟氏將應用心理學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介紹了教育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經濟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和藝術與科學心理學等應用性分支,提出了許多精彩的見解。

從各篇的標題,我們可以看出該書的第一個特點。該書不僅包括了普通心理學,而且包括了應用心理學。該書的第二個特點是,它將社會心理學也包容在內,而以往的教材只講個體心理學。第三個特點是傳統的心理學總是局限于心理現象的描述和解釋,這種對心理生活的描述性陳述恰恰忽視了它的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面,即它的意義。

理論精讀

1912年,孟斯特伯格出版了《心理學與經濟生活》一書,該書在1913年被譯為《心理學與工業效率》。他在書中論述了對人類行為進行科學研究以發現人類行為的一般模式和解釋個人之間差異的重要性。該書包括三大部分內容:

(1)最適合的人,即研究工作對人們的要求,識別最適合從事某種工作的人應具備什么樣的心理特點,將心理學的實驗方法應用在人員選拔、職業指導和工作安排方面。

(2)最適合的工作,即研究和設計適合人們工作的方法、手段與環境,以提高工作效率。他發現,學習和訓練是最經濟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物理的和社會的因素對工作效率有較強的影響,特別是創造工作中適宜的“心理條件”極為重要。

(3)最理想的效果,即用合理的方法在商業中也同樣可以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他研究了對人的需要施加符合組織利益的影響的必要性。孟斯特伯格指出心理學家在工業中的作用應該是:幫助發現最適合從事某項工作的工人;決定在什么樣的心理狀態下,每個人才能達到最高產量;在人的思想中形成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影響。

孟斯特伯格進行了大量工業中實際問題的研究。他最著名的一個研究是探明安全駕駛的無軌電車司機應具備的特征。他系統地研究了這項工作的各個方面,并且設計了模擬電車的實驗室實驗,結果發現一個好的司機應該能夠在駕駛的過程中同時理解所有的影響電車行駛的因素。孟斯特伯格認為研究疲勞問題對提高工業生產效率非常重要。他和他的繼承者研究了許多工廠每天和每周的工作曲線。典型的日產記錄表示出,每天上午九十點鐘產量有輕度的增加,而中午飯前產量下降,午飯后產量又上升,但不如上午九十點鐘的情況,下午下班前,產量急速下降。一周的產量也表示出類似的情形,星期一的產量平常,星期二和星期三是最好的記錄,然后逐漸下降,直到星期六為止。這些研究為工業心理學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并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孟斯特伯格開創工業心理學的時期,工業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在工業中的最高效率和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人們相信,歸根結底,個人在工業環境中的最高效率,只有確保他在那種環境中獲得最滿意的適應時才能實現。孟斯特伯格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地采用于職業選擇、勞動合理化,以及改進工作方法、建立最佳工作條件等方面。選擇適應于工人體力、心理特征的工作條件,在當時不僅是生產力增長的重要因素,也是減少工人同企業主矛盾沖突的重要條件。孟斯特伯格指出:“我們絕不要忘記,通過將來心理上的適應和通過改善心理條件來提高工作效率,不僅符合廠主的利益,而且更符合職工的利益,他們的勞動時間可以縮短,工資可以增加,生活水平可以提高。”

孟斯特伯格作為工業心理學的先驅,他的研究和思想對后來的研究工作和工業心理學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早期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研究工作主要著重于應用心理學的思想和方法,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這樣,企業主從增加自己的經濟利益出發,開始在企業中雇用心理學家,心理學家也得以進入到企業中開展應用性的研究。心理學家對研究人的因素無疑處于最有貢獻的地位。20世紀的許多重要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的理論和研究都可以追溯到孟斯特伯格的思想和研究工作。在孟斯特伯格之后,大量的社會心理學和工業心理學著作相繼問世,產生了注重研究人的心理因素,試圖通過對人的各種需要的滿足來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人際關系學說”,這一學說以著名的霍桑工廠實驗為基礎,在20世紀40—50年代之間頗有影響。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行為科學理論,自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受人矚目,很快風靡起來,至今仍在企業管理中有一定的影響。

孟斯特伯格的研究方向和路線,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對后來的人們有很大啟示,在管理學上也有諸多應用。他開創了工業心理學領域——對工作中的個人進行科學研究以使其生產率和心理適應最大化。他認為應該用心理測驗來選拔雇員,用學習理論來評價培訓方法的開發,要對人類行為進行研究以便搞清什么方法對于激勵工人是最有效的。他還指出了科學管理與工業心理學二者都是通過科學的工作分析,以及通過使個人技能和能力更好地適合各種工作的要求,尋求提高生產率。他的研究對于我們今天的甄選技術、員工培訓、工作設計和激勵仍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孟斯特伯格所考慮的面比較狹窄,僅限于個體心理的研究,缺乏社會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觀點和論據。所以,他的工業心理學在當時未能引起更為廣泛的注意,而是在其影響下的研究和理論為工業心理學增加了深度和廣度,獲得了人們更多的重視。

趣味擴展

1.有才華而孤傲

1888年,孟斯特伯格將研究報告結集出版成書,名為《意志的活動》,被美國哈佛大學機能主義領導人W.詹姆斯視為杰作。

1889年在巴黎舉辦的首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兩人首次會面,彼此間建立了友誼。他在弗賴堡大學教學研究成績卓著,1891年升任哈佛大學副校長,1892年被該校選為杰出教授,當時他年僅28歲。1892年應詹姆斯之邀,到哈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3年(1892—1895),之后哈佛大學欲請他繼續任教,但他仍返弗賴堡大學任教兩年,之后再回哈佛大學接替詹姆斯之職。除任教授課外,他也接掌了由詹姆斯創設的心理學實驗室,成為詹姆斯機能學派的繼承人。但此時其興趣已轉向應用心理學的研究。自1897—1916年的19年間,孟斯特伯格是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1898年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8年當選美國哲學會主席,1903年被《美國科學家》期刊評選為僅次于詹姆斯的名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的第二年,美國輪船露西坦尼亞號被德國擊沉,造成美軍官兵200多人死亡,孟斯特伯格因平時態度親德(他一直保持德國國籍并主張美德親善避免戰爭),被懷疑為間諜而遭到抨擊,使他從此陷入孤立困境。1916年在哈佛大學德拉克利夫女子學院的講堂上,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53歲。逝世時美國心理學界沒有一篇悼念他的文章,他死后第二年,美國即對德宣戰。

孟斯特伯格的名聲雖然無法與馮特、費希納、詹姆斯、華生等人相提并論,也比不上卡特爾等人,不過他對心理學的發展,尤其是應用心理學的發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孟斯特伯格所處的時代正是新興的實驗心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這時,馮特建立了實驗心理學,使心理學有了自己的科學的研究方法而從哲學中獨立出來;艾賓浩斯又提出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問題,從而進一步推進了實驗心理學的發展。孟斯特伯格作為馮特的學生,一開始就是實驗心理學的熱情倡導者。在弗賴堡的幾年中,他發行《實驗心理學》雜志達三年,并且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實驗室,做了一些很有創見的實驗,受到當時學者的廣泛注意。

但是,孟斯特伯格大約比較富于創造性和反抗精神,他對自己的老師、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結構主義心理學派的鼻祖馮特的理論不以為然,敢于提出不同意見,結果引起大家的不滿。當時的鐵欽納就批評他對馮特的看法,繆勒對他的實驗結果也相當反感,痛斥有加。也許是由于這一原因,使孟斯特伯格中斷了實驗心理學研究。不過他也有知音,當時的機能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對孟斯特伯格就十分贊賞,寫信給他表示支持,并對孟斯特伯格的批評家提出反批評,認為他們缺乏遠見,接著又向孟斯特伯格發出赴哈佛大學任教的邀請。

孟斯特伯格的貢獻可以說是多方面的,除了在生理學、心理治療、教育心理學及感覺心理學都有論文發表外,他的研究廣及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心理學。孟斯特伯格于1892年到美國之后,提出了一個有獨創性的有關心理活動性質的學說。這個學說強調過程的不能再分解的類型,而不是結構的不能再分解的類型。他的“動作論”是關于同最簡單的經驗動作相應的生理單元的學說。他認為,當一個感官受到刺激導致一個自覺的動作和一個運動反應時,感覺的引起不是同腦感覺區的簡單興奮相關聯,而是同從感覺區到運動區的神經搏動的傳導相關聯。在他看來,一切生活都是沖動性的,都傾向于動作。沒有純屬被動性質的感性經驗,每一經驗不僅意味著皮質中某一感覺區的興奮,而且意味著這個興奮通過運動中樞傳導到中樞以外的運動反應機制。運動發射的通道越開放,感覺的意識也越清晰。意識狀態的發生只有當一個從感覺器官到運動反應的全循環完成時才有可能。而所謂的動作,是作為整體的個人行為的一部分。

(2)司法心理學。早在19世紀90年代,孟斯特伯格就在著作和言論中談到血壓與誠實檢測之間的關系。他曾對兩起有名的謀殺案進行過評論,成為當時報紙的頭條新聞。在1908年出版的《論證人席》一書中,他提出了“測謊器”概念,論述了見證人證言的虛妄、假坦白的動力,以及暗示對證人、陪審團和法官的作用。孟斯特伯格將J.榮格的語詞聯想測驗引進司法領域作為確定犯罪的手段。后來,他還對陪審團的團體動力進行了實驗研究,并認為由于女性非理性思維的特征而不能擔任陪審員。

(3)美學心理學。孟斯特伯格以其在1916年出版的《電影:心理學研究》一書而聞名于美學心理學領域。該書討論了運動畫面的發展和電影評論,除了一般美學,關于閃回(flashback)、漸隱(dissolve)和特寫(close—up)的心理效應是他的特殊貢獻。他特別指出:為了理解電影通過什么手段感動觀眾,必須求助于心理學;電影是“一種心理學游戲”。他的這部著作也被譽為電影理論史上第一部有分量的力作,是電影心理學的奠基之作。

(4)社會心理學。孟斯特伯格在其1916年出版的文集《明天》(包括討論會談話、報章雜志發表之評論文章)一書中,預測英、美、德三國企圖合組的世界政府與和平聯盟終將失敗,預言政府禁酒將會導致比酗酒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并揭發民間神秘主義者的偽裝。此外,從美國功能學派創始目的在使心理學理念付諸生活應用的觀點看,孟斯特伯格無疑是功能學派的最大功臣,只可惜因政治事件使他的貢獻被忽略了。孟斯特伯格曾與其他心理學家嘗試將心理學用于日常生活,并曾與賈斯特羅一起參與設計1893年在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2.孟斯特伯格圖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丹东市| 黄冈市| 古交市| 微山县| 宁南县| 赤水市| 磴口县| 壶关县| 桂阳县| 孙吴县| 绥中县| 玉环县| 宜州市| 韩城市| 伊金霍洛旗| 阳信县| 孝义市| 河东区| 泾源县| 康平县| 望都县| 普洱| 巴林左旗| 广河县| 永修县| 彰化市| 贵州省| 左权县| 小金县| 青海省| 乌恰县| 禄劝| 白银市| 桦甸市| 郓城县| 定安县| 永春县| 上虞市| 喜德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