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3)
-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 趙雪波 黃鳳英
- 3982字
- 2014-01-09 09:35:59
我們長期在醫務單位工作,接觸過許多難以避免的疾病和死亡,但也有不少人的疾病和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他們是可以再多活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
我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個案分析,發現人群中對待健康有三種態度:老年人重視和關心自己的健康;青年人很不重視自己的健康;中年人顧不上自身的健康;尤其是事業心特強的人,對自己的健康到了漠不關心的程度,往往依賴于醫生、藥物和保健品,根本顧不上自我保健。
為什么一個個、一批批的人匆匆而去?從醫學和健康學的觀點看,主要是不少人不會健康地生活,缺乏自我保健能力,沒有把健康和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健康是個系統工程,受多種因素制約,如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醫療保健因素等。因此,我們必須運用多學科手段,采用全方位、綜合治理的方法,來關心自身和群眾的健康,度過健康、長壽、幸福、愉快、富裕、有價值的人生。
健康是每個人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最珍貴的社會財富,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當代社會一個重大課題。但是,做到健康,尤其做到心理健康,善待只有一次的生命,把健康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些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完全做到的。對上述問題的認識不一,態度不一,途徑不一,造成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完美的人生來自三大支柱健康的身心、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業,三者缺一不可,但健康是基礎。古今中外許多名人之所以能干一番事業而且長壽,健康是重要的保證。毛澤東同志年輕時立志改造中國、改造世界,他采用多種形式鍛煉,如游泳、遠足、冷水浴、風浴、雨浴、雪浴等,鍛煉了頑強的意志和健全的體魄,為迎接一生的戰斗做好了準備。古代醫學家、藥王,又是養生學專家的孫思邈,70歲時寫成《千金要方》,100歲時又寫出了《千金翼方》,這些都是祖國醫學寶庫的珍寶,他活到了101歲。
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健康的身體是科學的基礎,沒有健康將一事無成。健康是金子,健康是無價之寶,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著名醫學家吳介平教授說:“健康不是一切,但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
健康也是每個人事業有成的基礎。人們為了對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為了生活得更有質量而維護自身健康,是其終生的任務。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年代,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僅僅是一種愿望,不可能也沒有條件變為有效的行動。社會發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迫切,對維護健康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在時間、精力、經費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大投入。當我們發現從農村到城市那火爆的保健品市場的時候,當我們發現成群成群的男人、女人、各種年齡的人們在采取各種方式鍛煉身體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廣大農村的病人大批大批到大城市看病的時候,這明確地告訴人們,維護健康已經從愿望變成了實際行動。這種行動所揭示出來的是一種自我維護健康的意識和觀念,它包括健康靠自己的觀念;自我保護觀念;自我維護觀念;自我調節觀念;有病早治觀念等。
健康小貼士5 病毒性肝炎的食療方5則
板藍根煨紅棗 板藍根30克,紅棗20枚。先將板藍根洗凈,切片后放入紗布袋,扎口,與洗凈的紅棗同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中火煨煮30分鐘,取出藥袋,即成。早晚2次分服。本食療方適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
云芝粉 云芝l000克。將干云芝微烘后,研成細末,裝入密封防潮的瓶中,備用。每日2次,每次15克,用蜂蜜水送服。本食療方對肝脾不調型病毒性肝炎尤為適宜。
香附陳皮茯苓茶 炒香附10克,陳皮10克,茯苓30克,山楂20克,紅糖20克。將陳皮、茯苓洗凈后,曬干或烘干,切碎,研成細末,備用。炒香附、山植洗凈,切成片,放入紗布袋中,扎口,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先用大火煮沸。調入陳皮、茯苓粉末,攪和均勻,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取出藥袋,調入紅糖,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代茶,頻頻飲用。本食療方對肝脾不調型病毒性肝炎尤為適宜。
枸杞當歸煲鵪鶉蛋 枸杞子30克,當歸30克,鵪鶉蛋10個。將當歸洗凈,切片,與揀凈的枸杞子、鵪鶉蛋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煨煮30分鐘,取出鵪鶉蛋,去殼后再回入鍋中,小火同煨煲10分鐘,即成。早晚2次分服,當日吃完。本食療方對肝陰不足型病毒性肝炎尤為適宜。
首烏枸杞肝片 何首烏20克,枸杞子20克,豬肝100克。先將何首烏、枸杞子洗凈,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濃煎2次,每次40分鐘,合并2次煎液,回入砂鍋,小火濃縮成50毫升,配以水發木耳、嫩青菜、蔥花、蒜片,加適量料酒、醬油、姜末、精鹽、味精、香醋、水淀粉,將豬肝(切片)熘炒成首烏枸杞肝片。佐餐當菜,隨意服食,當日吃完。本食療方對肝陰不足型病毒性肝炎尤為適宜。
§§§第6節 正確認識健康
前文中我們就什么是健康作了一系列的闡述,對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對健康的一些錯誤認識:
(1)如果你不吃肉,你的飲食便健康:肉是鐵質和其他礦物質、蛋白質和維生素B的來源。肉仍然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要注意的是,多吃雞魚肉,少吃豬羊肉。皮和可見的脂肪必須剔除。減少吃肉倒可以,卻不必不吃。
(2)不要吃脂肪和甜食: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脂肪,沒有脂肪,身體不會健康。而甜食只不過含的營養較少而已。我們不妨吃些含脂肪的甜食,例如巧克力蛋糕,注意少吃就行了。
(3)零食對健康有害:對注意保持體重的人來說,有節制地吃零食不是件壞事。吃零食可減輕饑餓,避免大吃大喝,而且有利于保持平衡的血糖水平。不過要選擇適當的零食,例如水果、蔬菜、全殼食物等。
(4)隨著年齡增長,少吃才可避免肥胖: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率有些降低。但是要弄清,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在于運動量少,只要我們堅持運動,即使不減少吃,也可避免肥胖。
(5)運動指的是艱苦的和出汗的鍛煉:對女性來說,最好的運動之一是步行,步行是輕快的,任何時候步行都是個好主意。以15分鐘走一里的速度步行一里路,消耗的熱量和跑步一樣多。
(6)咖啡因有害健康:一項調查表明,15%的人戒除咖啡因,其余的85%,有1/3減少咖啡因的攝取。專家強調,現在仍未找到適時攝取咖啡因與心臟病、膀胱癌等病有關的證據。
(7)在外吃飯對保持健康飲食困難大:你只要堅持半吃素的原則,在外吃仍可保持飲食的健康。此外,挑選煮的、蒸的,避免煎、炸的食物。餐桌上的調味料最好不用,或者少用,這樣做,困難一點不大。
這些錯誤認識把我們引導到了健康的誤區,對于正確保持健康起到了阻礙的作用,用這樣的意識去維護健康,勢必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錯誤。
有時候一些小病小痛往往不會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年輕人,總覺得自己身體好,不把小病小痛當回事。其實,這些小病痛正是不健康的信號,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對照下面這些條,看看自己是否已經處在了不健康的狀態。
(1)關節疼痛。如果以前沒有關節病史,近期突然感到關節發軟、疼痛,這時千萬不要自認為是風濕引起的,因為動脈硬化可導致血管栓塞,同樣會引起關節病。
(2)頭痛伴嘔吐。絕大多數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如果再伴有經常性嘔吐,則可能與腦部腫瘤有關。
(3)左胸前區疼痛。一般是由于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亦可由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栓塞、胸膜炎、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自發性氣胸等疾病引起。
(4)突然消瘦。人到老年,體重會略有下降,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突然消瘦并伴有食欲不振時,應引起高度重視。突然消瘦主要與胃癌、胰腺癌、肝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腹瀉等疾病有關。
(5)排尿異常。排尿過程中如有疼痛、尿急、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尿失禁、血尿等癥狀,均不正常,可能是膀胱、尿道、前列腺及控制排尿活動的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后引起的,亦可能是腎臟發生了病變,因為腎腫瘤、腎動脈硬化、腎炎、腎結核都可能引起血尿。
(6)咳嗽伴咯血。吸煙、異物進入氣管、感冒、咽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肺癌、咽喉癌等都可引起咳嗽,如果咳嗽的同時伴有咯血,就更嚴重了。通常情況下會有下述病癥: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癌、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腫、肺淤血、肺梗塞、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所致左心衰竭等。
(7)便血和腹瀉。如果便血呈鮮紅色,一般為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瘡、肛裂、結腸及直腸癌、痢疾、腸結核等。如果便血呈黑色,一般為上消化道出血,如潰瘍病出血、胃癌、肝硬化等。引起腹瀉的原因比較多,但較為嚴重的是結腸癌、萎縮性胃炎、胃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8)嗜睡與倦怠。老年人出現愛睡覺的現象,這算不上大病,但如果出現嗜睡與倦怠現象時,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某種疾病。
(9)視力急劇下降。人到老年,出現輕微的視力下降屬于正常生理變化,但是如果出現視力急劇下降,突然單眼或雙眼看不見東西,就可能是與某些疾病有關,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血栓脫落、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落、視神經炎等。
(10)呼吸困難。造成呼吸困難的疾病主要有咽喉腫脹、鼻炎、氣管膿腫、腫瘤、異物、哮喘、肺氣腫、肺炎、自發性氣胸、腦梗塞、心肌梗死、冠心病、腦部神經炎、腦部腫瘤等。
健康小貼士6 春季吃野菜 時尚又抗癌
蒲公英 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鹼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
純菜 其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天門冬素、巖藻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如純菜葉背分泌物應對某些轉移性腫瘤有抑制作用。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種腫瘤。
魚腥草 亦稱折耳根。其主要成分為魚腥草素(癸酰乙酸)。通過實驗將魚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癌細胞有絲分裂最高抑制率為45.7%,可防治胃癌、賁門癌、肺癌等。
魔芋 其主要成分為甘聚糖、蛋白質、果糖、果膠、魔芋淀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擾癌細胞的代謝功能,魔芋凝膠進入人體腸道后就形成孔徑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著于腸壁,能阻礙包括致癌物質在內的有害物質的侵襲,從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腫的作用。如甲狀腺癌、胃賁門癌、結腸癌、淋巴瘤、腮腺癌、鼻咽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