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用情商提高領導力(1)
- 全世界最貴的總裁情商課
- 蘇林
- 5491字
- 2013-12-27 17:20:36
為什么我沒有領導力
在本書開題之前,我想到了去年秋季某一天的一場談話。那天傍晚,我在北京后海的一家酒吧見到了多年不見的一位朋友尚嚴。他清華大學畢業,去過上海、廣州,到日本東京轉了一圈,又飛到巴黎、倫敦、舊金山,然后回到了國內,就職于某IT公司,每天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
本書將從關于“人生奮斗”和“成功品質”的討論開始。我們的話題涉及許多領域,學歷、生意、人際關系、財富、家庭、房子,甚至還有怎樣適應灰色規則,以便讓自己活得更好。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好”,是這場談論的重心。
尚嚴今年35歲了,他的身上有社會上這一年齡段人共有的一些特征:
少年時努力學習,在學校成績出色,畢業時野心勃勃。在外面闖蕩了9年,并無建樹——至少在他看來,他稱不上成功人士。
現在,他的生活狀態是這樣的:有一個固定女友,一輛10萬以內的代步車,但是無房,存款不過20萬。在北京這座人口擁擠的城市,他承受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從第一個話題開始,他就讓我感受到了他內心的壓力。他聊到了自己在美國給人提鞋被人驅使的經歷,嘆道:“為什么我只能替別人打工呢?”
他有足夠的“資格”提出這個問題。作為一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他拿過系里最高的獎學金,參與過校內研究室的諸多國家級項目,他是導師眼中的未來之星,是國內許多公司曾高薪聘請的頂尖人才。9年后他卻沉寂下去,再也沒有當年的夢想。
現在,他年薪不過12萬,前途一片灰暗,當初制定的計劃沒有一項得以實現……重要的是,當初和他一樣學歷、機會還不如他的一些人,卻成了他的上司,他們住著大房子,開著豪車,生死大權盡在掌握,在他面前呼風喚雨、春風得意,而尚嚴在其下聽差,處處碰壁,手腳受縛。
尚嚴的處境,難道不值得人們深思?
我很理解尚嚴的困惑,對于每一個想獲得成功的人來說,在他跨出第一步的時候,對人生都會有一個設想。他可能會想:“中國有13億人啊,市場如此廣闊,機會遍地都是,如果每個人都給我一塊錢,將是什么概念?”
結果是他大獲成功,一躍成為全中國的億萬富翁。這樣的好事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每個人進入人生的角斗場時,都有機會做到。但你想把這一塊錢拿到手,必定需要一個合理的方法。
沒有方法,任何偉大的計劃,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可行性,多么美妙的夢想,也不過是某種虛幻的設想。首先,你要想獲得這一塊錢,不可能拿著刀槍去搶劫,只能用合法手段換取。你要接手一個項目,進行市場競爭,要做廣告;你得招兵買馬,找些人替你干活,因為你是老板,你有一個從十幾億人的口袋里賺錢的發財夢。
接下來是更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問題:你需要管理和駕馭這些人,控制開支、產生盈利、積累財富并達到最終目標。
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看到了困難,夢想也隨之破滅了。因為想做到這些,只有夢想和錢是不行的。假使你賺到這13億,需要付出5億成本。全世界符合條件的可能有幾十萬人,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敢去做這個生意,其中又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讓公司正常運轉起來。一年后能成功地賺到這些錢的公司,可能連其中的十分之一也不到了。
這項工程需要的不只是勇氣、資金或者寶貴機會,它更倚仗你的頭腦。判斷機會,管理人員和資金,經營業務,所有的環節都離不開一項異常關鍵但又經常讓人忽視的能力:你的情商。
馬丁·路德·金的一句“我有一個夢想”不知道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夢想是一切美好的驅動力。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夢想,但能實現的少之又少,這也是事實。成功者所具有的一切欲望,你和我同樣都有。街邊發小廣告的路人甲和出席互聯網年會的馬云,他們骨子里的欲望和潛能是一樣的。
誰不想站在一個讓人仰望的高度,愛情和事業雙豐收?可現實又是殘酷的,智商和夢想的結合,并不能產生與內心的渴望匹配的結果。更多的人只能手握夢想的雞蛋,付出大量的勞動,卻看不到理想的結果破殼而出。他們期待而焦慮,熱情而沖動,渴望而浮躁,缺乏實現夢想的一些必備品質。比如理性、冷靜、自控、忍耐、堅強、長遠的眼光、謙虛的品德,以及支配情緒和改善自我性格的能力。
在我的另一本書《全世界最貴的情商課》中,我們已經對情商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并且提供了情商培訓的有效的方法。現在,從這場普通而又意味深長的談話開始,我們會逐漸地告訴你怎么運用自己的情商能力管理工作、生活、情感,以及控制我們的情緒。
本書將要講到一種情商能量,對我們的生活能產生實際作用,它被稱為“鑰匙環”(KeyRing)。如果說我們在現實中的每一項能力都是一把鑰匙,情商就是將它們黏合在一起的環扣,沒有它,我們無法聚攏自己全部的能量。它未必是助你打開通向人生大門的鑰匙,并不會起到直接的決定性作用,但一定影響著你尋找命運之鑰的結果。
尚嚴對于“智力決定論”有長久的反思,他發現自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智商極高,知識儲備豐富,這幾年卻屢屢栽在對于自己智力的絕對自信上。
他說:“技術決定世界。我一度崇尚這個觀點,現在我發現它是錯誤的,真正驅動世界的,是人的意志力。”
我表示贊同。意志力是人類最為重要的一種情商能力。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有這樣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情做得七零八落,并不是因為智力太低了,而是我們缺乏強大的靈魂輔以支撐,總在關鍵時刻堅持不到最后。人們總是在需要表現出堅持精神的時候,展示出內心的脆弱,在困難面前退出戰斗。
我們回到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接著討論。我說:“情商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境界。這聽起來讓一些擁有高學歷的人感到沮喪,就現實而言,對于缺乏管理者情商的人來說,他就算有再高的工作能力,也只能將這些智慧貢獻給高情商的人,成為對方的一名忠實員工、幕僚,幫著對方賺很多錢,自己從中分一杯羹。”
你為什么總在給別人干活?經過仔細的分析和嚴格的自我反省,最終我們會發現秘密就在這里:你不具備一名出色的管理者應該具有的品質。
問題就這么簡單。如果你不想替人打工,你就要讓自己擁有這些情商,學會使用和管理錢,懂得管理人才、設計和實現夢想。由自己去創造價值,并激勵別人創造價值,哪一項能力更重要?這將取決于你對自己人生的選擇。
提升自己的情商能力沒有壞處。它不只在我們對于某些事物的審美理解上,更在于對人生的宏觀幫助,并滲透到每一個細節和步驟的處理,可以改善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
事業的起點在哪里
和許多現實中人一樣,尚嚴曾經迷信資本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有錢就可以做事業,沒有錢什么都干不了。這種認識的邏輯是,金錢是事業的唯一支撐,也是一棟大廈可以建立起來的最根本的“材料”。只要有錢,事業的起點就高;反之,什么都做不了。我曾有一位好友也這么認為,有錢就有事業,也就有幸福,所以他瘋狂追求實利,積累金錢。但在一次生意失敗后才認識到,并非錢在決定事業,而是人決定命運。
他說:“做生意就仿佛唱一臺戲,我以前認為錢的作用是最大的,錢之于人如同一個跳水的高臺,搭得越高,我們就越有施展的空間,做出更加漂亮的動作。”
但是,經過兩次投資的失敗,他已深切地意識到,錢并不是成就事業的根本因素。
像他這種認識的人很多,他們崇拜金錢,忽視了人內在的品質。然而,如果看不透錢的本質,不懂得使用錢,錢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和吃人的老虎。誠如斯言,在這個世界上有錢的人很多,成事的卻極少。事實上,不是有錢便可以拿去理財增值了,關鍵是怎樣去利用手中的資本。
尚嚴到東京半年后,自籌了60萬人民幣在華人居住最多的地區開了一家中餐館。但他沒有管理經驗,覺得只要有錢,不愁運營不了一家“小小的餐館”。從經濟能力來看,尚嚴屬于白手起家,他的錢全部是借的。對這件事他思考了很久,計劃周密,自認做到了足夠理性,但還是出師不利,在虧損三個月后不情愿地關門歇業,轉手賣掉。接盤的是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年廣東男子,僅僅一個月就讓這家店起死回生了。同樣一家店,還是那些設施、桌椅、風味,在他與那人手中運營,就有天壤之別,這讓他十分懊惱。
“怎么回事呢?他也沒增加什么投入,為何我不行,他就可以?那人怎么做到的?”他不甘心,便去問老板有什么做生意的絕招。老板也很詫異:“我并沒什么絕招呀,就像你一樣,我每天早起晚睡,慢慢地就挺過了最困難的階段。”
“就這么簡單?”“就這么簡單啊!”
廣東人接手這家店后,一度也很絕望。這個店所處的位置雖然不錯,人流量很大,但周圍的餐館很多,吃客可選擇的地方有很多,所以想打出名頭來實在不易。與尚嚴不同的是,廣東人堅持把最初制定的經營理念執行下去,一直咬牙堅持,積小成大。而尚嚴在經營的過程中心浮氣躁,開始的時候賣魯菜,生意不好馬上就換掉廚師,改換門庭賣起了湘菜,過幾天發現不行,又變招牌賣起了川菜……幾個月下來,這家店成了大雜燴,沒有把店的牌子豎起來。
在眾多的餐館當中,吃客覺得這兒沒有亮點,自然就沒多少回頭客。在這一場新手競賽中,決定勝負的,不是錢的多少,而是老板內心的力量,以及你的頭腦是否清晰,能否將自己的思路堅持下去。投資理財遇到了挫折,公司關門、生意碰壁、壞運連連……種種惡果在生活中難免發生,總有幾件倒霉事讓你感覺自己的人生進入了冬天。不管情況怎樣惡劣,過程如何演化,你最終會發現并不是你的錢太少了,而是你的情商太低。資金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但情商是一個人事業的最重要起點,是鳥兒的翅膀和人的雙腳。錢只起到幫推兩把的作用,它無關乎這場沖刺最后的勝負。
情商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中,我們稱之為思維的起點。思維的高低和角度的不同,會讓人對同一件事產生截然不同的判斷和感受。它綜合體現為對風險和機遇的判斷力,計劃的遠見性,行動的勇氣。
有些人出師不利,賠了點錢,就耿耿于懷,走不出陰影;有些人則不計較,一笑了之,繼續按原定計劃前進,這就是思維的差距。前者發現了問題并為之苦惱,后者卻可以在問題之中尋找方法,并且堅定信心。不少暴發戶在賺了錢之后很快又瀕臨破產,讓那點寶貴的資本毀于一旦,這是因為他忍不住投機和炫耀的心理。真正懂得做事業的人,即便身家千萬,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也會謹慎和節儉地管理財富,克制內心的沖動,展現出良好的自控能力。
人和人之間真正的事業差距就在這里。誰是最后贏家的秘密,就藏在我們的心靈之中,而不是錢包和銀行戶頭中。
哪些優異的品質決定了你的事業的起點?第一,對相應的行業是否有了充足的知識儲備。
這包括,你對該行業或職業的了解程度,知識的準備、常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可以從他人那里借鑒,也可通過閱讀進行體會)。總之,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是我們事業最基本的起點。它具體又表現為,我們為一項工作做的技術性準備,對于相關流程的了解。如果你做餐飲業,你得通曉其每個環節,懂得成本怎樣支出和控制,知道盈利機制如何設計。這都是重要的知識儲備。一個人如果不了解這些知識,我們很難想象他如何能把事情做好。
第二,是否制定了長期的發展計劃和應變方案。這份計劃應該是針對一個3到5年的階段,對每一步都有詳細的設計和規劃。其中,要考慮到相應的變數,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做好預案。比如尚嚴開店的過程中遇到的情況:
這條街上都有哪些類型的餐館?
它們分別成立于哪一年,初期的經營情況怎么樣,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們怎么解決的?
現在它們的規模和效益如何?我怎樣突出自己的品牌,塑造其他店沒有的優勢?
萬一經營不順,我應如何應對?怎樣采取新的策略,是堅持下去還是另選品牌?
重要的是,我應如何查明客觀原委,制定最正確的方案?如果對這些細節缺乏認識,就會像尚嚴一樣,在問題出現時犯下致命錯誤,葬送前段時間的成果。即便有錢,也經不起幾番折騰。很顯然,這些基礎準備,也不是金錢可以換來的。
第三,是否具備足夠的意志力和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在所有的品質中,這是最重要的一項情商。如果你是一個稍有不順就沮喪、憤怒、大喊大叫或另起鍋灶的人,說明你的事業起點極低,不適合獨立承擔做事的責任。太在乎暫時的得失,也是其表現之一。你對短期回報和成績十分在意,沒有長遠眼光。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急于成功,心浮氣躁,不懂得堅持,也不想付出耐心,這都是情商低的表現。
如何建立心靈的安全感
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在誤讀“安全感”。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心靈的安全感并不是來源于金錢,也不是事業提供給我們心靈的一種溫室環境。有錢、有事業就感到安全了嗎?現實往往給我們相反的答案。心靈的安全感類似于人的潛意識對于外界的一種模糊體驗,但它直接來源于內心的自信和對于未來的判斷。
在談話中,尚嚴告訴我,他從北京跑到上海、廣州,再跑到國外,幾年的時間走遍了五大洲。相對于他所處的社會階層來說,他的收入不算低,但他沒有找到安全的感覺。
如果我像尚嚴一樣擁有了這段奔波不停的經歷,卻沒有冷靜地思考,也會迷失自己的定位。人的心靈就像一杯香醇的牛奶,你總是晃來晃去,得到的肯定不是安全感,只有把它放進合適的杯子,沉淀下去,才能吸收到豐富的營養。“我究竟適合做什么?”
“我該怎樣生活,以何種方式實現自我價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幫助我們建立心靈安全感的基礎。過于浮躁和自卑的人,都會偏離“解題”的方向,走向兩個極端。這涉及到情商的“自我定位”,你給自己什么樣的定位,經過一定的努力,你就會擁有哪方面的能力。
尚嚴對自己的能力過于自信,急于在短時間內讓夢想開花結果,他心無定性、浮躁冒進,浪費了整整9年的時間,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他對自己的定位過高,而且缺乏一個可執行的方法。這種冒進的人生態度,加劇了內心的不安,以至于不管現在的生活多么安全,他都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讓他嚴重不安的環境中。
在過去幾年的研究中,我們始終在關注一個問題:那些“持續自卑”的人在想什么?他們為什么總是無法改變自己屈服于強勢領導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