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偏好的擴展
通過引入兩個基本的資本存量概念,即個人資本和社會資本,我將人生經歷和社會力量引入到對偏好或口味的研究分析方法中。我們用P表示個人資本,它包括有關影響當前和將來效用的過去消費和其他個人經歷。我們用S來表示社會資本,它包括個人社交網絡和控制體系中的同輩人和其他人以往活動的影響。
一個人的個人資本和社會資本構成了他全部人力資本存量的一部分。雖然論述人力資本的文獻一直將重點放在教育、在職培訓和增加收入的其他活動上面,但是直接對消費和效用產生影響的資本有時會顯得更加重要。盡管由于效用的無法觀察,使得個人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回報率并不能夠直接度量,但幸運的是,用于研究人力資本投資對收入的影響的方法,同樣適用于個人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方面。
當我們引入了這些新的人力資本存量概念之后,在任何時點上,擴展的效用函數不僅取決于所消費的不同商品,而且還取決于該時點上個人和社會資本的存量。具體來說,在時點t上的效用等于:

式中,x,y,z分別為不同的商品。
效用函數本身是獨立于時間之外的,因而隨著時間的變化它總是消費商品和資本存量的穩定函數。然而要指出的是,與此相關的商品不僅包括普通意義上的商品,如蘋果和衣服,而且還包括廣告(參見第10章)、教育和偏好的其他決定因素等非普通意義上的商品。
如果現在的選擇會影響將來的個人資本及其他資本的水平,那么未來的效用函數不變,但是效用水平卻是變化的。當然,從這些資本存量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一意義上講,僅僅由商品和服務本身所決定的次效用函數(subutility function)是不穩定的,因為它會隨著資本存量的變化而變化。式(1.1)所表示的擴展效用函數是穩定的,僅僅是因為它把對過去經歷和社會力量的度量也考慮在內。假若把擴展的效用函數作為行為的根據,那么對偏好的研究將對理解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重要而令人興奮的貢獻。
從更根本上講,效用并不直接取決于商品和消費者的資本存量,而只是取決于家庭所生產的“商品”,如健康、社會地位和名聲、感官的愉悅等,而這些商品的產量又取決于商品、消費者資本、能力以及其他變量。在任何時點上的效用都只是該時點所生產的商品的函數,而不是過去所生產的任何商品的函數。然而,過去、現在和將來仍然可以通過資本存量這一因素聯系起來,而資本存量決定了商品生產的生產率。個人和社會資本的現在積累會改變家庭將來的生產率。
我們在作出當前選擇時,必須部分地考慮這些選擇對未來資本存量的影響及由此產生的對未來效用和選擇的影響。例如,父母在決定是否定期帶孩子到教堂時,他們必須考慮去教堂這一活動將如何影響他們自身和孩子將來的宗教信仰。再舉個例子,盡管比爾比湯姆更帥氣、更聰明,但是瑪麗寧愿選擇與湯姆而不是與比爾約會,因為瑪麗認為湯姆的性格更適合自己,并且如果他們將來結婚的話,湯姆將會成為一個好丈夫。
考慮現在與將來效用之間的直接聯系而不是考慮效用函數的穩定與否,是本書分析與傳統分析的不同之處。但是,擴展效用函數的穩定性確實表明,個人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次效用函數,僅僅是因為他們“繼承”了不同水平的個人和社會資本。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和其他經歷對選擇的影響,能夠解釋為什么窮人和富人、白人和黑人、受過較少教育的人與受過較多教育的人,或者是不同國家具有完全不同傳統的人之間,會有顯著不同的次效用函數。但是他們的擴展效用函數卻可能是十分相似的。
George Stigler和我在“口味各異,難言好壞”一文(參見第2章)中考慮的是擴展的效用函數而不是次效用函數,這是因為擴展效用函數將成癮性資本(addictive capital)、社會資本和廣告資本都考慮在內,并且擴展效用函數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也不因個人的差異而改變。
我們假定擴展的偏好是穩定的,并不是想將之作為哲學上或方法論上的一個定理,而只是將它看做分析和解釋人類行為的一種更有效的方式。我們深深地感到,當面對令人困惑的行為時,許多在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及其他領域的討論,都假定人們在偏好和價值觀方面的變化是隨意的,這就使得這些討論的結果往往收效甚微。我們希望通過將這些令人困惑的地方講清楚,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后來者提出更有價值的研究方法。
在第2章中,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例子,之所以選擇這些例子,是因為它們似乎對傳統的選擇理論提出了特別的挑戰。然而,現在我相信,個人和社會資本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理解該論文所討論的成癮性行為和其他行為,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幫助我們理解現代社會中(甚至遙遠的過去)的大部分其他行為。
擴展的效用函數也可以為使用帕累托最優和其他原則的福利分析構建一個穩定的基礎。商品的次效用函數之所以無法提供穩定的分析基礎,是因為廣告、成癮性行為以及別的改變個人資本和其他資本的行為的變化,會使次效用函數隨時間而改變。特定的公共政策和其他行為是增加還是減少效用,可能主要取決于如何衡量效用的變化。人們會不會使用在行動之前就已經存在或者是由行動本身所產生的效用函數(更詳盡的討論可參見第1.6節和第10章)呢?
- 吳易風文集(第一卷):馬克思經濟學來源研究:英國古典經濟理論
- 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 新質生產力與中國式現代化
- 當代資本主義階段性發展與世界巨變
- 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與創富
- 顛覆未來的技術:信息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
- 21世紀公共管理學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公共經濟學(第2版)
- 魔鬼經濟學3: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
- 倫敦全球城市發展研究:歷史方位與現實方略(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高管背景與企業發展:金融化、創新性與經營績效
- 新常態下民間借貸危機的內在機理及治理路徑與對策研究
- 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
- 企業年金制度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分析及實證檢驗
- “十二五”時期寧波市旅游經濟發展研究
- 現代經濟增長導論(全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