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協作創造財富的自然力,特別是土地

勞動除了借助于資本,即借助于它自己先前創造的產品來創造更多的產品之外,還利用不是它自己創造的而是大自然提供的各種力量的作用和動力,通過這些自然力的合作,它把一部分效用賦予各種物品。

因此,當耕種一塊田地時,除了在種地過程中使用的技巧和勞動,以及之前創造的價值,諸如犁、耙、種子和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消費的糧食及衣服之外,還有土壤、空氣、雨水和陽光共同發揮的作用。雖然人類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卻參與了收獲季節的新產品的創造過程。這個作用我們稱之為自然力的生產作用(production agency of natural agents)。

此處所用的自然力(natural agents)一詞意義非常廣泛,不僅包括參與創造價值的無生命物體,而且還包括物質世界的自然法則,諸如使鐘擺下垂的引力、使指南針朝向一定方向的磁力、鋼的彈力、大氣的重力、燃燒釋放熱量的性能等。

資本的生產力常常與自然力的生產力混合在一起,以致要精確地劃分它們各自在生產中的作用所占的份額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種植外國進口植物的溫室和因精心灌溉而變得肥沃的草地,它們大部分的生產力都來自勞動和建筑物,即先前生產活動的成果,這些之前的成果構成了促進眼前生產的資本的一部分。上述說法同樣適用于新開墾的土地、農用房屋、圍欄以及其他所有對土地的永久性改良。這些價值雖然都是資本項目,但是卻不能把它們同其所附屬的土地分開。[1]

使用極大提高了人的生產力的機器所生產的產品,可以部分被認為是投入到機器上的資本的價值,另一部分可以被認為是自然力作用的結果。如果使用由10個工人操作的腳踏輪[2]來代替風車,那么,磨坊的產品可以被認為是構成機器價值的資本的生產作用和轉動輪子的10個工人的勞動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用帆代替腳踏輪,那么風這個自然力很明顯地完成了10個工人的工作。

在這個例子中,缺少的自然力通過使用另一種力而得到補充。但在許多情況下,大自然的作用非但不可或缺,而且同樣實際與真實,例如,土壤的生長力就是協同生產供我們食用的家畜所必不可少的自然因素。一群羊是羊的所有者與放牧者的照料和飼料,以及羊圈、修剪羊毛所需墊付的資本,還有大自然賦予羊的器官和內臟的動作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而,大自然通常是人類的勞工,是人類的工具。在生產中,人類自己的力量和資本投入得越少,交給大自然的工作份額就越大,因而大自然就越有益于人類。

斯密曾經頗費心思地解釋過,文明國家的社會中有很多游手好閑之徒和非生產性勞動者,但是為什么卻比文明程度不高的國家擁有更為充足的產品。他認為這種富足源自勞動的分工。[3]我們按照斯密的方法繼續探究下去就會看到,毫無疑問,分工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的生產力。但是,僅憑分工還不足以解釋上述現象。如果我們考慮到勞動和文明為我們的利益而激發起來的自然力,就不會對這種現象感到驚奇了。

斯密承認,人類的聰明才智及其對自然規律的了解和掌握,使人類能夠利用大自然提供的資源獲得更大的價值。但是,他接下去把這種聰明才智和知識也歸功于勞動的分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因為一個人專攻一種工藝或專門研究一種科學,就會有更多的方法促進這種工藝或這門科學的發展,并達到十全十美的境界。但是大自然的規律一旦被發現之后,由這發現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不再是發現者勞動的產品。第一個發現火具有軟化金屬這一特性的人,不是火對熔化礦石所增加的效用的實際創造者。這一效用是由火的物理作用、運用這種加工方法的人的勞動和資本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難道人類沒有偶然發現其他加工方法嗎?難道沒有非常明顯而不需要技巧也可以加工的方法嗎?當屬于自然物產的一棵大樹被伐倒之后,社會由此而得到的產品,難道只是伐木者勞動的產品嗎?

斯密從這個謬誤中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即所有生產出來的價值代表的是不久或很久之前人類的勞力或勞動。換句話說,財富只不過是積累起來的勞動而已。從這個論點出發,斯密又推斷出了第二個同樣不正確的結論,即勞動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準,也是衡量生產價值的唯一尺度。

斯密的理論體系明顯與18世紀經濟學派的主張不同。經濟學派認為,勞動如果不消費等量的價值就不能生產價值,因此,勞動沒有剩余,沒有凈產品,只有土地能生產無償的價值,也因此沒有其他任何東西能生產凈產品。這兩個論點都已經發展成為理論體系了,我在這里引用它們,只在于警告研究者從一開始就要警惕這些危險的結論,[4]并把這門科學帶回對事實的樸素觀察之中。事實已經證明,土地生產出來的價值與勞動、資本[5]和自然力這三者的共同作用有關,其中雖不是唯一卻起最重要作用的是能夠耕種的土地。而且,除了這三者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因素能夠生產價值或者能夠增加人類的財富。

自然力之中的一些可以據為己有,換句話說,成為占有者的財產,如田地、流水等。另一些不能被獨占,而是公眾都可以使用的,如風、海洋、自由航行的江河、物體彼此間產生的物理和化學的作用等。

我們很快就有機會相信,生產力能夠或者不能夠被獨占這一事實,對于財富的發展非常有利。像土地之類可以獨占的自然力的所有者,如果不能確定他對產品的獨享權利,他就不能充滿自信地投入資本以提高土地的生產力,那么,土地也就不會有如此充分的產出。另外,勞動有無限的自由可以隨意占用不能獨占的自然力,這給擴大自然作用的范圍和提高生產力展現了無限的前景。限制勞動生產力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愚昧、不良的政府。

這種可以獨占的自然力形成了一類生產手段,而由于沒有等價物就得不到自然力的合作,因此等價物便構成了這種自然力占有者的收入。這一點我們將在適當的地方看到。現在,我們必須先滿足于研究各種各樣自然力的生產作用,無論是已知的還是將要發現的。


[1]如果土地和資本歸不同的人所有,那么決定其價值和效能各占多少是地主和資本家的事情。普通人只需了解它們對財富的生產各有貢獻就夠了,而不必計算它們的貢獻各是多少。

[2]一種鼓形的輪子,10個工人在輪子里面,邊走邊推動它。

[3]斯密所說的原話是:“由于分工而發生的各種工藝產品的增加,使管理得當的社會普遍豐衣足食,連最低階層的人也無例外。”(《國富論》,第一篇,第1章)

[4]在經濟學派理論體系的其他危險后果中,一個明顯的后果就是以征收土地稅來代替所有其他稅,他們認為土地稅一定會影響所有生產出來的價值。根據相反的原則,按照斯密的理論,如果我們同意他的看法,也認為土地和資本并不自發地生產任何東西,那就應該完全豁免土地和資本的凈產品的稅。但這是和相反的做法同樣不公平的。

[5]斯密雖然承認土地有生產力,但卻抹殺了資本的生產力。使用一臺價值4 000美元并在支付所有費用之后每年能提供200美元凈利潤的機器,例如榨油機所生產的產品,和使用價值4 000美元并在支付所有費用之后每年能提供200美元租金或凈收獲的產品,同樣實際。斯密認為,耗費4 000美元資本建立的工廠,具體表現的是不同時期用于該工廠各個部分建設的勞動量,因此認為該工廠的凈收獲就是從前勞動的凈收獲。但是他錯了,即使為了辯論承認該工廠的價值是從前勞動的價值,該工廠每天生產的價值也完全是新的價值,正如一塊地所產生的租金是與該地本身的價值完全不同一樣,可把它消費掉而又絲毫不影響該地的價值。要是資本所包含的生產力,只有創造資本的勞動的生產力,而自己沒有生產力,那么,資本怎能提供和使用資本的勞動的利潤沒有關系的永久利潤呢?如果有人認為創造資本的勞動在停止活動以后還在繼續接受工資并具有無限價值,那未免太荒唐。我們很快就可看到這種想法不僅僅是臆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电白县| 西昌市| 镇雄县| 天长市| 邯郸县| 宿松县| 双流县| 庄浪县| 台南市| 新沂市| 桐柏县| 历史| 周宁县| 柳州市| 中山市| 道孚县| 九龙坡区| 临城县| 刚察县| 西华县| 满洲里市| 崇文区| 儋州市| 黑龙江省| 当雄县| 武冈市| 安国市| 桐城市| 浦县| 民丰县| 三明市| 晴隆县| 平利县| 获嘉县| 塔城市| 寿阳县| 云霄县| 华蓥市| 航空|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