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社會責任與風險管理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挑戰,需要應對各種風險,社會責任可作為廣泛的風險管理過程,有助于提升風險意識、拓寬視野、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4.1 預防風險的重要性

2008年出現的金融危機向我們表明了全球經濟的風險,其結果不僅使許多人遭受損失,而且導致經濟系統受到急劇崩潰的影響。這對企業和整個經濟界提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能迅速和更好地識別和發現風險并在決策中加以考慮。這里也包括日益清楚看到的與全球大趨勢相關的風險。從氣候變化到人口老年化,從原材料的緊缺到清潔飲用水不足等,無不一一相關。

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更加劇了潛在風險,因此向我們每個人提出了挑戰。對于企業來講,這些大趨勢表明,雖然是風險但也是機會。所以環境友好技術和高能效技術主導的綠色市場剛好會是使企業實現增長,提高就業機會。為了能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樹立長遠的觀點,對社會的要求,對相應的規則、框架、條件持開放的態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實踐證明,如只考慮短期的投資風險和收益,不僅不能發現機會,風險也不可充分地得到估計。企業的責任如同市場經濟的基石一樣總是意味著一個廣闊的視野,也就是說把企業活動對環境、社會和人類共同的未來的影響作為經濟考慮的參數。

企業加強這一責任不僅對國家,而且對整個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很重要。有理由相信,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質量的特征,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是如此。經驗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從整體(愿景和時間)上擴大了企業的視野,所以對有效地加強風險管理發揮作用。

4.2 風險與社會責任

隨著經濟危機的出現,企業風險管理已成為關注的焦點。可以看出,企業風險出現的背景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生態的大趨勢,如氣候變化、資源緊缺、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對企業產生了全新的風險。由于市場發展順應大趨勢,政府出自對國民經濟風險加強控制和監管,這種風險進一步增加。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風險或對此估計不足,對企業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這對企業的分析和決策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它們必須從戰略上、方案上和運營上找到應對這些挑戰的答案。

重新思考責任,識別生態和社會的風險,并對其與企業的相關性做出評價,繼而找到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機會,是企業的一個中心任務。是否和如何處理變化了的經濟形勢和增多的環境風險,對企業未來的成功和競爭力有決定性的影響。

4.2.1 傳統的風險管理

如果只采用正規的風險管理,例如用ISO 31000,不能使企業有能力管理新的變化了的風險,所以現有的風險管理系統既不可能預測也不可能阻止世界金融危機的發生。一方面,因為這種系統只能發現它已經認識的風險,也就是說,風險管理依靠的是過去的數據和經驗。另一方面,在它的框架內,不能發現和考慮長期發展的趨勢,也不能對趨勢的后果做出相應的評估。廣泛理解社會責任的方案,更能夠規避這些風險漏洞,因為這加強了企業對未來趨勢的感知,并且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把生態、社會和經濟方面的要求建設性地融入到企業的戰略。

4.2.2 延伸的風險管理

廣泛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主要方面在于它注重長期性的考慮。為了有效地確定目標和制定相應的措施,應當觀察今后10~20年的發展。在很多企業中廣泛采用的風險管理一般只考慮后2年左右。在一些現代化的企業中已擴大了考慮的期限,企業的監事會也有義務了解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許多企業在這期間用于風險的正式風險報告體系和告知制度也超過2年范圍,用于不同的業務領域,如生產和采購過程中,也有助于記錄和降低風險。此外,減低風險還有部門內部的規則和部門間交叉驗證的原則。所以,對拓展風險管理盡管也有辦法,但在新的風險的背景下要戰勝風險估計并不是充分有效的。

4.2.3 社會責任的功能

到現在已經很清楚,凡是具有履行社會責任方案的企業,對周圍環境變化的視野更加廣闊,更從長遠的觀點考慮,所以它們能夠在更好的基礎上做出決策。它們不僅在環境保護的背景下對短期風險意識更強,而且能更好地發現與可持續性大趨勢,如氣候變化、資源緊缺和人口變化相關,有什么樣的長期的影響。它們常常把創新定位放在這個方向上,從而捕捉到新的社會機會。

由于社會責任也具有“環境雷達”的功能,它們對降低風險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社會責任管理倡導利益相關方對話,不僅對發現和應對利益相關方的要求和需求十分重要,而且企業也可用作戰略和具體業務過程的預警系統。

4.3 可持續性挑戰與風險

企業的風險環境在過去一些年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若干年來總的情況是,業務風險不僅與全球化結果,與金融危機的影響有關,而且它也越來越大地受到可持續性的影響。

4.3.1 能源和氣候

按照國際能源機構計算,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預計從2008—2035年將會增加35%,全世界的電能消費每年增長的速度為2.2%。預計從2020年開始全球石油開采會持續地不可避免地下降。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將會出現供應瓶頸、市場價格上漲,還有就是獲得能源的成本也會增加。一方面,石化資源從供給方看,它是有限的,而從利用的影響方面看,溫室氣體效應表現明顯。基于國際范圍內對此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可以預料,由于不斷加強的監管,導致采取避免二氧化碳的成本措施,溫室氣體效應對供應和銷售市場都會產生影響。

許多企業已經把能源領域的價格風險計算在內,并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這方面的風險。不過最終可能只有依靠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才能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性。但這就要求加大開發和研究,并且重新調整企業的戰略。

4.3.2 原料和材料

全世界在原料上不斷加強的競爭和其蘊藏量的有限性,已經導致各種非鐵金屬、稀土材料和農產品的價格明顯上漲。原料供應商越來越集中以及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從戰略上要保證農產品供應安全,這隱藏著原料供應穩定性的風險。為在一定范圍內控制這種風險,現有風險管理主要采用具有價格約束和兌換率保險的長期合同。以稀有金屬銦為例,可以看出現有風險管理的上述措施是不夠充分的。銦用于光伏、電池、催化器和LCD技術。對其中有些應用還沒有找到替代的材料。現在已經知道,每年的消費大約是已知存儲量的10%,而回收率大約只有1%。因此,有必要加強基礎研究,尋求特別緊缺的金屬的替代可能性。另外的辦法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材料和有效地建立回收循環體系。

4.3.3 飲用水

從長遠看,在中歐地區不存在缺水的問題,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則水會是越來越緊張的資源。特別是在蘊藏量少的地區,用水量的增長使這一問題更加尖銳。比如,迄今為止企業在那些抽水不支付水源費的地方,水開采費用中只包括基礎設施成本,任意免費獲得水的情況在許多地區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過去。位于水缺乏地區的企業必須要設法適應用水受限的情況。從長遠看,受這樣影響的企業的出路在于,必須采用高度有效的節水措施,并在整個價值鏈減少水消耗量。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全球風險2011”指出了水與能源之間的緊密聯系的問題,例如,不僅熱電廠需要大量的水,用種植能源植物、生物燃料的精煉,從而獲得替代能源也需要大量的水。同時,為此獲得的水的成本中有50%是必需的能源的成本。這樣能源和水的價格的相互影響可能會增大這兩個領域的風險程度。如果把能源和水的主題從戰略上相聯系,則在若干行業可以達到協同的效果。

圖2-19是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全球風險調查結果——《全球風險2014》。

圖2-19 全球風險2014

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2014。

4.3.4 人口結構變化

由于平均年齡增高,或低的出生率,導致在人口結構發生變化,這將影響到勞動力供應和企業人員組成結構。合格的后續勞動力將會緊俏。這對于那些崗位素質要求高的企業是一個大的風險。其中包括主導綠色市場的高科技企業。企業在選擇未來基地的決策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考慮這一因素。在客戶方面也有人口變化的影響,新的目標群體,他們往往對產品和服務提出與環境相關的要求。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是,要用新的營銷戰略,調整價值鏈,更注重雇主品牌,采用學生職業化培訓方案,以及進行高年齡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等。

4.3.5 全球供應鏈

供應鏈中的生態和社會問題并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如掠奪自然、雇傭童工、工資低下、超時工作、非人性的居住條件等不良狀況的一再出現卻威脅著全球從事商業的企業形象和品牌。這不僅是信譽的風險,也是供貨的風險,因為當官方介入或出現罷工時,企業的供應受到限制,或不可能得到保證。這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用可信的、實在的商業活動,改善和遵守普遍要求的和特殊行業要求的供應商標準。對此,紡織、玩具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企業形成了國際商業社會合規倡議(BSCI),參加這一倡議的企業一起共同處理供應鏈主題。

4.3.6 風險管理的延伸

由于可持續性大趨勢引起的所有風險都具有長期性的特征。在正式的風險管理中,大都只考慮12個月的范圍,考慮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財務方面,很少把這些大趨勢考慮在內。因此,對周圍環境的要求和未來挑戰持開放態度拓展風險管理是重要的。

為了減少市場風險,企業今天就應該針對能源、資源效率、人口結構變化和按照全球承認的環境和社會標準做出定位。這樣一個拓展的風險管理,它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至少在兩個方面具有特別的優點。一方面,企業可以識別和減少短期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感知長期的趨勢和挑戰,并能為制定戰略獲得重要的行動建議。

4.4 社會責任作為生態和社會風險管理

對于有意識重新注重風險的企業管理者,現代社會責任管理是不可放棄的管理組成部分,因為這一管理具有根本的與正式的風險管理不同的另外的任務,那就是在生態和社會要求的背景下,盡早識別、分析、評價和觀察風險,在企業內適當的地方引起注意,并建議應對的措施。最終,這里涉及的問題是有意識地應對和控制這些風險。

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用盡職審察的方法,考慮企業具體的影響,最終對它正式控制的、或事實上控制的決策和活動產生的影響承擔責任。在供應鏈勞工條件上,這一點特別容易看出。過去把直接的供應商看作是企業的責任范圍,而今天分銷商的下級購買方也被公眾歸為屬于企業的責任范圍。

在這種意義上,社會責任管理可理解為可持續性風險管理。換句話說,與其他企業部門相似,社會責任管理部門在它的責任范圍內必須認識和識別風險,與風險管理部門溝通雖采取措施但不能完全排除的風險。在完成可持續風險管理的任務時,社會責任管理可在應對如下的風險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4.4.1 降低戰略風險

在進一步制定企業戰略時,有一系列的因素要考慮,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可持續性大趨勢許多行業的風險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某些風險如本地水短缺再也不能用傳統的合同方式通過保險來補償。不僅可持續大趨勢而且社會群體對這些挑戰采取的立場都是一個成功的企業戰略必然要考慮的實質性因素。

4.4.2 長期風險早期預警

社會責任管理密切關注環境和社會領域的發展和相互影響。與利益相關方的系統的對話對此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社會責任管理要熟悉社會的新發展,能夠盡早了解由此對企業商業活動帶來的風險并告知相應的部門。

4.4.3 降低過程風險

降低過程風險的例子是,企業內部的環境保護,供應鏈中調整規定使采購中或者在開發流程中避免社會和生態風險,以保證遵守法律和標準要求。與環境有關的過程風險是通過環境管理系統來控制的。

4.4.4 降低產品風險

在產品開發中應當從根本上排除影響產品未來成功的風險,同時應力求產品的特點有助于促進需求。社會責任管理保證在產品開發中與可持續性相關的規定得到落實,這可能包括有害物質的負面清單、能效和原料應用的目標指標,或者對開發團隊組成的要求等。

4.4.5 降低投資風險

社會責任管理檢查投資項目是否有風險,或在一定條件下從某一投資規模之上,或者在某一影響大到一定范圍的時候,要進行潛在風險的研究和估計。

4.4.6 提高員工風險意識

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制定規則、規劃和規定指標來完成,但為在日常經營中正確地經常性地遵守落實相應的規定,必須加強員工對背景和相互關聯性的認識。這一點同樣既適合正式的風險管理也適合社會責任管理。除此之外,還可能經常出現沒有做出規定的未曾預料的情況。這時,社會責任管理可以設法使企業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價值觀、責任范圍和流程得到遵守。通過內部對社會責任主題的溝通和把它融入到培訓和再教育,可為提高員工的意識建立最重要的基礎。

4.4.7 降低信譽風險

以上提到的措施有助于認識和避免可能損害信譽的情況。盡管如此,可能發生“突發事件”引起媒體的注意。社會責任管理作為“安全性網絡”在危機情況下可追溯并能可信地解釋,對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此外,一個好的社會責任報告會展示可信的目標和至此所獲得的改進。

4.4.8 通過社會責任管理“保駕護航”

從各方面廣泛考慮的背景下可以清楚地看出,一項大力加強受到高度重視的社會責任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但在具體情況下有什么樣的結合點,取決于企業的業務活動和戰略目標。不過,把社會責任局限在溝通和對話上是不夠的,對企業來說有顯著的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為了保持競爭力,必須在生產、計劃、銷售、采購或人力發展中應不斷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持續改進管理以及過程。環境規劃和可持續性規劃設置具體目標和可信措施,使重要的可持續性方面和管理流程的持續改進成為可計劃的、可檢驗的。這時要達到許多目標都是與有效降低風險相聯系的。所以社會責任管理在可能情況下應有一個單獨的規劃,在企業運營持續改進過程中發揮它的作用,這是降低風險的一個重要的過程。

4.5 系統的風險管理

在許多企業中盡管早已存在避免風險的機制,但建立系統的、廣泛的風險管理的情況也才是十來年的事,其目的是,以此回應嚴格的法律規定,資本市場的期望,以及認識到用一個系統的處理方式可以更好地避免重大損失和錯誤。

從那時起,正式的風險管理把實質性的危及企業存在的、一般專業部門不能完全排除的風險考慮在內。一個正式的風險管理的增值主要在于,對某些特定范圍的風險和防衛措施進行檢查,集中協調風險的監督和監控,連同溝通規則清晰地對責任范圍做出定義。

4.5.1 法律框架條件

在頒布了企業監控和透明法法律的國家,所有上市公司必須在整個企業中建立起風險早期識別系統,在財務報告中報告實質性的風險,并通過經濟審驗師證實風險控制系統功能的有效能力。目的是保護股東和短期投資者。正式的風險管理考慮的時間一般是12~24個月。具有明顯較長市場周期和大型復雜項目的企業,一些國家賬目報告標準推薦采用更長的預測時間段。

圖2-20 ISO 31000風險管理過程

資料來源:ISO。

根據現代化結算法董事會要定期被告知風險管理的內容和有效性。這里法律所談的不是風險早期識別,而是一個除識別實質性風險之外,還包括控制風險的管理系統。

4.5.2 正式的風險管理過程

ISO 31000描述了正式的風險管理的典型過程。核心的元素是風險估計和風險處理,此外還要求有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方的磋商和經常性的監控。這一不斷重復的過程是建立在經常更新文件的基礎之上,大多數情況下,用內部報告的形式。有些情況下,也制定風險地圖和建立風險數據庫。

在風險急劇出現,或短期識別出風險的情況下,必須專門向風險管理系統提供及時信息,以便保證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德國賬目報告標準推薦把風險管理系統與已有管理系統相結合,通過內部的規則、規劃、管控和審驗提供支撐。

在一個企業或組織中各個職能部門應獨立進行正式風險管理,但在整體上又必須統一考慮。例如,采購部門注意供應商供貨的風險,在生產中降低未計劃性生產中斷的風險或者制造出錯風險由生產部門負責,各自考慮風險,如同沒有正式的風險管理一樣。

4.5.3 環境保護中的短期風險

在保護環境背景下和其他可持續性方面,風險不只是那些具有長期性特征的,也有短期的可直接影響企業績效結果的風險。例如,觸犯環境法規、懲罰的指控、懲罰的罰款,或者非政府組織的抗議都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同樣地,對材料成分的有毒性的認識也可能提出要求,要對產品和生產過程進行短期的調整。識別和處理這種風險,是環境管理和社會責任管理的典型的任務,因此應當把它納入風險管理的正式流程。

考慮到生態和社會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重要,社會責任管理領導者應當把這些方面風險納入上述風險管理流程,并在已經記錄風險的基礎上更新對風險的估計。

4.6 社會責任管理的任務

考慮社會責任和風險管理的關系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它們源于不同的領域,但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責任體現在核心業務中負責的行動,其中也包括更加注重環境和氣候保護,以及重視社會的利益。為了應對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和社會的期望提高產生日益增大的風險,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活動家,不僅應該對本地,而且應對全球問題的解決辦法做出貢獻。企業應當承認這一社會責任,并把它理解為挑戰和機會。這時應當有一個較廣泛的、著眼長期考慮的視野,因為不是所有短期的投入能夠在短期內立即見效。

在經濟活動中,自愿地考慮社會目標是社會市場經濟的特征。考慮到氣候變化、供給安全和人口結構變化等向社會提出的挑戰,考慮到這些調整不可能只靠監管來應對,也就是說,在社會市場經濟中自然形成了企業新的責任。這種高度要求的責任只能用社會責任管理來應對,以便用系統的方法識別和控制由于可持續性大趨勢所產生的風險和機會。因為社會責任特別主要的任務是尋找到使社會和環境能夠承受的新的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能領先競爭對手,或能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辦法。對此,社會責任管理必須完成如下的任務。

4.6.1 融入業務過程

實際上,實施社會責任是一個跨部門的任務,因此應當在所有的業務過程中考慮生態和社會的要求,也就是說,要把它融入到現有的業務流程,如供應商的評價,或創新的過程。努力在所有的企業流程中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考慮社會和生態的問題和目標,考慮企業活動產生的社會和生態影響后果。社會責任負責人大多數情況下的任務在于,認識新的形勢,分析和評價它對企業的影響,并對業務過程進行必要的改進。通過定期的對業務過程和它的目標的檢查,可以達到持續改進負責的行為。

4.6.2 可持續性項目

“可持續性項目”可作為系統化協調上述改進過程的工具,它包括社會和生態方面的要實現的目標和所有相關的措施,提出員工必須履行的義務,并提供在內部和外部可跟蹤、可檢查進展的可能性。

4.6.3 信息管理和利益相關方對話

對可持續性主題的信息管理和與利益相關方的對話是社會責任管理的又一任務。今天知識的更新和傳遞速度越來越快,企業面臨著難以應對的信息量,因此,對生態和社會問題必須有明確的責任范圍的定義,要檢查企業不同地點到達的所有屬于可持續性主題的信息的相關性,必要時告知相關的部門,并對此進行對話交流。

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可持續性主題的對話,使上面提到的信息得到完善。通過談話和會議,或者專門組織的討論會等各種方式交流,使對形勢不同的估計和優先重點更為清晰,對某些其他方面提出的批評意見也更加容易理解。在理想情況下,還會獲得改進的建議。此外,利益相關方對話還有助于增加對社會責任管理可靠性和可信度以及對整個企業的信任。

4.6.4 支持戰略制定和風險管理

負責社會責任的人員是企業內部應對生態和環境挑戰的專業人員。因為在他們那里匯集了內部和外部所有的信息,在一個具有社會責任管理的企業中,這些專門的知識和信息也會在戰略制定時加以考慮。對此,社會責任專業人員參與分析并做出建議,或參加戰略制定,其結果是為企業領導做好一個能夠做出決策的準備。

4.6.5 社會責任報告、溝通和透明

利益相關方有權期望大型企業定期告知他們的行動在生態和社會中的影響以及如何減少這些影響。采用國際上普遍承認的全球報告倡議(GRI),利用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一個很好的滿足這一期望的基本的方式。為此,需要定期在內部進行盤點,這也支持內部過程。此外這一報告,也有助于定向地與目標群體在網絡上,或者用企業的其他媒介進行溝通。

4.6.6 社會責任的競爭優勢

企業的生態有效性和良好的工作條件支持企業的成績已被經驗所證明。在各不同企業中在其他方面的優勢也有實際的案例來說明。從避免風險的角度看,社會責任的作用主要在于避免企業的戰略失誤和保障聲譽。考慮到在人口結構變化形勢和保持吸引優秀人才等方面看,社會責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案例表明,社會責任會促進和改進創新。當然社會責任不能取代和代替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社會責任也不可能自動地就會是成功的因素。更確切地說,社會責任越來越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對企業利用機會起到很有價值的作用。如果實施社會責任質量的要求越高,這一價值就會更大。

4.7 社會責任的質量特征

迄今,社會責任已在企業中產生十分不同程度的價值。企業越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更好地高質量地完成前面所描述的任務,就越能夠更可靠地發現社會責任的競爭優勢。社會責任如下的質量特征已被先進的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所證明,主要表現在:

? 持長期性觀點

? 系統化、集成化考慮相關社會和生態主題

? 參與能力和預防能力

? 拓寬戰略眼光

? 考慮整個價值鏈

? 對利益相關方的期望持開放性態度

圖2-21示出社會責任的質量特征與其管理任務和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和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圖2-21 社會責任的質量特征和競爭優勢

總體說來,本章描述的許多問題都是與社會市場經濟的愿景緊密相聯系的,這要求企業廣泛和長期地履行社會責任,今天比任何時候都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對于企業來說,考慮社會的發展重新定位戰略并不是一件新的事情。不過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是,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能源消費、資源緊缺、人口結構變化和水資源緊張等可持續性大趨勢。因為它們與短期的目標相矛盾,常常是不易得到考慮的。

只注重短期考慮問題,不注重考慮整個關聯所帶來的風險已被之前發生的經濟危機所證實。為了能夠達到對企業、對社會都能承受的調整過程,從現在開始就應當認識到這種大趨勢,并在戰略之中加以考慮。

因為毫無疑問,可持續性大趨勢將代表經濟發展的長期的限制條件。通過風險管理,戰略和社會責任始終協同一致,能夠迅速發現機會和降低風險。為達到此目的,建立社會責任管理是一個重要條件。它能支持企業領導識別風險,使業務、風險管理、戰略開發等部門協同工作,共同建立一個更好的決策機制和基礎。

為了能夠獲得上述長期有利的結果,如下這些方面特別重要:

(1)在風險管理中考慮社會責任:在許多企業中進一步加強了風險管理體系,應當與社會責任管理部門一起共同確定系統考慮環境和可持續性風險的流程。

(2)觀察、識別、評價和溝通長期性風險:特別是可持續性大趨勢所產生的風險。對它們必須適當注意,對此社會責任管理可以高度地發揮它的作用。

(3)在戰略決策的前期就應考慮社會責任的要求:例如進入新的市場,或新的業務領域,總是與可持續性大趨勢所產生的戰略風險有關,在戰略決策前期階段就應無條件地考慮社會責任的主題。

(4)新出現的風險要迅速溝通:社會責任管理方面應當而且必須把新發現的、尖銳化的生態和社會方面的風險,及時地報告給風險管理部門、戰略發展部門和企業領導。

(5)正式的風險報告中增加可持續性風險部分:定期編制風險報告時,風險管理方面應當以適當方式結合社會責任負責人參加。

事實上,社會責任和風險管理有很多交叉的地方。這兩種情況下所關心的問題是,防止企業短期遭受的損失,促使企業制定長期成功的戰略。與將來挑戰相匹配的產品和服務可保證企業長期的競爭力。為此,社會責任可以創造成功的先決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岢岚县| 金川县| 平远县| 科技| 亳州市| 蒲江县| 康马县| 股票| 泽库县| 沁源县| 彩票| 阿克| 青田县| 大埔县| 乃东县| 广元市| 始兴县| 衡阳市| 庆元县| 关岭| 昌宁县| 进贤县| 福州市| 乌审旗| 马公市| 龙陵县| 连云港市| 宜君县| 左权县| 霸州市| 广河县| 盐亭县| 赣榆县| 定结县| 瓦房店市| 深泽县| 偃师市| 凤山市| 介休市|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