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類食品生產
- 高海燕 李竹生 馬永生主編
- 1115字
- 2020-05-06 19:34:51
第二節 調味品
調味品是指為了改善食品的風味、賦予食品特殊味感(咸、甜、酸、苦、鮮、麻、辣等)、使食品鮮美可口、增進食欲而添加于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質。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制品的滋味和感官性質,提高制品的質量。
一、咸味劑
咸味是許多食品的基本味。咸味劑是以氯化鈉為主要呈味物質的一類調味料的統稱。
1.食鹽
食鹽素有“百味之王”的美稱,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純凈的食鹽具有正常的咸味,無苦味、澀味,無異嗅。食鹽具有調味、防腐保鮮、提高保水性和黏著性等重要作用。
2.面醬
面醬是用面粉、食鹽等釀成,味咸甜,香鮮醇厚,色黃褐、光亮。在制品中作調味和著色劑。
二、鮮味劑
鮮味劑是指能提高食品鮮味的各種調料。鮮味物質廣泛存在于各種動植物原料之中,其呈鮮味的主要成分是各種酰胺、氨基酸、有機酸鹽、弱酸等的混合物。
1.味精
味精化學名稱為谷氨酸鈉,為無色至白色柱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具特有的鮮味。
味精是食品烹調和加工中常用的鮮味劑。在肉品加工中,一般用量為0.02%~0.15%。除單獨使用外,宜與肌苷酸鈉和核糖核苷酸等核酸類鮮味劑配成復合調味料,以提高效果。
2.肌苷酸鈉
肌苷酸鈉又叫5'-肌苷酸鈉,是白色或無色的結晶性粉末,性質比谷氨酸鈉穩定,與谷氨酸鈉合用對鮮味有相乘效應。肌苷酸鈉鮮味是谷氨酸鈉的10~20倍,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3.魚露
魚露又稱魚醬油,它是以海產小魚為原料,用鹽或鹽水腌漬,經長期自然發酵,取其汁液濾清后而制成的一種咸鮮味調料。
三、甜味劑
甜味劑是以蔗糖等糖類為呈味物質的一類調味料的統稱,又稱甜味調味品。甜味劑主要有蔗糖、蜂蜜、飴糖、葡萄糖以及淀粉水解糖漿等。
1.蔗糖
蔗糖是常用的天然甜味劑,其甜度僅次于果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的甜度比為4∶3∶2。肉制品中添加少量蔗糖可以改善產品的滋味,并能促進膠原蛋白的膨脹和疏松,使肉質松軟、色調良好。
2.飴糖
飴糖主要由麥芽糖(50%)、葡萄糖(20%)和糊精(30%)混合而成。飴糖味甜柔爽口,有吸濕性和黏性。肉制品加工中常用作燒烤、醬鹵和油炸制品的增色劑和甜味劑。
3.蜂蜜
蜂蜜是一種淡黃色或紅黃色的黏性半透明糖漿,溫度較低時有部分結晶而顯混濁,黏稠度也加大。蜂蜜可以溶于水和酒精中,略帶酸性。蜂蜜在肉制品加工中的應用主要起提高風味、增香、增色、增加光亮度及增加營養的作用。
4.葡萄糖
葡萄糖甜度約為蔗糖的65%~75%,其甜味有涼爽之感,適合食用。葡萄糖加熱后逐漸變為褐色。葡萄糖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使用量一般為0.3%~0.5%。
四、其他調味品
1.醋
食醋是以谷類及麩皮等經過發酵釀造而成,含醋酸3.5%以上,是肉和其他食品常用的酸味料之一。醋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亦有一定的防腐去膻腥作用。
2.料酒
料酒是肉制品加工中廣泛使用的調味料之一。有去腥增香、提味解膩、固色防腐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