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修復術
- 姚乃琳
- 646字
- 2020-03-20 15:59:29
生活方式會影響抑郁癥的發生
日照時間的長短是影響抑郁癥的一個因素。有兩種和光照有著很大關系的抑郁癥,一種叫作緯度性抑郁癥,一種叫作季節性抑郁癥。緯度性抑郁癥是因為住在高緯度地區的人接受日照的時間短,所以更容易得抑郁癥;季節性抑郁癥往往高發于日照時間短的冬季。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把小鼠連續4周放在黑暗的環境中生活。4周后,它們身體的免疫表達發生了改變,大腦中的海馬齒狀回細胞(負責認知和記憶能力,是成年后大腦神經元唯一還會繼續增殖的區域)的增殖也減少了,小鼠因此變得抑郁。相反,如果增加光照時間,多參加戶外活動,可以有效緩解和抵抗抑郁情緒。
生活環境也會影響得抑郁癥的可能性。人口統計學研究發現,獨居使得人們患抑郁癥的概率增加近一倍。工作不景氣、缺乏社會親友的支持,會增加男性得抑郁癥的可能,而居住條件差、沒錢、缺乏教育,則是女性得抑郁癥的關鍵因素。所以,通常居住條件對女性的情緒健康很重要,支持性的社交(包括家庭、配偶和朋友的支持)對男性很重要。
年輕人頻繁使用網絡社交媒體似乎也和抑郁癥有關。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得抑郁癥的概率是不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的2.7倍。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抑郁傾向的人更喜歡利用社交媒體填補真實世界中的空虛感。另一方面可能是,經常使用社交媒體也會讓人產生“別人都活得很好,只有我的生活這么失敗”的錯覺,于是感到嫉妒或者心理不平衡;每天在社交媒體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會讓人覺得白白浪費了時間,感到自責;經常使用社交媒體還可能面臨網絡欺凌。種種原因都可能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