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第1種能力 記憶(1)

牢固地記住某些已學會的或熟記過的東西,比再學某些新東西而忘掉以前所學的東西還重要些。

——(德國)第斯多惠

清楚地認識和記憶的有效方法是聯想。

——(日本)高木重朗

應當用不斷的復習來防止遺忘,而不是等到記憶以后再重新去記。

——(俄國)烏申斯基

記憶屬于最基本的認知能力層次,任何高層次的能力及其運用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有些孩子不重視對知識的記憶,還以所謂的“能力強”來掩飾自己的“記憶力差”,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要知道,記憶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沒有記憶,就沒有其他能力可言。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一切知識的獲得都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通常所說的記憶力,是記住事物的形式或事物經過的能力。記憶是大腦的內存,記憶力是指信息在大腦中存儲并讀出的能力。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有著非凡的記憶力。

法國偉人拿破侖說:“沒有記憶的腦袋,等于沒有警衛的要塞。”拿破侖本人記憶力超群。據說,他能記住他的每一個士兵的臉孔和姓名,也能記住每一門大炮所在的位置。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在我的詞典里,沒有‘不可能’三個字。”他每天的睡眠只有3個小時。可以說,他所具有的超人記憶力是他堅持不懈地努力而產生的結果。

英國哲學家米爾10歲前就已經掌握了幾國語言。發掘出特洛伊遺址的德國學者修里曼,孩提時就能背誦父母教授的霍梅羅斯的詩篇,長大以后,他只需幾個月就能掌握一門外語。盲人學者高保已一,據說能把相當于幾十冊大詞典上的知識完全記憶在大腦中,并且還能背誦出許多圍棋、象棋的棋譜。在那些實業家、名人和學者們當中,具有超凡記憶力的人更是舉不勝舉。

根據一項調查統計,在100位科學家中,只有1位記憶力較差;100位演說家中,只有3位記憶力較差;100位成功商人中,只有4位記憶力較差。而100位普通人中,卻有79位記憶力較差。由此可見,良好的記憶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關鍵。

在現實中,人們的記憶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無可替代的。每一個觀念都是由許多記憶信息重新組合而成的。如果沒有記憶,就不可能產生觀念,學習更是無法進行,記憶是學習的前提。很難想象,一個記憶力很差的人能夠在現代社會的學習浪潮中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更不用說在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大展身手,獨占鰲頭。

可以說,人類所具有的記憶力在生物界中是最出色的。正因為人類有了如此獨特的記憶能力,才逐步建立了現代的文明社會。

記憶能力是構成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這在智力中的作用非常明顯,一旦失去記憶力,人也就無法進行思維活動。如果不對記憶的材料進行概括、分類,記憶的材料就將變得雜亂無章。常識告訴人們,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也是這樣,“器”的作用非常大。這個“器’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只有把大量的知識都裝進大腦,才能在考場上奮筆疾書,下筆有神;才能在進一步的學習中更好地發揮自己。

遺憾的是,現在有些孩子竟然說自己的記憶力不如以前了。其實,孩子在十幾歲時,正是記憶能力的黃金時期,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愿意花時間培養自己的記憶能力,總是把平日里花很少時間就能記住的東西累積到考試前再突擊。其實這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對學習來說有害無益。

總體來說,孩子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是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他能夠比較容易地記住身邊發生的事情,而許多知識的邏輯關系恰恰與認識規律背道而馳。這就是學習之所以往往給人以死記硬背的感覺的主要原因。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中注意尋找記憶的辦法,探索記憶的途徑,以達到記憶目的。

孩子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若要想更好地學習各種知識,增強記憶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記憶力是孩子學習和未來飛躍發展的重要基礎。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呢?

培養方法一:讓孩子明確記憶目標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記憶中心,也就是記憶目標。有明確的記憶目標或任務,憑借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記憶法;相反,沒有明確的記憶目標或任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記憶方法,稱為無意記憶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的目標越明確、越具體,記憶的效果就會越好。沒有明確的記憶目標,記憶的次數再多,能夠記住的內容也會很少。實際上,一個人記憶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是有意記憶。有意記憶比無意記憶效果好。

陳正之是宋朝的讀書人,他看書特別快,抓住一本書,就一個勁地趕著往下讀,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他讀了一本又一本,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效果很差:讀過的書像過眼煙云,根本就留不下一點印象。這使他十分苦惱,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力不好。

有一天,他遇到了當時著名的學者朱熹,就向朱熹請教。朱熹詢問了他的讀書過程后,給了他一番忠告:讀書不要只圖快,哪怕每次只讀50字,重復讀上幾遍,也比這樣一味往前趕效果好。讀的時候要用腦子想,用心記。陳正之這才明白,他之所以記不住讀過的書,不是因為記性不好,而是因為讀書的目標不明確,方法不對頭,他把讀書多當成了讀書的目的,忽視了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這樣匆忙草率地讀書,既消化不了書中的內容,又不能進行有意記憶,記憶效果當然不會好。

后來,陳正之接受了朱熹勸告,每讀完一段內容,就想想這段文字講了些什么,有幾個要點,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內容記住。經過日積月累,他終于成了一個學識廣博的人。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明確記憶的任務,進行有意記憶。任務明確,才能調動心理活動的積極因素,全力以赴地實現記憶任務。例如,英語單詞不好記,但又必須記住,因此,可以讓孩子把生詞寫在小卡片上,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記住20個生詞,并及時進行復習與檢查。這樣,日積月累,孩子的詞匯量就會大增。當然,還要告訴孩子有意記憶離不開意志努力地參與。

培養方法二:教孩子注意勞逸結合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勞逸結合可以增強頭腦的活動能力。因為疲勞會降低大腦的活動能力,即使是經常進行激烈比賽的運動員,在比賽前也要充分休息,待消除疲勞后,能更有成效地投入比賽。這是因為,疲勞會明顯降低腦細胞的活動能力,記憶力也會隨之減弱。所以,要想讓孩子提高記憶力,就必須讓他經常調整身心狀況,使腦細胞處于良好狀態。

心理學家在試驗中證明,在記憶新的事物和單詞時,每記憶30分鐘后休息5分鐘,其效果會遠遠超過長時間連續記憶。孩子常常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前一天晚上怎么也解不開的數學問題,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迎刃而解了。可見,勞逸結合對記憶來說,是多么重要!

不久前,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在學習和練習完了知識后能好好睡一覺的人和那些學習完同樣的知識后整夜不睡覺的人相比,前者在第二天所能記起的東西要多于后者。一些相關發現也證實了科學家的這一結論:保持心情平靜、沉著,保持精神集中,使大腦獲得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獲得這一良好狀態的一個實用方法是思維按摩,具體方法包括用拇指和食指從上到下輕輕地按摩整個耳朵,用兩只手的手指觸摸位于發際和眉毛之間的兩個穴位。這些方法會有效促進血液流動,消除記憶障礙,提高記憶力。

培養方法三: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第一步,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做一次關于記憶的實驗中發現:為了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反復25 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音節,需反復54次;而記憶6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反復8次!這個實驗充分說明,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牢固。否則,即使是死記硬背,也是費力不討好。由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佛教| 勃利县| 将乐县| 吴川市| 大城县| 那坡县| 灵川县| 桂林市| 茌平县| 定南县| 姜堰市| 兴城市| 寻甸| 贵德县| 和平县| 平阳县| 尼木县| 台江县| 信丰县| 万载县| 海原县| 洪江市| 朝阳县| 双峰县| 麦盖提县| 甘谷县| 九江市| 中宁县| 洮南市| 中江县| 泽库县| 香港| 山丹县| 大同市| 内丘县| 本溪| 繁昌县| 丹巴县| 贺兰县|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