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第7種能力 細致觀察(1)

仔細觀察是成就一切的一大因素。

——(英國)斯賓塞

所謂天才,不過是一種以非習慣性的方式觀察事物的能力而已。

——(美國)詹姆士

科學的原理起源于實驗的世界和觀察的領域,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接踵而來的前進。

——(俄國)門捷列夫

我們對于外界可感物的觀察,或者對于我們自己知覺到、反省到的我們心靈的內部活動的觀察,就是供給我們的理智以全部思維材料的東西。

——(中國)魯迅

俄國教育家岡察洛夫說:“觀察和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人類歷史上,尤其是科學發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備優秀的觀察能力。

世界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從小時候起就非常喜歡對周圍的各種事物進行仔細地觀察,他試圖透過現象看到問題本質,他要通過不斷的觀察,把不懂的地方徹底弄明白。有一次,他為了觀察順風與逆風的速度差,就在狂風中沖出門外,一會兒順風前進,一會兒逆風行走。正是這種觀察能力,成了成就牛頓巨大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時珍是明代的名醫,他在幼年時就愛觀察各種花卉、藥草的生長過程,細致地察看它們怎樣抽條、長葉、開花,花草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正是這種細致的觀察,使他得以糾正古代藥草書中的很多錯誤,寫出了流傳百世的《本草綱目》。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從小對觀察動植物特別熱衷。他曾注意到花有不同的顏色,然后他就試圖用不同顏色的水去澆灌花,希望花能夠以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

達爾文也曾經到南美洲去觀察那兒的動植物的生長習慣,經過20年的觀察和積累,達爾文終于完成了詳細的觀察日記,并最終完成了《物種起源》。后來,達爾文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警,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正是通過不斷的觀察實踐,他發現了大自然的規律。

發現物理學中的電流的人不是物理學家,而是一位解剖學家。意大利醫生、解剖學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過程中,偶然地觀察到,在放電火花附近或在雷雨來臨的時候,與金屬相接觸的蛙腿會發生痙攣。這使他感到十分驚奇。于是他又做了其他一些實驗,終于發現了電流。

當年,羅丹告誡其學生、著名詩人里爾克的訣竅是這樣一句話:“觀察吧,除了觀察還是觀察!”孩子有沒有能力發現問題,對周圍的事物有沒有興趣觀察是孩子智力品質的重要表現。

可以說,觀察是獲得知識的重要環節,是一個人智力活動的源泉。正如作家伯特羅所說:“真理存在于我們之中,并且只有通過觀才能認識。”研究表明,人們獲取信息,75%是通過眼睛的觀察來獲得的。所以說,觀察是獲取外界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

觀察是一切學習的開始。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人類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由觀察開始的。觀察是人們認知世界、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一個人如果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或聽而不聞”,他就會失去學習的基礎,從而使他的精神世界變得貧乏。相反,如果一個人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興趣,善于觀察并從中發現問題,他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體驗快樂。

其實,觀察力就是人們通過眼、耳、鼻、舌、身,積極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通過觀察,不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還能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發現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

“觀察,觀察,再觀察。”這是巴甫洛夫在蘇聯科學院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建筑物上的親筆題詞。觀察力是一種重要的感知和認識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組成因素。

對孩子來說,觀察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是創造一切偉大成就的必要條件,也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屬于智力品質的范疇。孩子學習知識需要從觀察開始,即使是間接地從書本上獲得知識,也離不開眼睛、耳朵等感官的觀察活動。許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就是觀察力極差,從而導致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低下。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縱然是復雜的,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可見,讓孩子具備優秀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觀察是孩子追求成功學習所必須掌握的能力,也是認識周圍世界的第一能力,是一種寶貴的、威力巨大的能力。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觀察的能力呢?

培養方法一:重視指導孩子觀察的目的性

“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其實“用眼睛看”和“觀察”在本質意義上有很大的區別。每天映入人們眼簾的信息非常豐富,但卻很少留下印象,更不用說有什么發現和收獲了。主要原因是,觀察和看雖然都是用眼睛,但是觀察的目的明確,是要尋找、發現,并認識;而看的目的性不強,主要的動機只是有所感覺,并不追求一種理性的認識。正是這種差別,使得“觀察”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而“看”的印象則比較淡漠,也就不易從中有所發現。

一般來說,孩子觀察的目的往往不明確,僅僅局限于他自身感興趣的領域和事情。所以,父母要重視對孩子觀察的指導。在觀察之前,要告訴孩子觀察的目的和觀察的具體任務,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觀察行動確定一個基本的方向。例如,烏龜四腳朝天時到底怎樣翻過來的?帶著這個觀察任務,孩子就會去仔細觀察烏龜的翻身了。在確定任務的時候,可以指導孩子把總任務分解為一系列細小的和逐步解決的任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知覺的偶然性和自發性,提高觀察的積極主動性。

父母要指導孩子做觀察的有心人,要有意識地觀察某種事物。這樣的觀察,收獲大、印象深。俗話說,事事留心皆學問。觀察的目的性越明確,收獲也往往越大。比如,同樣是登泰山,一個想了解泰山腳下的風俗人情或想了解那里的歷史文化的參觀者與一個走馬觀花、隨意游覽的人,收獲肯定大不相同。

可見,想要觀察某一事物,一定要事先設定觀察的目標,以便于更加仔細認真地觀察。正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所說:“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有了明確的目的和計劃,就有了觀察的中心和范圍,這樣才能把觀察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上。”當一個人有明確的觀察任務時,往往就會比較主動、積極地去觀察。

觀察一定要有計劃、有目的。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去看,就不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會有什么觀察的效果。因此,要指導孩子根據他的學習要求制定觀察計劃,確定先觀察什么,再觀察什么,什么是觀察的重點,什么是觀察中必須要注意的因素等等,在大腦中首先形成一個有秩序的觀察圖式,然后按照圖式進行觀察,這樣的觀察才會取得豐富的成效。一定要讓孩子克服觀察的隨意性,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

培養方法二:訓練孩子把握觀察對象特點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之間總有著一定的聯系或相近特征,所以在觀察這樣一類事物時就必須抓住其特征,找出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和個性,這樣才能獲得清晰、正確的認識,才能區別事物。

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看到一幅名為“正午牡丹”的古畫,畫中有一簇牡丹和一只貓,歐陽修覺得很奇怪,不知道這幅畫為什么名叫“正午牡丹”,因為他不知道從哪里可以看出是正午。后來,他的親家吳清看完后,笑著解釋說:“牡丹在正午時的狀態就如畫中的牡丹,花瓣紅艷;再看貓的眼睛,其瞳孔細小如線,正午時分的貓眼正是這個樣子。”歐陽修聽后十分佩服。這就是吳清在平時和看畫時觀察仔細,并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要害,從而真正領會了畫中的意境。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世間的萬物也都有不同于他物的獨特特征。所以要提高觀察能力,培養不凡的觀察能力,就要努力發現此事物與彼事物不同之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西乌珠穆沁旗| 宝山区| 辉县市| 仁怀市| 陇南市| 油尖旺区| 阿鲁科尔沁旗| 隆安县| 慈溪市| 集安市| 新沂市| 杂多县| 获嘉县| 喀喇沁旗| 武山县| 江口县| 林口县| 尼玛县| 怀远县| 南投县| 东宁县| 宣恩县| 固镇县| 永吉县| 云浮市| 富川| 密山市| 南召县| 得荣县| 扎鲁特旗| 交口县| 抚远县| 乾安县| 延寿县| 宁安市| 嵊州市| 德清县| 突泉县| 金沙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