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第6種能力 筆記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英國)培根

不動筆墨不讀書。

——(中國)徐特立

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人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書本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就需要他提高自己的讀書質量,而提高讀書質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好讀書筆記。

有學者曾這樣說:“無論是讀什么書,及時做筆記都是最好的讀書方法,它能幫助讀者記下書籍本身的精華,更重要的是能夠反映出讀者的大腦與手中的書所碰撞出來的思想火花,這些火花對讀者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而唯有筆墨才能將這些一閃即失的火花捕捉住。”

對于孩子來說,在課堂上做筆記的目的是把老師所講的思想按照一定的順序記錄下來。這樣,孩子就能把它們帶回宿舍或帶回家去學習和復習并掌握。孩子一定要做筆記,否則,就會很快把課堂上聽過的內容忘掉。

記筆記有很多好處。

首先,筆記本身就是學習的一份重要資料。孩子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或閱讀,學到了什么,理解的程度怎樣,提出了什么樣的問題,以及得到了怎樣的解答等相關情況都可以在筆記里有直觀反映。這樣,當他以后重溫課堂學習或相關書籍的時候,借助筆記,就會很快回憶起相關的知識,還可以把后來得到的心得體會與當時的筆記相對照,讓自己更加進步。

其次,記筆記可以促進孩子的思維,加深對課堂和書籍內容的理解。筆記是思考的產物,凡是做筆記,必須首先要理解學習的內容,理解越深刻,概括越準確,筆記也就越簡潔。對于孩子來說,一份好的筆記一定凝聚了他的思維,在記的過程中,他要區分主次、決定取舍、遣詞選字,這是一個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思維已經在無形中得到了強有力的鍛煉,相應的內容也就理解得更加深入了。

再次,筆記還有利于孩子緊抓重點,加強記憶。做筆記時需要動腦思考,學習材料才能在大腦中接受加工整理并形成印象,而且也會形成自己的提取方式,所以能延緩甚至是戰勝遺忘。做筆記時需要在讀、看、背等記憶形式的基礎上增加手寫、畫圖等觸覺記憶和運動記憶。這樣,在孩子動筆的時候,已經是在他的大腦里過了一遍才記下來的。俗話說:“口動十遍不如手記一遍。”所以,記筆記有利于加強記憶。做筆記還可以幫助復習,而適時復習又是形成長時間記憶的重要方法。

另外,筆記本身還是一種知識的積累。占有大量資料是做學問的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求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后,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在閱讀中記下的筆記,就是孩子長期的閱讀過程中形成的思想火花的印痕,當這些印痕達到一定規模和層次、形成一定的系統后,那就成為專屬于他的見解和知識。可以說,這樣的積累就是在為他以后做出成績添磚加瓦。

最后,良好的筆記有利于孩子提高寫作能力。因為筆記形成的過程,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是在鍛煉做筆記的人的寫作能力。尤其是寫讀書筆記,會仔細斟酌字句,選擇比較表達形式,兼收并蓄書籍的內容等,這些都對寫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筆記是一個成功的學習方法。它可以磨練文筆,鞏固記憶,啟迪思路,引發創見。許多成熟的筆記都是精彩的文章。可以說,筆記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孩子成才的推進器。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做筆記的能力呢?

培養方法一:教給孩子做筆記的技巧

上課聽講的時候,孩子可能很認真地聽,為了不錯過老師的一言一行,他可能認為沒有時間做筆記,或者過分自信地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記住了而不需要做筆記。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句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可能當時真的聽明白了,但那還只是短期記憶,要把它轉化為長期記憶,還需要課后鞏固復習,沒有筆記是不行的。

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會集中精力只做兩件事:“聽”和“記錄”,而不會跟著老師的思路好好思考問題。老師的每一個提問,他都會一字不漏地記下來,然后等其他同學回答或老師解答的時候,他再一字不漏地記下來,而他自己卻也沒有時間去想,也沒有意識去想。這樣的孩子,盡管很用心學習,付出了很多,但成績不會很好。

所以,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一些做筆記的技巧,而且記筆記也講求技巧。不是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記下來,因為這樣注意力不夠,也找不到重點。要讓孩子記下他自己認為最重要、尤其是不理解的東西。至于一般的知識點和例題,則應該在課后整理。這樣的話,既能記好筆記,又能有時間聽講和思考。

一位成績優異的中學生說:“為了提高記筆記的效率,我就運用自己能看得懂的字符,比如說拼音或英語單詞來提高記筆記的速度。我記筆記的字體雖然不好看,但只要我自己能看懂就行,也絲毫不會影響它的價值。處理好了聽講和記筆記的關系,我的學習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全神貫注的精神狀態也得到了保證。”

另外,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做筆記并不是越詳細越好,而是要在用心聽課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把已經理解透徹的內容重新寫出來,那才有價值。所以,筆記的內容一定要簡明扼要,要做到只需看上一眼就能想起那一堂課或讀過的那本書的主要內容。

培養方法二:教孩子學會選擇做筆記

孩子學習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因為教科書確定了知識的基本框架,但要想在這個基本框架上添磚加瓦,那就需要借助筆記。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選擇做筆記,千萬不要讓孩子把教科書上的內容抄錄在筆記本上,因為那只是白白地耗時費力。如果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把哪些內容作為筆記記下來的話,更是不可取。讓孩子把必須知道的基礎知識和應用問題有條不紊地記錄下來,整理成冊,這才是孩子應該做的。

對于選擇做筆記,一位考入北京大學的高材生這樣說:“課堂上的知識我們并不能過目不忘,但是老師在課堂講的東西,往往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課的時候只注意記筆記的話,就會妨礙聽講的效率。我也有過這方面的教訓,開始記筆記的時候也是‘全盤皆抄’,后來發現如果上課沒聽懂老師所講的內容,即使記了筆記,最后也看不懂自己記的什么,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后來我就逐漸改變記筆記的方式,只記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和解法這類有價值的東西。”父母或許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發。

培養方法三:告訴孩子,筆記一定要仔細

要讓孩子知道,一份沒有經過組織整理、字跡潦草的筆記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為了讓筆記發揮自身的使用價值,孩子必須把筆記的內容組織好,做得認真仔細,有條不紊,只有這樣,他才能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并馬上理解它。

一般來說,記筆記要機警靈活,有條理,有系統,同時不要遺漏重點內容。具體來說,筆記的字跡要清晰,以便以后復習時節省時間;筆記要完整清潔,即使是幾個月后也很容易知道其含義;對可能遺漏的詞句或想法,要注意在筆記中為其留出空位,課后立即求教同學和老師,將其補充完畢……

總之,要讓孩子仔細做筆記,因為這樣一方面能夠增加他對課程的興趣,提高學業成績,另一方面也能夠有充分的背景知識,以便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而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又會促進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培養方法四:提醒孩子及時復習筆記

做筆記不僅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聽講課,而且給孩子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材料。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這種學習材料的作用,父母必須提醒孩子多次復習筆記內容。

有關教育實驗表明,課后進行復習或背誦筆記的學生在6個星期后所記住的內容要比不復習學生的所記內容多一倍半;不做筆記或做了筆記不復習的學生在兩個星期后便會遺忘課堂內容的大約為80%。從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做大量筆記,并能在課后馬上復習或考前再復習幾次的學生,能掌握學習材料內容的90%~100%。所以說,如果孩子只做筆記而不復習筆記,就會使他自己處于對學習不利的境地。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一有機會就要開始仔細地復習筆記的重要性。在對課堂內容記憶猶新的時候,通過復習,可以將筆記中的空白處補充上相應的內容,把筆記補充全;也可以回答聽課時頭腦中產生的一些疑問,從而有效補充對講課內容的整體概念,找出它的主要論點或思想。有教育專家認為,將一堂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時,就會發現許多論點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另外,要讓孩子把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也及時寫下來。復習可以安排在課后或新課之前,當然,也可以就筆記上的問題請教老師,或與同學一起討論,隨后將問題的答案記在筆記里。

培養方法五:給孩子傳授一些做筆記的方法

古人說:“文無定法”,意思是說,寫文章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式和方法。其實,做筆記也沒有凝固僵死的格式與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根據學習需要,采用個人熟悉的方法。作為父母,可以給孩子傳授一些做筆記的方法。

1. 速記法

速記法是指把老師說的或在黑板寫的,全部或盡量一字不漏地記下來。這對以后復習是非常方便的,但不足的是聽課時只顧埋頭做筆記,對講課的內容往往渾然不知或一知半解,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筆記。

2. 謄寫法

謄寫法是指聽課時在筆記本上隨便記錄,回家后或課后又重新謄寫在另一本筆記本上。一般來說,這種方法只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如果只用于不擅長或是打算特別加強的學科,效果還是不錯的。

3. 重點法

重點法是指上課前花時間預習,在課堂上則一邊用心聽講,一邊把內容的重點整理在筆記本上。這種方法可以達到“每堂課能當場消化”的效果,但先決條件是“事先預習內容”,否則聽課時就會漏掉重要內容,或者沒有辦法跟上老師講課的內容。

4. 輔助法

輔助法是指除了一般聽課用的筆記本外,另外還備有另外一個筆記本,把學習過的內容,做重點整理,以便事后查閱、回憶。輔助型筆記本在學習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5. 標記法

標記法是指讀書時,在重要之處劃線標號,濃圈墨點。文學巨匠魯迅就特別擅長運用這種方法。他在自己讀過的書上劃線標叉、筆注眉批、濃圈密點,下了很多工夫。這些標記醒目地表示了他對該書或肯定、或糾謬、或質疑、或補充的看法。

6. 旁批法

旁批法是指在讀書時,在書的空白處或行距間,寫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以此來保留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或一閃而過的微妙靈感。馬克思在所讀的書上順手寫批注,已成為一種難得的習慣和必要的準則。

7. 摘錄法

摘錄法是指在書上摘錄下來所需要的材料,這也是經常運用的一種方法。摘抄的過程就是對閱讀進行篩選和提煉的過程。在摘抄的過程中,大腦處于緊張運轉的狀態,會讓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提高學習興致,促進記憶。

8. 提要法

提要法是對一本書提出主要論點或重點的方法。比如,讀哲學方面的書要摘記主要論點,讀歷史方面的書要摘記重要事件。一般來說,一本書的提要應包括書名、作者、章節、出版時間以及內容簡介等。有時,除了提出作者的主要論點和基本論據外,還要提出并注明自己的見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邻水| 德清县| 高邑县| 黑龙江省| 思茅市| 青河县| 乌拉特前旗| 湟源县| 永济市| 定南县| 柘城县| 博罗县| 永宁县| 青海省| 和田县| 莫力| 新乐市| 谢通门县| 饶平县| 临夏县| 高陵县| 平舆县| 大同市| 永平县| 阿坝县| 岳阳市| 星子县| 新竹市| 怀来县| 南安市| 临汾市| 蛟河市| 河西区| 霍邱县| 榆社县| 新平| 玛曲县| 密云县| 澳门|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