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考生營養吃點啥:專家支招助考營養全攻略作者名: 胡承康本章字數: 764字更新時間: 2020-02-16 15:15:49
9.三餐合理的饑飽平衡
俗話說:“饑飽不均衡,傷胃又傷人”,這一說法不無科學道理。遵循饑飽平衡的基本原則,就要饑不可太饑,飽不可太飽。
然而,有的考生往往因為早晨貪睡、中午時間緊張、晚上時間較富余,而形成早晨上學空肚、中午湊合填肚、晚上回家撐肚的習慣。這種 餓一頓、飽一頓的一日三餐饑飽不平衡的膳食行為,不僅對胃腸道原本有規律的消化系統功能造成影響或損害,引起機體對食物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而且還影響考生一天學習效能的正常發揮。尤其是對于正在緊張迎考和復習階段的考生,由于支撐大腦的營養供給時隱時現、時多時少,會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
考生在早上,如果因上學來不及而少吃或不吃早餐,身體即處于饑餓感狀態,腸胃道消化系統就不能正常的規律性運轉,而處于饑腸轆轆的空運轉,容易導致消化功能退化。由于空運轉未能供能量,整個上午的課堂學習,還有正常的生理活動與生活勞動等因素所消耗的能量完全靠前一天的晚餐營養來提供。 由于體內不能貯存很多糖原,考生不吃早餐,就會導致血糖濃度逐漸下降,到上午十點左右,往往就會出現明顯的頭暈目眩、臉色蒼白甚至發生低血糖休克。
如果在饑餓一頓后飽食下一頓,就會增加胃腸道負擔,破壞消化系統功能活動的節律性。猶如一臺洗衣機如果撐滿衣服超負荷運轉,可能會發生故障或縮短壽命。由于撐飽肚皮,在“洗衣機”超負荷運轉的過程中,過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等營養素,轉化為脂肪形式貯存在體內,容易成為導致肥胖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些過多營養物質如蛋白質,通過體內代謝分解從腎臟排出體外,自然會加重心臟與肝臟、腎臟等消化代謝器官的負擔。
因此, 無論是考生大腦在課堂學習或緊張復習時的特殊營養需要,還是考生正常生理或體育活動的營養需要,都應遵循機體營養需求的生理規律特點,定時定量的安排好每日的食物營養供給,切實做到三餐合理的饑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