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康復 輕松養老
- 嚴忠浩
- 1538字
- 2020-02-16 15:17:59
二、多元化健康養老
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純粹為“養老”而養老,會把老人越養越衰老。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養老的概念也在不斷延伸。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老年醫學工作者就首先提出:家庭養老和家庭康復相結合的觀點。本世紀初,日本老年醫學工作者也提出:“醫學與養老融合”的觀點,并把居家養老與老化預防、老年康復相結合。其實,現代醫學的概念也在不斷發展,醫學包含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保健醫學和家庭醫學等多種內涵。
近年,國外大力推廣和普及“多元化健康養老”的新概念,把養老與健康管理、自我保健、康復醫療、精神贍養、延緩老化、護理照料相融合,既可延年益壽,又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多元化健康養老是積極老齡化的具體體現之一。
多元化健康養老的特點是:
1.從被動養老到主動防老
例如,二十世紀日本在養老方面,強調養老服務而輕視了“老化”預防,結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成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卻越來越多、越老越多。在日本,老人失能和半失能主要由“臥床不起”和“癡呆”所致。失能和半失能使老年人養老生活的質量不斷下降,給家屬帶來巨大壓力,也給國家增加了醫療負擔。日本在2006年修改相關立法,把預防作為養老根本,在全國開展和普及老化預防與老年康復運動,工作重點把預防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調整為“預防臥床不起”和“預防癡呆”,結果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狀況有明顯改善,養老服務保險的年度費用平均每人下降了100萬日元。日本的經驗證實,失能和半失能是可以預防的、老化預防至關重要。
2.養老結合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幾千年來,我國一直把養老與傳統的養生相結合,其實傳統的中醫養生就是現代自我保健醫學的一部分。自我保健是指個人或家庭、社區運用一些醫療保健方法,來維護和增強自身健康、預防疾病、延緩衰老與延年益壽。自我保健實際上是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集預防、醫療、康復、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措施。現代醫學實踐證明,自我保健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延長壽命的最理想手段。
健康管理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提出的新健康概念。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是指調動老人及其家屬的積極性,對于影響老人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社會、生活方式、心理、環境、營養、運動等多方面管理和干涉的過程,以達到老人最大的健康效果。
3.養老中強化老年康復醫療
老年人常因衰老和疾病(如腦卒中、跌倒引起骨折、帕金森病等)而發生種種功能障礙,進而逐漸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在預防這些疾病同時,積極開展老年康復醫療,不論在養老機構或者家庭、社區,把老年康復醫療融入養老之中,不僅使老人功能得到恢復或改善,使老年病醫療效果也能得到明顯提高。
4.養老中增強老人自立、自理等自我能力
過去,養老強調“伺候”老人,讓老人多休息,即多坐、多躺、多睡的思維定勢,結果反而使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使很多身體功能也造成“失用性萎縮”,老年人心理上也產生依賴感,養老生活質量越來越差,并導致老人進一步加速衰老。老人的自立、自理能力關系到老人的養老生活質量,并可預防失能和半失能的發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也增強了老人的自信力。因此,養老要提倡支持和幫助老人盡可能自立、自理地生活。
5.養老中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贍養措施
我國老年人養老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正日漸凸顯,越來越多老年人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和關懷,我國正逐步從立法、心理知識的普及、社會保障等多方面來進一步完善。
6.強調學習科學養老知識
老年人渴望健康、渴望長壽。調查顯示,在老年人眾多愿望中,85%以上老人把健康列為第一愿望。養老的目的:一是提高老人生活質量,二是健康地延年益壽。要達到這些目的,必須要讓老人自己、家屬和護理人員學習科學養老知識、更新陳舊的養老意識,包括老化預防的知識、老年心理學知識、老年康復知識、自我保健知識、護理照料知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