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受不住誘惑而拖延?遠離它!

1.不要將手機帶上床

仔細回憶一下你會發現,你熬夜習慣的形成時間與你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幾乎是一致的。可以說,是智能手機讓你有了熬夜的習慣。因此,戒掉熬夜很容易,堅持一段時間睡前不玩手機,熬夜自然而然就戒了。

情景再現

黃光陸是“低頭族”中的一員,而且屬于高級別的“低頭族”,從剛上大學到剛參加工作的這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是過著晝夜不分的墮落日子,每晚簡直就是“電不用玩死不休”。

大學時候,黃光陸過著這樣的日子還沒有感覺,但是當他參加工作后,問題就出來了,由于晚上和手機的“親密”時間太長,每天都要拖到凌晨兩三點,直到精神倦怠到極點了他才會去睡覺。這樣算下來,一天睡眠時間還不足5個小時!賴床遲到那是常有的事,更沒少挨領導的訓,一個大小伙當著那么多人面被訓話,他自己也覺得夠丟人的。可是他試了很多次,也沒戒掉晚上玩手機的習慣。

由于長期關燈玩手機,黃光陸近視的度數也從大學時的300提升到了500,而且由于玩手機游戲的原因,他變得更加不愛說話,也不關心身邊人的狀況了。

理論鏈接

睡前玩手機的惡習絕對是健康生活與工作的大敵!玩手機上癮,已成為很多人的一種通病。在公司隨處可見,很多同事喜愛玩手機,常常手機不離手,吃飯、睡覺前甚至上班時間都有玩手機的現象,甚至在大馬路上,都可以看見有人一邊騎車一邊“亡命”玩著手機,已經達到了“忘我”的程度。

我們是不是經常晚上睡覺時,感覺不拿出手機翻翻看就會覺得少了點什么?然后這一翻,不知不覺睡覺時間就又往后推遲了一兩個小時?想要戒掉對手機的依賴,首先確定自己是不是屬于“重度低頭族癥”:

第一、想想自己是否一天低頭看手機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

第二、一旦玩手機,就和手機難以分割,即使被偷了東西也無法發現。

第三、隨身攜帶充電寶,嚴防手機沒電的情況。

玩手機這個詞,其實本身并不包含任何貶義,關鍵是取決于在哪里玩,在什么時間玩,玩多長的時間。在錯誤的地點或者錯誤的時間玩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首先,長時間晚上玩手機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使人疲憊,拿著手機我們就喜歡翻看朋友圈狀態,玩喜歡的游戲,看愛看的小說,這些都會使我們的精神時刻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大腦得不到休息,遲遲進入不了睡眠狀態,睡眠不足時再投入到工作學習中,注意力肯定得不到集中,精力不充沛就難以完成工作。

其次,深夜睡在床上看手機,會對雙眼視力造成嚴重影響。而且以側躺的姿勢玩手機對眼睛的壓迫很大,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左右眼睛的視力偏差,枕頭對眼睛的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時間一長眼睛就會有膨脹感,還會有短時性影像重疊,這不是滴眼藥水就能好的。有些人配眼鏡左右度數不一樣就因為如此。還有,若在漆黑的房間里長時間盯著手機,手機發出的光線會讓眼部肌肉疲勞,影響聚焦能力,導致視力模糊。

夜晚玩手機的危害性并不是聳人聽聞,因為這些癥狀在我們身邊確實是隨處可見,因為熬夜玩手機游戲,上課時哈欠不斷的同學;因為熬夜看手機,每天都帶著眼藥水上班的同事……這都是熬夜玩手機所導致的并發癥,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去彌補,并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從源頭上杜絕。

拖延對抗術

杜絕玩手機上癮的癥狀,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關鍵是方法要選擇好。

放下手機,享受完美的周末

在周末的時光里,我們可以選擇和家人或者朋友出游,約好不要帶手機出門,帶一塊手表就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聊身邊的事情,很快我們就會發現,即使不帶手機出門對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反而還會使我們和家人、朋友之間的感情更加穩固。

學會上廁所不帶手機

進廁所之前,把手機放在一邊,帶上一本決定要閱讀的書,靜下心來不要再去想手機的事。據統計,如果不帶手機進廁所蹲馬桶,平均時間是2分鐘;如果帶手機進廁所,時間是15分鐘以上,其中13分鐘都是因玩手機而浪費掉的時間。

買一塊手表,不再欺騙自己

我們需要買一塊手表,不要再以“我摸手機只是為了看時間”這種理由來欺騙自己,這只是潛意識里想要玩手機的一個暗示,絕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不是真的為了看時間,只是因為無聊而想玩手機,一塊手表可以有效幫助我們拒絕時刻想摸手機的行為,不給自己找理由。

卸載、換手機,對自己要狠!

如果我們真的非常痛恨自己玩手機上癮的行為,而以上方式都不能有效幫我們解決問題,那么就只有對自己狠一點!果斷地把手機上的QQ以及微信、微博、新聞類APP等全部卸載,這些APP是導致大家玩手機上癮的根源所在。如果這樣都不能解決問題,那只有最后一個辦法了,就是換一部非智能的老年機,除了打電話發短信之外,其他所有功能都不能使用。

但要做到最后一步,相信大家可能是因為承受了某種由于玩手機而導致的巨大打擊。一般情況下,并不需要做到最后一步就可以杜絕玩手機上癮的癥狀了。

2.早上越猶豫越起不來

拖延預防針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早上鬧鐘響了之后,半睡半醒之際你在猶豫是關掉鬧鐘再睡個十來分鐘,還是立馬起床上班。在猶豫中你不知不覺又睡著了,等你醒來的時候準時上班已經不可能了……

情景再現

叮鈴鈴,鬧鐘響了。卞歡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卞歡起來了。他很快地洗過臉,吃了早點,帶著公文包就上班去了。走到十字路口,卞歡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卞歡嘆了口氣,心想: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車站了,車子開走了,他又嘆了口氣,心里想: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卞歡等啊等,一直不見公車的影子,他只好決定跑到公司去。

跑到了公司,大家都已經開始上班了。卞歡紅著臉,低著頭,悄悄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人事部經理馬原看了看手表,說:“卞歡,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按照公司紀律條例,要罰款50元,你有什么要解釋的嗎?”

卞歡非常后悔,但他也無可辯駁,只好認了。

理論鏈接

“賴床一分鐘,白做半天工。”這當然是一個幽默的說法,但是每天上班,我們無疑都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是再睡一會兒,還是立刻起床?而且花在這個問題上的猶豫時間,會隨著冬季的到來,逐漸變得更加漫長。

通過分析來看,賴床的人往往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是屬于晚上不愿意睡覺的人。有的人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本來是很困的,可就是睡不著,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趁著晚上的時間是自己的,肆無忌憚地透支自己的身體。這種睡不著,慢慢會成為一種病態,對身心無益,反而容易讓人衰老。

第二種人呢,是屬于早上賴床的人。新的一天已經開始,可自己卻又不想起來,一天的工作在等著自己,這時往往會產生抗拒感,這種心理,是導致猶豫不決,不想起床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記憶力和精力無疑是一天之中最好的,習慣早起的人,總是能有一些額外的收獲。而賴床,則會帶來眾多不良影響,有些危害甚至是我們意識不到的。

在生活中,賴床會打亂一整天的作息時間。一般晚起的人吃的是早午飯,這樣就導致晚餐順序也被打亂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里有一條就是吃飯要定時定量。更重要的是,睡眠時間也被打亂了,容易導致晚上太興奮,不能及時入睡,造成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

在交際中,賴床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壞印象。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總會和各式各樣的人發生聯系。一大早如果別人無法聯系到我們,或者得知我們在賴床,無形中就使得自身形象在別人眼中變得不再可靠。

在工作中,賴床的習慣很有可能會導致事業上的挫折,吃不上早飯、趕不上公交、耽誤上班的時間、遲到罰款、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等等,甚至由于賴床帶來的副作用,導致一整天的工作都心不在焉,錯誤頻出。這樣為了幾分鐘不必要的溫暖而賴床,得不償失。

早上起床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與其思考要不要起床這個無聊的問題,倒還不如一把掀開被子,洗漱完了趕緊去吃一頓豐盛的早餐來的實在,畢竟,空氣再冷,冷不死人;床再溫暖,也暖不了一生。

拖延對抗術

牛頓力學定力中說,一樣物體如果要改變原來的運動路徑,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運用一樣外力來幫助它。對于猶豫導致的賴床毛病,這個定力同樣適用,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操作性很強的方法,幫助大家克服賴床的毛病。

定購一個高亮的遙控燈

人體的生物鐘會受光線的巨大影響。冬季的早晨,如果要喜歡賴床的我們自己下床,麻溜的去開燈,這顯然是不太實際的。所以購買一個遙控燈就顯得尤為重要,只需輕輕一按,充足的光線就能喚醒我們的身體,讓身體自己覺得是時候起床了。

瘋狂鬧鐘法

這當然不是指我們平時給自己用手機定一兩個鬧鐘叫自己起床的辦法,一個手機就算定5個鬧鐘,也可以隨時把它們取消掉,所以并不實用。我們只需要提前準備買5個便宜的小鬧鐘,在晚上睡覺前定好時間,每個都相隔1分鐘,并且一定要把它們分別放在不同的5個位置,每一個都不能放在隨手可以觸及到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如果不起床,我們一定會為這些瘋狂的鬧鐘而抓狂的。

有規律的食療法

有些人早上起不了床,并不是因為意志原因,而是身體原因,例如長期不按時吃飯,導致身體虛弱的人,因為如果早、中餐總是不按時吃的話,極容易導致身體的血糖過低是新陳代謝失去平衡,引起大腦倦怠無力,早上就會起不了床,這并不是意志可以克服的問題,所以需要用準時而健康的營養食療來解決問題,營養跟上了,作息也就自然會規律起來。

好的方法有千萬種,但行動在于個人,只要有決心和行動力去改變,晚起賴床的毛病是完全可以擺脫的。

3.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避免持續性信息過剩

如果仔細統計一下你會發現,每天在網絡上的時間是越來越多。并且,很多拖延都是由網絡導致的。比如,你說刷半個小時微博再工作,但“半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變為“一個半小時”。

情景再現

陳策遠今年20歲,是一家面館的廚師。前天上午因為是周末,顧客不多,陳策元便來到廚房煉油。想著油鍋燒開還要一段時間,陳策元便到前臺拿出手機翻起了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這一看陳策元就沉迷在網絡信息的海洋中了,由于過分沉迷于各種手機消息,他把去煉油的事一拖再拖,直到那邊廚房里,直徑近一米的大油鍋開始沸騰,滾燙的油四處飛濺。

“小陳,廚房怎么回事?”店員羅姐不經意地朝廚房看了一眼,發現廚房冒出火光。

經羅姐這么一提醒,陳策遠這才醒悟過來。“糟糕!怎么都燒了40分鐘了!”陳策元連忙跑進廚房。此時,油鍋已沸騰起火。廚房燒了起來,直到最后叫來消防隊才把火給撲滅了。

理論鏈接

由于陳策元沉迷在無盡的信息中,最后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每天能夠閱讀完的信息,可能還達不到每天產生信息量的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

而所謂持續性信息過剩,就是說:當我們把大量精力都浪費在沒有休止的信息獲取上,讓自己持續性被信息轟炸,造成輸入信息的過剩。而那些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看手機的人,最容易進入“持續性信息過剩”狀態。

經常在手機網絡上遨游的人,絕大多數都并不是在進行搜查資料、認真學習等。而是在毫無目的地游蕩在購物網站、社交APP、新聞類社區里,看著一個又一個自認為有用的帖子關心著和自己毫無關系的人,放任大量信息沖進自己的腦子,而后對這些信息不加思考,再去獲取新的信息。

日復一日,這些玩手機的“低頭族”就進入了持續性信息過剩狀態。其實,每一條信息對大腦來說都是一個刺激源,如果我們一口氣放進了太多的信息,大腦被刺激過度,就很難再清晰地思考。因為沒有從信息中得到什么結論,我們就會焦慮起來,搜索更多的信息來抵擋焦慮。所以,獲取信息太多,又沒有真正發揮信息的作用。

持續性信息過剩,是導致拖延癥的一種原因,那些過多的信息只不過是在進一步浪費我們的精力而已,另外,持續性信息過剩,也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也帶來了不小的危害。

現代信息的更新過于快速,我們不得不一面利用學到的知識去工作,一面拼命學習新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會因此而顧慮重重,感到負擔過重或擔心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因而出現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氣短,甚至會消極地躲避工作和學習。

另外,由于新知識過多,會給我們的大腦帶來過重的負擔。部分技術工作者的大腦中,可能同時貯存著大量同類信息,而且各有不盡相同之處,又新舊兼而有之。如果對于各種信息接觸過多,又不善于分析和處理,我們會變得思緒混亂,從而出現言語吞吞吐吐、行動猶豫不決、判斷力下降。同時,還會有心慌、易怒、冷漠、多疑等癥狀。

“信息過甚綜合癥”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幾乎隨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效率,于是解決它就成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延癥的重要難關。

拖延對抗術

避免“信息過剩綜合癥”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能夠做到以下幾點,相信就可以完美避開:

卸載那些沒用的手機APP

仔細檢查你的手機,上面一定有很多我們不常用但是又忘記卸載的APP,仔細思考它的用途,如果沒有必要,而且不經常使用它們,就立刻卸載掉,因為這些無用的APP,經常會推送給我們一些八卦新聞,來引起我們的關注,不想經受誘惑,最好的方法,就是鏟除它們。

放下手機參加體育運動

參加體育運動帶來的隔絕信息效果遠比讀書聚餐等活動要強得多,體育運動不僅能帶來身體上的健康,還能減少我們使用手機的頻率,我們可以在讀書吃飯的時候玩手機,但是絕對沒有辦法在跑步、游泳、打籃球的時候玩手機。更重要的是,這些體育運動會讓我們集中精神面對挑戰,根本無心顧及自己的手機。

參加驢友團

整天在家接受無聊信息的轟炸,還不如加入一個驢友團,比起用從別人的朋友圈來看世界,遠不如親身體驗來得有意義,參加驢友團后,會明顯減少我們刷朋友圈、翻消息的次數,當體驗到了更精彩的世界,會讓我們習慣把手機當成一樣工具,而不是一個精神世界,因為驢友團最需要的手機工具是方位導航以及對話功能,而不是社交工具。

持續性信息過剩,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所導致的,解鈴還須系鈴人,避免這種情況提高時間利用率,拒絕持續性信息過剩帶來的拖延癥,主要還是靠我們自己的意志力來把關的。

4.拒絕“磨洋工”,不走心的努力沒有意義

前段時間“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這句話爆紅網絡,它像一根尖刺,一下子扎到了我們的心里。我們總是看起來很努力,但假裝的努力實質上也是一種拖延。

情景再現

袁天宇是一名大型設計公司的員工,工作三年了也沒有升職過,一次部門主管選拔,袁天宇又沒有被選上,而比他工齡少兩年的小郭卻成功上任了。他對此非常不滿,一怒之下找到經理詢問原因:“這三年,我任勞任怨,幾乎每天下班后都會加班幾個小時,為什么每年主管位置還是輪不到我?”

經理微微一笑,招呼袁天宇到身邊來,待袁天宇坐好,他打開電腦,先調出了一份工作業績評估表讓他看,袁天宇驚訝地發現,這一年以來,小張的工作完成量居然比自己多了一倍有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經理對他說:“你一定不知道是為什么吧?來看看這個馬上就明白了。”

說完,經理打開了一份9月防盜視頻錄像資料,錄像顯示,雖然每天晚上袁天宇都在加班,但是他一會兒玩手機,一會兒趴著睡覺,一會兒又跑去外面溜達。一晚上幾個小時加班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用來做別的事情。而小張雖然很少加班,但是白天他除了工作外,幾乎不干別的任何事情,準時下班就走了。袁天宇看完后滿臉通紅,最后只好滿臉愧色地跟經理道歉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認真工作。

理論鏈接

像袁天宇這樣無效加班的案例在生活中數不勝數,你是否有凌晨兩三點坐在辦公室里一邊打游戲,一邊發朋友圈表示自己在加班的經歷?你是否有過翻了一整天微博,最后干脆留下來一邊加班一邊繼續刷的經歷?無效加班就是所謂的“磨洋工”,這樣的加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低效率的,是應該被大家所唾棄的。

那些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拿人生中寶貴的時間專門用來工作、加班,而是會選擇終止長期拖延的模式,把工作效率提高,避免無效加班,尊重公司工作的同時也尊重自己寶貴的私人時間。

喜歡喬裝勤奮的那批人,普遍都有一個共性:常常加班到很晚,但是其中用來打游戲、看小視頻、刷微博的“無效時間”特別多……他們還會時不時發個朋友圈,炫耀自己加班的辛苦,不過凌晨兩點多還在打游戲確實很辛苦,他們無非是想給領導演個苦肉計,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勤奮如何感人至深。

但大多數的領導和其他同事也不是傻子,他們完成了多少工作量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花更長的時間做一樣多的工作也只能說明他們能力普通。與其“磨洋工”降低工作效率,還不如停止那些無效努力,回家好好陪陪家人,或者回去多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多睡一小時,可能我們的工作會完成的更快更好。

那些不走心的努力成果、每晚無休止的無效加班,不僅僅是在破壞公司的形象,也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任何一件上級交代的任務,不認真去做都不可能得到滿意的效果,而且長期進行耗時而無效的加班,會使自己的休息時間嚴重不足,如今在大城市中,因為睡眠時間不足而過勞猝死的事件已經不再是聳人聽聞的傳言,這樣的事件,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磨洋工”并沒有意義,無效加班更是浪費生命。杜絕這些無意義的事情,讓生活變得有趣,讓工作變得高效,這樣才能有更多時間去獲得進步,獲得成功的機會。

拖延對抗術

讓我們找出使我們工作不專心不認真的根源所在,對癥下藥,很快就可以讓工作時間變得有效,甚至變得高效。

早睡早起,調整生物鐘

如果你屬于長期無效加班的類型,并且想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改變自己體內的生物鐘。一到白天就犯困,然后到了晚上就精神百倍,這樣的生物鐘規律,明顯在白天上班的時段內會是處于工作低效期,犯困,精力不集中,想不加班都困難。所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徹底改變生物鐘,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把精力集中的時段調整到白天,讓白天的工作效率高起來,避免夜晚不睡,白天不醒的惡性循環圈。

學會應用新工具提高效率

工作內容長期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工具軟件卻每天都在隨著時代進步而更新,有時候一些工具的出現,完全可以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例如,曾經運用PS做修圖工作,無論是復雜的還是簡單的都需要用到PS,但是現在我們完全可以將簡單的和復雜的工作區分開,復雜的用PS完成,簡單的用美圖秀秀就能做完,而且效率要比全部用PS來處理高出好幾倍。

除了這些方法,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工作時一定要將手機放在一邊,不要養成邊工作邊玩手機的習慣,只要這些事情可以做到,提高工作效率,擺脫無效加班,拒絕拖延癥的困擾一定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5.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要做的事一拖再拖

喜歡打游戲的我們總說:“先打個十來分鐘的游戲再去做其他事情,不影響的。”但事實卻是游戲一打起來就很難停下來,當初預訂要做的事情都會因為無休止地打游戲而延誤。

情景再現

肖茜本來是個上進又陽光的女孩,但就是愛玩網絡游戲。23歲那年她和對象一見傾心墜入愛河,第二年他們就結婚了,在結婚前,由于和對象的父母住在一起,所以,那段時間肖茜可能處于在對象父母面前要好好表現的初衷,確實沒怎么玩游戲。但是,這個情況在結婚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徹底變了,甚至肖茜懷孕四個月的時候,她就通宵玩某網游。

為此,丈夫和肖茜吵過很多次,她每次都答應會戒掉游戲,但總是做不到。目前,他們的孩子將近一歲,肖茜早已過了預產期,她卻遲遲不肯回單位工作,她的理由是:孩子需要照顧。實際上只是她舍不得戒掉游戲。因為肖茜一直延假,結果她單位領導已經對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肖茜再不回去上班,將對她做免職處理。

理論鏈接

下班后工作勞累,玩一玩手機放松放松,這本來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不能自拔,將正事一拖再拖,就是一種非常墮落的行為了,這勢必會給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家庭感情等造成負面影響。

你是否有過睡前先來一把游戲,轉眼到凌晨的體驗?你是否有過起床來一把游戲,一把就遲到的體驗?你是否有過上班時偷偷來一把游戲,一把到下班的體驗?你又是否有過加班來一把,一把過后直接睡公司的體驗?這些因為玩游戲而拖延正事的行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網游上癮。

嘿!該醒醒了,過著這么墮落的生活,你還找得到最初的夢想嗎?夢想肯定是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是網游還在,那就繼續玩吧。實際上網游上癮癥算是一種精神頑疾,具體表現為將注意力和精力過多地放在游戲中,導致對其他事情都產生排斥和逃避心理,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排斥,另一方面是精力上的無力應對。

網游上癮會讓人沉迷于虛幻的世界中,而逐漸忘記現實生活中的理想與目標,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會逐漸加強,因為在虛幻世界中只需要動動鍵盤、動動手指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當這種簡單的目標達成后會讓人產生一種虛無的滿足感。但這種極易獲得的虛無滿足感與現實中事情的困難接觸的時候,就會使人對現實中的事情產生排斥感。

這部分人渴望社交,但是又找不到門路,而網絡游戲的主動參與性與易尋性恰好滿足了這部分的人需求,能夠讓他們迅速參與其中,并且和其他玩家展開社交,網絡游戲上確實有這么一群人,興趣并不在于游戲本身,他們只是純粹的喜歡在游戲中與人說話而已。

雖說這群人雖然并不是什么壞人,但是其行為卻代表著墮落,往往都是沒有人生目標、正處在彷徨迷茫中的人。而網絡游戲完全可以給他們一個虛無的目標讓他們去完成,而且只需要很簡單的一些步驟就能夠讓他們實現這個虛無的目標,從而感到成就感,所以與其說他們被游戲綁架了,不如說,他們是被自己虛無的成就感綁架了。

也有一部分虛榮者主要是為了在游戲中得到一種優越感,讓他自己的角色變得比別人的更強就是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只有在別人面前顯得更有優勢才能他們覺得足夠充實。而完美主義者則是被困在自身的欲望之中,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一直玩下去。而且網絡游戲的復雜性遠遠超出一些簡單的單機游戲,我們可能會玩憤怒的小鳥這類單機游戲消磨時間,但是不會輕易沉迷在里面,而網游則正好相反,它的復雜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完美主義者的心理,很容易讓人深陷其中。

拖延對抗術

戒掉游戲癮其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一定要下定決心,反反復復則會導致永遠不能解決問題。除了毅力和決心外,計劃性是戒除游戲癮非常重要的一環。

切斷連續的游戲,利用精神惰性

一般游戲癮重的人,要想在短時間內戒除游戲癮幾乎不太可能,更多情況下只是暫時戒除了游戲,過一陣又是老樣子,這樣是不行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切斷連續的游戲習慣,比如將游戲時間從原來的5小時,切割成不連接的有間隔的10個小時,我們允許自己繼續玩,但是玩1個小時后,必須強制關掉電腦或者退出手機游戲,休息1個小時不玩。人的精神是有惰性的,在不能長時間全心全意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精神惰性很快就會放棄想做的事情。例如,一個小時以前我們感覺很想出去買東西吃,但是在床上躺了一小時后,就懶得下樓了。戒除游戲癮也需要充分利用這樣的精神惰性。

充分利用被切斷的時間

切斷時間法中,被分割開的1小時不玩游戲的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如果這段時間我們用來純粹的等待下次游戲時間,那么切斷法的作用將大打折扣。正確的方法是要把這一小時用來做除了游戲外,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并不能隨時脫身的事情,例如在休息日里,利用一小時的時間下去找人打一場籃球賽,這樣會把游戲的事情忘在腦后;加入社團后我們也無法隨時脫身了,這也算是一種強制力。

切斷時間法雖然是屬于很見效的辦法,但是執行起來還是需要靠我們自己的意志,如果能夠做到,只需要一個星期,游戲癮就會明顯降低了,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可以完全戒除,工作學習時再也不會被游戲癮困擾。

6.碎片化時代,如何保持專注力

在這個時間不短被碎片化的時代,注意力也隨之趨于碎片化。在很多事情上我們越來越難以保持專注。此時,我們不禁想問:“碎片化時代,如何保持專注力?”

情景再現

謝長樂是一家文學類出版社的網絡部編輯,他每天都要編輯大量的網絡文章進行發布,但是他自己說,最讓他頭疼的并不是寫文章這件事,而是在于查找資料這個問題上。

他寫一篇文章的時間通常不超過半小時,而查找資料的時間卻需要花費整整一個半小時,用任意的搜索引擎搜索一個關鍵詞,都會出來成百上千的資料文件,有的可取有的不可取,這種大批量的甄別工作讓他感覺到吃力。過多的信息來源,已經嚴重影響了謝長樂對資料可取性的判斷能力。

理論鏈接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人們通過網絡傳媒了解閱讀,與以往相比,數量更加巨大而內容趨向分散,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樣的分類分解為信息片段。

這就類似于同一個故事,經過10個人口口相傳后就變成了10個不同版本的故事,每個都有與原版故事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一些地方又有顯著差異。該相信哪一個?這時候就會讓聽故事的人產生選擇上的困難,難以判斷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導致我們只能選擇拖延下去,這是對于信息碎片化時代的一個簡單理解。

現在我們每天通過朋友圈、微博、百度、手機新聞、即時通信等多種方式都能獲取信息。我們在各個生活的間隙也能獲取信息,在吃飯時看一眼電視,在坐公交車時瀏覽手機上的新聞。信息量如此之多,我們獲取信息也感到如此容易,乃至我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文檔超過10頁,基本沒有耐心看完。

現在我們可以每天粗糙地瀏覽非常多的消息。可是,也只是增加了一點點談資,回想起來,似乎并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也沒有多少值得記住的東西。我們在朋友圈、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上討論問題,發表看法,卻很少將視野放在自己的身邊該做的事情上。這種頭重腳輕的狀態,隨時可能會在事業或者學業上栽跟頭。

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潮流般的信息遮住雙眼的人通常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的熱度,然后虎頭蛇尾。有時做事只憑著自己的喜好興趣,而不是理性地判斷這件事情做完后對自己究竟有什么作用,所以這類人的精力特別容易被眾多的信息來源所分散,往往無法讓自己沉下心來做某一件事。

有些膽小的人過分謹慎,任何信息來源都可能導致他對自己做的事情的懷疑,從而分散了自己對整體的注意力,本來沒有問題的事情,他一旦開始懷疑就很容易出問題,而過多的信息來源正是他們惶惶不可終日的原因。

這類人總是很容易受到別人言論的影響,因為太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導致分心。但是別人的言論往往與他的實際工作并無直接關聯。

無論我們是否已準備好迎接信息碎片化時代,這都已經成為一個發展大趨勢。這個新時代確實會給我們帶來諸多困惱,但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方面的益處,所以處理好損益的平衡,才能為自己的事業鋪平道路。

拖延對抗術

信息來源過廣過于分散是造成精力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實用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并達到集中精力的目的:

工作時把手機關機

手機信息的干擾足以讓我們在工作中心神不寧,雖然運行自動收信軟件能保證我們在第一時間閱讀來信,開著即時通訊軟件有一句沒一句地回復朋友的招呼能消減工作時的寂寞,但是它們都是隨時能打斷工作,造成精力分散的干擾源,我們需要堅決杜絕它們。

學會一氣呵成

有很多人的工作習慣是不正確的,這部分人習慣把一項工作一步一步的蠶食,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這樣零散的工作模式很容易導致受到外部影響。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做這件工作之前,我們提前擬定好工作大綱,整理出整個工作任務的框架,理清楚了整體的邏輯思路,再下手去做,這樣一氣呵成,中途不會停頓,也就自然不會輕易被外部信息所影響。

靜坐15分鐘

在開始工作之前,我們需要在座位上靜坐10到15分鐘左右,平復自己躁動不安的心,在這期間身體一定會有一股想要動起來的沖動,這時候我們需要說服自己:只有保持耐心才能專心致志地投入工作,思想順暢,提高效率,只有這樣最后才能夠不加班。

另外,如果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還可以嘗試把工作以90~120分鐘為界,分割成段。每過一段時間就給自己10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樣勞逸結合會讓精力更加容易保持集中。成功運用這些方法,會讓我們在面對信息碎片化時變得更加從容淡定。

7.一次只做一件事

羅曼·羅蘭說:“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鑿許多井,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深一口井。”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很容易導致最終每一項任務都沒完成,專注于一件事情反倒更容易成功。

情景再現

肖光恒和劉亞奇兩人在4S店工作,兩人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肖光恒的閱歷比較多,技術經驗也很豐富,人更是聰明,修車時他總是看人來決定認真程度,而劉亞奇入剛行才一年,人也比較憨厚,對每個客戶都很認真。

一位穿黑衣的客戶前來修車,肖光恒看車也不是特別好的車,他手頭也還有幾個同時干的活也沒干完,就把事情推給了劉亞奇來做,并對他說:“這車你隨便給弄弄就行了,不用太認真。”劉亞奇接起了這活,認真的詢問了車的問題所在,給車做了一個全身檢查,不僅非常細致地幫黑衣人修理好了車,還幫他免費清理了車身,修理完畢后,整個汽車看起來煥然一新了,黑衣人看在眼里什么都沒說。

不久之后,劉亞奇接到一個大型集團公司打來的電話,原來黑衣人就是這個集團的董事長陳總,他對劉亞奇的敬業程度相當贊賞,邀請劉亞奇來當他的專職司機,而薪水則是4S店的整整3倍!

理論鏈接

花時間同時做許多事請,遠遠不如專心做一件事情來得有效,在我們身邊一定不乏這樣的例子:有的同學興趣廣泛,畢業后數年頻繁跳槽,最后也沒有安定下來;而有些看起來很憨厚的同學,卻長期術業有專攻,幾年都扎在一行里,現在則是行業內的佼佼者。

不管是什么職業,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集中精力,一次只干一件事。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勤勤懇懇。聰明的人懂得專注于一件事,最后把事情做對。

戴爾·卡耐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闡述了不專心的危害,他說:世間每年為不專注所造成的生命的喪亡、人體的傷害、財產的損失,數不勝數。

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如此。工作時,一些由于不專心導致的微小疏忽危害卻十分巨大。例如,建筑時一些微小的缺陷,可以使得整座建筑物倒塌,可以使得橋梁折斷,連帶著橋上的車輛、乘客、貨物,墜入江中。

任何時候都要專心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假如施工員對鐵軌、輪盤上或機床上一些微小的毛病不專心制造并維護的話,會斷送很多人的寶貴生命。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看見因工作不專心、不謹慎所造成的悲劇新聞。長沙一個企業家說,長沙全市蒙受工作不認真的損失,每年至少有600萬元。然而犯這種過失的人往往會說,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但是,積小成大,積少成多,遺留下來,最終會后患無窮。

做事的時候不夠專注,容易分心的現象很可能是熬夜造成的。事實表明,習慣性熬夜的人群普遍精力不夠集中,很容易出現無法專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情況。因為熬夜會導致白天精力長期不足,疲于應對日常工作任務,連應付日常工作都已經足夠困難,就更加談不上有充足的精力集中精神來做好一件事情。

精力不集中的人,很容易被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工作時,同事起來倒杯水就能打亂他們的思路,或者有人去上個廁所,他們也得觀察半天,如果公司窗外有什么響動,那更是能讓他們心神不寧,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不去窗口確定一下就無法繼續工作下去。

也有一些人之所以不專注只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任務不感興趣。這群人可能是屬于入錯了行,一開始就沒有選對自己的工作,每天如果面對著枯燥無味的工作,卻又沒有挑戰的興趣,那必然就只有選擇消磨時間,玩玩手機,聊聊天,一拖再拖,等到心情稍微好一點了再勉強去做,這樣的情況,也是完全不可能專心去做某一樣工作的。

拖延對抗術

不管是什么樣的事情,每做一件,必須要專心致志、認認真真,這是負責的具體表現,也是高效能員工工作的一種標志。讓我們專心工作,避免分心,可以采用一些使用的小技巧:

在身邊準備好足夠的水

喝水不僅健康,也讓我們會感到神清氣爽。而且身邊有足夠的水,可以避免我們因為跑去打水而分散精力,一旦覺得累了或餓了,一杯水就可以很好的把它們趕跑。接著就可以完成手頭的工作,晚些時候休息。并非所有的肚子咕咕叫都代表饑餓,通常喝一杯水就可以解決。

條件允許,就帶上耳機

我們工作的地方普遍都有各種各樣的噪音讓人分散注意力,比如吸塵器、噼里啪啦的鍵盤聲、同事說話、電話鈴聲、東西掉在地上的聲音。如果條件允許,就戴上耳機保護自己,這樣你就可以專心工作。耳機可以避免你聽到一些讓人驚訝的聲音——還有那些讓你思緒飄開去的聲音。

這兩個小方法簡單易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分心造成的困擾,讓我們專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8.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

你的圈子越來越大,你圈子里的人也越來越多,你在這些人身上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越來越越多,甚至有些讓你不堪重負,但你總是很開心。你說:“這都是人脈啊!”但你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卻發現你所謂的人脈不過是一些無效的社交。

情景再現

王麗麗和羅佳文是要好的大學同學,是同在英語系,又同一個班的好閨蜜,王麗麗在大學中非常熱衷于各種社交,各種社團活動她都參與其中,大小微信群都加了十幾個,每一個里面她都是活躍分子。羅佳文則相對內向,她平時執著于專業考級和提升個人技能,王麗麗勸她和自己一起活躍起來,但是羅佳文覺得自己并不適應那樣的方式。

大學畢業后,羅佳文憑借過硬的專業實力,考取了專業英語8級,口語水平也達到了能與外國人交流的水準,于是她成功成為了紅十字會中國的一名高級口譯。而王麗麗,由于大學時沉迷于各種娛樂活動,沒有考取證書,也沒有過硬的專業實力,最后長期苦惱于求職狀態之中,而她的大學時社團的那群朋友也并沒有給她的就業帶來任何幫助。

理論鏈接

有些表面看似風光的社交活動,實質上也只是虛幻的泡沫,遇到任何事情就會破碎,這種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就稱之為無效社交。比如日常中,你跟領導坐下來聊了15分鐘,不完全是工作,但是讓領導更了解我們了,知道我們的性格,知道我們的優點,而且適當的展現了你的專業水平,這個就叫有效社交。

如果在閑暇時候,你一休息就找一幫狐朋狗友喝酒,打牌,去結交一幫八竿子打不著邊的人,有人跟你胡侃說他在中南海有熟人,有人吹牛說著老子一年能賺幾個億……這些就叫無效社交。

無效社交浪費有限的生命和精力,造成工作任務的拖延癥,每天在那些無用的微信群、QQ群里面說些廢話引起別人的關注,只不過是在爭取一點無用的虛榮,耽誤個人時間,對自己沒有任何提升。在工作時候這樣做還會耽誤工作進度、挨罵、甚至會被辭退。

不過在拒絕無效社交之前,我們首先還是需要弄明白什么是無效的社交

無效社交,就是為了社交而社交。例如,某天你參加了一個社團,但里面大部分的人你都不認識或是沒有共同語言的人。你和他們互相喝酒聊天,卻不能觸及靈魂。你和他們互加微信,卻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你和他們表面客套,卻只是為了社交而社交,這種社交就是無效社交的表現,必須果斷拒絕這種社交。

沒有目的的社交也是無效的社交現實社會中,每一個名人的社交活動都是有他們個人的目的包含在內的,有的是為了金錢,有的是為了榮譽,有的是為了學習研究,那么我們是為了什么?如果我們說,我社交當然就是為了開心啊!那么我們就已經是在進行無效社交了。社交是必須有一個最終目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參加一個單身聚會,目的就是為了去擺脫單身,而不是跑去和陌生人吃吃喝喝,結果最后我們一個姑娘或者小伙子都沒聊上,錢還花了,這就叫無效社交。

大部分無效的社交都是不對等的,所謂不對等社交,就是指和你身份地位不對等的人進行社交。在社交場中,沒有人會想和一個無名小卒打交道。自己的層次決定了自己所能踏入的社交圈。若是強行融入不適合自己的社交圈,也許我們遞出去的名片會被人轉身扔掉。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社交,去討好地位不對等的人。不如用這個時間來提升自己,真正進入那個你想去的圈子里。

最珍貴的東西是時間,不要耽誤別人的時間,也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多讀讀書,陪陪家人,提升自己,遠比無效社交實用得多。

拖延對抗術

想要拒絕無效社交其實很簡單,從現在起,就這樣做:

退出那些沒用的微信群

你因為一時興起,加入了不少微信群,結果進去發現里面基本每天都只是在說一大堆的廢話。這時候,果斷退群。不要顧及面子的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人會在乎你,你在乎的只有自己可笑的虛榮心。你需要的是,找出所有已經加入的這樣的群,逐一退出,里面的人最多只會說一句,又一個退群的?然后就不會有人再關注你了。

主動遠離狐朋狗友

交一些愛胡侃的朋友,可能是我們認為是一種生活放松的方式,實際上這有害無益,這樣,在一起就只是為了純粹的互相安慰互相抱怨,就像動物在一起會互相舔舐傷口一樣,這并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而負能量這個東西是可以傳染的,打牌抽煙喝酒賭博等惡劣習慣也是在這樣的情緒中傳播的。遠離那些沒用的狐朋狗友,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把時間砸進圖書館

避開那些喧囂和誘惑,最好的地方莫過于圖書館。膚淺的人和沒有追求的人,往往是不會出現在圖書館里的,熱愛圖書的人往往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人一旦頓悟了學無止境的道理,就自然不會再浪費時間去做那些無意義的社交活動了。我們平時不如把時間都放在圖書館里,積累沉淀,最后一鳴驚人。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整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我們一定不要再傻傻地做類似這樣的事情,珍惜自己的時間,提升自己,拒絕無效社交帶來的拖延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兴宁市| 青河县| 潼南县| 临漳县| 陇西县| 三江| 稷山县| 安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双城市| 巩留县| 榆中县| 合阳县| 徐州市| 化隆| 彭阳县| 会宁县| 玉溪市| 山东省| 墨江| 丹江口市| 大宁县| 思茅市| 永清县| 玛纳斯县| 洛扎县| 巴东县| 霍城县| 正镶白旗| 昆明市| 莱芜市| 延川县| 焉耆| 浪卡子县| 兰西县| 永州市| 刚察县| 辽宁省| 北宁市| 文水县|